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就不忍看大师75岁娶妻?
最近,在《南渡北归》中读到民国著名教育家、前北大校长蒋梦麟的晚年,感触颇深。
首先声明,这本书有不少瑕疵,作者在写作中的主观性很强,个人感情色彩很浓烈。
因此,不能把这本书当做史书去读,把其当做一种“演义”题材或者故事文本去读,更能树立精准的世界观和有益的认知。
这段故事之所以引发我的感触,不仅在于书本之内,更多的似乎在于书本之外。
我发现,很多人在读这本书之前,已经给自己树立了诸多标签:诸如鲁迅、胡适、蔡元培、蒋梦麟、梅贻琦、傅斯年这些人,都是大师,都是高大无比的,他所做的一切事、说的一切话,都必须是正面而光鲜的。
所以,看到蒋梦麟一生娶了三个妻子,不仅在好友高仁山被张作霖杀害后,和原配孙玉书离婚,娶了朋友的遗孀陶曾谷;在陶曾谷先他而去后,又以七十五岁高龄(或是虚岁)娶了比自己小二十几岁的徐贤乐。
右一和右二分别为蒋梦麟和徐贤乐
不少读者看到这里,先是不舒服,然后是不痛快,接着干脆跳过了。
的确,正是因为这个徐贤乐,蒋梦麟终至“晚节不保”。与家人、与朋友,弄出了诸多不愉快。
在余生的几年里,蒋梦麟的第三次婚姻的幸福生活仅仅是昙花一现,很快迎来“夫人干政”“家庭矛盾”“财产争夺”等一系列花边新闻,闹得宝岛媒体乐此不疲,以自己家的鸡飞狗跳,养活了不知多少记者。
很多读者不是无法接受这些事实。事实上,因为有胡适的劝阻书信和蒋梦麟写给徐贤乐的情书爱词,以及当时报纸上二人的各种声明和解释,这些事实也不得不接受。
读者之不能接受的,大概是作者对大师的调侃态度,也即:大师神圣不可侵犯。
我觉得,这些读者,该洗洗脑子了。
所以,我也在评论区写下了一段话:
有些人总是嫌弃作者,一会把好人写得丑陋不堪,一会又把坏人写得大义凛然。但殊不知,这就是我们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哪有什么绝对的好人坏人?大师也有缺点、有错误,甚至有污点,这才是立体的有血有肉有人气儿的人啊。全是伟光正,那才是离事实渐远了。
这又触发我对当下一些人与事的思考。
在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对塑造英雄和楷模的举动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近期的新闻,我就至少发现两个楷模轰然倒塌的案例。
这种尴尬就好比,前一天,我们还在为一位大厨做出了一块新款披萨欢呼,第二天营养专家经过分析告诉我们,这只不过是一块粘上了野草风干后的牛屎。
有信息传播的地方就有江湖,以前的江湖在纸上,现在的江湖是互联网。
如果一位大师,或者其他人,可以神圣不可侵犯,那么他就已经成了肉体之外的神。它的作用只能是用来矮化我们,他越是高大, 我们就越是矮小。
所以,我们要警惕类似的造神运动,更要时刻让自己保持清醒。一个巴掌拍不响,你可以无所作为,但你不可以做另一只手。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