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25项科技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浙大拿下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

浙江新闻 2019-06-15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我省共有25项科技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我省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7项,参与完成的18项。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浙江大学是我省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和主力军,本次共主持完成获奖项目4项。

浙大龚晓南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完成的“复合地基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创建了复合地基理论体系,研发了系列高性能复合地基技术,形成了完整工程应用体系,实现了地基的快速、经济和高效处理,使我国复合地基技术始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复合地基已成为与浅基础、桩基础并列的土木工程第三种常用基础型式,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与教学的重要内容,并广泛应用于建筑、铁路、公路、机场、堆场和港航等工程建设领域。研究成果显著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社会和经济效益巨大。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任其龙教授领衔的“天然活性同系物的分子辨识分离新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徐世烺教授领衔的“重大工程结构安全服役的高韧性纤维混凝土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浙江大学药学院胡富强教授领衔的“泮托拉唑钠及制剂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生命健康是我省科技创新主攻方向之一,今年我省主持完成的和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各有3项落在这一领域。这些项目均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如温州医科大学等单位完成的“我国原创细胞生长因子类蛋白药物关键技术突破、理论创新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针对细胞生长因子类重组蛋白药物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展大量原创性研究,获批上市三种重要创新产品10年间累计销售突破100亿,其中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是世界上首个上市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药物,该品种系列制剂2015年至2017年产品累计销售总额为15.79亿,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60%,居全国第一。


我省主持完成获奖项目一览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复合地基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浙大龚晓南教授团队)


龚晓南院士团队  卢绍庆 摄


完成人:龚晓南、郑刚、谢永利、俞建霖、陈昌富、宋二祥、刘吉福、崔维孝、卢萌盟、邓亚光、刁钰、张玲、张宏光、徐日庆、吴慧明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天津大学,长安大学,湖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劲桩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开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介绍:项目组经过三十年的理论和技术创新,创建了复合地基理论体系,研发了系列高性能复合地基技术,形成了完整工程应用体系,突破了传统地基技术瓶颈,实现了地基的快速、经济和高效处理,使复合地基成为与浅基础、桩基础并列的土木工程第三种常用地基基础型式,并成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与教学的重要内容,基础工程类各种设计手册和指南的重要章节。


背后的故事:》》浙大龚晓南教授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天然活性同系物的分子辨识分离新技术及应用(浙大任其龙教授团队)


图为任其龙(左二)团队。 樊畅 摄


完成人:任其龙(浙江大学),邢华斌(浙江大学),钱国平(浙江花园生物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鲍宗必(浙江大学),杨启炜(浙江大学),张治国(浙江大学)


介绍:项目面向分子结构高度相似的天然活性同系物复杂体系,从分子间多重相互作用入手,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天然活性同系物辨识萃取分离新方法与技术平台,实现工业化应用。形成了由分子辨识分离的理论基础,到核心技术创建和工业应用突破的完整体系,使我国天然活性同系物单体制造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背后的故事:》》浙大任其龙教授团队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重大工程结构安全服役的高韧性纤维混凝土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浙大教授徐世烺团队)


徐世烺(中)团队。 马宇丹 摄


完成人:徐世烺(浙江大学),李庆华(浙江大学),谭恺炎(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余江滔(同济大学),陈志远(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振宇(浙江大学)


介绍:项目采用力学理论建模、材料研制发明、结构型式革新、施工技术创新有机交叉融合的技术路线,历经近20年研究和工程实践,发明了高韧性纤维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背后的故事:》》浙大教授徐世烺:2.0版高韧性混凝土打造更“强”建筑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泮托拉唑钠及制剂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浙大药学院教授胡富强)


胡富强(左一)团队。 卢绍庆 摄


完成人:胡富强、姚忠立、袁弘、洪利娅、张昀、郑国钢、黄雪慧、徐仲军、方国林、鄢丰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新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介绍:项目通过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率先突破制药产业化的晶型与结晶控制、迟释包衣和杂质分离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原料药、肠溶微丸胶囊、注射剂产业化,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明显降低产品价格,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提供支撑。 


背后的故事:》》浙大药学院教授胡富强:15年用心 终得百姓放心药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绿色催化合成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浙工大李小年教授团队)


李小年教授团队,左二为李小年教授


在化工领域,催化剂技术是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如果把一个反应历程看作是翻越一座山峰,那么开发催化剂就相当于穿凿隧道,催化剂在此反应中的作用就相当于从走盘山公路改为穿越隧道。催化剂不仅能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物收率,同时还可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浙江工业大学,有一支团队潜心15年艰苦探索和持续钻研,在没有国际国内先例的情况下,在金属催化剂技术上不断取得创新,终于解决了合成取代芳胺系列产品中的关键共性催化剂技术与工艺、设备等问题——1月8日,2018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由校长李小年领衔的“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绿色催化合成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背后的故事:》》浙工大李小年教授团队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原创细胞生长因子类蛋白药物关键技术突破、理论创新及产业化(温医大校长李校堃团队)


李校堃教授团队,二排左四为李校堃教授


1月8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团队的项目《我国原创细胞生长因子类蛋白药物关键技术突破、理论创新及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李校堃带领的科研团队历经近30年探索与实践,在国家863、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等项目支持下,通过产学研协同和校企医整合创新,重点围绕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临床转化和制剂开发的共性技术难题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在过程工艺优化、新型蛋白制剂开发、长效修饰工艺建立、适应症范围拓展、新机制和新功能发现等方面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极大提升生长因子创新药物的适用人群和患者依从性,显著提高了我国在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形成了我国自主创新药物研究及推广新理论,确立了我国生长因子类药物产业化的国际地位。


本次获奖项目完成人依次是李校堃,王晓杰,黄志锋,林丽,肖健,黄亚东,惠琦,方海洲,宋礼华。项目完成单位分别是温州医科大学,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背后的故事:》》温医大校长李校堃团队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废旧聚酯高效再生及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


主要完成人及主要完成单位:王华平,钱军,陈浩,金剑,戴泽新,王少博,陈烨,仝文奇,邢喜全,方叶青 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原工学院 。


浙江新闻+近五年来,浙江大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17年度: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7年度: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3年度: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研究与应用


2013年度: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


○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


2015年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


2016年度: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




猜你喜欢


开门红!国足赢了;一诺千金!莲都六旬母亲卖鸡蛋替儿还债感动众人|浙江早班车(语音版)


从乡镇企业到跨国公司 鲁冠球说企业家注定要创造奉献牺牲


厉害了浙江!比埃菲尔铁塔还高56米,世界最高输电铁塔即将投运


免征额提高,预扣预缴、汇算清缴,专项附加扣除……个税红包 照单全收


祝贺!


来源:浙江新闻(记者 曾福泉 黄慧仙 通讯员 袁玲玲)、浙江24小时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