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消失”81年,他“回家”了

浙江新闻
2024-09-07

一个时间跨度长达81年的故事迎来结局——
湖南张家界慈利县垭门关“九人坟”中,牺牲的M008号无名战士遗骸样本,在今年4月,确认为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前尚家村人尚明富。
垭门关是1943年抗日战争常德会战中慈利阻击战的重要战场之一。战后,乡亲们在此收殓了9位牺牲的无名战士遗体,葬于一处小山坳中,被称为“九人坟”。此前,当地志愿者开启了为无名战士寻亲的志愿活动。
73岁的尚夏生接到电话,得知无名战士遗骸是他的三叔尚明富时,在震惊之余,不禁反问对方,“你不是诈骗电话吧?”确认电话那头的身份后,古稀之年的老人泣不成声。
这是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团圆”工作室多年努力的结果。他们通过DNA技术的进步,找回了尚明富那“消失的81年”。为了告慰先烈,抚慰亲人,一切的努力都值得。
“九人坟”中,无名战士的遗骸样本。受访者供图
大海捞针
如果把寻亲比作大海捞针,那么DNA就是系在针上细细的丝线。
柯伟力是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副主任,也是“团圆工作室”的领头人。2021年,公安部开展“团圆”行动,同年3月,台州公安局以柯伟力领衔的“团圆”工作室成立。
在工作室,记者看到大量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快递。包裹中,包含数叠身份信息、寻亲情况以及小小的采血卡,“有的寻亲者甚至用血液把采血卡涂满,他们渴望通过这种方式,提供更多DNA信息。”柯伟力告诉记者,这些年,快递量不断增加,现在一年就能收到近3000件。
寻亲者寄来涂满血液的采血卡。记者 胡宗昊 摄
去年2月,柯伟力接到来自湖南一个公益组织发来的求助信,说在张家界慈利县垭门关外埋着9位无名战士遗骸。据推测,他们是1943年11月牺牲在常德会战外围战场的士兵,所葬地点被当地人称为“九人坟”。由于牺牲时身上没有任何身份信息,所以81年来,他们的身份一直无法确定。对方希望,“团圆”工作室能够通过DNA比对,帮助无名战士回家。

这并非柯伟力第一次帮助牺牲的战士寻找亲人。在2022年,他就曾为牺牲77年的新四军战士找到亲属。

但这次“九人坟”的无名战士寻亲,因时间跨度更久,在技术上面临更大挑战。“81年,这在刑侦亦或是寻亲中,都是我目前所接触到时间跨度最长的了,遗骸在当地的保存条件和地理干湿环境,都会影响到DNA比对结果的准确性。”柯伟力说。

最终,从湖南寄来的9位遗骸样本中,只有编号为M005和M008两人的DNA数据较为完整。去年10月,针对两名无名战士的亲属排查工作启动。

柯伟力在进行亲属排查工作。记者 胡宗昊 摄

DNA数据引导方向,剩下的需要人力逐一走访排查。“我们要了解,这户人家在抗日战争时有没有出去当兵的人,哪年去,去了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走访中并不容易找到答案。岁月流淌,记得当年事的老人大多已不在人世。

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柯伟力就联系上了瑞安的一个孔氏家族,他立即驱车赶赴当地,“当时在宗祠里,整个家族的人都围拢过来,拿着早已备好的族谱进行翻阅。”

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柯伟力看到其中一个名字边上,写着“出征失外”。“当时就感觉脑中‘轰’的一声,感觉找到了。”他当即对孔氏亲属采集了血样。只要DNA数据比对成功,M008号无名战士的身份就将明朗。

族谱上写着“出征失外”的人。受访者供图

然而,现实给柯伟力浇了盆冷水。在当日采集的所有DNA中,无一人的DNA数据与M008号的相吻合。说到这里,柯伟力对着记者轻叹了一口气,“寻亲讲究科学性,需要摆脱经验主义,细之又细。”

一个月后,编号为M005号的无名战士身份确定,为金华兰溪人吴四亭。但M008号的消息,却石沉大海。

三叔的事

转机发生在今年清明节前夕。

“团圆”工作室一直没有放弃M008号,直到DNA数据指向路桥一位名为尚中球的老人,迎来峰回路转。通过走访了解到,尚中球的三叔早年曾外出当兵,此后一直未归。于是,当地的志愿者联系上尚中球,以及他的堂兄弟尚夏生。

两鬓斑白的尚夏生向记者回忆,自己的三叔叫尚明富,与父亲同辈,排行老三,年龄最小,十八九岁外出当兵,此后便了无音讯。彼时,现在家中小辈尚未出生,所以对三叔的了解,仅凭父母口中的只言片语,“三叔没有留下任何信息,这对我们来说,就像是大海捞针,该去哪找?”

几十年来,尚家人一直生活在原地,他们固执地认为,只要三叔还活着,就一定会回家。

尚家人,其中左一是尚中球,左二是尚夏生。记者 胡宗昊 摄

尚家的小辈们,从记事起就听父母说起,他们还有个三叔,当兵多年,一直未归,“父母叮嘱我们,如果三叔有一天回来,要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对待他。”

“其实,当时是轮到二叔去当兵的,但那时候二婶刚嫁进门,三叔就站出来说,他去。”尚家人记得三叔的好。

不过,三叔走了以后就像消失一样,没了信息。

尚夏生印象中,1966年,家里曾拍过一张大合照。在那之后,父亲就告诉二哥尚小冬,要将他过继给三叔,“不能让三叔绝了后。”

在尚家宗祠内记者看到,尚夏生父亲、二叔的遗像下,放置着三叔单薄的牌位,没有图像,没有生辰,白纸黑字地写着“继孝侄小冬拜奉”。

一度也出现过三叔的消息,是当年一封从湖南长沙寄过来的信件。

对信的去向,尚家人的记忆中有两个版本。

“看是从长沙寄来的信件,家里都很疑惑,家里人没出过镇,更没有长沙的亲戚,所以那封信件并未拆封,被原封不动地寄了回去。”尚夏生说。

在妹妹尚春领的记忆里,这份信件被保留了下来,由于当时家里无人识字,所以没人知晓其中的具体内容,就这么一直搁置着。后来,家里的老屋翻新重建,与三叔有关的物件再难寻觅。

那封信和三叔一样,不知所踪。但三叔的影响,隐约还在。

1972年,21岁的尚夏生步入军营,成为家中继三叔之后的又一名军人。在当兵的3年里,每隔两个月,尚夏生都会通过书信的形式,简短地向家里报平安。

当被问及为何要成为一名军人时,尚夏生说,“我们尚家祖辈世代务农,当兵既是出路,也是保家卫国。”

他的归宿

这一次没有意外。

随着DNA结果的比对成功,M008号确认为尚夏生的三叔——尚明富。

多年谜团被解开,尚家人泪流满面。

得知三叔牺牲于湖南的抗日战场,尚家人特意去搜索了那段历史:常德会战又称湘北战役,是1943年11月至12月,侵华日军与中国军队在常德地区进行的会战。战役中,侵华日军动用飞机大炮对常德守军实施猛烈轰炸,并施放毒气弹、燃烧弹。面对日军疯狂进攻,常德守军与敌苦战16个昼夜,阻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为中国主力部队完成对敌反包围赢得了主动。

“三叔是1914年生人,常德会战牺牲那年,他刚30岁。”尚夏生推算。

尚夏生站在父亲墓前,告知三叔的遗骸被找到了。记者 胡宗昊 摄

战争的惨烈如今仍有回响。湖南的志愿者唐一丽记得,在“九人坟”的挖掘现场,无名战士们的遗骸并不完整,有的是头骨和腿骨在一起,猜测当时应是受到了重创。唐一丽当场落泪并下了决心,“他们也是父母的儿子,他们的家人还在等待,我们得帮他们回家。”

尚夏生没有去过湖南,此前对慈利县也无了解。家中精通互联网的小辈,很快在浏览器中搜索出“九人坟”的视频。隔着屏幕,他泣不成声,“看到视频中这么多人帮助三叔回家,心里很感动。”

对此,柯伟力也深有感触,“在我们走访的过程中,有不少老一辈‘出征失外’的无名战士,在等待着我们寻回,他们没有子嗣,或是子女年事已高,尽早寻回身份,也可以帮助他们的后代留下一份念想。”

对于三叔的归宿,尚家人已有打算。目前,湖南当地正在建造的慈利县垭门关抗战纪念墓园预计在下个月中旬竣工,届时将邀请家属到场,并征询家属意愿,将“九人坟”中的无名战士迁入墓园,“让三叔和他的战友一同,长眠在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或许是他的归宿。”

记者了解到,过继给三叔的尚小冬目前也已过世,他的儿子尚灵聪和妻子如今在尚家村宗祠附近,开了一家便利超市,做些买卖的同时,进行些来料加工的活。

生活继续,亲人的故事将留在那一片土地上。战争远去,而无名战士的寻亲之路,纵有艰难,也将不懈。

晚上,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内的“团圆工作室”仍亮着灯。记者 胡宗昊 摄

在柯伟力微信的“寻亲”标签里,显示已有1179人。有时候他半夜也会接到寻亲者的电话,听对方询问寻亲进展时,柯伟力总是耐心地对话,“因为电话那头是一个心碎的寻亲人。”

迄今为止,台州公安局“团圆”工作室已帮助全国400余个家庭“团圆”。

尚明富的身份被确认,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是那幸运的九分之二——因DNA技术目前无法突破,“九人坟”中仍有七位无名战士难以确认身份,默默地埋于青山。




更多新闻


来源:潮新闻 执笔 胡宗昊

编辑:王蓉蓉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江新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