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48岁男子突然离世,却用这种方式救了6个人!手术室里,医护人员集体鞠躬
对于48岁的张先生(化名)来说,2月27日这一天,是他告别家人朋友的一天,也是他以另一种方式“重生”的一天。
▲手术室里,医护人员集体向他鞠躬
昨天(2月27日)早上7点40分,张先生从浙大二院综合ICU中被推出,送往手术室,在那里,他捐出全身器官(1心脏、2肺脏、1肝脏、2肾脏及1对眼角膜),完成生命的“交接仪式”。
特殊时期下的告别
只有隔着一米的轻声呼喊
和极力克制的低声啜泣
麻醉手术部与综合ICU间短短的二十米路程,对家人来说,无疑有些“残忍”。
特殊疫情时期的告别,没有亲吻、触摸,只有隔着一米的轻声呼喊和极力克制的低声啜泣。
病床上的张先生,双眼紧闭但面容温和,就像他女儿说的“我爸爸是个很善良、很和蔼的人,对谁都笑眯眯的,别人有什么困难找他,他都是一副热心肠”,永远“睡去”的他,看起来依然如此。
如果不是这场意外的疾病,他可能还会继续与人为善,做一个好爸爸、好丈夫,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他如果知道自己的器官能帮助更多陌生的生命,能继续留在这个世界上,一定会选择去捐献的!”张先生的妻子含泪说。
医护人员集体向捐献者鞠躬默哀
6台手术成功完成
2月27日早上8点15分,滨江院区手术室,手术开始。
肺移植
心脏移植
今天早上,他已经摘掉了呼吸机,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了。
肝脏移植
今天早上,气管插管已经撤除,超声检查显示,肝脏血流通畅,各项指标都在好转,今天下午将转到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肾脏移植
这场移植背后,协同作战的有OPO(器官捐献协调员)、重症医学、麻醉手术部、超声医学、检验、输血、病理、临床药学、护理等多学科的医护专家团队,从27日上午7点到晚上7点,整整12小时,100余位医护人员通力配合,6个生命重获新生!
疫情期间,手术风险巨大
防控必须从每个微小细节开始
手术成功的背后,器官移植的等待与准备,对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来说,同样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特殊时期,普通就医都尽量避免,手术更存在巨大风险,一旦哪个环节的防控没有到位,后果都可能不堪设想。
更何况,接受器官捐赠的患者都是在器官衰竭的状态下,抵抗力远远低于正常人。加上人员复杂、流动性大,更容易发生聚集性感染和交叉感染。
防控,必须从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开始。
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浙大二院的第一场器官移植手术。“疫情防控力度不变,抢救危重病人的力度也不能变!”浙大二院院长王建安表示。
|反复的核酸检测
自张先生转入综合ICU,即接受多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在失去救治可能后,医护人员仍每日对其进行核酸检测,予以单间隔离,时刻警惕着疫情风险。
|移植前的三道筛查
为了尽可能保障手术的安全,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在手术前必须经过三道筛查。一道是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拒绝疫情高发地患者接受手术),一道是检查临床症状,还有一道是胸部CT检查及入院后24小时一次的核酸检测。针对外院患者,医院专门设计入院路线,入院后即行保护性隔离。
|备血,确保万无一失
更多新闻
来源:浙江之声(记者:王娴 通讯员:方序、周昀洁、童小仙、王意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值班编辑:吴桑
鞠躬,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