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汶川,十年……那年今天你在做什么?这个浙江军人在汶川经历了这样的七天七夜……看哭了

浙江新闻 2018-10-30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当时休假在家的王绍斌立即带上相机坐上了飞往四川的飞机。


之后,在灾区的七天里,他用相机记录下了那场灾难和灾难中的生命……


图:王绍斌

守望汶川七昼夜

图:王绍斌


“在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里,一名年轻的妈妈搂着一个年仅三四个月大小的女婴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没有了呼吸,而怀里的婴儿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妈妈粘满灰尘的乳房产生强烈的对比……当救护人员小心翼翼地把女婴抱起时,她立刻哭闹起来。她并不知道她的妈妈,再也回不来了……”5月13日,我接到了一位记者朋友从四川汶川打来的电话,他哽咽着讲完这个故事。他对我说,灾区的情况很严重,仍然有很多人被埋在废墟里,而且余震不断,已经坍塌的建筑有可能再次坍塌,很多记者和赶来救援的解放军一起战斗在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采访报道。


图:王绍斌


听了朋友的话,我很感动,也为之震动,正在休假的我当时就想:“我是军人,我要感受这样的血性场面;我是摄影人,我有责任用镜头记录这场灾难——一定要亲自到灾区看看,亲身经历一下那一幕幕感人的时刻。”因为这次地震对于很多人来说,都能找到生命中新的感动。


图:王绍斌

冲向灾区


5月14日19时,我登上了直飞成都的空中客车。飞机上很多是去灾区寻亲的乘客,急切的心情溢于言表。飞机上的电视屏幕在不停地直播从灾区传来的新闻画面,我和大家落座后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不停地抹泪。


21时许,我到了成都双流机场。一下飞机打的直奔都江堰。


图:王绍斌


成都到都江堰有1个多小时车程,电台不断滚动灾情,汶川、北川、什邡……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刻在了我心中,每个地名都是那么冰冷。


22时50分,车抵都江堰,我请司机带我绕城转了个大圈,整个城区已是人去楼空,漆黑一片。


图:王绍斌


我想连夜赶往汶川映秀重灾区,但因刚打通的道路又山体滑坡,无法前行,唯一的办法就是到离城区20多公里的紫坪埔码头坐冲锋舟。由于时间已晚,出租车司机又不熟悉路,只好次日一早出发了。


图:王绍斌


当晚,我在一高架桥下的一辆志愿者的大客车上,打了一夜盹。凌晨4点,我搭乘救援车前往紫坪埔码头,准备坐冲锋舟进入映秀镇。


到紫坪埔码头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激动人心的壮观画面:解放军和武警战士驾驶着一艘艘冲锋舟,疾驶在库区水面,运进去的是救灾官兵,运出来的是映秀镇的受灾群众和伤员。


图:王绍斌



图:王绍斌


坐在冲锋舟上我亲眼目睹了大自然的威力,水库两侧的山体因为地震而发生地貌改变,那种冲击力是我生平从未见过的。遥望水库两侧山峦从背后掠过,我忽然觉得人类是如此的渺小。


图:王绍斌



图:王绍斌


沿途走走停停,因为余震和山泥倾泻不断发生,道路经常被堵塞。原本是一条沿着岷江还可以通汽车的山路,如今已被地震塌方毁得不成样子,面目全非,70%的路段已被毁坏。滑坡、巨石、泥泞挡住了通往映秀的去路,有的地方只有一只脚的宽度,头上是塌方巨石,下面是碎石悬崖,稍不小心就会掉进奔腾的岷江。我只好像猴子一样手脚并用,爬过这些危险地带,所经之处惊心动魄,不敢停留。让人感动的是,那些抢险的战友,他们坚守在危险路段,指挥、搀扶人员通过,减低伤亡风险。这时,我忽然感到危险并不可怕,因为我也是军人,我的战友一路陪着我。


图:王绍斌


好不容易到了映秀,眼前的一切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到处是横七竖八的砖堆瓦砾,大家还在紧张搜救被埋在废墟中的百姓。虽然地震已过去三天,生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但救援人员仍然不抛弃、不放弃……


至此,我也开始了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拍摄采访征途。


目击现场




图:王绍斌


在汶川灾区,我总是无法入睡,眼皮一合上,满脑子尽是残垣绝壁、尸体横陈,令我的心绪久久无法平静。印象中,我来灾区之前还从未直接面对过尸体,但此次汶川之行,让我进行了一次心灵冲浪。有的人说,钱最重要,我们每天都在为之奔波奋斗;有的人说,名最重要,我们一生都在为之马不停蹄。但到了灾区,你可能不会再有类似的世俗想法。这里时时创造生命的奇迹,当然也随时有生命悄然离去。街头整齐排放的尸体,亲人哭天抢地的哀号,让每一个路过的人心情沉重。他们曾经拥有鲜活的生命,他们曾经也为生活奔忙,但此时此刻却去往天堂。天堂或许没有灾难,但人间的幸福却已不再。


图:王绍斌


我们时时感叹生活的无奈,却不知活着就是最好。6年前,在广州上军校时,我背着胃出血的同学到医院抢救,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6年后,我目睹了地震中那么多的遇难者,更感到生命的珍贵。活着真好,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无法体会,但真正要失去的时候,我们却往往无法把握。


图:王绍斌


在灾区的这些天,我每一天都在感动,也每一天都在惋惜。一个个生命离去,不是谁说一说就能过去的,那是心灵的震撼啊!在灾区的七天七夜,陆续收到朋友的短信,问我在灾区的情况,我说我很好,因为活着。其实,这七天七夜我没吃、没喝、没地方住,没洗过脸,没刷过牙,没换过衣袜,也没刮过胡子,甚至没有大便,因为七天里没吃过什么食物。脸上和头发里全是土,脸被太阳晒得黝黑,就像回到了原始社会。随身携带的一件雨衣,成了我过夜的唯一装具。每天晚上打着手电熬到半夜写完稿,雨衣就地一铺,席地而睡。山里昼夜气温变化大,总会在后半夜冻醒。还有,强烈的余震每天都有很多次,开始还有些在意,后来就习惯了。记得第一天凌晨2点30分左右, 6.1级的强余震突然发生,将躺在地上的我震醒,不远处山体滑落的巨石砸落在岷江里,发出“轰隆隆”的轰鸣声。


图:王绍斌


当我要离开汶川映秀迈向归途时,一位叫杨世香的妇女向我展示了她的家乡风光﹑全家福﹑新建房等照片。群山环绕,满眼苍翠,溪水潺潺,人欢鱼畅……如果不是这场天灾,这该是多么美丽的地方啊!可惜,这个美景只能永远在这位妇女含泪的叙述之中,留在破灭的记忆里。


图:王绍斌


在惨烈、震撼和悲壮的灾区,当所有的人都在与震魔抗争、与死神赛跑时,现场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进入我的视界。故事里的主人,都是平日里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但正是这些平凡的百姓,用伟大的爱感动了世界。这种爱,来自人类的本源——生命。


图:王绍斌


2018年,已经过去整整10年,脑海里仍常浮现这种情景:


都江堰,儿子冒着余震在废墟上边喊边扒,扒出了一只手,儿子一摸就知道,那是妈妈的手,然而妈妈的手已经冰凉;


汶川映秀一被困178小时22分钟的电厂工人,被上海消防总队的救援人员成功救出后,雷鸣般的掌声伴着泪水倾刻响起,大家为创造生命奇迹的工人鼓掌,更为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救援人员喝彩……

 

那年,荣耀与灾难交辉,灾难的是中国的土地,荣耀的是中国人的心灵!



▲王绍斌,新华通讯社签约摄影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贡献奖”获得者。

来源:浙里衢州、兵哥范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由作者王绍斌提供,凡需转载使用,请联系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