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在北京,有一条南北方向的“线”,它的存在曾让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倾心不已,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称赞,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其的建立而产生。这条“线”就是北京中轴线。自7月27日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起,北京中轴线的受关注度居高不下。一方面,大家从各个角度观察它、挖掘它、歌颂它。人们恍然发现,一条看似普通的“线”有这么多讲究。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人士担心高热度是否会导致城市一窝蜂进行简单“复制”。作为中华文化瑰宝,这条“线”有何独特价值?它又是否是所有城市建设的“标准答案”?潮新闻记者与多位从业者和专家聊了聊。2024年7月16日,在景山上拍摄的北京故宫。图源:新华社一条承古通今的“线”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精神的体现若要追溯中国城市中轴线的源头是哪里,要从春秋战国说起。《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句话的意思是,匠人营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开三个门。都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前面是朝府,后面是市集,朝府和市集各百步见方。“后来很多的城市规划虽不是说完全按照它来做,但是都以它为范本。”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马全宝告诉潮新闻记者,这句话是当时对理想王城规划的经典阐述,在这之后,各朝代在都城的选址和规划中非常重视居中和对称的礼制文明思想,也是中轴线理念与形式的起源。在业内,一般认为古代城市里最早形成中轴线的,是北魏洛阳城。马全宝介绍,洛阳城的北侧是御苑、南侧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中央官署分列两侧,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较完整的中轴线的形式。后来在南朝的建康城、隋的大兴城、唐的长安城,都有比较明显的中轴线,尤其是长安城,中轴线已经非常清晰。至元四年(1267年),太保刘秉忠受命在北京营建元大都,他遵循《周礼·考工记》里古人对理想都城的建造规范,设计了中正对称的城市格局,形成纵贯宫城中央的都城轴线。自此,北京中轴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在历代的城市扩建中,皆以此线为中心轴。比如,明朝在迁都北京后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在原有的轴线格局的基础上营建巍峨壮观的宫殿、森严肃穆的衙署、富丽堂皇的府邸、香火旺盛的寺院以及繁华兴隆的商业街区,形成中国都城建设史上的一个高峰;清朝在继承明朝宫廷制度和完善中国历代礼制的基础上,修缮、改建、增建了一批皇家建筑,为北京中轴线注入了新的元素。代代积累之下,如今的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东西两侧。2024年7月27日,从奥林匹克塔拍摄的北京中轴线上的部分建筑群和中轴线延伸线上的“鸟巢”“水立方”等。图源:新华社中轴线并非北京城所独有。纵观世界,我们能在诸多地方看到城市中轴线的影子。西安中轴线在自隋大兴建成伊始,在1000多年的演变中展现古老与现代的AB面;开封中轴线在开封中山路,也被称为“千年中轴线”;广州两千年来在云山珠水间形成了三条南北向城市轴线……国外,华盛顿、纽约、巴黎等城市也具有轴线布局特点。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提到,在提出中轴线申遗时,外国专家提出了一个疑问——中轴线是建筑城市景观设计当中常用的手法,北京的特殊性是什么?吕舟认为,与其他国家中轴线不同,北京中轴线对位的关系不是景观的,也不是物质形态的,中轴线对中国人来说是道德的、精神的,这是它不同于其他国家中轴线的地方。马全宝持相同观点,“中国城市中轴线反映的是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精神,蕴藏着君臣、父子、长幼、尊卑有序的礼制要求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国外单纯从景观角度,从规划的轴线控制角度,有本质区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发布题为《展现中国首都理想秩序的建筑群》的文章中也提到,“北京中轴线”上的15个遗产构成要素共同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并展示了中国王朝制度变迁和城市规划传统的演变。事实上,不仅与国外城市中轴线大不相同,被称作“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的北京中轴线,在国内也是十分特殊的。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北京中轴线是将《周礼·考工记》中所载的传统都城理想范式化为现实,留存至今的唯一实例。吕舟也指出,“元大都以前,并没有哪座都城是完全按照《周礼·考工记》内容建城的。”浙江大学建筑与城市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吴越教授在向潮新闻记者分析北京中轴线的独特性时,多次强调“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中的“理想”二字。何为“理想”,在于其实现难度之大。“一方面,在皇权体制之下,只有极少数城市有资格按照都城规制来营建;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受多种因素制约,包括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稳定性、经济发展水平等,往往需要妥协。”吴越认为,只有在繁盛强大的社会发展基础之上,作为都城而建设的中轴线才有机会较完整实现《周礼·考工记》中的“理想”。至此,北京中轴线的特殊价值毋庸赘述。城市建设最忌盲目“复制”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方是正道借着北京中轴线大热契机,广州、杭州、西安等地方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媒体也纷纷介绍当地中轴线,越来越多的城市中轴线进入大众视野,其中不乏正在建设当中的。这引发了部分业内人士对城市因热度盲目“复制”中轴线的担忧。在吴越看来,北京中轴线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篇宏伟的史诗,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将长期彰显北京作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的地位。现代城市在学习借鉴这种特质性模式时不能简单复刻套用。现代城市应该怎么建?吴越认为,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它不仅涉及物理空间的构建,更关乎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此时”与“此地”是两个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它们共同构成了城市建设的时空背景,对于指导城市规划、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此时’指的是当前的时代背景、社会需求、技术条件和政策环境;‘此地’指的是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建设应紧密结合‘此时’与‘此地’的实际情况,以人民为中心,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同时,传承和弘扬特质城市文化,引导城市向更加可持续、更宜居、更有活力的方向发展,每座城市都应该形成能使市民感到自豪的、与众不同的独特空间与文化品质。”吴越说。这与目前正在打造的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的建设理念不谋而合。今年年初,杭州市余杭区召开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要打造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建设初期,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的设计规划团队学习了诸多城市中轴线建设案例,发现每个城市的中轴线都非常能体现该城市的特色。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国土空间规划科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相关业务负责人徐海博是其中一员。在他看来,北京中轴线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彰显出北京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广州则是以一条轴线引领当地金融产业发展。“思虑再三,我们认为直接搬肯定不行,还是需要能代表杭州气质的建设方案。”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概念图。受访者供图设计规划团队花费大量时间去调研杭州以及余杭的各类情况。究竟什么能代表杭州,代表余杭?徐海博想到了宜游宜居、水乡美学,还想到了数字产业、科创氛围等。为此,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建设方案一方面延续了对称的中式审美,一方面打破《周礼·考工记》中严格的城市布局,及中西方城市以道路、大草坪、地标建筑为分界的建设框架。在原有的城市肌理上,更多聚焦城市气质、产业特色和民众实际生活功能需求等要素,打造出更“适合”杭州的建设方案。2023年6月,《杭州城市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实施性城市设计及重点建筑景观概念设计》国际竞赛启动,经过专家组及部门科学严谨的评判和群众票选角逐,当年10月,“余杭发布”微信公众号公布中标方案。今年2月,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了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的设计方案细节。最近,“余杭发布”又晒出中轴线五大板块的建设内容。例如,中轴线最南端的滨水文化区串联起了城市湖滨公园、海绵城市庭院、湿地公园、滨水绿化带,规划建设国际演艺中心(音乐厅、大剧院)、文化馆等民生项目。又如,中轴线地标建筑双子塔和艺术文化中心间的跨河过港桥梁设计借鉴了京杭大运河南端终点拱宸桥的造型,文化底蕴完美融在现代城市景观当中。科创层面,中轴线上不仅有了集聚未来产业总部、创新总部基地的智慧科创总部,钉钉总部,字节跳动总部也在此处落户。滨水文化区效果图。受访者供图此外,徐海博发现,目前城市发展规律已从产业带来人才,再推动城市服务进步,转变为高质量的城市服务吸引人才集聚,从而带动科技创新。故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建设将以人为核心的城市体验视为重中之重。“我们以人行步道为轴线,通过人的视角对核心区进行切分,将商业区、城市客厅、图书馆、公寓等功能区‘溶解’在轴线两侧,以小而美的建筑尺度打破因道路和巨大建筑给市民带来的距离感。”徐海博介绍。在一南一北、截然不同的两条中轴线上,类似这样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故事还在上演。8月初,在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之一的先农坛内,《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关键词(汉英对照)》正式对外发布。书中收录了95个北京中轴线保护关键词,将有助于更好地加强北京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沿运河而下,在相距1200公里的良渚文明发源地,一条古今文化活力轴、科技创新活力轴也随着建设的轰隆声逐渐一点点揭开面纱。徐海博透露,不久后,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下半年更多的规划建设成果会对外公布,届时民众最关心的各项目进度问题会有更加明确的答案。未来,这些“线”还会带来哪些惊喜?值得期待。更多新闻官方通报:不予录用!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1986年出生的她,当选泰国新一任总理→突然公告!知名连锁品牌,被立案调查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