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心理学的历史反思与时代担当(八)丨中国理论心理学亟待加强自身学科建设

阎书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02-05

中国理论心理学亟待加强自身学科建设


阎 书 昌

(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理论心理学以批评与反思、元理论研究为主要特征,当前中国理论心理学应该勇敢地自我批评和反思,才能更好地运用好批评和反思的利器,投身于中国心理学事业的建设之中;经验主义取向心理学研究可能会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话语抛向理论心理学研究。


理论心理学在西方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渐兴起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同一时期,心理学在中国刚经历过“文革”劫难之后开启了学科重建的道路。早在民国时期以潘菽为代表的心理学前辈们就开始着手进行心理学理论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方面的研究以“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形态而存在于中国心理学界。进入21世纪之后,西方理论心理学很快传入国内心理学界。回首这十六七年间理论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不禁要问:理论心理学发展起来了吗?强大了吗?相信答案是否定性的。当然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经过这么短时间的发展就足够强大起来,也许有些苛刻。正是因为当下理论心理学在中国仍处于弱势,恰恰要大力提倡它的学科建设。“打铁还须自身硬”,理论心理学的强大必定要学科建设完备为前提。


理论心理学在中国不够强大,自然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外在原因既有来自心理学之外的社会文化因素,又有心理学内部存在着实证主义心理学在中国被奉为圭臬,非实证取向的研究被挤压得几乎没有生存空间的因素。内在原因大体上可以归之为理论心理学研究队伍薄弱,缺乏相应的学科建制性支持,成果发表障碍重重等。理论心理学的强大是靠做(研究)出来的,其生存空间不是靠实证主义取向研究施舍、让位出来的。因此,当下理论心理学自身科学建设为第一要务。


首先,需要一批笃定的理论心理学者坚守、捍卫理论心理学阵地。这既需要该领域中的先行者继续点题破路,又需要新一代学者迅速成长起来。谁也无法否认,拥有战略眼光和使命感的理论心理学学者对于中国心理学事业的未来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的心理学者能完全靠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就能出现吗?把大量经费投到理论心理学领域是否就能解决问题?笔者对此并不认同,而是认为其关键在于人自身因素,要靠学者的自我定位、自我成长,当然也不能完全排斥外在学术环境的影响作用。心胸宽广,有定力,有使命感的理论心理学者是时代所需,也是中国心理学事业健康发展的必需品,不是可有可无的。固然国内心理学界中经常会热点不断,但是仅靠追热点难以成就一名真正的理论心理学家,而是要靠学者自身在某些主题上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再加上理论心理学研究本身也是十分艰辛的工作,不可能在学术产出的数量上与其他领域的心理学者相对等,没有良好的定力如何才能做得出“立”得起来的理论心理学成果呢?社会学巨擘马克斯·韦伯有过一次题为《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的著名演讲,若移用其理念到理论心理学领域的话,或许这个领域需要的正是以理论心理学作为志业的一批学者能够积极地投身于此。


其次,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要尽快走出引介西方理论心理学的阶段,尽早步入真正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新阶段。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的确确比国内先进一步,也有相对成熟的研究经验、观念和成果,把它们引介到中国来是必要的。近些年来,国内这方面仍然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引介工作,这是需要尽快完成的一项工作。尤为重要的是,如果长期停留在引介西方理论心理学成果的层面,而不是致力于开展我们自己的理论心理学研究,将会大大贻误中国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契机。真正理论心理学研究应该立足于中国心理学乃至国际心理学发展历程中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入研究。研究一词的英文research是由re和search组成,其意为反复寻找,所要寻找的就是事实及其实质。一篇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文章要展示出作者反复寻找心理学理论问题的思维过程和结果,而不是靠反复组织西方理论心理学界耳熟能详的学术话语来构筑一篇汉语文章。只有当一系列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理论心理学成果在中国心理学界出现时,理论心理学这门学科才能称得上在中国真正确立起来。


第三,理论心理学研究要规范化。尽管理论心理学研究更多地采用非经验的方法,但是不能以为非经验方式所得出的东西就一定是心理学思想和理论,其关键在于要看它们是否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之上。经验主义取向研究之所以长期以来占据心理学主流地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研究有着相当严密的逻辑基础和体系。在这方面,理论心理学研究应该“见贤思齐”,不能因为要批判和反思经验研究而拒绝承认、使用严密的逻辑性推理。当前一些理论心理学研究难免有缺乏缜密思辨和逻辑推理的嫌疑。如此下去如何能让理论心理学所反思和批判的对象——经验主义取向研究者们的信服?!又如何让他们将理论心理学研究成果纳入自己的研究框架之中,最终体现出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心理学研究不应该给别人以自说自话、自我娱乐的形象,而是要成为严肃、缜密的概念、思想乃至理论的反思者和生产者。这一切都离不开理论心理学研究的规范化。实现理论心理学研究规范化的路径或许会有很多,笔者认为路径之一还是要积极引介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中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性知识不应该有东方与西方的区别,它们应该是东西方理论心理学领域中的共享性知识。2015年,Martin等主编出版的The Wiley handbook of 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methods, approaches, and new directions for social sciences一书就较好地展示出了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重要成果,国内理论心理学应该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心态,积极从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成果中学习其研究范式,以及这些研究背后的思维方式,用到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实践中去,以达到自身研究的规范化。


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心理学,应该有准确的研究对象和一套相匹配的研究方法。面对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其学科建设应该在研究方法乃至方法论体系方面加大力量,以期达到学科自身的壮大。


第四,理论心理学反思与批判经验主义心理学研究是促进它发展得更好,而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有史为鉴,纵观心理学发展历程,有多少心理学思想和流派因只重批判而轻建设最终逐渐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理论心理学研究也应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批判的终极目标是建设性思想的孕育和创造。理论心理学研究批判和反思的是心理学的过去和当下,而不是未来。对于心理学未来,理论心理学要承担起建设者的重任。即使批判和反思过去与当下,也要尊重所批判和反思的研究者及其研究对象,那种以“一言蔽之”的方式彻底否定他人的研究经验和成绩的做法,并不会给理论心理学带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和前景,而是要拿出“过硬”的研究成果与经验主义取向研究进行学术合作和竞争,让它们为理论心理学研究主动提供学术展示的舞台。仅靠心中怨气,发几句牢骚是无法完成学术使命的。就个人研究经验而言,笔者更多地从事心理学历史研究,也曾为心理学历史研究不受重视而心有不平。在一次与国内德高望重的心理学前辈交流时,她告诫笔者,你不要管别人如何如何,你要拿出过硬的研究成果来。或许在理论心理学领域中同样应该如此,要在批判的基础上拿出有分量的、过硬的研究成果,拿出能够引领心理学发展的研究成果,从而更好地维护理论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和尊严。


中国理论心理学未来发展前景,以及能不能承担起历史使命,关键在于自身学科建设的成败。这就要求有一批有使命感的学者,以规范化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做出一批属于中国理论心理学的标志性研究成果,贡献于中国乃至国际心理学领域。




笔   会
文 章 一 览   


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乐国安

“理论性的心理学”与“关于理论的心理学”的融合……彭运石

理论心理学的责任与未来——中国文化心理学与精神性研究的角度……郭斯萍

困惑与反思:关于理论心理学的理论思考……高申春 

心理学理论与史研究之尴尬地位刍议……高峰强

理论心理学——心理学统一的可能基础……贾林祥

繁荣理论心理学须妥善处理好五对关系……汪凤炎

中国理论心理学亟待加强自身学科建设……阎书昌

提升中国心理学的国际学术话语权……舒跃育

科学并非我们的敌人:中国理论心理学的“异音”……陈巍




原刊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2期。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中国第一本大学学报

微信ID:sdxb1906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理论心理学的历史反思与时代担当(八)丨中国理论心理学亟待加强自身学科建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