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芭比》已成2023全球票房亚军,女性主义or女性爽文的大胜利?

wuhu小精灵 wuhu动画人空间 2024-01-08

wuhu专题

文/地瓜


真人电影《芭比》引发热议

到底是不是女性主义的胜利呢?



7月21日,真人电影《芭比》上映,一举夺得单日北美票房冠军,之后更是一路高跟猛进,十天内全球票房破7亿,连续三周夺得北美周末票房冠军,截止目前全球票房已超11.86亿美元,成为2023年迄今第二部票房破10亿美元的影片,目前占据年度票房亚军。



目前,占据全球票房冠军的是另一部经典IP改编的动画片《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全球总票房13.53亿美元,相比其上映26天破10亿美元票房,《芭比》破10亿美元时间缩短了将近10天,有望超越《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13.53亿美元的票房。


电影之外,芭比与超百家品牌达成了合作,从汉堡王、好利来的粉红汉堡、芭比甜甜圈奶昔和粉红蛋糕,到XBOX《极限竞速:地平线5》中的主角同款,再到名创优品推出的“万物皆可粉粉搭”主题系列,更别说众多服装品牌推出的各类芭比粉系列的服装,吃穿用行玩,涵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各大社交平台上都是大家穿着粉色元素的服装观看《芭比》电影,全球各地的明星和网红纷纷打卡,晒出自己的芭比同款,芭比粉充斥了全球。


芭比娃娃的生产商公司美泰股价也在电影放映被带飞,涨幅超10%,可见电影《芭比》的威力。



经典IP的中年危机


1959年3月9日,在美举办的国际玩具展览会上,世界上第一个金发的芭比娃娃正式亮相,她穿着黑白条纹的泳装,有着傲人的身材,参展的名目是“芭比——少女的榜样”。



堪称标新立异的玩具新形象,搭配“有一天我会变得和你一模一样,直到那时我知道我会做什么,芭比娃娃,美丽的芭比娃娃,我会让你相信我就是你”洗脑广告的狂轰滥炸下,当时标价3美元的芭比娃娃一经发布就创下了年销量35万个的惊人成绩。


芭比娃娃迅速风靡全国,围绕着芭比娃娃的一系列周边迅速发展起来,衣服、裤子、裙子、配饰以及芭比的梦幻大house。很多人也许只会买一个芭比娃娃,但是却绝对忍不住不买每年都在更新换代的服装配饰。



美泰为此赚得盆满钵满,芭比娃娃成为美泰的支柱,为美泰的上市之路保驾护航,助力其坐上全球最大玩具公司的宝座。


芭比宇宙也在不断丰富。1961年,美泰推出了芭比的男朋友肯,1963年,Barbie 的闺蜜 Midge 诞生,随后芭比的亲朋好友圈等各种角色也逐年不断扩展。



同时,芭比的职业也不断刷新。1965年芭比登上了月球,比人类1969年登上月球提早了四年;1973年,医生形象的芭比诞生,当时美国女医生占比只有 9% ;1998年,芭比加入了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目前这个领域依旧被男性垄断……在现实中女性还少有进入的行业,芭比却超前体验。


正如芭比首次亮相,美泰给她的定位“芭比——少女的榜样”,无数女孩把梦想投射到了芭比身上,寄托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但是芭比的发展之路一直充斥着争议。芭比的原型起源于德国《图片报》上刊载的色情漫画女主角Bild Lilli,绝对的男凝产物;60年代推出的“芭比睡衣派对”套装中配套了的饮食手册上面标明芭比只有110磅,而其维持身材秘诀是“不要吃”;90年代推出的 " 会说话的芭比 " 中,其中有的娃娃被程序设定会感叹" 数学太难了 "。


随着上世纪70年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的不断热化,“拒绝成为芭比”一度成为很多女权运动的口号;1997年,丹麦乐团Aqua演唱的《Barbie Girl》火遍全球,被美泰告上法庭,认为其讽刺芭比是无脑金发女郎,破坏芭比形象;2006 年,《发展心理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与接触其他玩偶相比,接触芭比的女孩子更容易产生身材焦虑。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井喷式发展的电子产品吸引并占据了大量的关注和游戏时间,传统的玩具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2009年,全球第一家芭比旗舰店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淮海路盛大开业,美泰试图在中国这个超级市场寻找突破,然后两年后却是黯然退场,芭比娃娃的销量更是逐年下滑。


长江后浪推前浪,2013年上映的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里的主角艾莎公主,没有官配最爱妹妹、翻手为冰覆手为雪、自己打江山的真正大女主更是一举打败芭比娃娃,成为最受小女孩欢迎的玩具。



美国零售业联合会发布的调研报告中称:全美大约有 20% 的父母愿意为自己的女儿买艾莎这个新公主角色的玩具,而愿意购买芭比娃娃作为礼物的父母缩减到 16.8%。



尽管2016年后,美泰推出了不同身形、不同肤色、不同发型的芭比娃娃,甚至四年连换四个CEO依旧难掩颓势。



直到真人电影《芭比》上映,全世界的视线再次被粉色笼罩,芭比终于站到了社交场上的C位。


真人芭比拯救美泰


早在2009年,美泰就开始了芭比真人电影的拍摄计划,并与环球影业签署协议,力求通过真人芭比电影进一步拓展这一经典IP的影响力,最终却无疾而终。


2014年,索尼接棒真人电影《芭比》的制作权,女主角从风格粗俗辛辣的单口喜剧演员艾米·舒默到美国知名演员安妮·海瑟薇,甚至一度传出即将上映的消息,但是随着美泰多次易帅,芭比娃娃销量锐减,内忧外患之下,索尼版《芭比》也中道崩殂。



直到伊农·克雷兹(Ynon Kreiz)掌帅美泰,曾经是YouTube上最大MCN内容公司Maker Studios的前老板,在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整顿之后,他运用自己以往丰富的媒体行业工作经验开始了关于芭比形象的重塑计划。


真人电影《芭比》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芭比宇宙打造过程中的最强先锋队。这一棒最终被交到了华纳兄弟,随后,玛格特·罗比以制片人以及女一号的身份加入了这部电影。



提起玛格特·罗比,大家最先想起的都是《华尔街之狼》中的经典一幕,玛格特·罗比饰演的金发美女娜奥米·拉帕利亚,顶着一头蓬松的金发,一双大长腿,尖头高跟鞋轻点,小李子饰演的乔丹·贝尔福特便臣服在她粉色的石榴裙下。


2013年,23岁的玛格特·罗比凭借凭借《华尔街之狼》开始在好莱坞拥有姓名,“历史上最火辣的金发女郎”成为她身上最大的标签,无数同类型的“花瓶”角色向她投来。“每次拿起剧本,我想演的都是男主角。”玛格特·罗比曾在采访中透露自己当时的状态。



2014年,玛格特·罗与朋友共同创立了Lucky Chap制片公司,用以“制作女性故事”。2017年,玛格特·罗比主演、Lucky Chap制作的首部作品《我,花样女王》上映大受欢迎。


芭比娃娃近年来一直深陷“令女性主义倒退50年”的舆论漩涡中,美泰迫不及待地想要重塑芭比的文化标签,创造出更符合当代文化和潮流的新时代芭比。



这位来自澳洲,由单身母亲抚养长大,单枪匹马在好莱坞闯下一片天地,独立、勇敢、美丽、深深认同自己女性身份的演员和制片人,有着出色的演技以及作为制片人超强的控制力和执行力。玛格特·罗比是最适合不过的选择,尽管她甚至不曾拥有过一个芭比娃娃。


女主演兼女制片,那女导演的选择更是水到渠成。


近几年,在国内电影院看一场由女性占据绝对主角并且由女导演执导的电影,说得出名字的还是两三年前的《花木兰》《你好,李焕英》《第一炉香》。


《花木兰》作为来自中国的知名人物IP却因为真人电影改编,其中的女性价值观可是历千年而不衰,可惜的是,电影过于脱离中国传统,导致在国内水土不服,惨淡收场;《第一炉香》由知名导演许鞍华执导,这位在影史上贡献了《女人四十》《桃姐》等大量以女性为主角的经典电影,但是《第一炉香》因选角不当的争议从拍摄之初一直持续到影片放映,口碑票房双双滑铁卢;而贾玲的导演处女作《你好,李焕英》,尽管还带有新人导演的青涩,但是作品中关于母女情的真情刻画还是让电影成为中国影史上唯三破50亿的电影。



不管国内外,女性导演的数量都远远低于男性导演数量,其中以女性题材为创作重点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当玛格特·罗比确定加入《芭比》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格蕾塔·葛韦格。


这位能演能写能导的80后,是近几年好莱坞迅速崛起的女性导演。2017年,格蕾塔·葛韦格自编自导的处女作《伯德小姐》上映,这部预算1000万美元的低成本电影,最终斩获7900w美元的票房,获得了第75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电影以及最佳女主奖,格蕾塔·葛韦格凭借此片获得了奥斯卡奖九十年历史上第五位被提名最佳导演奖的女导演。



2019年,格蕾塔·葛韦格再次担任编剧和导演的《小妇人》上映,依旧叫好又叫座,烂番茄新鲜度98%,豆瓣8.0,4000万美元的预算最终取得了2亿多美元的票房,获得了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六项提名。



这两部女性题材作品让她在好莱坞牢牢站稳了脚跟。


玛格特·罗比和格蕾塔·葛韦格不管是她们的人生经历亦或是作品风格,和美泰想要呈现的真人电影《芭比》的契合度堪称天选。芭比》上映后的票房以及引发的讨论热潮,也验证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性,格蕾塔·葛韦格凭借《芭比》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肤浅”的女性爽文


《芭比》烂番茄新鲜度88%,豆瓣首日开分8.8分,之后涨到8.9分,目前稳定在8.4分。毫无疑问,《芭比》是一部用心之作。



电影开头就致敬了《2001太空漫游》中的经典场景,人类女孩摔碎了婴儿模样的旧玩具,身着世界上第一款芭比黑白条纹泳装扮的芭比如救世主般降临,从此女孩们的游戏不再仅仅只能是扮演母亲,粉色的芭比乐园逐渐揭开序幕。


整个芭比乐园均采用了实景拍摄,从零开始搭建每一个场景,均以现实中的芭比玩具为参考,做到最大可能还原。尤其是芭比住的房子,几乎是现实中的Dreamhouse等比例放大版,让粉色充斥每一个地方,甚至导致了这款粉色颜料全球短缺。



电影中,芭比因为自己的人类玩伴的影响导致开始思考死亡,踮起的脚突然变得扁平,一切都不再完美,芭比不得不走出了原本乌托邦一样的芭比乐园,进入了现实世界寻找解决办法。


在这个探险过程中,芭比在现实世界中经历和芭比乐园女性完全相反的境遇,令她无所适从不得不仓皇逃回芭比乐园,但是芭比乐园却已经被肯们占领。



在夺回芭比乐园控制权的过程中,芭比渐渐意识到肯所面对的处境和现实世界中女性现状何其相似,开始帮助肯建立自我意识,并在法院也占据了一席之位,芭比乐园的平权之路正式开启。


影片的最后,芭比选择成为一名真正的女性,郑重其事地前往医院开展妇科检查,成为女性认同女性身份,从承认自己的身体开始。


整部影片在荒诞和现实之间交叉,怪诞中又透露着合理,风格轻快,即使讽刺也不会让人觉得太过冒犯,搭配很多只有女性才能体会到的笑点,可谓是一部老少男女皆宜的轻喜剧。



相比北美的遍地芭比粉,《芭比》在东亚各国却普遍遇冷,除了芭比本身诞生于美国,在东亚的影响力远远低于在欧美,同时相比me too运动的发源地,东亚各国平权意识和文化环境尚未能达到如此程度,但是《芭比》在国内的高评分还是给了很多人期待。


但是,也有人认为《芭比》对于父权的描述太过于温和,在见识了《82年生的金智英》中在重男轻女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具体而残酷的女性困境描写,《我的天才女友》关于女性命运以及女性之间复杂幽微情感的刻画,以及越来愈多女性脱口秀演员对于女性话题的辛辣输出,大家对于真人电影《芭比》的制作阵容有着太多的期待。



很多人在看了电影之后却深感被骗,认为电影对于女性主义的表达多是隔靴搔痒,相比宣传造势中拉满的期待,电影更多给人一种平淡和温吞,女性议题相关的元素和问题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尤其在影片的后半段,很多人在看到芭比凭借着挑起与肯之间的“雄竞”最终重新夺回了芭比乐园,这样过家家式的“权谋戏”,纷纷让人发出“就这”的感叹。



而芭比被男权洗脑以及最终又轻而易举地通过“嘴炮”被唤醒,洗脑和清醒得毫无逻辑和令人信服的细节,情节设计令人困惑,大段的金句输出也被认为是太过于说教。


作为一部营销预算和电影成本基本持平的电影,关于《芭比》是一场消费主义的陷阱的说法甚嚣尘上,甚至有人辣评芭比》是一部营销出来的伪女性主义电影真芭比娃娃广告片,是特意为女性设计的肤浅无脑爽文,意图向大众兜售滞销的芭比娃娃。



女性题材的作品谈“爽”色变和女性的谈性色变似乎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生理上的爽还不能被广泛科普的年代,对于女性题材爽文爽剧这类精神上的爽的矫枉过正是否也是一种变相苛责,何况《芭比》的爽远达不到令人沉溺的程度。


大家对于《芭比》的热议,让人想起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我的人间烟火》,富家女和贫穷男的爱情故事,前几年依旧爱情至上才是主流,而现在喝白粥成为继挖野菜后的经典热梗被钉在恋爱脑的耻辱柱上用以警示处于婚恋关系中的千万女性。



社会在发展,观念在改变。《我的人间烟火》主创还遵循着几年前的创作思路,必然被市场抛弃,而《芭比》则是精准踩在了市场对于女性主义题材的巨大需求空白上,紧抓平权热潮。


诚然,《芭比》电影的最大初衷在于美泰急于让芭比娃娃转型,延续这一经典IP的生命活力,赋予其更适应当下的文化内涵。与时俱进,从来都是美泰这家公司以及芭比这个经典IP能够获得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并且再次翻红的最大原因。


《芭比》的不断改变,是女性社会身份的不断变迁的反映。


真人电影《芭比》中对于女性主义表达的点到为止,可能出于创作安全上的考虑,也许是多方博弈的结果,但是当你的条件不被允许掀开屋盖,那么开窗引光是一种无奈妥协,更是出于对利益的最大争取。


最后的最后,附上芭比传播度极广的“金句”截图,也许面对潜移默化的贬低,直枪直炮的说教不失为最好的防守。女性能够发声还不到百年,说出来,表达出来,让别人听见自己的声音,永远是值得鼓励的。



· END ·




想了解更多动画资讯与有趣内容?点个“星标”吧~


另外添加wuhu小精灵5号企业微信(17778021721) 发送“动画新势力”即可在不久后被邀请进群。


你一定还感兴趣:

宫崎骏导演新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首发剧照和幕后设定!


「加班离职事件」与事实不符!《蜘蛛侠·纵横宇宙》中国动画人独家揭秘幕后!


粉丝用AI自制《流浪地球3》引发热议!郭帆导演深夜急求作者联系方式!

wuhu和B站一起搞事!【2023全球动画高校毕业作品展】来啦!!

想了解更多后续的介绍要锁定wuhu哦,微博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wuhu动画人空间,对了!如果你想看更多动画作品,去b站搜索wuhu动画人空间看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