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理缙云 | 被奇峰怪石包围的村庄 村口惊现“神秘女人脸”

陈伟新 缙云发布 2024-01-03

编者按:“地理缙云”是缙云县融媒体中心与缙云县地名办联合推出的集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全新栏目。内容以地理为切入点,融入人文、民俗、景观、生态等素材,通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力争推出系列有激情、有灵魂、有内涵,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


在缙云溶江,有一个被奇峰怪石包围的村庄。

如果你要进入这个村庄,最好做足心理准备:奇峰怪石的压迫感、神秘感和震撼力会随时扑面而来。

村口。

只见两侧悬崖峭壁,高百余米,辗转中开为门,长一华里,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村口的整座山体,像一头巨狮,趴着,有些睡意,却依旧凛凛威风。

在“狮头”的巨大崖壁上,惊现一张“神秘女人脸”。

岩门


这个村,叫岩门。确切说,是溶江乡岩门行政村下面的岩门自然村。

2010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原郑周、上官坑、下官坑、岩门、周川五个行政村合并成岩门村,以李、胡、郑、俞、江、潘、王姓为主。其中,岩门自然村因两侧悬崖峭壁,屏如门,故名。

如今的岩门,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村、一个行政村,还是仙都风景名胜区中的一个景区,也是缙云仙都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缙云仙都国家地质公园经历亿年的沧桑巨变,形成了以老年期火山岩地貌、壮年期丹霞地貌和青年期花岗岩地貌为特色的地貌景观。整个公园有国家级地质遗迹5处,省级地质遗迹23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点40处。

岩门是仙都国家地质公园“壮年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境内奇峰耸峙,幽谷裂天,石峰、石柱、石墙等奇险景观比比皆是。据了解,这里的丹霞地貌,受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岩层被片片分割。后经缙云五云——壶镇一带形成了断陷盆地在地底孕育。6500万年前,板块挤压地壳整体抬升,地底的花岗岩逐渐露出地表,形成了“色如沃丹,灿若明霞”的丹霞地貌。


我们观察的第一站:“花岩”。位于岩门自然村往雅江村方向的公路边,这里是国家级地质遗迹景观。

“花岩”是国内发育形态最典型,规模最大的火山岩屏峰之一,拔地而起,耸入云霄,高100多米,面积20000多平方米。正面看犹如一朵硕大无比的鸡冠花,花朵纷繁,色彩艳丽;横看又如一匹五色锦缎,从天垂下。故也称“花岩织锦”,是一处兼具地学意义和美学价值的典范。

关于“花岩”,有古诗云:“怪石峥嵘自宛然,名花照彻夕阳边。天香空斗三秋蝶,有象常怀二月天。任是狂风吹不落,几经聚雨逐弥鲜。暮云深处看难尽,疑是良宫景物妍。”

“花岩”的背后有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落,叫“花岩后”,如果在这里看“花岩”,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我们观察的第二站:“天柱峰”。这是标志性景观之一,为省级地质遗迹景观。

只见岩门东北侧山岗上,一石卓然独立,高约百米,犹如天柱,挺拔葱笼,气势雄伟。据了解,天柱峰的形成源于地质变化,历经风化、侵蚀等自然作用,才形成了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观。在“天柱峰”旁边,还有一“小柱峰”及其他岩石景观,构成了一幅大气、极致的天然画卷。

我们观察的第三站:“丹霞崖壁”。这也是一个省级地质遗迹景观。

岩门的“丹霞崖壁”,位于岩门峡,危崖劲露,光滑削齐,气势磅礴,苍劲雄浑。乍见“丹霞崖壁”上,呈现了一张“神秘女人脸”:双目忧郁,鼻子直挺,嘴巴小巧,线条简单,轮廓分明。

“岩门”也因为神奇,被誉为浙江的“可可托海”。

历史为壮美的岩门融入了厚重的人文底蕴。

唐代诗仙李白当年慕名神游此地,留下了“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的佳句。

宋末参政使赵顺孙,曾周游岩门全境,取“岩门八景”:古洞栖云、磐石安禅、锦池映月、石龟听经、岩门锁翠、冠岩织锦、笠峰戴雨、天柱卓锡。

在岩门,还有许多美妙的传说,其中流传着黄帝、嫘祖与岩门的故事。一次,黄帝挑着“花岩织锦”和“金蟾问天”路过岩门时,扁担断了,结果两块巨石就留在了岩门,而扁担的一头插入山头,成了“天柱峰”,另一头飞到了仙都。又传“花岩”的“织锦”是嫘祖织的……

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都是不一样的岩门。

阴晴雨雪,每一种天气,也都是不一样的岩门。

此刻的岩门,山脊间的红叶,如同火焰般燃烧,将整个山体染上了一层绚烂的颜色。


上官坑


很难想象,上官坑古村落是这样的纯粹。

上官坑古村落坐于官山尖半山腰处,“天柱峰”就在村后,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古村落的房屋高低错落,分布在山坡之上。房子就地取材,房基和横墙均以山石垒砌,墙体用黄泥,屋瓦是小青瓦,格子窗户保持着原始古老的形态。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弯弯曲曲深入到村中,连接到各家各户。

如果时光退回30年,这样的村庄比比皆是,如今走进这样的古村落,让人仿佛有穿越时空的错觉。因为乡村规划合理,才使这里的古民居、古道、古桥、古井、古石刻等被守护下来了。


村口有一口池塘和十棵挺立着红枫古树,寓意着“十全十美”。

上官坑古村落,看上去有些深沉,但真正走进去,又发现这里充满生机和创意。

在一座老四合院,岩门村党支部书记胡俊伟讲了一个关于他外公的故事。

他的外公就住在这座老四合院里,名叫李献忠,出生民国前期,一生无疾而终。他一生只做一件事:制作竹制品。他9岁就开始学习竹制品加工,后来成了技术水平高的竹编师傅,簸箕、竹椅、晒垫、竹床、箩筐、竹篮,样样拿手……他有一个显著特征:驼着背,长期赤脚走路。

李献忠也许是村里的一个“传奇”。


许多年后,李献忠的老宅成了上官坑古村落里的“竹编工作室”。30多岁的江亚敏成了“竹编工作室”的“知名匠人”。为完成一批“订单竹编”,江亚敏正用灵巧的手编织着工艺品竹篮,穿压、交错、围圈、套入,竹篾在指尖一挑一压,交相缠绕,每一步动作娴熟。李嘉豪等小年轻,趁着空闲时间,也来学习“竹编”。

你能想象,一块利用黄茶茶末制作而成的手工皂,可以卖出198元的“高价”吗?工作室就在上官坑古村落里。不仅如此,这块黄茶手工皂还在《富春山居图》合璧十周年纪念活动上亮相,成为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会务用品。

……

在农旅融合、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路上,岩门正在为出彩而努力着。


栖真寺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在唐代佛教呈现出历史上的鼎盛期,并成为事实上的国教。

即使在晚唐,宦官专政、党争不断、藩镇割据加剧,佛教依然盛行。

唐咸通二年(861年),岩门古刹栖真禅寺始建。该佛寺相传为南岳四世名僧玄真出家受戒之地而得名。鼎盛时期的栖真禅寺,有罗汉楼,雕镂全身罗汉500尊,个个栩栩如生,时有僧舍120间,僧众100多,有“五云第一”之美称,被称为浙南名刹。主持方丈号石泉,精通释儒学说,系天台宗的一代宗师。历史上数度兴废,上世纪60年代,寺院被拆,今重建。如今的栖真禅寺已成为旅游胜地,与岩门景区连成一个整体。

栖真寺山脚有一片田园:和尚畈,相传为之前栖真寺的僧侣耕作之地。如今,百亩梯田演绎着“高效精致农业生态观光体验园”一个个鲜活的场景。

栖真寺还是一片红色之地。

1940年,中共处属特委先后将身份有所暴露的党员邱希哲、费恺、林艺圃转移到缙云,分别以普化小学教员、政工队员的公开身份开展党的工作。5月,这批党员与原在缙云的党员樊康平、陈绍瑞以香客身份在栖真寺召开秘密会议,成立中共缙云县工作委员会,费恺任书记,确立了缙云党组织的中心工作和任务。

如今,在栖真寺前矗立着的“中共缙云县工委成立地旧址”石碑是念想的留存,更是精神的赓续。

初冬时节,层林尽染,漫山红遍。如果此刻身临岩门,岩门一定不会辜负你。





<End>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缙云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



大家都在看

➤ 王正飞在南乡片区调研2024年工作思路时强调:坚定信心 久久为功 全力以赴迸发“大能量” 实现“大作为”

➤ 4921万元!缙云获这项省级专项补助资金!

➤ @全县企业家,您有一封信请及时查收!

➤ 缙云人注意!这笔“补贴”不能领!

信息来源:记者 陈伟新 通讯员 李晓军

编辑:汪易霖

编审:虞萧逍

监制:刘斌

点小花花,让大家知道你“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