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已致4人死亡!仅1毫克即可致命,台湾一餐厅发生食物中毒→
死者体内检出
有毒物质“米酵菌酸”成分
3月28日晚,台湾卫生福利部门召开记者会,介绍台北市“宝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进展,称经过对第一例死亡案例的尸体解剖分析,确认采检到有毒物质“米酵菌酸”成分。为何死者体内会有“米酵菌酸”成分,还需由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
4月2日,台北市政府宣布,3月24日卫生局于“宝林茶室”采检的相关检体,验出“米酵菌酸呈阳性”,采集的生物迹证包括厨师手部、2把刀具及1个砧板。
截至4月1日,该事件已累计通报29例。据介绍,该起疑似食物中毒案至少有18例通报案例。台北市相关部门调查后表示,3月17日至25日,“宝林茶室”共有91笔消费记录。
台卫生福利部门指出,所有案例都曾于3月19日至22日在信义区一家“宝林茶室”用餐,且食用了粿条、米粉等用同种食材制作的食物,都是在用餐后短时间内出现症状,其中重症者都会出现急性肝衰竭和由此引发的其他器官衰竭。
“米酵菌酸”无色无味
1毫克即可致命
据介绍,“米酵菌酸” 由发酵的谷物、椰子及食用菌等受污染后产生,毒性强烈,无色无味,且在高温下稳定,主要影响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
一旦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后,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一两天。首先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无力,重者出现头痛、肌肉痉挛、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休克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米酵菌酸”中毒病死率超过50%。
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专家建议,食用发酵食品前,要确保其存储、加工和烹饪方法正确,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食用发酵食品时,要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污染。在制作发酵食品时,要注意卫生和温度控制,避免细菌滋生。
“一旦怀疑自身或家人发生“米酵菌酸”中毒,可第一时间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将刚吃进去的食物呕出。”如果怀疑误食“米酵菌酸”,专家建议尽快催吐,并将剩余食物保存好,以便就医时送检。明确诊断后,可结合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根据病情轻重对症治疗。
更多新闻
来源: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看台海、厦门日报
编辑:薛妍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