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警察都在生孩子?正能量宣传别再搞“样板新闻”了

与归 与归随笔 2021-01-20




1


先上一张新闻截图:


对此,不少网友质疑:出生不到20天的孩子开口讲话了?


当然,也有逻辑严密的网友说,可能是这位警察同志家里有四个孩子,两个大点,两个刚出生。


不过,这又是否涉及超生呢?

……


为了验证这一新闻的真相,我找到了一个更加详细的原文:


从这个报道里可以看到,王慧雍波夫妇只是三个正能量事迹中的一个。


雍波的孩子“两三岁”,另外有一个叫杨浪的辅警,是“孩子刚出生不到20天”。


一个很可能的原因是:编辑在整合这三个案例的时候,张冠李戴,把杨浪的孩子安在了雍波名下


这才闹出了“出生20天的宝宝说话”的笑话。


显然,这是一个低级错误。网友看到这样的“正能量”下意识去质疑,是在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媒体只能反思自己的工作不走心。


然而,尴尬的是,就是在这篇较为详细的稿子中,我却一眼又看出了问题:



不到2岁的孩子,又如何过3岁生日?难道另外还有一个孩子?


我曾经在媒体工作过,记者编辑出现类似上面这些事实性的错误,是要罚款的;引发了负面舆论,可能还要处分。


就在此文写稿时,华商汉中发了声明:



声明验证了我的猜想,也引发了我的一些联想。




2



有了上面这个让人噗嗤一笑的案例,我想到了更多的东西。


一个清晰的印象是:最近好像很多一线民警都在生孩子?


为了验证我的这个印象,我去检索了下,结果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


如发生在四川北川的一个案例:



如内蒙古磴口县的一个案例:


如华商报的另一则报道:


不仅有,而且连“不到20天”的这个情节都被反复运用


而如果再把群体扩大到防控疫情的一线工作人员身上,同类情节的案例就更多了:




甚至,还有编者直接用了“抛妻弃子”的措辞:



这样的“样板新闻”,大家看一篇两篇,或许会感动,看多了呢?


而且,再看一遍,进一步去思考,便会发现问题: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正能量吗?


或者说,这些新闻传递出的选择倾向,一定就是健康的、合理的吗?


尤其奇葩的是,前不久,武汉晚报官方微信推送了一篇《“哭完还是好汉”,流产10天后她重回一线:总要有人拿起刀枪上战场》:



这样的报道已经不是歪楼了,而是楼塌了。


让刚流产的孕妇上前线,换个角度,这就是我们的耻辱,而不是什么感人的正能量啊?!




3


值得欣慰的是,这次疫情,我看到“贫困老人捐款”的老套路已经得到纠正。


不仅很多市场化的媒体和自媒体,呼吁不要再做类似的宣传;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媒也在呼吁不要再收类似的捐款了。 


是的,贫困和捐赠放到一起,再也没有比这更强的爱心冲击力。但一个需要贫困户捐款的社会,丝毫都不值得我们骄傲


当出现类似的案例时,我们一定要记得:是我们对不起这样的老人,而不是这样的老人亏欠这个社会。


2月12日,中央指导组副组长、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已经强调,要重视“2+1”群体的关爱工作。


“2+1”是什么意思呢?


“2”是指医务工作者和警察,“1”是指街道社区工作者。


陈一新要求:各有关方面要千方百计安排好轮换调休,还可以考虑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更多关怀和激励


是千方百计让他们轮换休息,而不是千方百计宣传他们熬夜加班啊,兄弟们。


所以,请不要再宣传“某某几天没合眼”“连续工作20个小时”“怀孕九个月还在上岗”了。


当这样的案例出现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歌颂他们,鼓励更多的人向他们学习;而是去关爱他们,让他们轮休,或者撤下来。


保护健康的人和救治感染患者同样重要,没有谁的命是用来牺牲的,没有谁的命高于谁,道理就是这么朴素、简单。


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当然也包括一线的医务人员、民警、社区工作者。


说难听点,当我们宣扬超出科学范畴和人道领域的牺牲时,这只不过是温柔地劝人赴死罢了。



往期回顾:
冲破湖北防线的“官二代”是谁家的?
蒋超良近十几天一直在说这句话
被吐槽的武汉,奔一流的武汉
病例还在增长,已经有人开始感谢病毒了
七诗送别李文亮


与归随笔

读书写字  文史哲思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