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一条著名的“人工天河”在哪儿?寻访浙江红旗渠

浙江新闻 2019-06-18

一道渠,流淌激情岁月,润泽群山万民;一棵树,孕育美丽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一座桥,通向开放之门,激活千岛之城……风云激荡七十载,之江大地舞翩跹。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浙江日报《亲历》版推出“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浙江日报百名记者基层行”特别报道。


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蹲点工厂港口,来到学校社区,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走转改”,增强“四力”,聚焦70年来城市与乡村的日新月异,聆听基层干部群众的愿景心声,记录之江大地的强劲脉动。


今推出首篇《寻访浙江红旗渠》,敬请垂注。



岁末年初,翻阅丽水当地朋友圈,发现有人口述了一段60年前在当地建设红旗渠的故事。


河南林县的红旗渠天下闻名,谁曾想在浙江龙泉的屏南镇也有这么一条红旗渠!


这条消息还透露,这条红旗渠不仅登上过上世纪60年代的语文课本,还获得过由国务院颁发、周恩来总理签名的大红锦旗!


国务院颁发、周恩来签名的大红锦旗。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条渠?它修建在哪里?为什么多年来鲜有人问津?它现在还好吗……带着一连串的疑问,2018年12月18日,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我们踏上了寻访之路。


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村找到两位当年修建红旗渠的80多岁老人


上午9时许,我们从丽水市区出发上高速,一个半小时后来到龙泉市。其实,我们的红旗渠寻访之路才刚刚开始,因为导航显示,距离屏南镇还有一个半小时的山路。


汽车从施工中的衢宁铁路高架桥下穿过,途经兰巨乡仙仁村,手机导航便开启了唠叨模式:“弯道行驶,请注意车速。”


这也难怪,屏南镇位于龙泉市南部,境内的乌面尖山峰犹如天然屏障,故名屏南。这地方海拔高,光是海拔800米以上的行政村就有16个。


这一路山高林密,就连手机信号也从4G变成了“无服务”。一路上,我们通过浙江新闻客户端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直播,但进山后信号中断。打开汽车收音机,还好有信号,耳畔立即传来习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


临近中午12时,我们终于抵达屏南镇镇政府所在的坪田李村。掏出手机一看,海拔1050米。


见着村主任李啟基,我们迫不及待地跟着他深一脚浅一脚钻进大山深处,扒开一处茅草,走近一条沟壑,他告诉我们说:“脚下就是红旗渠。”


我们环顾四下,顿时傻眼了。因为眼前所见,跟心中想象的壮美工程相去太远,不如说是一条土沟。


本端记者施晓义(前一)、郑欣慰(前二)踏访浙江红旗渠。


村主任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失望,说:“荒了这么多年,有些地方看不出来当年的样子了;不过,有些地方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的痕迹,还在山里面。”


可脚下哪有路?扒开半人多高的茅草,上山的路不是坡就是坎,一不小心我们就被不知名的枝枝杈杈勾住了衣服。看样子,我们距离红旗渠,还差一身爬山的行头。于是,我们决定第二天再上山,先回村寻访当年修建红旗渠的老人,听听当年的故事。


岁月神偷,当初参加工程建设的老人们陆续离世,据说如今只剩下两人。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边,我们找到了正在晒太阳的89岁村民李承康,就地拉来几条长凳,和老人家聊了起来。


当年,他是坪田李村第八生产队队长,隶属于当时的公社——南一社。“那会儿,我们天刚亮就起床,7点出工,下午5点下山回家。从家里到修渠的工地,远的地方要走上两个钟头的山路。”他说,渴了,喝一口山泉水。中午饭点,有的人会拿出番薯丝拌饭,有的人家里条件差些,中午就不吃了。


我们又找到当年修渠的另一位老人——86岁的村民叶赐长。他印象很深的是1957年,屏南冰雪很厚,可为了早点完工,他们日夜赶工,下雨下雪也不停工。


聊着天,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山里气温骤降。下午爬山的那会儿,我们热得脱了棉袄,现在却要把棉袄扣得紧紧的。


入夜,气温逼近零摄氏度,我们住在一家名为“1929休闲避暑山庄”的旅店,冷得直哆嗦,只得把电热毯和空调都开足了。可在当年,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公社还要召集生产队长开会,讨论第二天的工程安排。


红旗渠的水至今流淌,寻访队伍在半山腰处合影。


没有炸药怎么开山冷水浇断火烧石,蚂蚁也能啃骨头


红旗渠所在的这片大山,是凤阳山山脉的一部分,山势高而陡,源短流急,易涝易旱。那时的屏南人渴望修段水渠,引水浇田,告别吃不饱的苦日子。


当年,许多村民外出种植香菇谋生,修建红旗渠,只能靠剩下的200多人,其中还有不少妇女儿童。他们可以利用的工具十分简陋——除了铁锹、锄头,连一根用来钻岩石的铁杵也没有。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打响了一场“苦战一冬春,誓降旱魔保丰收”的攻坚战。红旗渠全长将近25公里,要分别从海拔约1400米的老鼠岩、1300米的九坞、1700米的大坑沿等悬崖峭壁上开渠。


当天,我们手脚并用艰难地爬上山时,时不时会遇到巨大的岩石。当年,开渠最头痛的也莫过于岩石拦路。


怎么办?村民想出一个土办法,就是用大火烧岩石,再泼凉水,通过热胀冷缩,让岩石开裂滚落。一路沿着沟渠走,我们看到,确实有不少巨石被凿开。拂去经年陈腐的枝叶,一道道铁锤敲击过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辨。


当年,就是靠着这般近乎原始的作业方法,屏南人硬是让他们的红旗渠穿越了254个山岗、越过294个大湾、突破6座悬崖,劈开了8个两丈至四丈高的山顶!


今天,如果让我们全程走一圈儿,想想都有些脚下发软。身边冷不丁冒出一处悬崖,让人心虚胆寒。


这红旗渠的源头究竟在哪儿呢?


同行的屏南镇党委书记陈齐军说:“还在上头!”说着,递给我们每人一根木棍,方便我们在无处下脚的时候,帮衬一下。


远处,终于传来了潺潺的水声。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这就是红旗渠的源头,一个叫卷梨际的地方。”


走近一看,这点点溪水真是少得可怜,这如何能灌溉方圆千余亩的田地呢?


村民给出的答案是,当时的人们通过一根根劈开的毛竹筒,把散落四处的星星点点的泉水,聚到一起,让泉水通过修好的沟渠,一路下山,奔流入田!


就是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经过一冬春的艰苦奋斗,九坞、老鼠岩水渠于1958年3月春耕时节投入使用,当年1400余亩的庄稼不再受旱。


红旗渠的水至今流淌依然滋润着脚下的片片茶园、菜地


让我们欣喜的是,虽然因为后来种植结构的调整,红旗渠作为水利工程的价值已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仍有一部分还没有完全丧失功能,部分沟渠经过简单的修整,还能继续使用,将山水引下来。


在屏南镇的第二个清晨,我们在一个山脚下看到了六七十亩水稻田。这是去年新造的田,虽然水稻早已收割,但山上的涓涓细流仍持续不断汇流到这片田里。


2007年,丽龙高速通车,山门打开,屏南人趁势而上,发展起了以四季豆为主的高山蔬菜。高山上种蔬菜,最怕旱。可因为有红旗渠的保障,当年300亩试验田上试种的四季豆大获成功,给了村民巨大的鼓舞。


现在,镇里大多数人家都在山上种上了四季豆,因为这里的生态环境好、四季豆品质高,引得各地客商纷纷来抢购。2017年一公斤四季豆卖到了15.2元,村民乐开了花。


“还得感谢山上的那段老渠!”有三四亩菜地的村民李启庆说。如今,屏南镇种植四季豆2000多亩,亩产1.5万多元。仅靠这一项,每户村民平均能增收3万多元。


红旗渠是何时叫响的?


看看当年的红旗突击队和大红锦旗红旗渠,一个光荣而响亮的名字!


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走访了龙泉市委党史办和当地村民。经过梳理,我们发现,缘起大致是这样的——


当年修渠时成立了一支由80人组成的突击队,他们手里有一面红旗,红旗插到哪里,哪里就是最艰难的工地,哪里就是突击的地方。


52岁的村民沈上军至今珍藏着父亲沈朝邦生前的荣誉证书和一些老照片。他的父亲是当时南一社的副社长,带领社员参与了修渠的全过程。在我们面前,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叠用红绳子扎好的史料,一件件地给我们看。


当时,全国上下正号召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时任龙泉县委书记李长庆听取了屏南乡修水渠的汇报,实地勘察后写成《神仙办不到的事我们能办到》一文,引起了省里、国家的关注。


浙江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奖状。


1958年6月,沈朝邦等人被召集到北京作典型经验介绍,并参观了河南林县红旗渠。同年9月,浙江省授予南一合作社“浙江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59年元旦,在全国水利系统先进表彰会上,屏南乡南一社的代表接过由国务院颁发、周恩来总理签名的大红旗,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突击队的红旗、参观河南的红旗渠、国务院颁发的大红旗……龙泉市党史办副主任邬必锋解释说,大概有了这样几个因素,自那以后,“红旗渠”的名字就叫开了。在村里老人的印象中,几十年来,人们都称这条渠为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正在引领今天的乡村振兴屏南人要把世外桃源般的环境,转化为不可多得的竞争优势


李长庆写的那篇文章后来被收录到60年代的语文课本。我们迫不及待地翻阅影印件,一个个富有冲击力的小标题映入我们眼帘:“神仙办不到的事我们能办到”“要高山低下头来”“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上世纪60年代的语文课文影印件。


这其中所体现的精神力量,时常让陈齐军心潮澎湃。


屏南人现在有一个想法:想办法复原一段红旗渠,并修建一个红旗渠纪念馆,把当年热火朝天修建红旗渠的场景还原给大家看,让红旗渠精神得以世代传承下去。


“我们已经请人做了纪念馆的设计方案,正在筹集项目建设资金。”陈齐军说。


红旗渠,这个修造于半个世纪前的伟大水利工程,虽然渐渐被时间所掩蔽,但红旗渠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却从没有断过。


今年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就很能体现屏南人的红旗渠精神。镇政府所在地的坪田李村,在这个平日里留守村民仅一两百人的地方,男女老少齐上阵,仅用了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灰寮整治、房屋外立面改造、清除私拉乱接“蜘蛛网”等看起来很难完成的工作,顺利通过了小城镇整治验收。


我们漫步小镇,随手一拍都是美景照,吸入的每一口清新空气都直达肺腑,头顶上那片天空更是蓝得让人陶醉……


陈齐军兴奋地说,屏南人要发扬红旗渠精神,依托大自然赐予的丰富旅游资源和生态气候优势,在全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周岱打造崖居高端民宿……


我们心里一惊!要知道,这该多难啊!毕竟,这里是崇山峻岭的深处,来一趟很不容易。这一点,我们在下山路上进一步加深了认识。话说山路十八弯,这里究竟有多少道弯道呢?我们有心数一数。从屏南镇政府出发,下到山脚,竟绕了295个弯!听说有人开车进山,开着开着竟然哭了。


当年的人们,在这大山深处、高山之巅,硬是把红旗渠修成了;今天,把这世外桃源般的仙境,转化为一种不可多得的竞争优势,应该也是可以办成的吧。


路上,我们不由得想起那篇课文的结尾:“解放了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南一社能够办得到的事,其他合作社也一定能够办得到。”


这,是那个时代的精神,也是我们今天实现乡村振兴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来源:浙江新闻(记者 施晓义 郑欣慰 市委报道组 潘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