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专栏 | 看见的是暂时的,看不见的是永远的


编者按

为深入落实校党委关于在全校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的有关精神,党委宣传部特在我校官方微信平台开辟“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专栏,通过广泛征集、深入挖掘,持续推出广大师生员工在作风、教风、学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师生改进作风敢担当,攻坚克难求实效,努力营造以优良干部作风带教风促学风的良好氛围,助力学校追赶超越。



花开花落、春秋寒暑,在开源技术的广阔天地里,Linux这匹黑马一直在奔跑不止,Linux开源人才的培育也从未止息。



西邮 Linux 兴趣小组成立于2006年,由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王亚刚老师和网络工程专业的在校学生发起成立,初创人数不足10人,是我校最早的创新教育试验田。





踏上Linux内核之旅,小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理念:Free Open & Share。


经过十三年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以计算机学院学生为主体,涉及全校各专业学生的Linux社团,成员由大一到大三的学生组成,以“学生主导、教师引导”为运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十三年来团队先后培养了 200 余名 Linux 专业人才,活跃在国内外各大互联网公司和开源社区,西邮Linux兴趣小组也成功举办了多届“国际自由软件日”活动,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开源技术社区。



近年来,Linux兴趣小组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无数,且在获奖数量和份量上都呈逐年提升的趋势。


2015 年


第六届蓝桥杯 国赛二等奖



2016年


第七届蓝桥杯 国赛二等奖


首届陕西省信息安全竞赛 二等奖、三等奖


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 西北赛区八强


2017年


第六届中国软件杯软件设计大赛 决赛三等奖


第一季 JobLaxX 大学生计算机知识联赛 一、二、三等奖以及 MVP 奖


2017 年 第八届蓝桥杯 国赛二等奖


 ACM 国际大学城程序设计竞赛亚洲东大路总决赛 铜奖


CCCC 程序设计大赛 西北赛区季军


红帽挑战挑战赛西安赛区 二等奖、三等奖


2018年


第二届红帽挑战赛全国总决赛 冠军奖


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大赛总决赛 省赛一等奖



西邮Linux 兴趣小组成员毕业后既有继续读研深造的,也有进入业内一流公司就业的,从这里走出去的优秀学生,成为活跃在Linux第一线的骨干力量。



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离不开Linux兴趣小组这块良田,更离不开指导教师们十余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


国内知名Linux资深专家、计算机学院陈莉君教授、王亚刚副教授、王小银副教授作为小组的指导教师,为学生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这个播种希望的春天里,我们对三位老师进行了采访。

陈莉君,教授,Linux兴趣小组指导教师。自1998年以来致力于推动Linux在中国的发展,深入研究Linux内核相关理论以及技术,跟踪Linux内核发展动向,连续编写和翻译了十多部相关专著、译著及教材。其中专著《Linux操作系统内核分析》曾被指定为中科院考博参考书,翻译的《深入理解Linux内核》和《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是Linux内核爱好者的必读书,撰写的《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作为领域专家,参与评审国家核高基项目和863项目。2014年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2015年被评为陕西省师德先进,2012年和2018年被中国开源联盟授予“开源杰出贡献奖”。



谈起如何开启Linux之旅,陈莉君老师说:那是在华东师范大学开会时,机缘巧合之下与浙江大学老师进行了长谈,并由此确立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至今已经坚守20余年。



作为课外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常常需要利用课余、暑假时间对学生们进行培训。“集中训练,是他们成长最快最有效率的方式。”陈老师说道。她对学生要求严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国际开源社区中,并致力于改变学生从小养成的应试心态,挖掘自身潜能。


对生活和工作,陈老师始终怀抱一腔热情。在她的朋友圈里既有鸟语花香,又有她热爱的Linux科技世界;在她的PPT里,也常常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其中。她认为做事情本身就是能量的互动,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而是用真心去对待每件事情。

即使在家里,笔记本电脑也常常处于工作状态,在她看来,工作绝对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令人满足的享受。正是这样的心态,让她在20年的Linux探索之旅中,在13年学生工作中,始终保持一颗恒心和一份耐心。



王亚刚,博士,副教授,西邮Linux兴趣小组的创始人之一。199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2005年在西北大学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开始在沈绪榜院士指导下进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等。



作为Linux小组创始人之一,谈到成立之初,王亚刚老师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带领第一届学生参加中科院的竞赛,期间见到了很多向往已久的行业翘楚,令他兴奋不已。


“记得当时临近比赛,编辑好的代码出现了始料未及的错误,团队在地下室的宿舍里紧张地修改代码,一间屋子里只有键盘敲击的声音,那种所有人为同一个目标努力拼搏的感觉,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虽然第一次参赛并没有赢得奖项,但是这个新成立的小组却写出了最规范、最符合开源精神的代码,那一串小小的代码增加了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师生友谊,而这也是王老师最为看重和珍惜的!


在此后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共同学习研究、同心协力达成目标的氛围激励着每一位参与者。王老师说,今后小组将坚持创新发展,注重前沿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小组的整体实力。



此外,王老师还建议学生在学习Linux系统的过程中,多探究日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




王小银,副教授,硕士生导师,Linux兴趣小组指导教师。1999年9月进入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系从事操作系统、可信软件测试、智能算法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0多项,主编教材2部,参与编写教材7部、专著1部。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项目获得陕西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



做为Linux兴趣小组的指导教师,王小银老师说:“多年来Linux小组能够在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当中保持领先地位,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始终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我觉得这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立身之本。只有掌握原理,才能在一波又一波的技术浪潮中不被淘汰。”


Linux兴趣小组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生,指导老师们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养方式。为了解决新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短板,王小银老师多次组织技术分享交流会,同时借鉴其他兄弟实验室的培养计划,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培养模式。


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小组学生常常需要在假期时留校学习训练,王老师笑着说:“作为指导老师,我们当然也责无旁贷奉陪到底”。



西邮Linux兴趣小组一直坚持举办技术沙龙和面向全校的技术分享会,也秉持着开源文化“开放、自由、分享”的精神,以 Linux 为海,以代码为舟,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文化。


采访中,三位指导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表示,Linux兴趣小组今后还会一如既往地与流行技术接轨,及时跟踪技术风向,带领学生拓宽知识面,不断提升整体水平,让开源的世界里永远都有西邮的一席之地!



记者:袁玲 杨思语 薛磊 杨顺 乔亚妮 张欣如

摄影:马昱 汤梦竹

编辑:王思雨 贺露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