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金接捧郭广昌,上海浙商“守正创新”(附马云视频演讲)
CFIC导读:
“2018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暨上海市浙江商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本次大会是换届大会,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当选为上海市浙江商会新一任会长。上海市浙江商会自1986年成立,历经了32年的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伴随着在沪浙商群体实干创新一路成长起来的社会组织,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同路人和见证者。
1月3日,由浙商总会、上海市浙江商会主办的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8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暨上海市浙江商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
60万沪上浙商是一个特殊群体。很多浙商走出浙江,第一站来到的就是上海,因为上海多元、包容、国际化的文化,给了浙商更多的机遇。十里洋场,向来是全球企业比拼的大舞台之一,浙商要踢好“世界杯”,先到上海热身肯定不会错。如今在上海,浙商是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沪浙商为推动沪浙两地的融合发展也不遗余力。
01
交棒:从郭广昌到王均金
在省外浙江商会当中,上海市浙江商会是最受关注的商会组之一。本次大会是换届大会,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当选为上海市浙江商会新一任会长。
上海市浙江商会自1986年成立,历经了32年的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伴随着在沪浙商群体实干创新一路成长起来的社会组织,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同路人和见证者。
新任会长王均金身上有众多“标签”——“胆大包天”、白手起家圆飞天梦,开自己的航空公司,再到最近参股东航……从温州苍南渔岙村走出的均瑶集团,已经“越飞越高”。
年近50岁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给人的第一印象依然是那个吃苦耐劳、敢想敢干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最近的大手笔是参股中国东方航空股份。2018年11月,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公告,宣布东方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出资不超过31.54亿元,认购均瑶集团旗下的吉祥航空非公开发行的股票不超过1.69亿股,双方实现交叉持股。
刚刚卸任会长的郭广昌是在1992年小平南巡之后从复旦大学“下海”创业的。1992年,受邓小平南方讲话的感召,郭广昌毅然决然地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复旦同学一起,开始了真正的“下海”历程,那时候的启动资金只有3.8万元。
“从一辆自行车开始,到现在的全球化企业,我深深感谢改革开放。我老家是东阳横店,山比田多,当年是一个很穷的地方。不过我是幸运的,因为人生中最关键的少年时期,改革开放来了。所以这40年来,我一直深深感恩于改革开放,希望能更好地回报我们的国家、社会。这是我的初心,我一直牢记。”郭广昌说。
在今天的大会上,郭广昌说:商会,我们永远在一起!一起发展,一起为这个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王均金说:我相信我们的浙商有这样的勇气和眼界,更有着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决心。
02
上海是“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重要平台
浙商是当今中国最著名、最活跃的企业家群体,也是浙江最珍贵、最有潜力的战略资源。一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非常关心省外浙商的发展。近几年来,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出访兄弟省份,看望当地浙江商会成了“标配”,近年来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出访新疆、青海、安徽、江苏、上海、广东、福建、西藏等地都是如此。
在沪浙商是省外浙商最主要的群体之一,60万沪上浙商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是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
涌金君梳理了一下,发现近几年来浙江省领导多次赴上海看望在沪浙商。
据《浙江日报》报道,2016年11月19日举行的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赴上海出席,他殷切寄语浙商,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树立新的全局观、资源观、生态观,勇当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弄潮儿。
2017年7月,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还看望了在沪浙商代表。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广大在沪浙商表示问候。他说,上海是浙江企业“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重要平台。当前,上海正在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为广大企业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广大在沪浙商机遇很好、舞台很大、大有可为。希望大家勇于创业创新,不断做优做强做大;积极反哺家乡,为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再立新功,浙江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在沪浙商的发展。
03
沪上浙商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坚力量
在今天的大会上举行了长三角浙商服务中心启动仪式,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浙商如何继续傲立潮头,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新的发展与突破?这也成为沪上浙商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这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八战略”提出以来,浙商扎根浙江,立足上海,放眼全国和全球,服务于长三角,服务于全中国。
涌金君记得,在2017年世界浙商上海论坛上,也是围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主题展开的,当时还举行了浙商助力长三角大交通一体化启动仪式。
当时的背景是以沪上浙商复星集团牵头的浙商联合体,与浙江省政府签署了“杭绍台铁路PPP项目”投资合同,这也是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项目。在长三角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沪上浙商选择了从交通一体化入手。长三角区域地相依、水相连、人相亲,交通一体化可以有效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生产要素流动。“大交通”破题可以助力“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王新奎认为,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在很多层面开展了合作,但我认为长三角一体化最终是要通过企业来实现的。复星国际、均瑶集团、杉杉集团、美特斯邦威、万丰奥特、万向控股、大众交通、分众传媒、圆通速递……这些耳熟能详的浙商企业,都是上海市浙江商会的会员企业。连接沪浙两地,沪上浙商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坚力量。
本文作者:袁华明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涌金楼
延伸
阅读一
延伸
阅读一
第十届理事会集体亮相 奏响“守正创新、砥砺前行”时代最强音
从今天起,上海市浙江商会第十届理事会,将接过引领和服务在沪浙商的荣光与梦想,铭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朝着百年商会伟业从心出发。
——上海市浙江商会第十届理事会宣誓词
”1月3日,2018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暨上海市浙江商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当选新一任会长,并带领在沪浙商奏响“守正创新、砥砺前行”的时代最强音。
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郑钢淼,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熊建平等领导出席并讲话,指出浙商群体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坚韧、智慧、创新的群体,希望浙商在振兴实业、创新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上展现新担当。第九届理事会会长郭广昌指出40年经济巨大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对企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第十届理事会会长王均金表示将继续保持商会良好发展势头,为百年商会打下坚实基础。
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王志雄,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等沪浙两地领导,各国驻沪领馆官员,全国各地和海外浙江商会会长,全国各地在沪商会会长,金融、法律、医疗、教育等社会各界嘉宾和媒体代表,以及上海市浙江商会理事会和会员代表近2000人出席。
会上聘任马云、郭广昌、郑永刚、周成建为商会名誉会长。郭广昌出任主席团主席,王建沂、王新奎、尤小平、朱云来、李书福、杨玉良、余秋雨、沈国军、张军、陈东升、陈信元、罗康瑞、周其仁、项光达、南存辉、洪崎、觉醒法师、钱颖一、黄荷凤担任主席团荣誉顾问。喻渭蛟担任第十届理事会首任轮值会长。
论坛上,马云、樊纲、陈东升、朱云来、郑永刚、南存辉、周成建、江南春等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全国经济环境、企业家精神与创新驱动、民企转型发展等话题分享观点。
心无旁骛 守正创新
“我们为了同一个理想,走进长三角;我们拥有同一个身份,名叫新浙商。”
——《新浙商》创刊词
上海市浙江商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回顾片
如果将日历翻回4年前的2014年12月7日,会发现时间仿佛转了个圈,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扬帆起航的第九届理事会,激流勇进四年后又在此重逢。正如“船长”郭广昌所言,“我们永远在一起,一起发展,一起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是相同的理想、信念和愿景,把在沪浙商群体牢牢地“绑”在这艘大船上。
郭广昌在致辞中指出,过去40年中国取得巨大发展,是源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和追求,最好的代表就是中国的民营企业。改革开放根本上来说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了很多的束缚,允许民营企业创办、上市、全球化发展,将中国巨大的动力充分释放出来,蓬勃生长,这是40年发展的最大红利所在。郭广昌提出,进一步地成长靠四方面:一、以科技创新来驱动企业的升级;二、产业互联网;三、中高端服务业;四、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新兴市场发展。“我们要勤奋、吃苦,敢为天下先”,郭广昌强调,“但同时我们又要更有定力,更明白行稳致远,未来必须把产品打磨得更极致,把品牌力做得更有影响力”,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做得更好、变得更强。
“这四年的会长做的很轻松”,会前郭广昌曾提过,“这主要感谢商会的四位功臣”。会上郭广昌亲自为陈爱莲、杨国平、王均金、江南春“四位功臣”颁发荣誉证书,他们分别是2015-2018年度的轮值会长。
★
最具匠心奖 最具创新奖
最具奉献奖 最具公益慈善奖
最具活力奖 最佳合作奖
郭广昌等会长曾多次提及,“要沉下心做产品、做品牌……要做对的事,做慢的事,做社会需要我们做的事”。与此相得益彰的是,会上特别颁发了最具匠心奖、最具创新奖、最具奉献奖、最具公益慈善奖、最具活力奖,分别表彰了匠心坚守、勇于创新、奉献商会、热心公益的企业和企业家,以及青年一代的杰出代表。最佳合作奖则授予了四年来支持商会发展的社会各界机构代表,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徐鸣阳作为获奖代表致辞。
百年商会 从心出发
“千年商脉,百年商帮,领风气之先,将拼搏作魂。”
——上海市浙江商会三十周年纪念片
“领风气之先,将拼搏作魂”,包大巴回乡途中萌发了“胆大包天”航空梦的王氏三兄弟,曾为这十个字做过最好的注脚。现在的均瑶集团拥有航空、金融等五大业务板块,旗下3家上市公司,“企业发展的梦想实现了,现在要圆更大的梦想”,新任会长王均金提到,这正是他的哥哥王均瑶提出“新浙商”的初衷。为此,均瑶集团提出“均瑶是我们的,更是社会的”,也正因为此,尚在“百年老店”路上奋斗的王均金,同时踏上了建设“百年商会”的路。
第十届理事会会长 王均金
“我们是过去40年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过去40年的建设者、受益者,时代成就了浙商,改革造就了我们,”王均金说,“我们幸运自己身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他表示接任会长一职后,思考的是如何迎头而上,继续保持商会良好的发展势头,为“百年商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王均金分享了三点想法:第一要“家国天下、胸怀全局,情怀满满”,第二要“心无旁骛、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第三要“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他提出商会应融入时代大潮,追逐改革洪流,凝聚力量、担当责任,在团结奋斗中实现自身事业更大发展,更好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做出积极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随后,王均金率陈爱莲、喻渭蛟、杨国平等第十届理事会代表宣誓。提出要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做“一带一路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践行者,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要聚焦坚守实业的浙商老兵,聚焦勇于尝试新经济新产业的浙商新锐,聚焦沉下心做科研、做产品的浙商匠人;要传递信心、传播正能量,要回报社会、投身公益事业,要为创造美好生活不懈奋斗,彰显中国自信,激荡中国力量。
会上还举行了长三角浙商服务中心启动仪式。该中心定位为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服务浙商的功能性平台,成为商会进一步吸引集聚优质浙商企业的形象窗口和重要服务载体。
坚定信念 不负时代
“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相得益彰发展,对民营经济做到一视同仁,加以厚爱与关心。”
——2007年9月21日
习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间接见在沪浙商代表时的讲话
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 郑钢淼
郑钢淼说,“一部浙江商史就是一幅创业卷,更是一本励志书”,浙商精神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彰显浙商文化的价值追求。40年改革开放涌现了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企业家,浙商是中国改革开放中不惧磨难的坚韧群体,是困难面前总有办法的智慧群体,是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创新群体。郑钢淼提出,上海一定会以开放、创新、包容的胸襟继续大力支持包括浙商在内的所有民间投资者关注上海、支持上海、扎根上海,以上海为平台走向全国乃至全球。他希望商会企业始终坚定发展信心,永葆创新创业活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希望广大浙商秉持浙商精神,在上海这片富有创造的热土上,不断蓬勃发展,做大做强,在新时代上海改革发展大潮中展现浙商之魂,演绎创新故事,创造不朽传奇。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翁祖亮
翁祖亮感慨,在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中,有两个图像让人眼前一亮、赞叹不已,一是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和区块的崛起,另一个是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发展壮大,而浙商是其中耀眼的标志。“广大浙商扎根浦东、面向全球,一直是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实践者、贡献者”,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枢纽,成为浦东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升经济密度的重要引擎。翁祖亮表示,浦东将努力当好金牌“店小二”,着力打造五大环境:一是规范高效的政策环境,二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三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四是宜居宜业的人才环境,五是“保姆式”的企业服务环境。
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 熊建平
熊建平在会上提了三点想法:一是充分肯定近年来在沪浙商和上海市浙江商会所做出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二是提出广大在沪浙商要紧紧抓住新时代的重要战略机遇,包括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浙江高水平建设等新机遇;三是希望在沪浙商和商会大力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勇担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的使命。同时熊建平提出三点希望:第一要在振兴实体经济上展现新担当;第二要在推动创新发展上展现新担当;第三要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展现新担当。“各位浙商,浙江永远是你们的故乡,5657万家乡人民是你们的坚强后盾,”熊建平说,“上海市浙江商会在王均金会长的带领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越办越好”。
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 陈伟俊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 王志雄
全国工商联,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武汉市人民政府等领导和机构纷纷发来批示、贺信。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王志雄,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等上台宣读贺信寄语。
精彩论点 敬请期待
论坛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楚商联合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发表主旨演讲。
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做对话。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做论坛总结。
本文来源:上海市浙江商会
延伸
阅读二
延伸
阅读二
在上海的浙江商人有多强悍?这是他们的真实实力!
作为天下浙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浙商是在外浙商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支,其抱团成立的上海市浙江商会更是异地浙江商会中的排头兵与佼佼者。
去年7月,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上海会见优秀在沪浙商代表
一份最新权威榜单,透露了在“中国最大中心城市”上海发展的浙江商人的强劲实力。
近日,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和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共同发布了2018年上海百强企业榜单。最浙商梳理发现,有14家由浙江籍商人投资创办的企业入围该榜单,占比超过10%;其中,排名最高的是复星国际有限公司,列第22位。
而在同时公布的另一份榜单——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中,浙江商人更是“抢尽风头”,上述14家企业不仅全部入围,且有8家位列前20强,复星国际有限公司甚至高居第2位。
14家浙商企业跻身上海百强企业
2018上海百强企业榜以2017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入围门槛为49.9亿元。其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在这场上海最强企业新一轮实力大比拼中,在沪浙江商人旗下的企业表现不俗,共有14家跻身榜单。其中,由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郭广昌执掌的复星国际有限公司排名最前,以880.25亿元的营收排在第22位。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
此外,在前50强中,除复星国际外,还有3家浙商企业入围,分别是排在第39位的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第46位的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和第50位的上海中梁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其他10家企业分别是:
上海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51位;
上海龙宇燃油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52位;
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名第54位;
致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60位;
上海广微投资有限公司,排名第68位;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73位;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82位;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83位;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85位;
龙盛集团控股(上海)有限公司,排名第94位。
而在同时发布的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在沪浙商的实力更是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上述14家企业不仅全部入围,且均在前40位;同时,在前20强中占据了8席,占比40%。
其中,复星国际有限公司排名第2,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7,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排名第8,上海中梁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1,上海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2,上海龙宇燃油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3,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名第15,致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8。
被浙江高层寄予厚望的上海浙商
作为有“中国第一商帮”之誉的浙商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浙商是在外浙商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支,其抱团成立的上海市浙江商会更是异地浙江商会中的排头兵与佼佼者。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在沪浙商人数高达60万,其中,上海市浙江商会现有会员企业超过1.5万家,遍布现代服务业、制造业、零售和商业贸易、地产、高科技、互联网、金融与投资等诸多领域,拥有500多家海内外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企业年利税超千亿元。
最浙商注意到,对上海浙商这一群体,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近年来,该省主要领导已多次前往上海看望或出席他们举办的相关活动。
2014年12月,时任浙江省长李强赴上海出席上海市浙江商会换届大会暨“全球经济新常态与企业发展之道”高峰论坛。他在发表讲话时说,上海浙商是全球浙商版图中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内外最优秀、最精英、最活跃的企业家群体之一。作为全国成立最早的省外浙江商会之一,上海市浙江商会依托浙江、立足上海、放眼全球,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不断上升,有力地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的融合发展。
“作为浙江人,我对在沪浙商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非常的自豪。”李强说。
2016年11月,时任浙江代省长车俊赴上海参加2016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暨上海市浙江商会成立30周年大会,并为优秀在沪浙商颁奖。他在讲话中勉励天下浙商要树立起新的全局观、资源观、生态观等“新三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勇当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弄潮儿。
去年7月,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和省长袁家军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学习考察,期间专门会见了优秀在沪浙商代表。车俊在讲话时说,省委省政府来沪与浙商代表“见个面、说个话”,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家乡父老乡亲,对在外打拼的浙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尊重,“你们在外不容易”。
他说,“不容易”一方面在于浙商群体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重要的贡献,尤其上海浙商,“数量多,块头大,发展得好”;另一方面在发展当地的同时,回到家乡投资兴业、做善事,为家乡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近几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浙商回归”,上海浙商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省委省政府对你们充分肯定”。
他祝愿在沪浙商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持续发展,把事业做优、做强、做大,“做50年、100年的企业”;并在发展的同时,“义利并举”,更多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多贡献。
车俊表示,希望在沪优秀浙商代表们“情系家乡”,做好事业的同时关心家乡发展,当好浙江与各地的桥梁纽带,进一步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把你们事业发展与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大家、关心大家、支持大家。“把根留在浙江”,他说。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本文作者:肖最
本文来源:富贵门
延伸
阅读三
延伸
阅读三
上海百强企业榜,浙商占了14席,为啥这么牛?
2018年8月24日,由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18上海百强企业发布会”在锦江小礼堂隆重举行。会上发布了2018上海企业100强,上海市浙江商会共有14家所属会员企业上榜,这张榜单不仅是企业实力的比拼,更是一张判断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晴雨表,充分展示了在沪浙商的实力和风采。
荣膺“2018上海企业100强”的上海市浙江商会会员企业有: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中梁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龙宇燃油股份有限公司、龙盛集团控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致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广微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2018上海百强企业榜以2017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数据显示,今年百强企业的入围门槛由上年的45.5亿元提高到49.9亿元。从整体看,上海百强企业经营规模持续处于扩张阶段,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纳税总额、研发费用、从业人员数等七大指标都呈现增长态势。透过这张榜单可以发现,上海百强企业在经济动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和多元主体发展上的表现成为亮点。
与上海百强榜同时亮相的还有2018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和2018上海成长性企业50强排行榜。本次系列榜单由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和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共同发布。
▲发布会现场
经营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增长
今年上海百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60427亿元,增长7341亿元,增长率13.83%,平均每家企业营业收入达到604.3亿元。其中,有16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有51家企业营业收入在100-1000亿元之间,有33家企业营业收入在100-49元亿之间。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上汽集团、宝武钢铁、交通银行,其中,上汽集团营收8706亿元,中国宝武钢铁营收4005亿元,交通银行营收3897亿元。数据统计,前20名企业营业收入合计43695亿元,占上海百强的比率达到72.37%,增幅达到14.62%,这也显示出大企业依然是拉动上海百强营收规模的主要因素。
资产规模继续保持增长,上海百强的资产总额279847亿元,增长23437亿元,增长率9.14%,平均每家企业2798亿元。其中,26家企业总资产在1000-90383亿元之间,42家企业总资产在100-1000亿元之间,32家企业在100亿元以下。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以90383亿元、61372亿元、18078亿元分列前三甲,三家银行的资产增速虽然明显放缓,但增加额依然庞大,三家银行增加额达到9600多亿元。前20名企业资产总额合计254033亿元,占上海百强的比例达到90.80%。
数据还显示,2018年上海百强净利润和利税总额增幅较高,净利润增幅明显高于纳税总额增幅。上海百强的净利润合计4387亿元,增长593亿元,增长率15.62%,平均每家企业净利润43.87亿元,企业盈利水平强劲上升。其中,94家企业盈利,6家亏损,亏损合计53.96亿元,造船业企业亏损额较大,显示航运业不景气对造船业的影响甚大。上海百强纳税总额合计为4630亿元,比上年增长343亿元,增长率7.97%,平均每家企业46.30亿元。上汽集团、上海烟草、绿地集团分列前三甲。其中,上汽集团达到998亿元,增长率9.36%;烟草集团达到860亿元比去年略有下降;绿地集团达到305亿元,增长率达到36.66%。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蕴懿表示,2018上海百强总体经营规模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趋势较为显著,较之2014年,上海百强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入围门槛从30.7亿元显著上升到49.9亿元。与此同时,百强企业总体经营规模及净利润分别从不到4万亿和2355亿元,提升至超6万亿和43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超9%与13%,均显著高于8.7%的GDP名义年复合增长率。这充分反映出百强企业在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中,已经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制造服务双轮驱动,产业升级再进一步
制造业正重新成为城市经济的脊梁。从今年百强榜反映的数据看,在去产能、去杠杆和防范金融风险、振兴实体经济背景下,上海百强企业中服务业和制造业对经济拉动力的贡献势均力敌。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咨询研究部主任张培荣表示,培育上海先进制造业新优势,既需要在新技术领域攻坚克难,也需要在传统领域创新突破,其中大企业的引领作用往往是决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017年,上海百强企业在传统的汽车、医药、航空、电力等行业经营发展稳步上升的前提基础上,以钢铁、化工等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在去产能等政策的推动下,经营业绩出现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经营性指标增长幅度或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大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加强。
另据统计,2018上海制造业企业百强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7215.95亿元,增长3293.73亿元,增长率13.77%;服务业百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31496.54亿元,增长4125.77亿元,增长率15.07%。总体上看,制造业百强与服务业百强双双实现良好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利税总额等产出增长率指标明显高于资产、从业人数等投入指标增长率,显示拉动百强企业经营规模增长的不再是依赖资源投入和消耗推动企业规模增长。
汤蕴懿表示,国际大都市都基本上遵循了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从制造业中心到服务业中心的演进趋势。全球国际大都市在从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演进过程中,都先后经历了制造业回落过程,并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经济后果,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发达城市造成了严重冲击,各地区均制定了“制造业回归”计划,制造业回归成为区域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
从城市经济演进阶段看,上海正处在从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的转型后期,前期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海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2018年的百强榜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劳动效率趋势性提高,创新力度更需提高
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更要重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资源、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不变情况下经济增长的程度,是衡量经济效率的最重要指标。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有三:增加科技投入以提高经济内生力、提升人力资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通过制度变革来保障运行环境。
透过百强榜可以发现,科技投入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引擎。2018百强榜企业去年平均每家企业研发费用7.24亿元,总体增长率达到20.27%。其中,大制造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更集中,引领作用更强。前20名企业研发费用合计448.9亿元,占上海百强的比例达到85.02%,增幅达到21.77%;上汽集团、宝武集团、上海建工分别以110.63亿元、58.34亿元、46.02亿元分列前三甲。前20名企业合计专利数66848个,占上海百强的比例达到89.94%,宝武集团、上汽集团、中芯国际分别以14192个、13654个、47729个分列前三甲。上汽集团和宝武集团作为上海企业的标杆,又一次跻身世界500强,并为上海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另一个可喜的数据是,2018上海百强不仅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幅度比去年增长达到两位数,而且这些产出指标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资产、从业人数这些投入指标的增长,其中,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幅比员工人数增长的幅度高200%以上。
其实,纵观近年来上海百强的经营业绩数据,主要依靠提高劳动效率提升企业净利润的现象已经连续数年出现,这一趋势反映了上海百强正在逐步摆脱依靠资产规模高速增长推动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传统模式,更加重视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营业绩的增长。
在汤蕴懿看来,这种依靠发掘人力资源,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企业经营发展,既是企业自身提高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上海近年来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企业通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将员工素质、劳动技能的提高和经营管理、技术、装备的进步作为提升企业发展的着力点,这对提高上海百强发展质量,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互联网技术普遍应用、智能设备大量涌现,智能制造技术和无人操纵系统有了质的进步,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打开了新的更大的空间。专家建议,政府应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推广和应用无人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努力提高企业智力密集度,减少简单重复劳动,以更少的劳动投入获得更多的价值产出。
上海企业100强 榜单
本文来源:上海市浙江商会
延伸
阅读四
延伸
阅读四
王均金:未来十年比今天肯定更好,我充满信心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浙江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省广电集团等单位共同推出“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40年40人”电视访谈,充分展示浙江民营经济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和巨大成就,引领广大民营企业传承民营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发扬传统、继往开来,在“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系列专题片《40年40人》通过对当下40位活跃度高、代表性强的浙商展示,体现新时代浙商精神的同时,呈现浙商群体在追逐新时代“中国梦”使命征途中的坚定信念和理想抱负。
2019年1月1日,浙商头条推出《40年40人》专题片及采访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实录。
精彩看点 ▍
1992年媒体到处宣传,“胆大包天”那是我们的代名词。南巡讲话以后各方面大的调子是开放,什么都可以试嘛,所以我们进入武汉航空。
(2004年大哥去世)那个时候讲,最好的怀念不是别的,最好的怀念是把均瑶集团、均瑶品牌持续下去,那是最好的怀念。
我们这些梦是基于国家对整个民营(经济)的不断地开放,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哪有我们的机会。越公平越开放,民营经济就越有活力。未来十年比今天肯定更好,我是充满信心的。
——王均金
▍访谈实录
30年前,从温州苍南渔岙村走出了三兄弟,加入了温州十万购销大军。谁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他们缔造了一段“胆大包天”的传奇:开了民营企业家承包民航飞机的先河,被永久载入中国民营航空史册。
王均金: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小渔村的孩子、渔民的孩子。八几年我哥(王均瑶)他们先开始出去的,然后去做饭菜票、做证件、亚运会(纪念章)等等,后来赚了第一桶金。那钱要带回家,后来觉得不放心,交通很不方便嘛,那当时说要过年,我们说老乡很多在那边,能不能包个飞机回去?后来说没有航线,除非我们愿意长期包,这个是可以做。这个事说出来到做,实际上都是试着推的。
茅莹:哪里来的底气去做这件事情呢?
王均金:底气呢,温州人在那里是不少的,我们也知道的,但是有多少(人坐),真的飞机开通了,是不是都那么多人坐?所以如果不试怎么知道,这个也是个魄力。
我们是到了1991年7月28号,最终把它开通了。第一年亏了两百多万,我们借钱,(向)亲戚朋友借钱,把包机款亏损全把它填掉了。
茅莹:为什么没有想到说,我换一个行当再做一做?
王均金:因为这个事是有意义的,我们这么一开通,每个做生意的人提高效率了。当时来说,空中交通桥梁是非常重要的,对温州改革开放初期百万大军在全国各地,那是很重要的事情。
包机行为一经产生便引发了争论,差点被叫停之时,改革交响曲再次奏响嘹亮的篇章,南巡讲话重申:“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三兄弟的“包天”梦想得以延续。
王均金:我们是把钱还了又去谈,后来把客座率降了。我们到每个县里、每个镇里都去宣传,到处拉横幅,到处电视台打广告,当地有线电视台(打广告),什么时候开通什么航线。那么慢慢慢慢市场也培育上来了,这样我们慢慢补回来。补回来以后我们觉得有信心,温州最起码有一半的新航线是我们开通的。
1992年媒体到处宣传,“胆大包天”那是我们的代名词。南巡讲话以后各方面大的调子是开放,什么都可以试嘛。我们进入武汉航空,那时按理说也没有先例,所以那时候才能进去。
(我们)包机第一,入股民航的运输航空公司是第一。1996年我说,我们以后要自己办一家航空公司。我们当时认定,中国是越改革越开放,未来我们这个梦想,只要坚守就有希望。
2000年,均瑶集团移师上海。2004年,大哥王均瑶英年早逝,“飞天梦”却没有因此陨落,王均金临危受命,带着兄弟三人共同的梦想,继续飞天事业。2006年9月,中国民航多了一个新成员——吉祥航空。
茅莹:我在想2004年那个年份,对你来说应该是挺特殊的,因为大哥的英年早逝特别的突然。
王均金:那个时候讲,最好的怀念不是别的,最好的怀念是把均瑶集团、均瑶品牌持续下去,那是最好的怀念。(当时我们)主动地对外发布企业品牌不变、社会责任不变,然后主动地整理资产。
我当时提出“母鸡理念”,“不下蛋的鸡”都要调整。我们当时2005年开始转型,第一要确立做百年企业,第二要做熟悉的行业。我们觉得航空我是最熟悉的,自己开始申请。2005年批筹备,2006年开航吉祥航空。
2005年,“非公36条”出台;2010年,“新36条”发,国民经济越来越多的领域逐渐向民营企业打开大门。圆了“飞天梦”的王均金做起了“金融梦”、“百年名校梦”。
王均金:(非公)36条下来以后,对于整个的民营经济的推动也是有作用的。
茅莹:2015年,均瑶有了华瑞银行。
王均金:确实呢就是要做梦,我们除了航空梦,我们银行是做梦做出来的。2010年左右我就思考,上海是金融中心,为什么没有民营的呢?两会期间这么多年,每年不提融资难融资贵是没有的,不管成不成,试总是要试的。所以我们当时,我是2011年开始写报告。一下兴奋得睡不着觉,一下子愁得睡不着觉,这个梦做着做着,做到2015年我们开业的。服务小微、服务科创、服务自贸区,做百年银行。
茅莹:您还在做一件更百年的事情,就是关于教育。
王均金:教育是我们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现在有幼儿园、有高中,有国际的课程体系、国内的课程体系。使命是一样的,要创造社会价值,立足百年名校,百年名校是所有办学者的使命。我们不但是满足于现状,我们还要展望未来,几年前我就成立了一个智慧教育公司,一直在研究未来教育的模式探索。要永恒地创新,要永恒地坚持。
均瑶集团在航空领域动作频频:2014年,在广州建立九元航空;2015年,吉祥航空登陆资本市场;2018年,中国民营航空迎来首架波音787;同年,吉祥航空与央企东航集团互相增发。王均金的“飞天梦”越做越大。
王均金:1996年到现在二十来年,二十来年我们不但办了航空公司,我们发展的飞机都快百架飞机了。吉祥航空成立以来就没有亏损过,所以我们敢引进787。
茅莹: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787(模型)。
王均金:对,我们敢引进十架787。国内国际都要飞,民营航空我相信我们现在比重总体还不大,但是改革开放再出发。未来三十年,我们认为民营航空还大有希望,第二呢我们越来越开放,应该有机会不断地做强。越公平越开放,民营经济就越有活力,我认为我们是大有机会。
我们还参与了东航的混改,我们两家交叉持股,以前怎么行,怎么可能呢?现在是国家鼓励民营跟国企的混合发展、共同发展,所以我们两家公司一拍即合。开放肯定是越来越开放的,你要展望未来,你说对哪个行业没信心。
2018年10月,全国工商联公布“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王均金位列其中。从温州小渔村走出的王家兄弟,在改革开放的广阔天空中,大胆做梦,勇于实践,书写了壮丽的人生篇章。
茅莹:从八十年代,从温州的小渔村走到今天,其实一路成长实现了很多的梦想,(您)还有什么不敢做的梦吗?
王均金:我们这些梦是基于国家对整个民营(经济)的不断地开放。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哪有我们的机会?未来十年比今天肯定更好,我是充满信心的,所以我说均瑶集团又迎来了新的春天、未来的春天。
我们有新材料,我们有装备制造业,我们要参与科创中心建设。未来的二十年以后,(均瑶)有可能是科技公司。我们会把它做成科技赋能的,有技术创新持续能力的公司。有梦想,就有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就有成功。
本文作者:浙江省工商联
本文来源:均瑶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