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功着陆后,总设计师哭了

浙江新闻 2022-01-17


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

早前报道》》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难掩激动忍不住落泪



“祝融号”火星车传回遥测信号后

飞控中心亮起大红屏

航天人激动高呼

“火星,你好!”

控制中心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和探测器系统总指挥赫荣伟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面对如此真情流露的总设计师

网友们也纷纷留言:

真是了不起,太厉害了!



为何他们如此激动?

因为登陆火星实属不易


到目前为止

人类进行的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

只有50%左右

大部分都失败在了着陆火星阶段

天问一号从进入火星大气

到最终着陆成功

大约经历了9分钟的时间

很多人用“恐怖”二字形容这一阶段



“恐怖”一:距离
由于地球与火星距离遥远

通信时延达到18分钟左右

从地面发送一条指令

天问一号要在18分钟之后才能收到

而整个着陆过程

却只有短短9分钟左右



“恐怖”二:着陆天问一号整个减速过程主要分为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和动力减速三个阶段过程极其复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着陆失败


天问一号正是经受住了

每一个挑战

才实现了着陆火星任务的圆满成功


火星探秘的背后还有这些人和故事


火星,古人称“荧惑”

荧荧像火,又行踪不定

令人迷惑

从目光与苍穹相遇的那一刻起

我们的祖祖辈辈

就从未停止翘首问天



1956年秋天,北京古观象台

成千上万的人围着望远镜排起长队

报上登了“火星今年距离地球最近”的消息

大家总算有机会看看火星的“芳容”

虽然一个人一次只能看不到一分钟

并且效果如下图所示



但对火星迷来说

这已足够让人兴奋

有人甚至一次次排队

就想看看能不能瞅见“火星人”



一位叫李元的年轻人

天天来古观象台

为大家介绍火星知识

从小就对星空无限热爱的李元

曾手绘一张星图庆祝抗战胜利



他还参与筹建了

新中国第一座天文馆

北京天文馆

由他编制的星空表演节目

《到宇宙去旅行》

成为当时的“爆款”

只要花上三根冰棍钱

观众就能坐在表演大厅里

看着天文奇观浮想联翩



一位特殊观众

也来看了星空表演

那就是周恩来总理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

一代代科学家

把中国人的视线送得更高更远

2016年初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

就在几个月之后

91岁的李元与世长辞



浩瀚星空

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有一颗“李元”星

这位看了一辈子火星的老人

仿佛以另一种形式

“注视”着中国的“探火”征程



这是中国火星探测计划

首席科学家万卫星

在他看来,中国人已经不满足于

到火星表面看一看

而是看向时间的深处、空间的深处


为了完善方案

万卫星组织科学家与工程师一次次“会师”

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些年,万卫星太忙了

他的办公室总是很热闹

有学生数过,半小时能来7拨人



然而一张肿瘤晚期通知单

让他不得不慢下脚步

他干脆把办公室“搬”到了医院

2020年4月

“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只剩三个月时

万卫星住进了ICU病房



2020年5月20日

万卫星带着遗憾走了

2020年7月23日

“天问一号”发射成功



如今,跟随“天问一号”

我们终于抵达火星

星辰大海就在眼前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

曾为中华民族奔向宇宙

默默付出的人

他们的名字

与灿烂群星同在




更多新闻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微博评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值班编辑:钱逸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