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卢晓中丨新中国高等教育70年的中国特色

卢晓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08-28



新中国高等教育70年的中国特色

 

作者简介:卢晓中,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中国高等教育走过的70年,一直在致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之路,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本文从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优秀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的有关问题的角度对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做一探讨。

  一、高等教育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70年主要是以服务中国的需要、解决中国的问题为鹄的,这也是扎根中国的重要体现。比如,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范围的院系调整,着力解决的是新中国刚成立后国家建设亟需的各行各业建设人才问题,对学科专业进行了细分,特别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也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在这一时期,中国几乎是一面倒地学习借鉴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当时所谓的融通中外主要是融通中苏。应当说,这一时期的学习借鉴苏联,为解决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急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也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但由于学习借鉴对象的单一性,而且对其他高等教育(如私立高校、教会高校等)采取的是排斥性的改造态度和取向,并过于强调高等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充分体现了“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改革发展思想,高等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局面,其中“扎根中国”表现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这一时期“融通中外”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学习借鉴的视野变宽了,特别是对西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有了显著的提升,国外高等教育的影响也逐步增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改革发展着力于教育体制变革,尤其是以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应当说这一决定比较好地体现了扎根中国和融通中外的思想,比如,该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显然这体现了扎根中国的思想。同时,该决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要总结我们自己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借鉴国外发展教育事业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事实上,该决定在有关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都有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地方,例如“改变专业过于狭窄的状况,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要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等。二是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受到重视,长期以来教育(包括高等教育)都被认为主要是消费事业,甚至是福利事业,或是被用作政治工具,而没有被看作一种现实的生产力,其经济功能远被低估甚至被忽视。20世纪80年代初,高等教育“再生产劳动能力”的经济功能开始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已注意与经济社会及产业的需求相关联。特别是受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到80年代中后期以后,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已受到极大的强化,甚至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特别将教育视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而划为第三产业,由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直接的关系,更被看作特殊的第三产业。而过度产业化的高等教育在一个时期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引起广泛的争议,以致不得不进行纠偏。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有了新定向。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12月7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而“双一流”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更突显出“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思想,即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世界一流大学,正如习近平同志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的“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这便需要从寻求它们之间的一致性着手,建立起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高度内洽。这里包括两个向度:一个是中国特色表征世界一流,即中国特色符合世界一流的事实特征,也就是说,我国大学的一些中国特色与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些共同特征高度契合,体现了现代大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另一个是中国特色成就世界一流,它主要涉及“双一流”建设的路径选择,即通过走中国特色化发展路径,来促进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繁荣,并使一些大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从这一意义上看,中国特色又是一种高等教育的发展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发展策略。


    二、中国高等教育优秀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


新中国高等教育一直在面对着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一重要问题,这与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也是密切关联的。首先需要回答的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传统究竟是什么?从一般认识而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端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并没有什么渊源,在相当意义上它更多的是一种“舶来品”。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人们较少关注和探究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文化传统,并从中汲取发展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养分。而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虽历经磨难,却熠熠生辉,涌现出了一批载入中国高等教育史册的大学和大师,如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的改造,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的风尚,救亡图存之于西南联合大学的坚忍,等等。正因为此,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为人们所关注、探讨,甚至追棒。每每当人们反思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时,都时时会回望和比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希望从中得出一些启示。由此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也自然被认为中国高等教育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在自上而下的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优秀文化传统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文化的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新职能得以确立,进一步推动了对中国高等教育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视。在如何对待中国高等教育的优秀文化传统上,除了传承外,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便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优秀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使之成为今天办现代高等教育的优质文化资源而这一现代转换的关键,就是努力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优秀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体而言,对于中国古代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文化资源,要加强关注力度和深入探究,并努力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中国古典书院为例,有研究者认为,古典书院所表达的普遍教育精神既是现代大学新教育精神创生的引导性媒介,也会经过精神的创造性转化成为新教育精神的构成性基因。如以书院学规为基本制度构架,集文明绍继、大众启蒙、社会批判和学术研究等诸多功能为一体,和合教学与研究的现代高等教育组织。书院的研究高深学问的组织宗旨、“从游”的师生关系、博约结合的课程设置、以及问答研讨的治学方法等方面,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大学教学和科研的相关制度。再如近年来中国大学广泛采用通识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也更多的是对古典人文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而非简单的西方借鉴。还有,现在许多高校兴起的书院制,在继承古代书院的某些形式外,大多注入了现代新元素。而对于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虽然过去我们时常回望和流连民国时期大学文化资源,但往往深入挖掘不够,分析更失之表面,且存在简单的“拿来主义”倾向,同样缺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优秀文化资源。如梅贻琦的“大师大楼说”一直被人们奉为圭臬,即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是因为有大师,而不是因为有大楼。但在今天,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要有大师,大楼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所谓的“大楼”,泛指的是教学、科研的条件及必要的物质基础等因素。虽然大学“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作为培养高级人才和承担发展科学及为社会服务等职能的现代大学,如果要更好地履行其职能不能单有大师,而有赖于包括大楼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特别应指出的是,任何时候大师和大楼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尤其是现代大学的大师和大楼愈来愈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它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大师或培养大师需要大楼,大楼成就了大师;另一方面正因为有大师,或需要培养大师,才有了大楼。从这一意义上大师同样也成就了大楼。这便是当代大学的大师与大楼的辩证关系,实际上它也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客观规律。

 

文 章 一 览   

      ——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张应强

  • 走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双重藩篱

      ——我国高等教育70年发展的反思…邬大光

  • 从管理到治理的嬗变

      ——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内部管理模式变迁的线索…眭依凡

  • 新中国高等教育70年的中国特色…卢晓中

  • 自主性的失落与回归

      ——70年我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嬗变和展望…别敦荣

  • 教育家办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切入点…龚  放

  •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老范式与新思路…陈洪捷

  • 我国高校的院系设置为何始终是个问题…陈廷柱

  • 一流之后的路:朝向高等教育真正的发展…王建华

  • 与祖国共同成长…史静寰


本文出自《中国高等教育70年十人谈(笔会)》,刊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3期,第22~50页,笔会共10篇,计4.2万余字。“苏州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单篇推出,敬请关注。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中国第一本大学学报

微信ID:sdxb1906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