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0万尾大黄鱼接受野化训练!“王者”何时归来?

浙江新闻 2021-10-06

大黄鱼放流。浙江海洋大学 供图


“小家伙们怎么样了?能适应天气变化吗?”春节过后,气温逐渐回暖,望着湛蓝的海面,浙江海洋大学的研究员想起运到福建越冬的20余万尾大黄鱼苗,不免有些担心:“等三四月份水温再高一些,这些鱼苗将被运回东海,经过野化训练后陆续放流,到时它们就有足够适应海洋环境的生存能力了。”从2019年12月起,浙江海洋大学牵头专家团队实施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工程,目标是用3年时间将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恢复到1000吨。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由于过度捕捞,野生大黄鱼逐渐变得“一鱼难求”。为了守护这片海,让大黄鱼“王者”归来,从严格实行东海伏季休渔制度、到启动岱衢族大黄鱼野生亲体采捕、保活、繁育和种质库建设项目、再到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工程,我省持续保护与修复渔业资源,努力实现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



去年底,一份惊喜提振了所有人的信心。奉化渔民在东海意外捞起了1500多斤野生大黄鱼。这种盛况,在浙江海域已经多年未见。


大黄鱼归来背后有哪些故事?又给海洋生态保护带来哪些启示?记者跟随专家学者前往奉化、岱山等地探寻。


野生大黄鱼资源有了修复新迹象


奉化莼湖街道桐照村,有“中国第一渔村”之称。说起一次性捕获上千斤大黄鱼时的场景,船老大尹士伦形容“就像做梦一样”:“回到渔村后,码头上站满了人,村民们鼓掌相拥,许多人更是特意从外地赶来,渔村比过年还热闹。”出海这么多年,尹士伦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大规模的野生大黄鱼。有老渔民回忆,上一次至少要追溯到30多年前,后来一网下去捞上来的鱼中,夹杂着两三条大黄鱼,大家就觉得很走运了。


研究人员测量大黄鱼体长。浙江海洋大学 供图


村里的水产老板林杰眼疾手快,第一时间收购了这些大黄鱼。在来买鱼的顾客中,有一名很特别。他没有左挑右选,而是随机购买了4条大黄鱼。林杰一称重:6两、7.6两、8.8两、一斤,个头不算大,他却连连说“够了”。


这名顾客正是浙江海洋大学博士陶震,此前他已跟林杰预约,要买几条大黄鱼回去做实验,想通过基因测序来推断这批大黄鱼到底是不是野生的,又有多“野”,并据此溯源它们属于哪个地理族群。


历史上,我国沿海存在3个大黄鱼地理族群,它们在形态、寿命、种群结构和资源数量上有明显差异。其中,分布在雷州半岛以东的硇洲族大黄鱼寿命最短,种群结构最简单,数量最少;分布在浙江和江苏南部的岱衢族大黄鱼寿命最长,种群结构最复杂,数量最多;而分布在福建、广东的闽-粤东族大黄鱼则介于两者之间。


早在10多年前,浙江海洋大学的专家就开始研究大黄鱼,对岱衢族大黄鱼做过全基因组测序。这么多年过去了,海里有没有发生变化?目前浙江海域的野生大黄鱼又以哪一种为主?陶震和许多研究大黄鱼多年的专家一样都想知道。这次实验正好能为他们提供判断。


回到学校的当晚,陶震就把买来的大黄鱼带进了实验室。在测量和登记好大黄鱼的体型、重量等数据后,他和同事们用手术刀仔细将它们一一解剖,并提取每条鱼背部的少量肌肉进行DNA检测。


研究人员为准备放流的大黄鱼打标签。浙江海洋大学 供图


“对比分析岱衢族大黄鱼的相关基因数据后,我们发现这些鱼并不是岱衢族大黄鱼。”陶震对此感到疑惑:“会不会是渔民养殖后从网箱里逃出去的?”


他们进一步做了脂肪酸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大黄鱼的肌肉中特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偏少。“海水温度偏高,大黄鱼的特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就会偏少,这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陶震说,两组实验结果表明奉化渔民捕获的这些大黄鱼更适应暖水环境,和在南方越冬的闽-粤东族大黄鱼亲缘关系较近。


“冬天是野生大黄鱼的越冬期,这些鱼很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从深水区洄游上来,然后碰巧被网到了。”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很兴奋,此次捕获大黄鱼的地点——东海165渔区,正是上世纪70年代初发现的野生大黄鱼传统越冬场及洄游通道之一。


这次实验的意义十分重大。“虽然捕获的大黄鱼并不是岱衢族,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过沿海各地多年以来坚持不懈的伏季休渔以及增殖放流等,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已经有了修复的新迹象。”严小军说。


200万尾鱼宝宝接受野化训练


浙江海洋生态资源极其丰富。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很多渔民把船开到了更远的深海捕捞,网眼也越用越小,渔船还装上了高精度的鱼群探测器。造成的严重后果是,渔业资源急剧下降,野生大黄鱼更是“一鱼难求”。物以稀为贵。几年前,宁波一条9.8斤重的野生大黄鱼卖出14.8万元,价格堪比一辆小轿车。


为了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资源,自2007年起,宁波开始实施岱衢族大黄鱼野生亲体采捕、保活、繁育和种质库建设项目,将在岱衢洋捕获的大黄鱼进行规模化养殖并放流,数量以千万尾计。


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工程的海上育苗基地。浙江海洋大学 供图


但是,捕鱼容易“养鱼”难。大黄鱼要怎么养?养到什么阶段再放流较合适?这些都是难题。


为此,浙江海洋大学的研究团队做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将小于5厘米长的鱼苗直接放流,存活率只有2%至10%左右;而将鱼养到10厘米长以上,并进行科学的野化训练后再放流,存活率可达到70%至90%以上。


东极青浜岛附近海域,位于岱衢洋的外侧,被选为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工程的海上育苗基地,目前已投放了200万尾鱼苗。浙江海洋大学研究生赵建宜和几位同学正在这里进行大黄鱼苗音响驯化实验。


常年在岛上“照料”大黄鱼的渔民林师傅,带着记者从青浜岛码头出发,划一艘小木船约10多分钟,便到了基地。从小网箱换到大网箱,再到大围网,大黄鱼苗将经历音响驯化、投饵捕食训练、与自然种群融合等一系列野化训练。


大黄鱼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每天清晨4时许,赵建宜和同学们就起床出海,一个月后,他们逐渐总结出了规律——鱼苗们一般在天亮前和黄昏时分进食,并且对声音很敏感。


于是,同学们自制了一段旋律,反复测量大黄鱼对声音的最佳接收范围,还进行了多项实验,排除了人和方位等外界因素对鱼苗的影响,一次次加强驯化效果。


在频繁“互动”中,双方渐渐找到了“默契”。如今一听到水中的旋律,鱼苗们便会主动聚拢过来。


“随着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我们将把海上育苗基地建设成一个‘种子渔场’,并加大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对大黄鱼苗进行集中放养,这将大幅提高增殖放流的效果。”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钱卫国从事渔业研究20余年,在他眼中,这个全新概念的“种子渔场”不仅是一个大型的海上实验室,还能进一步发展成为集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实践基地,促进更多海洋生态资源的保护与修复。


研究人员为准备放流的大黄鱼打标签。浙江海洋大学 供图


科学放流重建资源良性循环


对渔民们来说,茫茫大海,承载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


从17岁下海到60岁上岸,岱山渔民黄正月捕了大半辈子鱼,见证了东海经济鱼类造福了一代又一代渔民。


“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入关舫。”在黄正月的印象中,岱衢洋、猫头洋、嵊泗黄龙海域等,过去一网下去就能捞上两三千斤大黄鱼。丰收时节,家家户户腌制大黄鱼鲞,蒸熟后整个渔村都飘满了香气。


这样的景象什么时候能重现?这是渔民们最关切的问题。他们也为这一天的到来贡献着自己的一分力量。


今年是东海伏季休渔的第27个年头。每当浙江渔业部门执法人员向渔民们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时,都能得到广泛响应。有过惨痛的滥捕教训,大家早已明白不能“涸泽而渔”的道理。“野生大黄鱼是海里的‘软黄金’,可不能让它们‘断子绝孙’。”尹士伦说。


严守休渔期的规定是渔民们的承诺,而对专家们来说,全面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恢复和发展是他们的承诺。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除了海上育苗,实现科学放流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钱卫国告诉记者,放流的鱼要符合当地海洋环境,要放在特定海域,还要经过野化训练并能成功繁殖。


大黄鱼放流。浙江海洋大学 供图


在浙江海域,放流大黄鱼较好区域之一就是中街山列岛海域。这里岛屿众多,海水暖流与长江径流交汇,很适合岱衢族大黄鱼生长繁殖。从海上育苗基地出来的大黄鱼就是放流到了这里,目前已超过1万尾,我们正计划以这片约50平方公里的海域为中心,持续重建直到恢复东海野生大黄鱼栖息地。”钱卫国告诉记者,每条被放流的鱼都被植入芯片作为标记,以便了解它们的生活轨迹,为接下来的大黄鱼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有人好奇,放流的大黄鱼能算野生的吗?对这个问题,严小军解释,要根据鱼的生长史来定义,“如果一条鱼从产卵到生长都在天然的海洋环境中,才能称得上是野生鱼。”而送到海上育苗基地的鱼苗,是由野生岱衢族大黄鱼繁殖而来的。也就是说,它们的“父母”都是野生的,但它们自己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它们之后在海里繁殖的下一代,就是野生大黄鱼了。”严小军说。


这意味着,只要放流得当,越来越多的大黄鱼经过至少2至3年的生长周期,会向自然种群逐步演化,最终形成资源重建的良性循环。


能适应海洋环境,习惯结队群居,懂得洄游越冬,顺应自然繁殖规律……我们期待,未来,大黄鱼们能自由遨游大海,实现“王者归来”。


浙江新闻+黄鱼七兄弟


在东海边长大的渔民们,通常把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梅童鱼、鮸鱼、黄唇鱼、毛鲿鱼称为“黄鱼七兄弟”。它们都属于硬骨鱼纲的石首科。石首科鱼类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头里面有一对大大的耳石,因为长得相似,很多人不太分得清楚。


NO.1 大黄鱼


大黄鱼因通体金黄而得名。它能长到80多厘米,鱼尾细长,鳞片略小。它曾是东海舟山渔场的四大经济鱼类之一,现在野生大黄鱼比较稀少,市面上看到头圆、嘴小、腹大的大多是养殖大黄鱼,而野生大黄鱼嘴又尖又大,呈瘦长型。


NO.2 小黄鱼


小黄鱼也叫“黄花鱼”“小黄花”。它最大约能长到30厘米,体形似大黄鱼,但头较长,眼较小,鳞片较大,尾柄短而宽,背鳍起点至侧线间有五六行鳞呈金黄色。


NO.3 梅童鱼


市面上常见的梅童鱼,通常是棘头梅童鱼。因头部较大又名“大头梅”,鱼如其名,稚嫩可爱,最大的也不过15厘米。它通体金黄,味道鲜美,在黄海、东海、南海近海海域都有分布,并且越是浑浊的海域,梅童鱼的颜色就越黄。


NO.4 黄姑鱼


黄姑鱼又称“黄婆子”“黄三”,名字非常形象,因为它通体金黄,仅次于大黄鱼、小黄鱼,位居“老三”。它最大能长到40多厘米。黄姑鱼也有家族,有白姑鱼、黑姑鱼、叫姑鱼,从颜色等区分。


NO.5 鮸鱼


鮸鱼长得黑不溜秋,口大而微斜、体被栉鳞、鳞片细小,但外形还是与黄鱼相似,最大能长到60多厘米。与黄鱼一样,如今鮸鱼也已实现人工养殖。


NO.6 黄唇鱼


黄唇鱼被闽粤人称为“金钱鮸”“金钱猛鱼”,又名“鱼高”,温州人称“黄甘”。它最大能长到180厘米,体长、侧扁,尾柄细长,体背棕黄色,腹侧灰黄色,各鳍色素较深,有时呈灰黑色,显著特点是胸鳍腋下有一圆形黑斑。黄唇鱼是我国特有鱼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NO.7 毛鲿鱼


毛鲿鱼是一种海洋性洄游鱼类,也叫“褐毛鲿”“舟山大鱼”。它可长到100厘米以上,非常罕见。




更多新闻


源:浙江日报记者 钱祎 黄宁璐,版归原作者所有。


值班编辑:薛妍辰

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