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06-01

CFIC导读:

本次银保监会在全国范围内对影子银行、交叉金融进行专项检查,主要涉及银信、保信的通道业务。

记者独家获悉银保监会正在对全国范围内的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抽查。重点检查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检查各金融机构对银监会4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的落实情况;二是对影子银行、交叉金融进行专项检查,本次检查由银保监会主导、各地银监局派人支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抽查,目前检查还在进行中。

大部分信托公司已暂停通道业务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通道业务:

从字面来看就是资金从一处流向另外一处的一条路,在信托的通道业务中,一般是资金从银行流向有资金需求的企业,由信托来作通道。

为什么不直接贷款给企业呢?

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通过通道业务将表内业务调出表外,银行可以腾出贷款额度,使得银行能够继续发放贷款;二是保证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当局的要求,也可以规避贷款风险;三是使资金可以进入信贷资金限制进入的行业,如房地产开发,如部分政府融资平台等。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本次银保监会在全国范围内对影子银行、交叉金融进行专项检查,主要涉及银信、保信的通道业务。”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信托公司已经暂停了银信通道业务,其余公司从今年初以来就提出通道业务规模只减不增。业内人士指出:“没有暂停的这部分公司主要是以前通道业务做得较少,额度控制压力较小。监管虽然没有明确要求不能做通道业务,但压缩规模的要求是明确的。

2017年12月22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银监会“55号文”),要求信托公司不得与委托方银行签订抽屉协议,不得为委托方银行规避监管规定或第三方机构违法违规提供通道服务;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股票市场、产能过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此后,作为行业龙头的中信信托率先向银保监会信托部及北京银监局作出“自律承诺”: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前提下,2018年公司银信通道业务规模只减不增。同时,将积极与存量因新通道业务合作方沟通,争取提前终止部分业务。记者了解到,在资管新规正式出台之前,中信信托已经暂停了通道业务。

紫金信托的一份内部通知也显示:经公司办公会讨论决定,自即日暂停各业务部门通道类业务申报和受理。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最近跟一些信托公司交流,虽然有的公司明确发函暂停,有的没有发函,但实际上内部确定不再新增通道业务的信托公司并不在少数。”

截至目前已有中信信托、紫金信托、华鑫信托、西部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暂停通道业务。一接近监管层人士告诉也记者:“目前不少信托公司已经暂停了通道业务,还在做的也比较佛系,有的话就做一单,没有就不做。”

该人士还表示:“今年以来,监管从银行和信托两端收紧银信通道业务,今年一季度,信托行业的总体规模较2017年已经呈现负增长。”

2018年4月19日,银保监会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信托监管会议,各家信托公司董事长、总裁参会。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四方面内容:严监管、去通道、控房地产、控政府平台。

信托业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

某信托公司研究员表示:“在严监管的周期下,虽然短时间内行业要经历转型的阵痛期,但从长远来看,对于防控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都大有裨益。”

从信托通道业务资金的投向来看,大部分的信托资金用于向一些市政平台和房地产企业发放贷款,而减少通道业务规模甚至暂停通道业务,会大大减少资金流向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

“减少对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投入会进一步降低房地产企业杠杆,符合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收紧市政平台的融资渠道,也将逐步缓解地方政府的负债压力。从资金层面看,这一现象也将改变资金的流向,使信托业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者”,上述信托公司研究员告诉记者。

对信托行业而言,虽然公司纷纷暂停了通道业务,或者降低了通道业务的规模,但总的来说,“对信托公司的影响不大”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通道业务在规模上占比较大,但通道业务的费率较低,对营收的影响不至于太大。”

而破刚兑、去通道、回归信托本源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这点从各家信托公司披露的2017年年报中可见一斑,信托业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信托年报单独开设章节涉及创新议题的信托公司就超过半数。在创新业务和特色成果中,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选择回归本源,着重从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业务入手,以期为公司转型提供新的切入点。”此外,信托公司也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发展,在资产证券化、消费金融等领域进行积极探索,由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积极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作者:张凌之

延伸

阅读

银保监会官员详解银行业监管的三大重点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银保监会创新部主任李文红在28日晚间的金融街论坛年会分论坛上表示,随着我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更加活跃,金融产品更加丰富。与此同时,金融业务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也在不断上升,需要监管机构把握好防风险、补短板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平衡,这也是当前银行业监管的三方面工作重点。

李文红表示,银保监会将针对重点领域强化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涉及严格控制高负债企业的融资、继续压缩同业投资,也涉及资管新规配套细则进展情况。为了进一步深化银行业的改革开放,目前银保监会正在根据资管新规的总体要求,抓紧推进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的制定工作,准备作为配套细则适时发布实施。理财新规将会与资管新规的监管要求保持一致,同时还会延续银行理财业务监管的良好做法,目的是推动银行理财业务回归本源,规范转型。此外,她还提醒,要杜绝以金融创新或者是技术创新的名义,在没有获得金融业务资质的情况下进行非法集资或者是开展非法金融业务。

28日晚间,2018金融街论坛年会的一场分论坛上,CF40成员、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创新部主任李文红详细介绍了当前银行业监管的三方面工作重点:防风险、补短板和深化改革开放。

工作重点里,既涉及严格控制高负债企业的融资、继续压缩同业投资,也涉及市场关心的资管新规配套细则进展情况。

她还提醒,要杜绝以金融创新或者是技术创新的名义,在没有获得金融业务资质的情况下进行非法集资或者是开展非法金融业务,这一点对于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或者金融科技的监管工作尤为重要。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银保监会将针对重点领域强化监管:

其一,推动结构化去杠杆。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严格控制对高负债企业的融资,强化企业债务硬约束,减少过度借贷和多头借贷,促进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同时还要防止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严查挪用消费贷款资金、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

其二,规范影子银行。严格规范交叉金融产品,继续压缩同业投资,推动银行尽早开始理财业务的转型,逐步压缩银信通道业务,严格执行今年年初发布的《委托贷款管理办法》。

其三,加强风险管控。包括加快处置不良贷款,通过现金清收、批量转让、核销、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置,促进规范房地产和地方政府隐形债务融资行为等等。

其四,继续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引导银行合规经营、稳健发展。同时,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整治各种不规范的股权、股东行为,利益输送和不正当的关联交易。

弥补监管制度短板

前期,一行两会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和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但是各部门的配套细则尚未出台。

李文红透露,目前银保监会正在根据资管新规的总体要求,抓紧推进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的制定工作,准备作为配套细则适时发布实施。

理财新规将会与资管新规的监管要求保持一致,同时还会延续银行理财业务监管的良好做法,目的是推动银行理财业务回归本源,规范转型。

与此同时,银保监会还将结合2017年12月发布的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标准,针对银行业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监管制度的建设工作。

实则,去年以来,我国监管部门借鉴巴塞尔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和国际标准,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按照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有序推进的原则,已经制定或者修订了股权管理、资本补充、流动性风险、押品管理、大额风险暴露、表外业务等一系列监管法规。

进一步深化银行业的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方面:重点是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加强股东穿透监管,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的运作,严格董事、监事的选聘,强化履职评价,完善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防控风险的主体责任,培育风险为本、合规优先的文化,构建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

对外开放方面:银保监会正在推出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举措,支持外资更广泛地参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成为促进市场竞争、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推动力量,包括推动外资投资的便利化、放宽外资设立的条件、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优化监管规则。

为了加快推出相关的措施,银保监会将会按照立法程序启动对相关法规的修改,同时,也将完善配套监管制度和风险防控机制,确保监管能力与对外开放水平相适应。

另外,银保监会还会同步受理各项开放措施的准入申请,目前已经有来自英国、日本、新加坡的商业银行表达了在我国新设机构,或者是增持股权的意向。

李文红透露:实际上在2017年,随着外部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改善,在华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已经有所提升,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也将会促进银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杜绝以金融创新之名行非法业务之实

关于如何把握金融创新与监管平衡,李文红分享了她的思考:

目前金融业务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在不断上升,需要监管机构把握好金融创新、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的平衡,持续完善监管规则,不断的提高监管有效性。

1、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分析、评估和监管。应当密切地跟踪分析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影响程度和风险水平,适时采取监管措施,尤其要顺应危机后国际监管的新趋势,加强对银行业务模式的分析研究,厘清各类新业务的产品结构、法律关系和风险特征,及时发现风险隐患,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和监管方式。

2、促进公平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监管者应当按照穿透原则,某项业务无论采用何种名称和形式,都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业务实质和风险特征,明确其是否需要纳入监管,以及所需要申请的牌照类型和所应该适用的监管规则,确保对同类的金融业务实施统一的监管标准,维护公平竞争,防止监管套利,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

要杜绝以金融创新或者是技术创新的名义,在没有获得金融业务资质的情况下进行非法集资或者是开展非法金融业务,这一点对于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或者金融科技的监管工作尤为重要。

李文红提醒,目前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渠道开展的类金融业务对金融秩序产生的一些影响,需要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

3、要强化宏观审慎视角,关注金融创新的系统性影响。对于金融创新,不能仅从单体机构的视角看待其风险特征,当前许多创新产品都具有跨市场、跨行业的特征,需要关注金融创新的风险传染链条,加强监管,协调合作,做好系统性风险的分析、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化解系统性风险隐患。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作者:李丹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