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熊小默、cbvivi、猫助、朋克:听播客的价值是什么?|PodFest China 圆桌回顾②

小宇宙大回响 播客一下 2022-12-11


以下内容来自第三届PodFest China年会,「小宇宙大回响」第二场圆桌对谈“听播客,听见更大的世界“。
本场的嘉宾是《Fishes' Wishes 鱼的许愿》主播熊小默,《Nice Try》主播、知名Vlogger cbvivi、多抓鱼创始人&CEO 猫助,以及综艺节目导演、《车间访谈》主播朋克。
这场对话,很像是一期听播客、录播客的安利节目。你将看到嘉宾分享播客如何走进他们的生活,他们听播客的场景,播客之于他们的价值,以及他们的播客种草清单...
以下为本次圆桌对谈的精彩实录:

▲现场实录音频

图为朋克、猫助、cbvivi、熊小默



播客,如何走进生活

朋克三位都是偏向文化行业,或者是自己做内容产品,你们接触到播客是什么时候,会比普通大众更早吗?

cbvivi:很早的时候。比如像他们(flypig)做《反波》,那是播客的时代。虽然我当时是做媒体,但我对另一种媒体形态(播客),尤其是偏严肃、聊经济聊科技的不是那么感兴趣,所以那时候没有怎么听过。我听的时候可能是16、17年,尤其是像IPN这种比较有影响力的播客网络出现时。

朋克:小默呢?

熊小默:我知道身边的一些朋友,比方说flypig做反波那是很早的,他(cbvivi)最早做《1UP》的时候我都知道。但这个媒介起初对我来说不是我要干的,就好像你听说,有一个朋友在学冲浪或者学跳伞,你就知道好厉害。

为什么我会入这个坑?在开始我的播客生涯之前,我短暂介入过几次别人的播客当嘉宾。第一次是上了好妹妹乐队的《你好妹妹》,那个电台还不错,但因为他们是在录音棚里面录的,录专辑那种麦克风摆在面前,你就想要说一些很书面的话。

第二个我做客的播客是jiancui的《Common FM》,jiancui的播客是介于私人聊天,但同时又像无线电台的音乐节目之间的一个状态。因为我们聊着聊着jiancui就说,好,下面让我们来听一首谁的歌。给我的感想就是如果我要录播客,我们最好在聊天的过程中不要放背景音乐,当然这是我个人的选择

我还上过阿貌的《ULSUM RADIO》,其实非常像我要做的播客,那时候我已经在和More做我们自己的《Fishes' Wishes 鱼的许愿》了。但是他们语速太快了,一个梗接一个梗,这么录播客的话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了。

我还上过谁?对,终于要说了。《Nice Try》,当时他们四位主播有一位,我的朋友小E一直缺席。我听他们播客的时候有一直在跳,感觉我要插嘴,但我只是听众,然后我终于得到插嘴的机会了,cbvivi说你要不要来顶替,就是板凳球员上场顶替一下小E顶替几期,那几期我真的觉得太爽了。

我第一次打开麦克风我就很开心,我要做什么?准备shownotes?我们有什么需要事先对一下的吗?文森特跟cbvivi告诉我,没有,你就随便聊,后来发现他不是撒谎,他是真的随便聊。这个播客真的是零干货就可以,太强了,这也有人能听吗?果然听的人还不少,我想我也可以做,这个就不再是冲浪或者跳伞或者是滑雪了。邻居家的小孩有了辆自行车,你也想要这种感觉。

这时候我就找了More说我们来做一个播客,但是最好讲点不是特别有料的事,我们来讲讲我们每周买了什么东西。我觉得在座所有人都能做的一个话题,对吧?然后《Fishes' Wishes 鱼的许愿》就这么出来了,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朋克:了解。所以其实你们两个做的播客都是那种没有提纲,比较偏闲聊式的播客。

熊小默:而且没有背景音乐。

cbvivi:对,就是有结构,但是没有每期详细地现在该说什么,再具体再说什么,每个人要说的内容,其实没有太多预期。

朋克:对,我其实就是刚开始做播客或者是串别人播客台的时候,也会被这个事实惊讶到。

因为我本身是做电视节目。像我们公司做的吐槽大会,其实都是会有特别严密的策划、台本,所以当我第一次去上播客《得意忘形》,主播跟我说,我们今天聊一个关键词“死亡”,然后你就聊,你所有想聊的话题都可以说,但是他不会预设给你,我们大概要聊什么东西,你最好能讲到什么,或者对你有一个前采。都是没有的,非常随意的开始。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事情我好像也能做,并不是一个特别难的、或者特别高级、特别阳春白雪的东西,是属于咱老百姓的。

所以猫助上的这些播客当时是有事先采访你,或者说有给你一个提纲吗?还是比较闲聊的?

为猫助

猫助:这个真的是说来话长,我最早接触的播客应该是我们家那边广播电视台的,那种午夜情感夜话,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听,每天都是一个失魂落魄的妇女打电话给主持人,最后都会放《城里的月光》,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过,这个歌我就很喜欢。

我之前不知道播客,因为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一个比较功利、特别在意信息接收速度的人。结果第一次有人找我去录播客,我就以为是情感夜话的那种,去了之后现场也的确特别正式。再到后来我再参与一些别的播客,他们竟然就用了一台iPhone在那录,什么声音设备也没有,我就想这样也行,拓展了我对节目边界的认知。

因为我以前也是做电视的,我跟你的感觉一模一样。我早期上播客,我不知道播客竟然可以这么随便,我还跟主播大吵了一架,说你们的提纲怎么这么随便?我说作为一个前内容工作者不太能接受。后来就习惯了。



音频和其它内容介质的区别

朋克你们觉得播客这种音频的介质,和你们所熟悉的内容介质的区别在哪里呢?

熊小默我觉得播客对于我的魅力,不是对于听众的魅力,而是对于我说话的魅力,我在播客中是保留我所有口语语言瑕疵的。

我们的听众们能听得出来我们在思考、在判断在纠结,特别是当我们在考虑一样东西太贵了,我们想买买不起,但还是想买的时候。你如果很果断地告诉他们说,好,今天就给你安利这个东西,有八个说服你买他的理由,那这个播客就很像淘宝直播了。

但在视频或者在文字里面是完全没有空间的,因为有的时候沉默也是信息。

我知道大家听播客的时候确实会做家务的,对吧?你们有人听说过我们录播客的时候也是在做家务的吗?

因为我们真的没有用专业设备,我经常就抱着个MacBook,把电源拔掉,走到厨房去拿喝的东西。我会和More说我上周做了一个植发,你这段待会帮我切掉,这段我只跟你聊。就这样一边做家务,一边干自己的事儿,一边录播客非常放松。

猫助:会上厕所吗?

熊小默:如果水压得特别好的话,应该是可以的。

朋克:可以mute掉去上厕所。

熊小默:对,我们有主播是剪播客的时候做家务,一边剪播客一边拖地,这有个剪辑点赶紧跑过去切一下。

cbvivi:我觉得对我来说,最大的区别是我的工作状态。

如果做视频的话,基本上是我自己做。但播客是一个协同工作,我会更多地考虑其他人。比如我在说一些话的时候,我会在意这个事情之后是别人要来处理的,不要让它太繁琐,也不能完全地只考虑自己的时间。当然我是很容易放弃的,但是《Nice Try》现在已经做了一年多了。

朋克:所以当时做《1UP》,相当于是你一个人的项目,就比较容易放弃是吗?

cbvivi:对。我当时想这是一个我可以做的工作,因为以前有媒体工作经验,我可以整理资料,可以找到合适的嘉宾,我们来聊一些作品,但后来发现还是闲聊的更有意义。

我做《Nice Try》有两次决定性瞬间,一个是我跟小E聊了一期《1UP》,另一个是我跟你和文森特一起聊的那期,我第一次在有一个小框架的播客里放弃了框架。

之前是一个话题可以围绕它做功课,但是文森特我们没办法做功课,我们就让他在那里讲。那天我们的录音状态也很差,但是我非常喜欢那一期,后来我们觉得那个状态,我们可以把它延续到另一个播客里来,我们就做了《Nice Try》。

图为文森特动物园、cbvivi

朋克:猫助老师,你之前说音频和文字内容比起来效率没有那么高,他们之间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的,你现在对它们的观察有变化吗?

猫助:我觉得上播客对我来说最好的一点就是不用化妆,你不用想穿什么衣服化什么妆,也不用减肥,这个是最关键的。因为我之前刚刚创业的时候,那个时候还形象好一点,就想可以去上一些视频节目什么的。这种可以不露脸的方式,我感觉特别自在放松,这个是文字和播客的区别。

我发现文字里面,你看的是思想,但是声音你看的是真人,那个真人非常重要。我基本上听播客的时候不想去听任何的观点,我就特别喜欢一些跟你不一样的人,在播客里面的表现,那个是特别冲击的。

例如说前两天听了《Blow Your Mind》和大波浪李剑聊的那一期,我觉得大波浪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他的那种稍微有点狂躁的现场展现非常的直接,如果是文字的话,我可能不能这么直观而感性地吸收一个人,我觉得人是很难被文字抽象理性化的。



对于听众,播客内容最重要的要素

朋克:猫助说的我特别有同感。我听播客的习惯就是我特别喜欢听一些老年人或者是书看不懂的人。如果我对一个人想说的内容感兴趣,但他写的东西我读不下去,或者看不懂他在说什么的时候,就会去听他的播客。

你很容易看不懂一个人写的东西,但他说话时是轻松的,是像一个真人的,所以反而能从这种状态中得到更多的信息。

各位都是穿梭于不同媒介的创作者,你们觉得音频内容和其他内容相比,如果想做的出彩有哪些特别要注意的点吗?

cbvivi:我觉得音质还蛮容易被忽视的。

因为我们一开始的音质非常差,但是我们有很多借口,我们觉得我们是异地的录音,大家的环境可能也不是那么合适。但现在我们再回去听以前的,我会觉得确实会给听众带来困扰。

如果不舒服,音频很容易被放弃,我听一下听不到重点或者跟标题写得不一致,这个话题就会让人很不爽。比起视频我会觉得音频的音质特别重要,因为这是你唯一能够接触到它的方式。

另外一点,我会觉得现在很多朋友做播客,可能自己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去聊天,我觉得你可以多找一些你身边的人把他拉过来一起玩,会对你们节目有一个提升。

我经常说一句话,就是我们身边能说的人,或者是他有储备,在某一方面有经验的人其实很多。

有些朋友,经常跟我说:“适合做播客的人不多”。我觉得这个是错的,他们只是没有这种输出的需求,你把他拉过来一起玩会儿,就算你这个播客最后很难持续地去输出或者更新,但至少这一次,我觉得你跟他的聊天会很有收获,这一期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玩的内容。

熊小默:在音质这件事情上,我们确实也翻过好几次车。我回答你刚才那个问题。怎么样把音频节目做得出彩。

我自己的一点小小感想是,这是一个我做的所有媒介当中最放松、最个人化、最不花力气的一个媒介,但并不是说我是彻底躺平了在做这个节目的。

图为熊小默

我注意到有很多语言类的节目,比如淘宝直播、播客,他往往就会在一些字词上面让人觉得有点不真诚。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吹毛求疵,我有时候看李佳琦直播,我就想说李佳琦对着镜头,他当然可以非常习惯地叫他的观众说“亲”,但这些字会不会反而增加了主播和他观众之间的距离。

即便他们过来也不是为了听内容,只是为了买东西。所以我在跟More做播客节目的时候,我们在想有一些字词我们是要很小心地对待的,因为我不希望让大家觉得我们在说套话。

打比方说,我要在每一期开头和结尾感谢我的听众们来听我们的节目,我不希望它变成一个格式化的句子,不想变成交通广播台。当我们说谢谢大家来听我们节目,它意思就是谢谢大家来听我们的节目,而不是说我要照着这个流程把这句话念一遍。

我们也不会在节目里面用“亲”或者用“您”,我们还是会用“大家”、“你们”、“朋友们”就非常口语化的字词,也不是为了让节目变得更精彩,只是希望他更接近于我跟More两个人之间说话的感觉。大家都在说听播客的时候像是客厅里面有人在说话,这两个人如果在客厅里说话,他就不应该叫你“您”或者“亲”什么之类的。

而且既然播客这是一个这么让大家有沉浸感的内容形式,怎么能增加插嘴的机会?这是我之前听《Nice Try》的时候想的问题。

我会鼓励大家问一些问题,就算是一些其实跟节目没什么关系,我们也尽可能回答,至少让大家能够插插嘴。



听播客的最佳场景

朋克:刚刚小默提到,他会尽量用语气和对观众的称谓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也想问问你们有想象过听众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他们听播客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中?

cbvivi:我们的播客应该是很适合休闲的场景,我们在做的时候就定位它是一个可以被大段错过的节目。我能想象的就是做家务,还有开车,这些很常见的场景。

朋克:所以其实不是全心贯注的在听,而是在做一件事的同时,作为一个填充。

cbvivi:对,我觉得现在大家都已经很习惯这种生活方式了,我现在最新的一个听播客的场景,是一个我知道是纯粹浪费时间的事,但它又是我的一个习惯,那我就想我再多干一点事儿,可以重叠起来。比如玩手游时,我就会把播客盯上,少一点愧疚感。

朋克:把时间浪费得更有效率。熊小默你也是类似的吗?

熊小默:我先讲讲我自己听播客的场景是怎么样的,有放松的部分,有不放松的部分。但是共同点是我永远是拿耳机听的,我即便家里有音响或者sonos之类的设备,我也不想把它播放出来。

因为我不想跟我同处一个屋子的朋友或者室友去讨论这个节目,我就想自己听,我就想是我要插嘴,我就心里默默插嘴。一旦跟别人讨论,我就有可能会错过里面一些信息。

有一些播客你确实可以睡觉前再听的,因为我也有挺严重的睡眠问题,我挺喜欢听着一个播客,然后睡着,耳机就一直自然耗尽电,到第二天早上起来没电为止,这是我挺舒服的一个状态,但有一些播客是不能这么听的。

打比方说道长的播客,我昨天在听他之前的一期,在小宇宙上讲的是全世界有几种不同的民主政体,就是你本来在拖地你就站直了。一方面在想我要好好听听,一方面在想这个节目也可以播好厉害。

还有一些节目它其实也是闲聊类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有一个播客叫做天书广播,现在已经不更了,天书广播它聊得很随便,也很口语化。但其实里面信息含量极大,你一旦在玩个什么游戏或者刷微博,一段就过去了。

天书广播如果各位不知道的话,它是一个与关于语言和考古、历史类的一个播客,但它不是像我讲的那么枯燥的,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播客。

他的主播叫是一个北京口音的、很好玩的小伙子,他有一次邀请来的一个嘉宾是专门研究南岛语系的,就是像马来、泰语、柬埔寨、老挝、越南这些,它里面讲到其中有一个典故,这个典故真的太好笑了。但我当时在出租车上差点错过这一分钟。

我听到他们笑成神经病,我就知道肯定有个什么事发生了,还好有倒转15秒,我把那45秒听了一遍,我觉得这很有意思的一个播客。所以在听这一类播客的时候,我会尽可能就全神贯注一些,因为我稍一不注意可能就会错过一些什么东西。

朋克 :所以你大脑里面是有一个分类的,有的是可以分神的,有的是必须全神贯注。

熊小默 :有的是可以做家务的,有的是他当中不会有大笑,或者是突然之间音量变得很大,是可以睡前听的。《Nice Try》我就可以干活的时候听了。他也不能分类,三个场景。

cbvivi我觉得跑步的很难挑,因为我订阅的好多节目都是会笑的那种,所以我就没办法跑步。但是有很多听众会说是跑步听我们的播客,我觉得可能是我们做的还不够好。

朋克:猫助老师一般听播客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猫助:我都听我自己的播客,就是我的播客,对听一遍,因为我以为我自己展现出了智慧和非常大的胸怀,我就在想说大家是不是这样评论的,结果一点开评论都说太好笑了。我就想到底哪里好笑,我要听出来到底哪里好笑,然后就聚精会神地听自己上的播客,后来就又这么去上。

我好像没有办法同时做两件事,我就是听播客的时候在发呆、在听播客,我一旦在做别的事情,我就没有办法听播客。

有一个是骑自行车。来上海之后我才想到为什么我之前觉得播客可有可无,因为我在北京的时候家就在公司旁边,根本没有一个需要播客的时间,我也不用做家务,也不跑步。

但到了上海之后,因为上海非常适合骑自行车,所以我经常骑自行车的时候会听一些,发现的那些新播客,基本也都是在骑车的时候听的。



播客和朋友的关系

朋克想问一问cbvivi还有小默,你们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谈话场,以及为什么会选择和自己相熟的朋友录播客?

图为朋克

cbvivi:我们一起录播客的朋友,刚开始是没有那么熟的。比如我跟文森特和小e只见过一次,有一些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基础,但双方没有那么了解。

当时甚至有过一个担心,就是我们的这种对对方的好奇什么时候能够聊完?现在一年多了,还没有聊完,而且越发的熟了,我会觉得像这种半生不熟的状态会更好一点。起码录播客时不会一开始就很多很内部的梗。

我们的关系是大家录得更多就会更默契,我觉得我们互相的信任,就是不做提纲也可以做完这件事。

熊小默:我做的很多视频是那种独白型的vlog,就是对着镜头、话筒把一段话讲完。

但当我开始做播客,如果还是对着麦克风讲一样的话,比方说是我关心的摄影,或者说是历史、音乐,就好像显得资源过度开发。我得讲点平时不聊的、我一个人做不来的事儿,因为我不像道长的《八分》,他可能不用稿子甚至不用提纲,就能一个人讲得特别流畅。

我觉得如果我做一个零干货的播客,我需要有一个人来陪我聊。正好我的搭档More有同样的想法,我们就一拍即合:来,我们一起做一个没什么营养,但是帮大家有效率地打扫卫生的一个播客。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完全放松,所以对我来说是越熟的搭档越好。

朋克:明白,那对于猫助老师,你经常会在不同的播客里串台,想问问你更喜欢跟比较熟的朋友,还是跟半生不熟的嘉宾或者主播一起合作。

猫助:其实我都没有很熟。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公司没有推广预算,所以我只好不停地上这种可以不要预算就可以推广的,基本上我现在是一个我们公司行走的推广资源,是给公司省钱的。

cbvivi:说一下公司。

猫助:我们公司是多抓鱼,做二手买卖、二手交易,最近要在安福路开店,你看又开始推广了。



播客种草清单

朋克:大家在小宇宙上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播客可以推荐给大家?

我先来推荐一个,比较小众也是被小宇宙推到首页上的,叫《无奇NoWonder》,他现在只有1000多个听众,但是他讲电影、动漫,讲得非常深。你很难想象说两个人并不是专业的影评人或者非常知名的媒体人,他们能了解、钻研这个事情钻研得这么深刻,把当时的时代背景都解释给你听。我就觉得这样的播客我们应该多鼓励,希望有越来越多把东西挖得很深的人,我觉得非常珍贵。

熊小默:我不能推荐给大家新的没听过的播客,希望大家推荐给我。另外,《天书广播》已经8个月没有更新了,希望这些好久没更新,但是陪伴我,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陪伴我很久的播客,赶紧更一下。

朋克:真的是催更现场。

cbvivi:我现在听新的播客很少,但我在小宇宙中发现的播客是谐星聊天会。

我也会听《不在场》,重轻老师做的很多节目也很值得推荐,我是那种会追着嘉宾或者主播去听的,他们的节目我可能未必会全部都听,还是挑话题。

朋克:说到挑话题,其实我也很同意,很多时候大家都在求推荐播客或者求推荐主播,但是其实播客是可以一集一集的听的,有的时候一个大的播客节目,它可能里面有三四集是特别值得推荐的。

他可能不像音乐专辑那样有完整性,你必须一张碟都听完。反倒是有时候针对性的根据你喜欢的话题,或者听主播特别擅长聊得特别好的内容,是更方便的做法。

好,我们今天分享就差不多到这里了,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很精彩很真诚的分享。
 


Q&A 听播客的价值
 
主持人我们在做小宇宙的时候,常常会收到反馈,收听播客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比如放松身心、获取高质量内容、利用碎片时间,收获陪伴等等。

那对你们来说,每天有大量的阅读,也有很多朋友,会不会就不需要播客的陪伴?你们会怎么看待它带来的价值?
 
朋克:我先说。

我之前去上即兴的表演课,表演课老师说了一个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大部分的现代人都已经退化成了视觉动物,人其实是有五感,但是其他的感我们都不大去用它了,或者说是我们很少主动地去感受它,包括触觉、听觉。我们一直都在看电影、看书去摄取信息,我们所有接受刺激和理解他人的方式,几乎只剩下了视觉。”

所以我觉得播客是特别好的,让我用另外一个维度去接收信息,理解他人的方式。我能听到他在语气当中他的犹豫,他的紧张,能听到他整个氛围的变化。从大家开始不熟,会有一些碰撞,一直到后面慢慢的开始真的有了理解,能够说到一起去。这个东西是我们在视觉中很难感受到的,对我特别珍贵。

猫助听播客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乐趣。我经常会找一些观点跟我特别不一样,或者说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这么想的播客来听一听。

我今年我就特别在寻找一种刺激、一种不舒适、一种走出回声的方式,这个是我给自己的命题。

因为我突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你觉得对方对你的认可,或者他们很爱慕你,其实不过是他在你这儿寻求一种回声,他们早就是这样的人了,他早就认可这个价值了,他早就是这个生活方式了,只是你恰好公众表达了,所以他借着你的这种表达,去展示一下自我的价值观。实际上你没有对任何受众做任何改变,做任何事情。

我发现小宇宙里面的很多主播、听众,他们其实跟今年加入我们公司的这些年轻人从年龄到背景都非常的相似。我理解为95年后出生的、在国外接受过通识或者文科教育、家庭背景较为优越、特别喜欢自我表达的一代年轻人。我特别想听听他们的表达,我们那个时候的表达就是迷笛、草莓音乐节。

像播客对现在年轻人是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我就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这件事情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它也是一种找不自在,因为很多事情你不会那么想,就例如说最近在小宇宙的首页听到有一期播客是在讲亲密关系,里面的人就一直在讨论什么是正确的亲密关系,我就会想亲密关系都能有正确和不正确?

cbvivi我对播客情绪上的需求会高于内容的需求。

我是个会花很多时间看足球的人,我偶尔就需要去听一些跟足球相关的播客,但是我也不一定全听,我会觉得这些人他们的价值就是他每期都在做,但我需要的时候可以去取用。

比如这场比赛我没啥好听的,我不想知道别人怎么想,我已经有一个坚定的想法了,我就跳过,但有一场我觉得好委屈,我想听听他们怎么来诉苦,表达这些情绪,我就会去听。我觉得我还蛮自洽的,我不太在播客里面想得到太多的信息和干货,很多小的情绪我会更需要。

熊小默我觉得首先听播客会让你觉得你对一些朋友(主播)很熟,但可能我们只见过一次,他们对我没有那么熟,但是我有一种信赖关系。

我就讲讲听《Fishes' Wishes 鱼的许愿》有哪些好处。

我做很多不同媒介的内容:拍VLOG、给一些短剧做编剧、写专栏、微博天天碎碎念。但如果我一定要分的话,我会说,我的淘宝直播、我的微博视频图文是80%~90%真实的熊小默,但我的播客是100%的。

我可以在播客里面非常真实地讲,我对一个产品、一个服务、一个品牌的看法,无论我或者我的搭档有没有服务于这个品牌,这件事情是真的让我觉得好爽。

我和我的搭档都是,所以如果说我们没有任何干货的小小播客,有任何一点对于我们寥寥无几的听众的好处的话,那个好处就是你在这边听到的熊小默和More是比你在任何平台听到的都要更真实那么一点点。谢谢大家。



扫码一键订阅
本文提到的所有播客


主办方
PodFest China


PodFest China是中国首个围绕播客的线下活动品牌,专注于播客创新与观察,由Rebecca Kanthor、徐婧艾、杨一共同发起。2019年1月,其首场同名旗舰年会「PodFest China」在上海成功举办。2019年6月,PodFest China举办首场「PodFest China工作坊」系列活动,旨在成为服务于中国播客社群的开放式平台。同年11月,第二届PodFest  China年会「中文播客新起点」举办,汇聚中国优秀的播客与音频内容制作者、发行方与播客爱好者,透过鼓励知识和技能共享,来提高中文播客的制作水平和播客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首席合作

听播客上小宇宙

小宇宙App致力于促进播客行业发声,让播客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创造更大价值。挖掘优质内容呈现多元的播客生态样貌,和节目共同探索成长路径,强调播客节目和听众独特的关系,为节目与听众、听众与听众交流创造氛围,只为让收听值得,让表达值得。

小宇宙App,让播客有更大回响。


其他圆桌对谈回顾文稿
将会陆续放出,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