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D打印与航天研发与制造业白皮书第二版

3D科学谷 3D科学谷 2024-04-15



3D科学谷全球战略合作伙伴AMPOWER曾预测,到2023年,73%的增材制造航空航天零件将是最终产品零件(而不是用于原型用途)。


增材制造技术在航天制造应用端的发展也映射出了这一趋势。根据3D科学谷的市场观察,3D打印火箭企业Relativity Space 通过3D打印技术在不到 60 天的时间内制造出火箭,火箭是针对增材制造技术而进行设计优化的,零件减少100 倍,让开发速度缩短10倍。与世界上多数应用3D打印技术的火箭制造商有所不同的是,Relativity Space不仅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较小的火箭发动机零部件,还通过3D打印制造大量大型火箭部件。作为一家拥有重要技术和商业动力的领先私营航天公司, Relativity Space E轮筹集 6.5 亿美元,用于扩大火箭生产。该公司最新一轮融资有助于促进其完全可重复使用、完全 3D 打印的火箭 Terran R 的生产,并支持长期发展。


由此可见,3D打印技术为火箭制造带来的改变是颠覆性的。增材制造在实现复杂、轻量化、功能集成零部件领域的价值,也同样在卫星、深空探测器、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制造中得以放大。


增材制造的价值远不是从3D打印设备竞相压价的竞争中挤压出来的。正如 Relativity Space 6.5亿美元的融资所展示出来的力量,其估值如此霸气,背后逻辑很简单,其技术将火箭制造的总零件数量少了100倍,开发速度快了10倍,这就是增材制造带来的改天换地的能量!


让我们共同通过《3D打印与航天研发与制造业白皮书(第二版)》来感受增材制造技术为航天制造带来的能量。



....



白皮书高精度pdf 文件将在以下渠道陆续上线,欢迎谷友们免费下载。


  • 3D科学谷QQ群(群号106477771)“群文件-白皮书”文件夹

  • formnext SOUTH CHINA 官方网站

    https://formnext-pm.hk.messefrankfurt.com/shenzhen/zh-cn/facts-figures/whitebook.html


l 来源:3D科学谷市场研究团队


l 点击观看视频微课 l


▲3D科学谷创始人Kitty推荐《增材制造设计(DfAM)指南》

延伸阅读:

铜金属3D打印白皮书第二版


中国3D打印研发市场报告-国际版



知之既深 行之则远

三维世界|全球视角

白皮书下载

请申请3D科学谷QQ群-木星群:106477771
网站投稿请加微信:3D科学谷(editor3dsv)
或将稿件发送至:2509957133@qq.com

更多关注请登陆www.3dsciencevalley.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