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以上,浙江的目标为何这样定?

浙江新闻 2023-01-20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展预期目标最受关注。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这是浙江今年给出的数字。

  

去年,在三重压力以及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的影响下,浙江顽强打拼,保持了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

  

在此基础上,提出5%以上的预期增长,有人担心低了:在防疫政策优化调整背景下,是否有些保守?有人感觉高了:今年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怎么看5%?

宁波舟山港北仑穿山港区 图源:新华社
一、多方因素看过来


去年底,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发展迎来更好预期,浙江蓄势待发,开始“全力拼经济”。

  

此时提出5%以上的GDP预期增速,综合考虑到多方面因素。

  

首先,要看清当下发展形势。

  

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并非一劳永逸,在预期人流物流商流更加畅通的同时,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年内疫情还会带来哪些影响?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变化如何应对?这些都是需要慎重考量与评估的问题,也都蕴含着潜在的发展风险。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正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发展的不确定性,统筹好安全与发展,守住底线。

  

其次,疫情3年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淼认为,当前不论是建设保障房以稳住地产投资,还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对冲总需求不足,都需要充足的财政支持。

  

过去3年,在疫情冲击下,我国税收受到影响。2022年1月至11月,全国税收收入152826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5%,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7.1%。

  

同时,受土地出让收入大幅退潮影响,政府性基金收入的预算完成度也深受影响,这些都是不得不面对并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金华智慧化工厂助力高端“智”造。


最后,要对标国际发展大势。

  

面对经济全球化大势,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可以独善其身。

  

从海外的经验来看,逐渐走出疫情、消费环境逐渐改善的大方向是确定的,但受疫情反弹和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加强的影响,短期消费仍然承压。

  

世界银行1月10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7%,较去年6月预测下调1.3个百分点,为近30年来第三低水平。去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将2023年预期下调至2.2%。

  

“但考虑到浙江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成本优势依然存在,浙江制造的出口竞争力仍然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吕淼说。


二、大时空里找定位

看清5%,要将其放到更大的时空中。

  

共克时艰,全国一盘棋,把发展预期放入全国坐标系很有必要。

  

先看浙江建立跨省域经济联系的“根据地”:长三角。

  

1月11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2022年上海GDP预计达到4.45万亿元,2023年预期增长5.5%以上。

  

作为区域“龙头”,上海的向好预期给长三角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12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出炉,2022年广东GDP预计达到12.8万亿元,预计增长2%左右,2023年预期增长5%以上。

  

同为经济大省,浙江与广东一个东向窗口,一个南向窗口。两省体量虽有差距,但在全国发展中承担的责任与发展的路径确有相似之处。

  

结合两省去年经济发展的类似状况以及对今年经济发展形势的相似研判,不约而同地提出5%以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交叉验证了目标的科学性。


嘉兴桐乡桐昆集团聚酯纤维“未来工厂”。

空间对比,能找到标尺,强化发展信心。拉长时间轴,则能更加理性地看待5%。

  

经济目标纵然经过精密计算得出,但也是基于当下发展环境做出的判断。因此这个目标是预期而非底线,是可以随环境变化动态调整的而非封闭不变的。

  

允许波动,看到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是透过目标看发展的前提。

  

报告中提出,浙江到2027年GDP达到12万亿元。2023年的5%以上只是未来五年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把年度目标割裂开来,发展形势在变,每一年也都会根据上一年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达到最终的12万亿元。

  

目标固然重要,但允许调整、不因没完成目标而气馁,才是树立发展自信的关键所在。


三、重拳迭出闯难关

目标如何完成?浙江已有动作,而且很重磅。

  

1月9日,召开2023年经济政策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出台“8+4”政策体系;1月10日,召开全省2023年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工作部署会,部署全年重大项目投资工作。

  

前者以高效集成的政策供给坚定发展信心,后者则旨在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

  

“开个好头。”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进入2023年,一刻都没闲着,梳理政策、项目成为日常。

  

据了解,2023年浙江已安排第一批791个项目,今年计划投资8337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51个,续建项目540个。

  

后续,浙江将围绕当下的难点、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的重点采取一系列措施。


临近春节,义乌国际商贸城采购人群。资料图


难点在哪?促消费。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被放在今年经济工作的首位,并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为什么难?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叶建亮认为:消费不像投资,靠推动政府和企业扩大投资就可以有明显效果,要刺激消费,功夫不在消费本身,而在消费之外。

  

为此,浙江提出鼓励消费模式、消费业态、消费场景创新,打响“浙里来消费”品牌,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左右。

 

对平台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关注,则在路径和领域上,为促消费打开更大体量的空间,推动消费提质。

  

特点在哪?企业、产业和开放。

  

报告中,能看到许多具有浙江辨识度的表述。

  

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浙江将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擦亮民营经济这张“金名片”。

  

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这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优化制造业结构。

  

精心组织千团万企“走出去”拓市场抢订单。把火上热搜的行动变为常态之举,确保出口占全国份额保持在14.5%左右。


正在成长中的天台山苍山产业集聚区。

今年是“山海协作”工程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以此为新起点,浙江将持续提高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报告提出着力提升县城承载能力;促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等。

  

今后五年是浙江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努力实现5%以上的目标,就能为走好新征程打个样。

  

2023年,可期可盼。


【代表委员访谈】
浙江如何“全力拼经济”?代表委员这么说——

省人大代表仇建平。
省人大代表、巨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仇建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拓市场抢订单引外资,进一步扩大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这些让我印象深刻。

  

围绕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作为制造业企业代表,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完善全球布局,夯实国际研发和渠道优势,不断做大做强中国民族品牌,加快推动浙江制造走向世界。同时,巨星还将统筹利用好全球资源,占领国际价值链制高点,让优质的国际化生产技术、人才实现回流。


省政协委员蒋伟峰。
省政协委员、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蒋伟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山海协作”工程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为新起点,持续提高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浙江要在产业培育、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上协同发力,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活品质同质化上同步推进,加大投入力度、补齐发展短板,稳住农业这块“压舱石”,让千万农民增收共富、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不竭动力,让2023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均衡更协调。

省人大代表梁海刚。
省人大代表、浙江省松阳县委副书记、县长梁海刚:

山区县是推动全省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力量。

  

2023年,我们将抓住“千项万亿”工程契机,目前初步谋划年度省市县重点项目54个,总投资超570亿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化“链长制”,聚焦“综合交通、不锈钢管、茶产业、中医药”四大产业链条,加快传统不锈钢管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赛道智慧交通新增长极,再造一个线上茶叶市场,发展全域康养、古村民宿等富民产业,强化招大引强,力争全年新招引大项目22个以上。



更多新闻


来源:浙江日报记者 王世琪 祝梅 郑亚丽/文 姚颖康 吕之遥 魏志阳/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吴桑 薛妍辰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