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阳过”后,抗体能保护我们多久?浙江省疾控专家回应→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刚刚经历一次全国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多数人已经康复,还有部分人仍在康复之中。这个时段,在全国范围内人群的免疫保护力处在一个较高的时期。
不少人表示关切:“阳过”之后体内产生的抗体怎么起作用?较高水平的免疫保护力能够维持多长时间?怎样才能延长免疫力的“保质期”?15日,记者专访了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所副所长何寒青。
抗体能保护我们多久
何寒青告诉记者,人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力,通常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获得——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这两种方式都能让人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形成保护我们的“屏障”。
在保护机制上,二者也有些类似。
人体接触新冠病毒后,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种抵抗病毒的免疫球蛋白,这种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另一方面,接种新冠疫苗本身就是一次“病毒演练”,能诱导身体产生大量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
“两者都是通过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形成免疫记忆等方式来保护我们的。”何寒青进一步解释,形成免疫记忆后,当有病毒侵入时,人体便能迅速识别,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抵御病毒。
那么,这些抗体能够保护我们多久?
“在接种或感染一个星期左右,保护性抗体就会产生,并且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达到较高水平,3至6个月后开始有所下降,最后稳定在某个水平。”何寒青说,抗体水平下降并不意味着没有保护效果,人体内仍然有一定的免疫记忆,如果有类似的病毒侵入还是能识别并激活抗体,只是时间长了以后产生抗体水平可能相对低些。
一般来说,在病毒没有发生明显变异、逃逸能力没有明显增强的情况下,大多数“阳过”人群在3至6个月内感染的风险是比较低的。
后续怎么加强免疫
上一轮疫情“过峰”后,新冠病毒在国内处于低水平流行阶段。身体在逐渐恢复,生活节奏也在同步恢复,欣喜的同时,人们也有对下一轮疫情的隐忧。
“下一次的高峰会不会来,会在什么时候到来,这些是没有确定答案的。”何寒青说,我们还是要考虑病毒的变异和免疫逃逸情况,基于目前人群的免疫水平来看,短期内再出现非常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个人防护。”何寒青说,病毒还在持续发生变异,大多数人接种新冠病毒“第三针”或“第一剂加强”的时间都在一年以前,如果没有“阳过”,可能体内的抗体也处于较低水平,还是有感染风险。在病毒的低水平流行期里,我们也要做好防护,增强个人免疫能力。
对此,何寒青提出三方面建议。“在上一次疫情高峰中,我们看到症状比较严重的感染者大部分还是免疫力低下的群体,比如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所以,我们首先还是要增强自身体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更好了,一般来说对于疾病的抵抗力和感染后自我恢复能力也会更强。”
同时,接种新冠疫苗仍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研究表明,通过接种加强针,一方面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记忆,另一方面也会提升抗体水平,进一步巩固对发病,尤其是对重症和死亡的预防作用。
何寒青建议符合接种要求的人群应该尽快完成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感染高风险人群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第四针”也就是第2剂加强针;根据目前免疫程序,“阳过”的人群在6个月后也可以考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浙里办APP提供预约接种服务,可以线上预约,也可以联系当地疾控部门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进行咨询。
根据当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所有批准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2剂加强免疫,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何寒青解释,序贯免疫也就是接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这样能够提供更多元化的保护。比如前三针均接种了灭活疫苗,第四针就可以接种腺病毒载体、CHO重组蛋白等技术路线的疫苗。在接种方式上,肌肉注射和吸入式均可以选择。当然,再次接种灭活疫苗也是可以的。
注意日常的卫生习惯和个人防护同样重要。何寒青提醒,大家前往密闭、人群聚集的场所或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都要正确佩戴口罩,春天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勤洗手、做好消毒等基本的卫生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传染病的感染。
更多新闻
来源:浙江日报见习记者 林晓晖 通讯员 江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付玲莉 王一川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