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人,打工人,工具人

与归 与归随笔 2021-01-20

1.

“早安,打工人。”

最近,这句话成了一个网络流行梗。很多人纷纷用此造句,比如:

“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打工才是。早安,打工人!”

“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早安,打工人!”

“打工让你少活十年,不打工你活不过明天。早安,打工人!”

……


打工人为什么会火?我看到一个说法:说是社畜吧,显得惨无人道;说是打工仔吧,显得低声下气。而打工人这个称呼,在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在屈辱里表现出倔强。

我倒觉得,社畜是个一厢情愿的字眼。

很多加班族喜欢以“社畜”自夸,然而却忘了,六畜中,羊、鸡、犬、豕都是不需要工作的,更不用加班;至于牛和马,现在也基本有不俗的待遇。

其实,打工人的火,是一种反鸡汤文化。


2.

一直以来,我们都受够了你要努力呀、奋斗呀、成功呀这些鸡汤。让人拼命工作、拼命挣钱、拼命生活,这甚至都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一种肉体鸡汤。

当生活需要拼命的时候,我们活得和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要这智商和文明有何用?我们有全地球最发达的大脑,却似乎活得比任何生物都累。

的确,只要你不是老板、不是领导,大致都是个打工人。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我们在为他人打工的同时,也应有权利为自己而活。

我们是社会的主人,不是时代的工具。

和打工人相对应的是,最近还流行一个词,叫工具人。


什么意思呢?

就是指一个人像机器一样被对待,缺乏存在感,没有自我空间和个性表达,完全像是别人手中的一个工具。

这些词火了,也恰恰说明,这种社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正视,积极解决。

比如,劳动法里规定的八小时工作制,是不是不要再停留于纸面?加班工资翻倍,是不是要落实到实处?

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让打工人也有春天,也有精彩丰富的生活,也像个人。
 

3.

最近,身边某人的加班又达到了顶峰。什么是顶峰呢?

就是早上一睁眼就一一回复领导的信息,然后开语音会议,在此期间抽空刷牙洗脸穿衣,饭都顾不上吃就去公司。然后晚上十点甚至十二点回家,耳朵上挂着耳机,把会开到凌晨一点……

除了睡觉的部分,生命几乎全部被工作填满,甚至连上厕所和吃饭都要与工作时间重合。

最近,自杀的新闻也有点多。他们自杀于同一片天空,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又可以归结为同一类人:累人。

大人物咱不必讲。无意中瞥见甘肃一对自杀的年轻情侣,和父母的微信对话。


爸爸说,上班吗?中秋快乐!

孩子说,上白班,还没下班,九点呢。

然后下一个截图显示,几天后,视频通话无应答,永远的那种。

我们的晚上九点,属于白班,属于公司,它并不属于我们,甚至不属于夜。

当生活成为杀手,我们该如何获救?

4.

大连理工研究生在微博留下遗书自杀,我检索了下,新闻好像就这样没有然后了。

我浏览了这个学校的官方网站,点开了“综合新闻”。新闻最近一直有更新,但没有一条和这件事相关。

我留意了下,研究生自杀的那一天,官网更新了好几条消息,有“筑梦课堂梳理举办”,有“研究成果顺利通过”,有“我校辅导员荣获……”


但是没有这位同学的影子,他像是一粒尘,偶然唤起一阵风,与之消失。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学校还是那个学校。

他和学校像是活在一个平行宇宙,彼此并不相连,各自行走。你抵达你的死亡,我抵达我的正能量。

他的死除了贡献几个热搜,好像再无其他价值。

有些东西,是死都无法叫醒的。

我不甘心,又去该校的贴吧看了看,然后检索“遗书”,终于找到了一些碎语,和一张安慰了我的图。


我们的悲欢,终究相通。


往期回顾:
别拦我,我要给这所高校的公关打100分
江阳的死,并没有带来真相
没人说出假名媛背后的问题
高铁上,中年男的劝世“凉”言
侯贵平与侯亮平

与归随笔

读书写字  文史哲思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