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外发行让《流浪地球2》贴好莱坞标签上映?!中国电影走出去有多难?

wuhu小精灵 wuhu动画人空间 2024-01-08

wuhu专题

文/大咚咚


近日,《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在第六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关于《流浪地球》海外发行的发言引人叹息。

他表示:“非常成功地就谈崩了。我不提具体的国家了,欧洲的一个发行商,在去沟通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需求。

他说,《流浪地球》,你们能不能把2去掉,因为欧洲这边的观众可能不知道1是什么。我说这个我们也可以考虑,为了发行。他说你能不能把这个中文也去掉啊,中文这个没有必要,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心里有点不舒服了。

后来我就问他,我说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的话,如果我们把所有关于中国的元素都往下拿掉的话,那你直接说是一个好莱坞电影,是不是更好?他说,对呀,如果是好莱坞电影,那就更好卖了。”

底下的评论表示:“虽然郭帆导演是笑着说的,但这其中的心酸和困难只有他知道。正因为他要拍的是有温度的中国科幻电影,所以才会这样坚持自己以及团队的想法吧。这条路很长很远很不容易,但只要坚持下去,相信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带着雄心壮志走向世界的《流浪地球》

有一点可以值得肯定的是,郭帆一直在努力想要把小破球推向全世界。

在2月9日全国路演活动上,郭帆说希望电影《流浪地球2》能成为一座“桥梁”:让中国电影走向海外,也通向未来,让孩子们更有想象力。

大年初一,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第一天,导演郭帆发布了一条微博。海外首波影评:烂番茄好评83%。  

时刻关注着海外观众的反馈和影评,我们的小破球不可不谓努力,可发行困难仍然很大,这不可不谓是遗憾。

一次采访中,记者问郭帆对《流浪地球2》的海外市场有何期待?

郭帆:“我特别希望能够真正拓展海外发行途径。最初《流浪地球2》在北美只有100多个影院上映,正常应该是在2000多个影院才对,我们只有5%的占比。不过这也需要一个过程,想要我们本国影片走出去,需要去拓展海外发行途径,包括如何与海外发行商对接、进行对外宣传,这可能是另外一个课题了。”



郭帆导演提到的,并非票房有多少预期,而是具体的诉求,这一点,可以看出《流浪地球》团队在认真对待海外发行这件事。


记者又问:北美放映场次少,您觉得与“海外观众难理解中国电影文化”有关吗?

郭帆:可能关系不大。我看到一些海外视频或者一些海外朋友的反馈,他们对情节理解没什么问题,感动的点也一样,因为电影核心讲的是全世界人的团结,片中50岁以上航天员选择牺牲时,海外观众也会感动流泪。


我觉得可能不是作品本身内容的原因,影响更大的可能还是电影海外拓展渠道,甚至包括一些细节,比如观影习惯,都需要考虑。


一些美国观众不太喜欢看字幕,我们现在正在做全英文配音版,这可能更符合北美观众的观影习惯,就跟当年我们的译制片一样。做这件事必须符合那些国家的文化特征,我们会设计针对北美市场的海报、预告片,这肯定与欧洲、非洲上映的宣传物料不一样,是另外一套系统。


郭帆会第一时间去看海外朋友的反馈,进行自我反思,发现问题所在。他还及时改正,做全英文配音,做专门针对北美市场的海报,不可不谓细节到位,诚意满满。


从他的反馈,我们看到,《流浪地球》也获得了海外观众的认可,影片质量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2023年6月2日,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在维也纳进行了联合国特别放映,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这也说明,中国不缺高质量的电影,不缺获得全人类共鸣的电影,《流浪地球》的诞生也昭示着中国人可以创造出世界水平的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2》已先后在海外39个国家、地区上映,海外票房超1亿元,可我们在世界的舞台,收获的票房,与国内相比,实在是少得可怜。

博纳的老板于冬就曾经说过:“中美贸易的最大的逆差实际上就是中国电影。我们600亿元票房当中有接近一半是美国电影,然而我们在北美市场的票房合起来年票房还不到300万美金,国产片在北美的出口能力远远落后于韩国、日本和欧洲的电影。”

这段话说出了我们电影出海任重道远;我们也从郭帆导演眼中,看到心酸无奈,还看到了不甘心。为什么在国内受欢迎的作品,在国外也获得了众多观众的认可,却无法让更多的观众看到,这是怎么样地让人意难平呀?这既是电影人的遗憾,也是爱科幻电影的观众的遗憾。

他口中的拓展发行渠道,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解读。


那些走出去的中国电影


目前,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排名第一的是《卧虎藏龙》,排名第2到10的,分别是:《英雄》、《十面埋伏》、《赤壁上》、《赤壁下》、《功夫》、《红番区》、《霍元甲》、《警察故事4》、《警察故事3》。大部分也都是动作电影、武侠电影,也难怪成龙会发出如此感慨:走出去,要靠中国传统功夫片。

曾经的中国电影票房,确实一度是功夫动作片撑起来的。犹记得10年前,《第十放映室》盘点成龙电影的时候,还在叹息成龙还在努力满足观众的期待,但大家要认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他已年近六十。

而今的中国电影市场自是与之前大不相同。喜剧电影、科幻电影、魔幻电影,各类电影井喷而出,票房也水涨船高,早已突破了全年600亿票房的年度总量。

可如今,我们在海外发行最好最卖座的电影,仍然是十年前的,而且类型多为动作武侠。即便是拿最高的《卧虎藏龙》2.1亿美元票房对比,这一票房,在如今看来也不算高。

动画电影票房第一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烂番茄新鲜度为83%,在权威评分网站IMDb上,有1150人打出了7.8分的评分,这个分数算是高分之作了。

可《哪吒》北美票房只有178万美元,口碑和票房属于倒挂严重,《哪吒》的观影群体还是以华人为主,北美其他的动画爱好者知之甚少。

于冬还透露:“我记得在伦敦有一个网站,当时《哪吒之魔童降世》刚上映一个星期,就在这个网站上全片高清可以放,一个月之内有80多万的点击量,但是我们没有收到一毛钱。这需要我们有强大的海外发行能力的同时,还要建立好我们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及取证维权的方法。”

发行渠道受阻,还遭遇盗版,这对于中国电影海外传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努力走出去的中国电影


相较于近年来出海的其他中国影片,《流浪地球2》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实现了全球同步发行。

中影集团董事长傅若清表示,早在创作《流浪地球2》时,就想到了全球同步上映的宣发。他的核心点很简单,上一次中国电影在口碑和票房上双双出海的,还是以《卧虎藏龙》和《英雄》为代表的功夫片时代。“科幻类影片,是对未来遐想的故事,它推出去或者在海外产生共鸣的先决条件会比一般影片强一些。因为科幻片不太像喜剧片,它和本土文化太紧密关联了。”

刘慈欣的原作基础,也让《流浪地球》的故事有十足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毕竟,他的《三体》也是获得世界认可的作品,这让团队对于《流浪地球》海外传播寄予厚望。

除了早早准备,《流浪地球2》还借鉴了《卧虎藏龙》和《英雄》的经验,选择海外专业发行公司合作。毕竟,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凭借好莱坞发行商索尼哥伦比亚加持,而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得益于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的助力。

负责《流浪地球2》在北美发行的公司,是一家小型美国企业:Well Go USA。这家公司成立于1990年,以发行DVD为初始业务,如今发行的影片中有90%为中韩电影,曾有过把包括《中国机长》《攀登者》和《哪吒》等多部国产片发往海外的发行经验。

据报道,《流浪地球2》由英国电影发行公司Trinity CineAsia负责英国市场,其中有工作人员称,该片在两年前就定档2023大年初一,但因为种种原因,真正的宣发工作还是临上映前半个月才开始,大年初六才全英上映。

与海外谈判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开篇郭帆导演说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部电影的发行,除了商业规则,还会涉及到其他方面。其中有没有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呢,有没有不可对外言说的理由呢?有没有带着刻板的印象,固有的偏见,刻意的打压,一点点地影响一部电影的前途呢?我们不得而知。也难怪郭帆导演会大谈拓展发行渠道的痛点,其中的心酸,实在是一言难尽。

无比心疼我们的电影人,他们在努力,他们也确实尽力了。

“现在我们也在探讨和美国五大发行公司等大型专业发行公司合作,进行影片的宣发,通过专业的发行公司发行,无论在宣传、排片、布局上都比较张弛有度。”傅若清表示。

当然,为推动文化贸易交流和中华文化走出去,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在第76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在国家电影局的指导下,中影集团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于电影节设立了“中国电影联合展台”,为中国电影企业及电影人进入国际市场搭建了平台。

戛纳电影节中国电影联合展台展位

还实施工程项目,鼓励中国电影扩大“朋友圈” ,通过实施“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中非影视合作工程”等,加强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通过建设中国电影海外放映平台,提升中国电影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还在世界各地举办中国电影周展映活动,如中美电影节,东京·中国电影周、乌兰巴托中国电影周、巴西中国电影周等。

于冬也谈到海外发行经验的不足:“我们当年是背着拷贝、拿着片子到海外电影市场去给买家看。现在我们是要请他们来,把全世界类似于背着片子的人请到中国来。参考韩国电影的崛起之路,韩国电影曾经在釜山电影节把全球买家请来,让全世界买韩国片,而且非常便宜。等到买家回去赚钱之后,他们又来了,之后再逐渐涨价。”

目前,一些电影节已经让国际交流频繁起来,我们的电影节也邀请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参与,而另一边,我们的电影人也在努力走出去。

近日的威尼斯电影节,评委舒淇和《封神》剧组男演员费翔亮相红毯。有网友爆,费翔亲自通宵翻译了电影《封神》的英文字幕。如此敬业和细致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走出去的缩影。


导演李安为梁朝伟颁发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梁朝伟泪流满面领奖。


颁奖现场

电影人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也会为中国电影走出去带来更大的机遇。

除了在渠道和对外交流上要加强努力,在内容上也值得深入挖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教授尹鸿认为,之前在海外比较受欢迎的是武侠类型,近些年来都是国内有好评或票房比较高的电影。他建议,想在海外发行的国产电影应该做好品牌,例如让带有中国风格的动画电影系列化、品牌化,成为像漫威、DC一样的全球知名品牌,就能培养起一批稳定的观众。

中国网络小说在海外传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创作者中,不乏获得百万美元稿费的作家。这也既提供了出海的范例参考,同时推动根据有海外影响力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出海,或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还有人提议,努力在海外也形成固定的适合中国电影的档期,如春节档;利用华人影响力进行广泛传播等等。

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榜单的更新,榜单上出现可以代表中国电影最新水平的电影,也能在每周、每月、每年的海外票房榜单看到中国电影的身影。相信那一天,不会遥远。


本期话题


你认为中国电影走出去为什么难?



-END-




想了解更多动画资讯与有趣内容?点个“星标”吧~



另外添加wuhu小精灵5号企业微信(17778021721) 发送“动画新势力”即可在不久后被邀请进群。


你一定还感兴趣:
开局就王炸!?CGI泛滥的时代,《奥本海默》导演诺兰选择了微缩模型

优秀的电影分镜师如何炼成?《流浪地球2》分镜指导直播亲授实战经验!

创历史!2023上半年动画电影总票房创新高,也面临降温挑战
周星驰监制的动画《美猴王》和预期的不一样...


想了解更多后续的介绍要锁定wuhu哦,微博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wuhu动画人空间,对了!如果你想看更多动画作品,去b站搜索wuhu动画人空间看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