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高等教育70年的中国特色
作者简介:卢晓中,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中国高等教育走过的70年,一直在致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之路,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本文从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优秀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的有关问题的角度对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做一探讨。
一、高等教育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70年主要是以服务中国的需要、解决中国的问题为鹄的,这也是扎根中国的重要体现。比如,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范围的院系调整,着力解决的是新中国刚成立后国家建设亟需的各行各业建设人才问题,对学科专业进行了细分,特别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也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在这一时期,中国几乎是一面倒地学习借鉴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当时所谓的融通中外主要是融通中苏。应当说,这一时期的学习借鉴苏联,为解决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急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也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但由于学习借鉴对象的单一性,而且对其他高等教育(如私立高校、教会高校等)采取的是排斥性的改造态度和取向,并过于强调高等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充分体现了“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改革发展思想,高等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局面,其中“扎根中国”表现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这一时期“融通中外”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学习借鉴的视野变宽了,特别是对西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有了显著的提升,国外高等教育的影响也逐步增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改革发展着力于教育体制变革,尤其是以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应当说这一决定比较好地体现了扎根中国和融通中外的思想,比如,该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显然这体现了扎根中国的思想。同时,该决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要总结我们自己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借鉴国外发展教育事业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事实上,该决定在有关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都有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地方,例如“改变专业过于狭窄的状况,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要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等。二是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受到重视,长期以来教育(包括高等教育)都被认为主要是消费事业,甚至是福利事业,或是被用作政治工具,而没有被看作一种现实的生产力,其经济功能远被低估甚至被忽视。20世纪80年代初,高等教育“再生产劳动能力”的经济功能开始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已注意与经济社会及产业的需求相关联。特别是受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到80年代中后期以后,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已受到极大的强化,甚至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特别将教育视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而划为第三产业,由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直接的关系,更被看作特殊的第三产业。而过度产业化的高等教育在一个时期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引起广泛的争议,以致不得不进行纠偏。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有了新定向。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12月7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而“双一流”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更突显出“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思想,即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世界一流大学,正如习近平同志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的“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这便需要从寻求它们之间的一致性着手,建立起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高度内洽。这里包括两个向度:一个是中国特色表征世界一流,即中国特色符合世界一流的事实特征,也就是说,我国大学的一些中国特色与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些共同特征高度契合,体现了现代大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另一个是中国特色成就世界一流,它主要涉及“双一流”建设的路径选择,即通过走中国特色化发展路径,来促进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繁荣,并使一些大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从这一意义上看,中国特色又是一种高等教育的发展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发展策略。
二、中国高等教育优秀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