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校国标代码:10710|招办发言人带你走近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 2023-09-22


长安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大学?

学在长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通往长大之路有哪些方式?

今天,长大“招办发言人”为你解读!









01

千年古都,常来长安

盛世长安焕发新魅力



今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办,全球再次将目光聚焦这座千年古都。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到GDP领先西北率先突破万亿大关,从大唐芙蓉园的璀璨瑰丽到中欧班列“长安号”走向世界,八表同风、气象万千的汉唐风韵成为华夏的共同记忆,古之长安、今之西安秉承着开放包容、活力迸发的城市风采,呈现出非凡魅力,并获得外交部发言人的频频点赞。翻开时代画卷,“驼铃”再起、“丝路”焕新,今天的西安正全面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2023年新一线城市、中国十大旅游向往城市、我国第四个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双中心”城市。这座传统与现代交汇相遇的城市,正以跨越千年的时间广度、古今融合的都城气度、连接东西的地理维度、面向未来的时代跨度,呈现在世人面前,千年古都,期待大家常来长安。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有这样一所大学,她延续了这座城市的名字和精神,继往开来,立德树人,她就是——长安大学。长安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高校。走过了72年历程的长安大学,正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大步跨越,勇毅前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02

砥砺初心,薪火长安

以古都命名的长安大学



与国同行,积淀深厚底蕴


自1951年起,学校前身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相继成立,2000年三校合并更名为长安大学。学校创建于新中国百业待兴之时,成长于改革开放浪潮奔涌之际,与共和国同向同行七十余载。学校坚持立足西部、引领行业、服务国家、面向世界,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2021年正式成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被誉为公路交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科技创新的“金名片”。


2000年4月18日,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


2021年4月18日,适逢建校七十周年,学校举办新时代特色高水平大学教育发展大会


学科建设,彰显优势特色


学校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化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土木与交通学科、水资源学科分别位列U.S.News全球大学第20名和第10名。


2022年,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以交通运输工程一流学科为引领,形成三大领域门类齐全、体系完善、综合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近年来,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行业发展需求,瞄准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开拓“智慧+”“绿色+”“大数据+”等新兴交叉学科,学科面向前沿、引领未来的能力持续增强。


科研成果,铸造大国工程


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长安大学见证并参与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学校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国家建设发展中勇作开路先锋。


学校着力构建“大方向、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贡献”六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近年来,共承担包括国家“973”“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10000余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励23项,省部级奖励300余项。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91个。国内高校唯一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被交通运输部认定为全国首批三大“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之一。拥有全国高校唯一的公路交通博物馆,入选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学校公路基础设施创新建设平台、建筑实验中心、交通运输及智能装备创新建设平台建成启用,为学校进一步彰显一流学科优势特色、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国内高校唯一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


道路表面功能实验室


一代代长大人潜心钻研、奋斗不息,瞄准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不断打造科研创新“硬实力”,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长安大学的创校先辈们就投身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建设一线,用智慧和热血诠释并践行着“两路精神”。今天,学校依托学科优势,深度服务交通强国建设,积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系列科研成果应用于被誉为“国之重器”的港珠澳大桥、全球空港新标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世界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公路、亚洲最长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等诸多有影响力的重大工程建设。



学校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奋力在国家重大需求的“急难险重”一线主动作为。在“急”的一线冲锋在前,火速驰援发生异常振动的广州虎门大桥,星夜奋战为大桥恢复通车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在“难”的一线集成攻关,致力于攻克世界海拔最高川藏铁路的重大灾害风险识别与预测难题;在“险”的一线持续钻研,自主研发的北斗/GNSS监测系统数次成功预警黄土滑坡灾害,保障民生安全;在“重”的一线创新引领,城市地裂缝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国内外率先解决了地铁工程地裂缝防治“卡脖子”瓶颈。学校的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约2万公里高速公路、近万公里高速铁路和100余万公里公路的贯通。可以说,在中国大地,有“路”的地方就有长安大学和长大人。


传道授业,遇见大家名师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建校初期,被彭德怀誉为“开路先行官”的霍维德先生、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王秉纲教授、五大地质学派之一的“波浪镶嵌状学说”创始人张伯声院士、“数力合授”首创者林钟祺教授等一大批大师执教于此。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3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博士生导师392人、硕士生导师1151人。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各类杰出人才逾百人。在这里,你可以与名家大师面对面交流,邂逅顶尖的学术思想,碰撞深邃的智慧火花。



立德树人,培养一流人才


学校大力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现有86个本科专业,其中50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居全国高校前列和西部高校首位。2023年,将本科招生专业整合为35个专业和19个专业类,大类招生专业在前1-2年进行通识培养,然后再进行专业分流。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实施完全学分制

2022年以来,我校深入推进本科生完全学分制改革,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进一步提升学习主动性。实施按学分注册、按学分毕业的弹性学制管理模式;本科基本学制为四年的专业,学生可在3-6年内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本科基本学制为五年的专业,学生在4-7年内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进一步放宽转专业政策

学生转专业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第一学期专业(类)排名前30%的学生,可在全校范围内申请转专业;需要在学院范围内申请转专业的学生依据学院相关规定执行;如均不满足上述条件,学生可以根据当年高考成绩,本人高考成绩不低于拟转入专业在该省高考时的录取成绩即可申请转入。


3

“工科试验班(未来交通)”本硕博贯通式培养

工科试验班旨在培养交通运输工程和未来交通领域中具有交叉学科知识储备、卓越领导能力的拔尖创新领军人才。工科试验班整体纳入未来交通学院,由新加坡工程院Fwa院士担任院长。工科试验班具有以下培养特色:


一是工科试验班(未来交通)以培养博士为主体目标,实行“4-6-X”本硕博贯通式培养,4是本科培养阶段四年,本科硕士培养阶段6年,本硕博培养阶段X,一般8年。


二是培养过程中有3次选择机会,分别是“1,3,5”。“1”是第一学年末,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培养模式,从4个学术模块中的11个专业中,选择一个主修专业和一个辅修专业。“3”是根据前三年成绩综合测评,进行学士硕士分流,符合条件第四年进入研究生阶段;“5”是攻读硕士的学生,可在第五学年末根据意愿选择“硕博连读”。


三是提前进行学术熏陶式培养。大一入学,面向学生开放三大特色实验平台,发掘学生学术研究兴趣与方向。

随着国家新基建、交通强国等战略的实施,未来交通领域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未来交通可以和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很好的结合,成为新兴科技领域的重要应用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

国际工程班

旨在培养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熟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规则、精通英语的外向型、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国际工程班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和“交通工程”专业开设,集中了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全面推行国际化教育模式。经过特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强,适应能力好,未来选择面广,毕业生供不应求。


5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是长安大学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合作举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23年,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招收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车辆工程和交通运输。采用“4+0、双学籍、双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专业课程使用中英双语或全英文教学,两校教师授课比重各占50%。实现“不出国即可获得国外名校的学位证书”。此外,2023年,学校在信息学院新增1个人工智能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第三部分新增专业中详细介绍。


6

联合培养项目

学校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联合培养项目包括:2+2、1+2+1本科项目, 3+1+1、3+3本硕连读项目,1+1+1硕士项目,此外,还有国家优本留学生项目和短期交流项目。


创造舞台,绽放多彩青春

 

1

学习生活环境值得点赞


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南校区位于西安标志性唐代建筑大雁塔脚下,北校区坐于西安母亲河渭水之滨,建有太白山、梁山、渭水三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各种基础设施为同学们提供了舒适便利的学习生活支持。这里有智慧教室集群、现代化图书馆、高效集成的师生综合服务大厅、“一站式”学生社区示范性园区;设施一流的大学生文化艺术中心、室外运动场和室内体育馆、游泳馆;WIFI、空调、暖气、洗衣房全覆盖的四人间宿舍;南北校区多个餐厅有丰富菜式任你挑选;学校“1951”商业街汇集星巴克、肯德基、711、天猫超市等各类商超于一身、能满足多元购物需求。长安大学是学生读书治学、成长成材的理想园地。



2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精心打造独家特色的“四节三进”品牌活动。四节:大学生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三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名家讲座进校园、优秀电影进校园。学生多次参加央视“五月的鲜花”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在国家级、省级艺术体育赛事中获奖240余项。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为青年学子展示青春风采、绽放青春活力提供了平台。



3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建有3000㎡的创客空间、15个向学生开放的专业创新实验室,每年有40余支大学生团队入驻创客空间,获批国家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0余项。近三年来,本科生荣获500余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330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奖项,700余项学生发明创造被授权专利。2022年,学生在全国“挑战杯”课赛主赛道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其他赛道荣获奖项4项,总成绩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捧得“优胜杯”并获“优秀组织奖”。



4

资助育人体系完善

学校建有国家资助、社会捐助、学校奖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成才型资助育人体系。2022年,学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2亿元,奖学金覆盖率53%,助学金覆盖率100%,勤工俭学申请成功率100%,在新生入学报到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学校曾获全国高校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资助育人全国案例典型高校,坚持全方位帮助受资助学生成长发展,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了学。


桃李天下,奔赴广阔山海


七十余年来,学校累计向海内外输送毕业生30余万人,优秀校友遍及五湖四海,以“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著称业界,涌现出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为代表的承担重大工程建设的“工程大师群体”,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为代表的引领学术前沿的“科学家群体”,以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冯正霖为代表的“政界翘楚群体”和造就一批上市公司的“商界精英群体”。



在国家建设发展历程中,处处映现着长大师生校友青蓝相继、建功立业的璀璨群像。2018年,世界跨度最长、施工难度最大、体系最庞杂的港珠澳大桥通车,在这项“超级工程”的背后,有以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80后”大桥副总工程师景强为代表的百余名长大校友深度参与了大桥的设计施工与管理运营等各环节,我校6支科研团队助力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可以说“一座港珠澳,半壁长大人”。2020年,以测量队现场总指挥李国鹏校友为代表的长大力量,以非凡的实力和勇气登顶珠峰,为“刷新”珠峰高度作出重要贡献。



一大批优秀校友以长安大学为平台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树立了前行的榜样,相信同学们来长大求学也能收获广阔的前景。


学校近年就业情况呈现出“五高”特点:


是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高位

依托行业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就业平台,毕业生供需比位列“双一流”建设高校前列。

就业质量高

是世界500强、重点国企、三资企业是就业的主要市场,超过70%的毕业生工作在大型重点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先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是毕业生就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地区。2022年在这些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超过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0%。


是深造率逐年增高

近年来,我校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赴境内外攻读研究生,深造率稳步提升。2022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为43.37%。

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高

学校毕业生的工作表现获得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98.2%的受访用人单位均对我校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感到满意。



03

踏路前行,筑梦长安

2023年招生政策



2023年,学校本科招生计划6200人。招生类型除普通理工、文史以外,还有艺术类、体育类、高水平运动队、国家专项、高校专项、中外合作办学、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少数民族预科班、港澳台侨招生等多种招生类型。

2023年新增招生专业


2023年我校新增招生专业有:智能车辆工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按测绘类大类招生)、碳储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这些专业依托我校最具优势的学科和专业资源,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除此之外,今年,新增人工智能(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长安大学与法国高等信息工程师学院合作举办人工智能专业是教育部予以资格认定的中外合作本科学历教育项目。采用“3+1”,双学籍、双学位培养模式,前三年均在长安大学信息学院学习,第四年在法国高等信息工程师学院学习。新生入学同时在两校注册学籍,学生修完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可获得长安大学颁发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法国高等信息工程师学院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2023年录取原则如下


按各省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投档成绩阅档。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控制在120%以内,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录取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


在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按照数学、语文、外语顺序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者;


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我校只录取选考科目与专业要求科目一致的考生。


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政策加分,可以计入投档成绩进行阅档,政策性加分不超过20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长安大学的信息,请关注长安大学分省招生宣传qq群。长安大学本科招生公众微信平台和本科招生信息网。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十三朝古都”的传奇里,有无数历史风云,也有你我成长的印记。衷心祝愿每位考生都能梦想成真、皆得所愿。热忱欢迎有志青年报考长安大学,与长大一起在青春道路上加速向前、筑梦起航!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资料来源 / 长安大学本科招生

编辑 / 朱颜、许山、王雨洁

责任编辑 / 王 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