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机会,悄悄发酵!
2月以来,AI板块成了超跌反弹幅度最大的主线,通信/计算机/电子/传媒等平均都炒股了15%,寒武纪、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等龙头几乎都从坑里爬回来了一半。
短短一个月,市场对TMT的配置就围绕着中外产业映射、新质生产力、半导体国产替代等多个方向快速轮动,大量的主题挖掘反映的其实更多是风险偏好的回升,敢于追逐去年四季度已经大幅调整的板块。
其中,汽车、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传统赛道其实也收获了不小的涨幅,反弹力度甚至高于一直稳增长,保持高分红的煤炭、石油。经过一年的调整,前者估值已经来到一个较低的位置,等待重新被认可的机会。
01
上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的第四次会议公布,要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提出要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等更新改造,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更新换代的规模效应。
先说说对我们生活影响更大的“以旧换新”。
消费领域的“以旧换新”不是新例,这一举措是结合当下内外需趋势的判断而提出的。
上一轮“以旧换新”方案曾于在2009年6月份出台,当年是什么情况?
08年的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迅速降温,外需收缩对中国出口也造成不小的冲击,09年1月出口曾经进入两位数的负增长时期,拖累一季度GDP同比降速至6.4%。
当时,为了拉动内需提振经济,政府打了两张很重要的牌。一张是大家熟知的“四万亿计划”,另一张牌,就是汽车家电“以旧换新”。
具体,国家三部门开展家电下乡工作,对包括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产品,按照销售价格的13%给予补贴,之后又将补贴品类范围扩大至热水器、电脑、空调等。
2009年至2011年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规模共300亿,拉动消费3420亿元,拉动倍数超10倍。农村每百户的家电保有量实现了质的突破。
汽车方面,从09年6月开始,国家通过减征购置税和给出置换补贴,覆盖乘用车、商用客车,载货卡车等汽车品种。实行的一年里,我国共计销售汽车1628万辆,累计同比增加63%。
那么,市场如何反映这项政策利好?
09年政策刚落地时,市场尚且处在观望期,但随着政策落地加速推进,居民消费拉动逐步体现在企业业绩之上,当年汽车和家电板块逐步走强,回报率领先全行业。
以史为鉴,“以旧换新”对应着刺激内需,但市场真正关注的,无非是财政上如何补贴,出多少力,能刺激多少需求,出来多少增量的问题。
首先今时不同往日,无论是家电还是汽车,这些年随着保有量和渗透率一路提高,已经很难再有大的上升空间。
上一轮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这一轮,更多的是把上一轮销量转化成增量。
常用家电的安全使用年限也大多集中在8-10年,而大规模家电下乡活动结束也已超10年。
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08-2013年三大政策期间,国内家用空调/冰箱/洗衣机销量分别达约3.0/2.9/1.9亿台,距今到了更换的时间点,还要考虑疫情三年被延迟的更换需求,未来随着房地产逐渐企稳得到释放。最近的数据显示,3月家用空调/冰箱/洗衣机内销排产分别同比+17.3%/12.2%/5.3%。
在基本面和政策双重利好预期下,原来估值已经很低的白色家电顺势酝酿了一波反弹,格力,海尔,海信家电年初至今都积累了不少涨幅。
从09年至今,在需求侧,汽车消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去年,在地产链普遍下滑的背景下,汽车对消费数据的拉动效应在持续增强。
当前汽车市场沉淀着较强的更新需求。
其一,从汽车历史报废周期看,2022年报废量与2006年销量相当,但汽车年销量先后在09年和13年跨过1000万和2000万大关,未来也将进入报废注销阶段,目前报废高峰期仍未到达,意味着新增替换需求至少还能托着销量往上走,以旧换新的政策正好能加速换车周期。
其二,乘用车消费价格弹性更高。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扛起了汽车消费的大旗,随着渗透率提升,面对同质车型供应的增加,需求显得相对不足,所以持续地在打价格战。年初至今,车企为在淡季里守住份额,纷纷响应了比亚迪的降价,这是市场行为。
那政策思路上,方案突出强调了要“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可以看到,未来具体的补贴政策还有待落实。
有机构预测,财政对消费品以旧换新支出预计约2000亿左右,刺激耐用消费品更新需求约4000亿左右,推动社零增速提升1个百分点。
02
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以旧换新一起提出,消费和生产是互相促进的循环关系,但这轮设备更新不能简单理解为产能扩张。为什么?
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与设备更新通常发生在宏观经济压力小,设备利用率不断抬升的复苏阶段,如2004-2008年,2010-2011年,2017-2018年,2021-2022年,对应着制造业投资增速提高,同时设备利用率偏高。
如今在供大于求的基础上要求中上游扩大投资,是不切实际的。
去年产能利用率才一度见底,最新的PMI也表明市场需求增速慢于生产,价格水平仍然疲弱,部分行业的库存周期还未到主动补库的阶段,企业投资意愿是不高的。
设备更新的说法在历年经济工作会议中多有提及,但内涵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结合关键词,这次的提出可能对应着几个目的:1)复制供给侧改革,加速部分行业产能调整出清;2)拉动新一轮设备投资,提高高端化、数智化、绿色水平;3)引导PPI走出负区间。
从供给侧角度,设备投资目前大致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大部分行业因为产能过剩或者需求不足而且长期缺乏资本开支;二是设备折旧寿命逐渐缩短,传统领域的行业固定资产折旧比例大都超过了50%。
传统设备领域,例如船舶、机床在设备寿命上均处于替换周期,是有望受益于政策的行业。
以周期性明显的船舶行业为例,08年泡沫被戳破后行业陷入过剩局面,上一轮大周期里有超过10%以上修建船舶的平均寿命超过20年,船体老龄化影响下游运输能力。除此之外,船舶行业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明确的指标划分,意味着航运业将推进传统燃料船的替换。
头部船企上市公司包括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船防务、中国动力等都是受益标的。尤其在经历整合行业集中度提升之后,中国造船业在新接订单、造船交付量和在手订单量方面均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船舶更是中字头里的景气标的。
还有工业母机。
制造设备的机器是生产一切工业品的基础设备。从机床更新周期来看,传统机床的更新周期约为8-10年。上一轮机床投资建设高峰期是2011-2014年,现正进入新一轮更新换代周期。
近期山东省发布了对工业母机的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省工业母机产业实现营收超过700亿元,2027年超850亿元;到2027年重点企业工业母机国产化率达到75%左右。
自2月初触底以来,政策利好成了板块反弹的一味良药,板块在反弹中积累了超30%的涨幅。
03
在当前需求不足为经济主要掣肘的情况下,因为财政政策更容易转化为实体经济的消费与投资,从而拉动经济,工具加码力度尤其受到市场关注。
从两会提出的工作目标来看,2024年GDP目标维持5%不变,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规模比去年还多了1800亿元。
如果把专项债、特别国债纳入赤字范围,那么实际赤字水平已经达到6.6%的水平,高于去年的6.1%。而且考虑到去年四季度发行的1万亿国债主要将于今年使用,国家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特别国债,规模也是1万亿元。
新增加的1800亿赤字和特别国债都由中央承担,这说明中央是有在主动加杠杆,为地方财政挪出空间。
目前资本市场里,产业趋势的验证对缓解AI赛道资金拥挤度的状况至关重要。所以未来是继续维持高胜率的哑铃型策略,还是拥抱基本面主线,这就要看财政刺激的兑现程度了。
如果从财政刺激,到需求回暖,再到实体经济主动加杠杆的过程逐步兑现,资源型行业(有色金属、石油、贵金属)和传统制造业(船舶制造、钢铁、汽车、家电、造纸)等顺周期板块或许会有更大的上涨空间,不妨继续关注。(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