查看原文
其他

长大与你谈“心”,“疫”路相伴长(zhang)大!

讯澜工作社 长安大学 2020-08-18


“疫”路相伴,安心同在,长安大学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返校心理支持手册全记录。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同学们适应将要来临的校园生活,我校制定了一份复学心理支持手册,手册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针对同学们从返校前、返校后的校园生活、在校隔离期间以及大四学生毕业就业工作四大方面关心的问题给予回答和心理建议。


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开启崭新的校园生活。



第一篇 复学前的心理调适


Q

在家呆久了不想开学怎么办?


首先,你要知道有这种想法的并不只是你一个人,而且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有这种心理的小伙伴们不必过分担心和自责。我们都知道,一旦习惯得以形成,便很难打破,尤其是养成一个让自己感到舒适的生活习惯。即使个体意识到这种习惯并不好,要打破这种习惯,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毅力。当一个人在自己的舒适圈中待久了,打破它就意味着这种舒适感要告一段落,而将要面对的生活可能并不会这般让人放松,充满着不确定性。因此很多人会恐惧做出改变。


当然,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我们不想面对巨大的学业压力,期望继续宅在家里,这样便可以“名正言顺”地逃避学习压力。要想缓解开学对自己带来的不适感,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敢于逃离心理舒适区,让自己意识到是该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因此,我们可以不断地提醒自己,现在是时候重回校园了(类似于心理暗示的作用)。如果可以,我们也可以尝试做一些具有仪式感的事情,来与宅家学习的日子告别,开启新的校园生活




Q

我已经习惯了家里“懒散”的生活,习惯了网上学习,重回校园,感到焦躁,一时无法进入状态,怎么办?


首先,试着去发现这段经历带给自己的成长与收获。感恩自己有这么长一段独特的经历,对生活又有新的认识;感恩生命历程中,有这么一段时间,能够让自己停下脚步、好好思考一下生活的目标。带着感恩之心总结过去,更能自信面对未来。


其次,最重要的是学会接纳,主动适应。不管是假期延长还是开学的推迟,包括开学以后采取各种各样的防控疫情措施,都是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得不做出的改变,无法抗拒,接纳它,并主动去适应它,能让人变得平和。


第三,尊重心身节律,给自己一点时间。如同日月星辰、春夏秋冬,我们人类的心和身也有着自身的节律,突然的改变总是会让我们存在种种的不适应,请给自己一点儿时间,相信每个人都有适应变化的能力,但不能要求自己马上、立刻恢复到疫情之前的学习状态。


最后,行为积极改变,增加生活动力。循序渐进调整你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生活节律相适应;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慢慢给生活与学习加码,明确生活的目标,增加生活的充实感。


第二篇 返校后的心理调适


Q

返校后担心自己被感染,感到恐惧怎么办?


首先,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适度的消极情绪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返校后,宿舍、教室、食堂等场所人员密集,担心被感染的焦虑情绪会增加勤洗手、戴口罩、保持与人距离等防护行为,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因此,我们产生恐慌、焦虑等情绪是正常的,我们要告诉自己,“我不是特例,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我要接纳这些情绪,好好爱护自己”。


其次,觉察并处理不合理想法。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情绪ABC理论,提出人的情绪并不是由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我们对事件的认识所产生。我们对事件不合理的解释与评价才是导致消极情绪的关键因素。因此,当我们产生消极情绪时,要学会寻找情绪背后的想法,觉察并处理不合理想法,调节情绪。




Q

对封闭管理不适应,感到烦躁怎么办?


首先,学会理性思考,关注当下。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必要的管理措施可能会让个体的安全感和掌控感受到了影响,但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必须要对生活方式做出调整。对此产生烦躁的情绪是很正常的,可以专注在当下,理性思考,分析利弊,配合管理,并将注意力投入到自己当下可以做的事情中,增强自己的掌控感。


其次,寻找意义,享受时光。可能你会认为,被封闭管理的日子很糟糕。可是你是否有意识到,那些被你认为“糟糕透顶”的日子,其实也都是属于你的宝贵岁月。享受你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享受这个可以专心与自己、与室友相处的时间,罗列一些感兴趣或者有意义的待办事情清单,并逐一去完成。


最后,适度运动,保持愉悦。坚持每天在宿舍或者操场运动,通过适当的运动,大脑会分泌更多多巴胺,使人产生愉悦感。例如:散步、跑步、瑜伽、跳舞、做Hit训练等。




Q

返校后不能适应,学习效率低下,该怎么办?


首先,接纳情绪,积极应对。疫情时期学生的作息节律比较随意,投入学习的时间和效率会打折扣,学习的目标和进度也会变得模糊和拖延。在经过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过渡阶段之后,复学后学习任务会显得更加紧凑。因此,这时出现“过渡期”——学习效率出现波动是非常正常的。


其次,调整方式,互相监督。可以回溯之前在校学习生活的规律方式,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身边同学、朋友、舍友互相监督,通过打卡任务、番茄工作法、学习任务等级分配、思维导图等有效的学习方法调整自己的状态。

番茄工作法是基于心理学注意力研究理论。相比于一长段时间,人们在小段时间内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因此,我们可以把时间分割成一个个以25分钟为单位的“番茄钟”,让自己在这25分钟内集中注意力来工作。


最后,主动学习,寻找资源。如果遇到学习困难,可以主动积极利用各种网络学习资源和学校图书馆资源。毕业生可以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有计划的学习,控制好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Q

如何与好久不见的室友交往?


首先,让我们尊重差异,相互理解。相比在家的放松和自由,返校后需要在宿舍居住,同学们要接纳并适应相对不自由的空间,通过沟通了解室友们的生活习惯,尊重彼此的差异,并相互理解和谦让。


其次,分享生活,增进感情。在人际交往中,有效的共情是增加彼此信任与了解的前提。而共情的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自我暴露。这个特殊的寒假,大家一定有很多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室友们可以一起交流和分享在疫情期间的生活故事、心路历程、未来打算,增进彼此的感情。


最后,做好防护,拒绝歧视。正确认识病毒,缓解对病毒的恐惧感,包容每一位从不同地方返校回来的同学,自觉做好个人防护,保持社交的空间距离,但是依然可以向彼此传递温暖和爱意。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关注自我身心健康,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控知识,科学规划疫情防控期间的学习生活。




Q

复学后,看到身边有同学不注意个人和公共卫生,对疫情满不在乎,感到很气愤,想去批评对方,怎么办?


针对身边同学疫情防护不到位而产生的愤怒,本质可能是因疫情引发的恐慌。用愤怒来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释放焦虑,缓解身心紧张,有助于恢复安全感。但是,如果总是处于这种消极情绪下,甚至引发人际紧张,则需要调节和控制。在这里,教大家一个控制情绪的方法——情绪控制“STOP”技术。


S:stop停下来。提醒自己不要随便发火。找个地方缓一缓,不让环境的刺激继续“火上浇油”。

T:take a breath好好呼吸吹灭怒火,连续做三次深呼吸,把注意力放在呼吸感受下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怒火是不是奇迹般消失了?

O: Observe反观自己。冷静下来后,反思一下,觉察一下,自己为什么这样生气?生气有用吗?。

P:Proceed继续前行。当我们想明白生气没用,就会冷静下来思考,做些什么才有用?选择出有智慧的策略和符合自己价值的行动来应对。


情绪控制后,我们还要学会积极沟通。保持理性与冷静,然后与对方积极沟通,讲明疫情当下事实,友善提醒对方不要松懈,继续保持良好的防疫卫生习惯,保持健康。




Q

因为疫情的影响,复学后老是失眠,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生活,该怎么办?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寝室和床铺的清洁卫生、被褥床单柔软、清爽、干燥,床铺上不过多堆砌杂物;遵守作息时间,熄灯后马上睡觉,不做其他事情,避免无关刺激和干扰。


二是采用呼吸觉察进行调节。以舒服的姿势躺在床上,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感受随着呼吸,鼻腔、胸腔和腹部的变化;如果注意力转移,接受这种转移,不批评自己,提醒自己回到对呼吸的觉察和身体的感受上来就可以了。这种方法坚持一段时间,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是运用音乐放松进行调节。临睡前,可以听一段轻柔的音乐,伴随着音乐,做一些轻松、平静、美好、慈爱的冥想,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安然入眠。




Q

疫情给人的心理带来挑战,哪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求助专业的心理服务?


疫情下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存在差异,如果你或周围的人有下列的感受或状况,并持续超过2周以上,请尽快就医或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


(1)恐惧,无法感觉安全;

(2)脑海中或梦中持续出现与疫情相关的画面,并且感到非常痛苦;

(3)回避跟疫情相关的话题、场所、活动,对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4)感觉空虚、变得迟钝及麻木、变得退缩或孤立;

(5)经常出现难以入睡,警觉过高以及过分的惊吓反应。


如果你对心理健康知识感兴趣,想了解更多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欢迎你关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微信公众号彩虹心桥,在这里你可以获得最新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









第三篇 在校集中留观期间的心理调适


Q

回学校后,我“不幸”地需要进行14天的在校集中留观。这段时间我时常感到烦躁不安,焦虑担心,情绪低落,没有做事情的动力,我好害怕自己抑郁了,我该怎么办?


其实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的突然转变而产生的不适是很正常的,在集中留观时期,我们要积极地学习自我心理调适。


首先,在情绪方面,正确接纳负面情绪。情绪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的起伏都是正常现象,我们不用过度的担心,适度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自身对于危机的警惕,提高自身警觉性。面对正常范围内的负面情绪,我们要学会予以接纳,不要过度否认、抗拒或者负面理解。


其次,关注积极的自身状态。在接纳自身情绪的同时积极关注自身状态,不要深陷于烦躁焦虑之中,可以尝试把注意力更多关注在好的身体状态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中,对于身体和情绪的积极觉察,有利于焦虑、不安情绪的消除。


最后,寻找情绪的“出口”。负面情绪的长期积压不利于身体的健康,但是寻找情绪的“出口”要合理有效,且不可过度。例如,我们可以每天用简短的时间记录自己的心情和面对的问题,可以简短日记的形式进行,如果内容消极,可在写完后撕掉扔掉,作为小小的宣泄方式;也可以向家人、朋友倾诉,寻求亲人的帮助;如果感到负面情绪过载时,可以允许自己在适当的时候哭一哭宣泄情绪。


在行动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自我提升。在学校集中留观期间,同学们可充分利用网课资源,学习专业课以及其他网络平台感兴趣的课程,利用难得充足的时间提升专业知识与能力。同时劳逸结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课外休闲活动,找到适合自身的业余爱好,读一些书,看一些资讯,看一些电影,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让隔离的时间同样丰富多彩。


保持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以及适度的运动。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亲和友善的环境有利于消解我们的不良情绪。时刻记住,我们不是孤单的,更不是与社会脱离的,保持与社会的沟通与联系,可以显著弥补我们内心的孤独感。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电话,与亲朋好友取得联系,积极分享自己的当下状态和内心感受。我们也不要忽视身边一起隔离的同伴,共同聊一下自己的感受以及问题,大家相似的经历会带来更多的理解和共鸣。


如果需要,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如果在隔离期间感到自己出现严重的失眠、焦虑等心理症状,已超出可自我调适的范围和程度,可尽快向学校心理中心寻求帮助。




Q

我是疫情比较严重地区的学生,复学后,总觉得同学有意疏远我,心里有些不舒服,该怎么办?


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健康、快乐的重要因素。个体失去原有的人际链接,内心固然会不舒服。不妨学会积极调整。


首先,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理解“疏远”背后的原因。冠状病毒传染性高,出于人类本能反应,当面临威胁时,人们会下意识地想要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所以会对疫情比较严重地区的人“敬而远之”。当理解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是想隔离病毒,而不是隔离人,便能坦然接受,心态平和。


其次,我们可能发现,在经过疫情之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改变。目前,大家已经习惯在“云端”共生活、共成长。这种“云”交往可能不仅仅针对你,更是当先人们倾向的人际沟通方式。


所以,让我们放下心中的芥蒂,继续这种“云”互动方式,与同学、朋友、老师等社会人际保持“云”互动关系,形成良好的支持系统,带给你温暖与力量。




Q

我宿舍里有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同学,我会不自觉地想回避TA,心里总是有些担忧,不知该如何相处?


首先,给彼此一点空间和时间,慢慢适应。面对疫情严重地区归来的同学,理性上知道应该给予更多关心和温暖,但还是会有意无意地回避,不敢接近他们,这是人正常的心理防御反应。不妨给彼此一个缓冲时间,慢慢适应。同时,建议调整相处策略,保持安全的空间距离,改变沟通方式,保持经常性的网上联络,拉近心理距离。


第二、学会转换视角,温暖相助。疫情严重地区的同学,他们经历了非常煎熬的一段时光,设身处地体会他们经历的危机,同时为他们的付出而感恩。我们不要过度关注,过分追问,避免他们的“二次创伤”,同时也要给与真诚的关心,倾听他们的讲述,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反应,如果他们出现身心不适,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最后、学会理性思考。全国对于疫情严重地区的管控非常严格,学校也有相应的要求和管理措施,如果疫情严重地区同学能够回校,就表明他们是健康的。




第四篇 毕业年级的心理调适


Q

我报考了武汉地区高校的研究生,疫情让复试遥遥无期,我很担忧因此让我无缘心仪大学的硕士生涯?


很多考研的同学都面临类似的问题,这是因为突发的公共危机导致自身现有资源及能力无法应对当下问题而产生的身心状态的失衡,是正常的心理感受和反应。


一是要相信你不是孤立地面对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会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保持对考研信息的积极关注,并制定计划认真复习有关的课程及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是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接纳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担忧、焦躁、无力等负面情绪,适度放松,合理宣泄,建立稳定平和的心态


三是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可以和家人、老师、朋友交流自己的担忧,倾诉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与帮助。




Q

我是2020届的毕业生,现在正在实习。原计划三月份完成实习,可现在开学推迟,实习推迟,我的毕业设计和论文还迟迟没有动笔,所以现在倍感压力,但又感觉无能为力,好丧啊。


疫情推迟了2020届毕业生的毕业计划,大部分毕业生都很关注自己的毕业和就业问题。目前最大的困扰是时间紧,不确定因素很多,使我们倍感焦虑。

因此,你要懂得,你的焦虑是现阶段绝大部分毕业生都有的焦虑。在理解自己情绪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缓解自己的担心和焦虑:


首先,活在当下,珍惜此时此刻。觉察当下自己的情绪状态,并思考自己什么样的想法才引发了这样的情绪。体会这种情绪带给自己的影响并接纳它。


其次,调整认知。培养灵活的认知观念。我们尽量摒弃那些槽糕至极的不合理想法,用一些灵活的想法来替代它。


当然,最终要的,还是我们要学会积极应对,做好能做的充足准备。“机会只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尽管现实中受到很多限制,但仍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发现可利用的资源,为毕业做好准备。




Q

我今年参加研究生考试,失利了。由于之前一直想着考研,放弃了很多找工作的机会。现在感觉自己一事无成,工作没有着落,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我该怎么办?


首先,由衷的希望你能够转变这种“糟糕至极”的心态,自己并非一事无成,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只要你开始踏上前进的步伐。


在今年这个不同寻常的毕业年,我们注定要面临更多的挑战,而挑战带给我们的可能会是更迅速的成长。


老师建议你,首先降低期待,合理规划自己的毕业之路,结合当下的就业形势,从长计议,合理谋划。


其次,充实自我,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利用丰富的线上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


最后,主动出击,获取更多信息,为自己的前途努力拼搏。




请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不易时,记住以下四条提升心理适应性的不二法则:


为所当为——心理治疗方法中有一个著名的“森田疗法”,其核心即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就是将自己的心和行放在生活的本身上面。


回归现实——想象固然美好,但我们还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能力。无论世界发生了什么,我们始终都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保持积极心态——人类真心的微笑应该是笑容饱满,牙齿露出,面颊提高,眼睛周围有褶皱。一瓶装了一半的水杯,积极乐观的人看了会说:“还有一半水”;悲观消极的人看了会说:“只剩一半水”。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当你用积极乐观的视角来看它,你的心也会明亮起来。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我们身体机能的发挥。尝试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尽可能满足自己的休息需要,保证饮食合理、营养丰富;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提升身体免疫力。健康的身体是健康心理的前提保障。




我校在疫情防控期间针对不同人群,精心设计和准备丰富多彩的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尽快调整好心态,积极适应重大疫情环境下的生活方式。


线上沙龙研讨,缓解辅导员工作焦虑


开展线上辅导员沙龙活动,以“培育积极心态、科学面对疫情——辅导员如何开展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工作”为主题,着重对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返校后如何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指导和说明,强调了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醒全体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做好自我关照、调节情绪、放松心态。









线上系列直播,打造接地气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我校在B站(哔哩哔哩,bilibili)平台上开通了首个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网络直播间,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大学生熟悉的网络平台,以全新的方式宣传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

直播间于4月27日首次开播,带领学生“云参观”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了解生物反馈、沙盘游戏、虚拟现实放松训练等心理健康设备,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各项服务。

直播间于5月18日进行了第二次直播,就学生返校适应问题进行了一次线上心理访谈,并关注了我校集中观察区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毕业就业、考研复试等话题,直播人气达到新高。









遥寄暖心礼物,关照集中观察区同学的心理健康


开展对集中观察区同学的心理减压工作。为150余名集中观察区的同学准备了减压小礼物和一封心理减压信。在信上,通过介绍正念减压的方法引导集中观察区的同学积极调整心态,安心度过这段不寻常的毕业时光。纸短情长,字字情深。



线上团体辅导,增强研究生压力应对能力


为缓解由于疫情推迟开学带来的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为研究生同学开展了线上“抗疫安心减压”团体辅导。旨在帮助学生缓解情绪困扰、提高学习效率,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毕业和就业。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战胜困难的经验,增进了情感交流,为学生调适心态提供了帮助。


线上正念讲座,提升教师复学复课心理适应


开展复学复课后的教师心理调适讲座。5月12日,我校为 200余名一线教师作“正念减压——复学复课后的教师心理调适”专题心理健康网络讲座,讲座从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切题,从正念概念的解读、正念能帮我们做些什么、如何进行正念减压训练以及如何培养正念思维等方面为老师们做了复学复课后的心理调适培训,帮助大家消除疫情发生以来的不安全感、复学复课后的假期综合症以及面对线上教学的焦虑感。



如果你有任何心理的不适或情绪困扰,欢迎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心理中心会一直陪伴你,共克时艰。


北校区心理咨询预约电话:83135163,61105103

线上咨询预约QQ:2536601782,2825399606,2326214679,154982841


南校区心理咨询预约电话:82334145,18092646831

线上咨询预约微信:13720628843,QQ:39873535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期热文回顾


党委宣传部  讯澜工作社


文字:长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编辑:唐  诗

审核:羽  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