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54岁,专为杭城“挑刺”的大叔走了,群里留下最后的一句话却是...
一个多月前,一位名叫宋忠赤的大叔走了。对很多人来说,他和这世间千万的人一样,陌生的名字,陌生的面孔。
但我们想写一写他,即使已时隔32天。因为,他在杭州18年做的那些事,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有关系,不能被忘记。
而这个城市里,还有更多的“他”,让我们心存感激。
这些年,宋忠赤提出了许多的建议,或许是公交站牌上的一个更具地域特色的副站名,或许是沿西湖运行的、更方便游客的一条公交环线,又或许关乎居民区旁日益清澈的一湾绿水……
宋忠赤有好多头衔:文明督导员、行风监督员、民情观察员、民间河长……他被熟悉的人们称为“较真”大叔,为杭城“挑刺”。
2018年9月8日,年仅54岁的他因胰腺离开这个世界,留给我们的是一封感人至深的遗书和一个更好的城市。
数百条建设性意见
推动城市改变
“我此生最心安理得的是没有说过违心话、办过违心事,始终听从内心的呼唤,坦坦荡荡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作为江干区的民间河长,7月20日,宋忠赤在“江干爱河人”微信群里留下了最后一句话:“台风期间,这些垃圾桶务必清理干净收存好,别犯上次那个错误。”江干区治水办副主任陈宏很快回答:“谢谢宋老师,我们已布置。”
陈宏告诉记者,第一次见到宋忠赤,是在2014年公述民评时,那时的他是民情观察员。陈宏发现,宋忠赤在“挑刺”时有理有据,“他不仅关心治水,更懂治水,知道难点在哪里,让我们觉得很亲切,提出来的建议也更具可行性。”
“他很儒雅,提意见时,也有礼有节。”丁兰街道丁桥苑社区党委书记卫岭岭有同样的感觉。
她告诉记者,之前丁兰景园南苑南门有一排蔬菜店老往雨水管道里排污水,宋忠赤曾向社区反映过这个问题。“类似的事,普通居民来说过后就交给我们处理了。但宋忠赤不一样,他还邀请了城管执法中队,协助问题顺利解决。”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文明办主任科员陈仙君,也与宋忠赤相识于2014年。“记得第一次见宋老师,只觉得这么高大的一个人,一开口却是非常温柔儒雅,让人有种反差感。”自2014年西湖开通“86909090”文明建议热线以来,宋忠赤就成了拨打这个热线的常客。
不仅仅是这些。这些年,宋忠赤给杭州提了数百项意见,涉足的领域非常广,从规划、交通、城市管理、无偿献血、城市积水、物业管理到停车位等方面,他都曾关注过、调研过。
宋忠赤一条条中肯的建议,被各个部门采纳,或成为惠民举措,或成为决策参考,让杭城越变越好——
去年国庆期间,顺时针环西湖公交试运行,带给游客观光体验的同时,还能更好地疏散人群;
不少公交站牌增加了副站名,如净寺加上了副站名雷峰塔、葛岭加了断桥残雪、胜利剧院加了龙翔桥,外地游客一目了然;
今年年初开展的杭州新一轮城市总规编制,邀请公众参与评估,宋忠赤先后两次致信市规划局,每封均有6000余字。
这是一个普通市民的建言献策,却考察周全,落地有声,实实在在地为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考虑。
过最简单的生活
做最重要的事
“我的寿命虽然不长,但是我对我的人生经历还算满意。我这一生虽然没有波澜壮阔,但也不至于虚度。”
其实,宋忠赤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出生于吉林,并拥有一张出色的履历表:
1987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同年参加工作,先后就职于辽宁省抚顺市建委、抚顺市对外建筑工程公司;
后考入塞浦路斯的大学进修深造,以硕士研究生毕业;随后在国外工作两年;2000年回国定居杭州,从事对外贸易工作。
然而,来到杭州的宋忠赤,却没有选择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生”,而是过着无比简单的生活。
杭州江干区丁兰街道一套两室一厅的小房子,是宋忠赤生前的住所,房子地面纤尘不染,客厅正中央挂着一幅《陋室铭》。
宋忠赤一直独身,他把大房间留给了80多岁的老母亲,自己住在小房间里。不到10平方米的空间里,仅有一个与天花板齐高的书架、一台台式电脑和一张1.2米宽的小床。
被子被叠成了豆腐块的形状,书架上的音乐CD、书籍被分门别类地整齐放好,电脑桌一角放着一本2018年的台历,8月以前(包含8月在内),几乎每个月的日历上都被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待办事项。
“他非常忙,但之前,我们真不知道他在忙什么。”吴年强是宋忠赤多年的朋友,他告诉记者,以宋忠赤的能力,挣钱很容易。“但他出门再远,也坐公交车;很少用纸巾,口袋里常年揣着一条手绢。”
直到为宋忠赤收拾遗物,发现数十本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和一些调研报告草稿时,吴年强才知道,原来宋忠赤为这个城市做了这么多。
“我想,对物质生活看得很淡,是因为他觉得那些都不重要。”吴年强若有所思道,“在他的心里,让杭城变得越来越好才是最重要的,才值得事无巨细地去做。”
还有更多“宋忠赤”
杭城因他们而美好
“我热爱杭州这座城市,在杭州生活的18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舒心的时光,我感谢杭州。”
“走了才认识你,是我的遗憾。”
“宋老师,杭州因为有你更美好!”
“宋忠赤老师,杭州人民会永远记得你!”
这个秋天,无数人在缅怀宋忠赤,有熟悉的朋友、邻居,也有听了故事深受感动的陌生人。
张兰香是宋忠赤所住单元楼的楼道长,周末的时候,她总会去陪宋忠赤80多岁的老母亲坐一坐,聊一聊。“宋忠赤特别忙,周末总不在家,去做公益了。”张兰香眼圈一红,“真的是特别好的人,走了太可惜了!”
张兰香还记得,小区门口的商铺里曾有许多摇摇车,一度成为小孩手足口病的重传染地。“当时,我也就和宋忠赤说了一句,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只过了短短一个多礼拜,这些摇摇车就都没了。”
走在小区里,居民对宋忠赤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只要提起一个没事就爱在小区绿化地里种树的敦厚文雅的中年男子,大家都会点头:“对对,是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但热心,对妈妈也孝顺,给他妈妈买了只会说话的鸟,以前常下来遛鸟。”
小区保安也记得他:“在小区里很有威望,大家都听他的。”在宋忠赤最后的日子里,保安常常在深夜时,看见他徘徊在小区里。“可能是痛吧!痛到睡不着觉,下来走一走。”
即使是那些日子,宋忠赤也没有和旁人抱怨过一句。
在最后的日子里,宋忠赤说,我也喜欢这座城市里的人,同他们生活在一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肯定这个城市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即使我看不到那天。
他知道,这座城市也知道,“宋忠赤”不只有一个。
交通公交系统,行风监督员为交通建设发展出谋划策,收集和反馈有关城市公交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维护广大乘客文明乘车,营造和谐的出行环境。
西湖景区,通过自愿报名或组织推荐的方式,15位文明督导员三年一聘,为景区服务添砖加瓦。
还有更多领域,更多的监督员、督导员,投身于城市管理和监督工作中,为城市发展“挑刺”,带来城市新气息、新形象和满满的正能量。
杭州,因他们而更美好。
来源:浙江新闻( 记者 吴佳妮 见习记者 曾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谢谢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