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顺其自然”,怎样“自然而然”

之江潮 浙江新闻 2022-12-10


浙江人“顺其自然”是个名人,尽管谁也没见过他(她)。


近日,宁波市慈善总会又收到了老朋友“顺其自然”的挂号信,里面是厚厚一沓汇款单。


24年,1469万元——从1999年至今,“顺其自然”的捐赠,每年冬季都如约而至。今年的捐款数达到了106万,又创新高。


话题#顺其自然24年捐款1469万#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网友们多是点赞和致敬。在浙江,既不缺瞬间的见义勇为,又有这么多细水长流的善举。“顺其自然”的效应,如何持续放大?




世间的美好,最能打动人心。有网友评价“顺其自然”,做好事不容易,一直坚持做好事更不容易。


宁波市慈善总会的档案袋里,记录这位神秘爱心人士24年的爱心“足迹”——


1999年12月6日,捐款5万元,用于给特困家庭送温暖;

2000年12月5日,捐款20万元,用于建造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仁慈教学楼”;

……

2019年11月27日,捐款101万元,其中100万元用于2020年黔西南州甬黔儿童体验馆建设,剩余1万元转入2021年留待安排;

2021年11月22日,捐款105万元,用于四川凉山放助学和教育设施改善项目。


“顺其自然”寄来的汇款单。(资料图)


根据有关规定,单笔汇款超过1万元,汇款者必须用实名。而“顺其自然”特意采取多张9999元汇款单的方式,只为隐藏真实姓名。“顺其自然”曾在匿名信中写道:“好事不说,坏事不做”。


中华民族历来将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奉为美德。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士就意识到了“善”的重要。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墨子说,兼相爱,交相利……历经数千年的沉淀,慈善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


如果说一时的善举令人感动,那长年累月的低调坚持则更显伟大。


24年的坚持,让“顺其自然”这四个字成为了宁波、乃至浙江的一张“爱心金名片”。“顺其自然”这些年的每次捐款,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不断唤起大家内心的善意。


2015年,民政部授予“顺其自然”“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浙江省档案馆2018年开始的常设展“大写浙江人”共展示百余位浙江古今杰出人物,“顺其自然”是其中唯一的隐名者。


这些年,在“顺其自然”的帮助下,受益群体不断增加,已有2000余名困难学子得到资助,多所学校重建了教学楼或添置了教学设施。这个还在续写的爱心故事,不断荡开善的涟漪。


“顺其自然”的捐款用于改善延边州教学设施。宁波市慈善总会供图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在浙江,带来过温暖和感动的神秘爱心人士远不止“顺其自然”。2022年的第五届“海盐慈善奖”表彰大会上,被授予“慈善突出贡献奖”的“金粟缘人”一直没有现身,奖状也无人认领。


2019年,第六届浙江慈善大会现场,无人认领的奖杯。海盐县慈善总会供图


每年冬天,这位“金粟缘人”都会向当地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2022年是连续捐款的第8年。“金粟缘人”婉拒了所有媒体采访,只用“有能力的时候常做好事,没能力的时候常存好心”这句话概括了捐款初衷。


在温州,从2002年开始,就有人以“兰小草”的名义捐助善款。这位神秘捐款人曾许下公益诺言,将以每年2万元捐款,持续33年。


在绍兴,两位老人在建党百年之际匿名捐款100万元,并表示今后还要继续捐赠:“如果一定要留,就写‘我是党员’。”


这些神秘爱心人士是谁?一开始,人们难免好奇。


宁波曾发起过寻找“顺其自然”的活动,但出于对捐款人意愿的尊重,大家后来放弃了寻找。


如果不是因病离世,人们同样很难得知,“兰小草”是温州市洞头区乡村医生王珏。2017年在弥留之际,他还不忘叮嘱妻儿,要多做公益事。


其实,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想找到“顺其自然”们并非难事。我们不去寻找,也是为了尊重他们那颗回报社会的赤诚之心。


这些年,大家对“顺其自然”真身的讨论窥探越来越少,但对这种匿名暖心善举的效仿却越来越多。在“顺其自然”的带动下,宁波市慈善总会已收到其他隐名捐赠超过5000人次,总额超过五千万元;继“兰小草”后,出现了“美叶子”进行接力捐赠……大爱无言,汇聚成一股股向善的力量。这些隐秘的爱心人士,如同一粒粒蒲公英种子,随风传播,也把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传递给更多人。


为什么浙江这片土地上能涌现出这么多凡人善事?季羡林先生曾说,慈善是良好道德的发扬,又是道德积累的开端。一个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既要宣传、引导,更要实践、参与。


这些年,浙江不断发挥人文优势、激发精神力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树立社会新风尚,“最美浙江人”效应持续放大。广泛宣传源于平凡的感动,用榜样力量温暖启迪人心,以先进典型引领道德风尚,浙江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全域精神文明建设,把善事传播得更远,去激励更多人怀善念、行善举。



浙江倡导宣传“顺其自然”的善举,不仅仅是因为这位爱心人士做了一件坚持了24年的好事,更深层次的含义是,这一行为的背后,是对推进共同富裕身体力行的实践。


第三次分配,被喻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柔之手”。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方式,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补充,对促进共同富裕有着积极作用。在当下的语境中,公益慈善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而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用好“慈善之手”缩小收入差距,助力共同富裕,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以现代法律的形式引导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促进慈善以各种形态融入到社会各领域。我国的《慈善法》出台于2016年,明确了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等规定,意在调动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但对比国外相关法律,像股权捐赠、慈善信托等很多领域还有待细化。


对于慈善事业,这些年一些认识误区也没有完全消散。比如,应该坦然承认,慈善捐赠可以是无私奉献,也可以图个好名声。现代经济学有一个“理性经济人假设”,个人慈善捐赠行为都是基于个人的理性选择。高调行善未必就是动机不良,善举的效果并不会因为动机不同而改变。我们赞美匿名捐赠者,也欢迎更多亮出姓名的善举。


发展慈善事业,不仅要“顺其自然”,更要“自然而然”。向善而行,是个人的小事,也是关乎社会的大事。




更多新闻


来源:之江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薛妍辰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