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研青年真题解析专辑 ||“卡夫卡”特辑
文研
青年
“以文会友,研途相伴”
您的好友【海量真题特辑】已经上线!内含最新真题解析,文研青年倾情献上!18年考研的基础复习已经开始,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哦!
2275828991欢迎调戏~
文研青年小贴士:卡夫卡是武大反复考到的主题,如《审判》、《诉讼》、《城堡》、《变形记》等作品都是真题库中的熟面孔,近年来已经连续考到了两次,可见其重要性;把握卡夫卡最重要的是熟悉他的中短篇小说,以小说文本为原点,理解“异化”、“孤立”等现代人的困惑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由于考研真题的题干部分一向喜欢援引评论和著作摘要展开,所以包括一些知名学者对卡夫卡的研究和评价在内,都要适当了解和掌握。
英国诗人W。H。奥登说:“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是首先会被想到的名字……卡夫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的困惑,亦即现代人的困惑。”卡夫卡说:“跟我与生俱来得是人类的普遍弱点。我用这种弱点……把时代的消极面有力的吸收进来。”“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写着:一切障碍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根据上面引文,结合自己对卡夫卡作品的理解,论述卡夫卡小说的意义。
解析:奥登的话说明卡夫卡写作的对象,是为了变大现代人的困惑,资本主义以来社会的困惑。卡夫卡自己的话说的是自己写的是人类的弱点,时代的消极的东西。他最有代表性的是《变形记》、和《城堡》。以下以这两部部小说说明卡夫卡的意义。
卡夫卡的《变形记》以夸张、怪诞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小职员由人变为“虫”的悲惨遭遇。格里高尔本是一个勤勤恳恳的旅行推销员,肩负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他时时担心丢掉饭碗,然而一场无妄之灾还是降临到他的头上,使他丧失了劳动力。更可悲的是,他变形之后,父母、妹妹同他的亲情关系很快发生了变化,把他当成了家里的灾祸。他虽然生活在亲人之间,却得不到理解和温暖,最后痛苦地死去。格里高尔的变形自然是荒诞的,但其寓意却是现实的。作品表现了小人物的灾难感和孤独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严重的异化现象,有强烈的社会批评性。
《城堡》从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人在荒诞世界中的生存状态。主人公K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的象征,也是现代人的命运的象征,同时也是卡夫卡的精神写照。“城堡”是权力的象征,是国家统治机构的缩影,是神秘的异己力量的象征。老百姓与国家之间,关系疏远而对立,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庞大的官僚机构与大小官吏的阻挠下,小人物的起码要求也无法满足。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现象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卡夫卡把西方社会中现存的社会关系和国家统治机构看作是种种压迫人的异化力量。他的许多作品都描写了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强大的异化力量控制下,倍受欺凌,苦苦挣扎,最终导致非人化的悲惨景象。这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异化的形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由一个勤恳工作,热爱家人的青年变成一只大甲虫,这种“变形”正是各种不可预测的社会灾害的象征,他变形后与家人的亲情关系,立刻异化为一种人对非人的冷漠关系,加速了他的死亡。《城堡》中的K费尽心机想进城堡面见当局申诉自己居留村子的理由,却受到城堡当局的种种非难,最后力竭而死。他俩的失败都由于受到强大的异化的力量,前者是法律,后者是官僚统治的压迫所致。这种异化现象,看似荒诞,却充分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是对现代人面临的困境的绝好书写,因此写出了现代人的困惑,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
分析卡夫卡《在流放地》中军官与行刑机器之间的关系
解析:《在流放地》中,军官为了维护传统,却自己以身试法,自己害了自己,最终让行刑机器了解了自己,也反映了和卡夫卡其他作品一致的主题:现代人的困惑和荒谬。行刑机器运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官僚社会运行的缩影,在流放地这个虚构的世界中,作者解构了官僚的腐败以及身处其中的人们的无奈。
军官为了维护这台机器煞费苦心,他极力地向旅行家讲述行刑机器,想说服他帮助自己战胜新司令,但是军官坚决反对,当他知道自己维护的以这台机器为代表的旧势力将要走向衰落时,他由“杀人者”变为“被杀者”,从容走上行刑机器,以身殉“道”。他当初处死犯人的杀人工具成为埋葬自己的坟墓。他的从容说明了他的不安,他的“慷慨就义”是他对社会审视后的绝望做出的选择。
他为了维护这台机器,曾经为了更换一个百把个人临死前淌过口水啃噬过的口衔,申请了三个月,可是还是杳无音讯,为了得到机器所需的皮带,他要把断了的旧皮带拿去作证,新皮带呢,要过十天才发下来,而且东西很次,根本不是好货色。他也是处在无奈的境地,在做最后的挣扎,最后用死亡了结了一切。
军官为要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证明自己对刑罚机器所拥有的权利,另一方面要誓死维护旧制度。军官自己走上了刑罚机器,身份的突然转变,使作品充满戏剧性,军官身上折射出现代人的焦虑与绝望,一种找不到出路,幻想破灭和丧失目标的失落感,军官的选择图解了卡夫卡信奉的哲学的体现。
卡夫卡深受尼采痛苦哲学和克尔凯郭尔生存哲学的影响,尼采肯定生活的悲剧性,他认为任何人都要在世上受苦受难,另一方面认为忍受痛苦是面对生活的唯一出路,现代人在日益异化的生存环境中,要遭受一些异己力量的挤压,正是在这种挤压中,人们寻找到了自我放逐和自虐的方式来排泄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军官在这里充当了施虐者,而犯人所遭受的一切折磨是受虐的体验,人们在施虐和受虐的运动中体验着在世间的痛苦,又在施虐的过程中体验着排泄愤怒的快感。在《流放地》中旅行家像大多数卡夫卡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走向了死亡,克而凯郭尔认为人生存在着三种境界,其中第三种境界是以“永恒性”为标志的宗教生活境界,个体在恐惧中通过“伟大的弃绝”而产生信仰,从而实现拯救。
论述卡夫卡小说中自我困惑的主题
解析:卡夫卡是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变形记》、《城堡》、《在流放地》。他性格孤僻,内心郁闷,在作品中也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困惑意识。
《变形记》表现了父子两代人的冲突。主人公格奥尔格•本德曼是个商人,自从几年前母亲去世后就和父亲一起生活,现在生意兴隆。他在房间里给一位多年前迁居俄国的朋友写信,告诉他自己订婚的消息。写完信来到父亲的房间,意外的是父亲对他态度非常不好,怀疑他根本就没有迁居到俄国的朋友,指责他背着自己做生意,还盼着自己早死。突然,父亲又转了话题,嘲笑格奥尔格在欺骗他朋友,而父亲自己倒是一直跟那位朋友通信,并早已把格奥尔格订婚的消息告诉他了。格奥尔格忍不住顶撞了父亲一句,父亲便判独生子去投河自尽。于是独生子真的投河死了。
作品所描写的在父子两人的口角过程中,清白善良的儿子竟被父亲视为有罪和执拗残暴,在父亲的淫威之下,独生子害怕、恐惧到了丧失理智,以致自尽。父亲高大强壮而毫无理性,具有一切暴君的特征。这个貌似荒诞的故事是卡夫卡负罪心态的生动描述,父亲的判决也是卡夫卡对自己的判决。主人公临死前的低声辩白—“亲爱的父母亲,我可是一直爱你们的”,则是卡夫卡最隐秘心曲的吐露。这种故事的框架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是他内心深处的负罪感具象化之后的产物。
然而作品的内涵显然不在于仅仅表现父子冲突,更在于在普遍意义上揭示出人类生存在怎样一种权威和凌辱之下。另一方面又展现人物为战胜父亲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儿子把看来衰老的父亲如同孩子般放到床上后,真的把他“盖了起来”。从表面上看,他这样做是出于孝心。其中就表达了对于人的自我困惑的生存方式的揭示。
《城堡》从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人在荒诞世界中的生存状态。主人公K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的象征,也是现代人的命运的象征,同时也是卡夫卡的精神写照。“城堡”是权力的象征,是国家统治机构的缩影,是神秘的异己力量的象征。老百姓与国家之间,关系疏远而对立,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庞大的官僚机构与大小官吏的阻挠下,小人物的起码要求也无法满足。在这里,通过小人物自我的困顿表现了社会的困惑。
一生都生活在强暴的父亲的阴影之下,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形成了孤独优郁的性格。他害怕生活,害怕与人交往,甚至害怕结婚成家,曾先后三次解除婚约。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国文学,不久迫于父亲之命改修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卡夫卡中学时代就对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对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产生极大兴趣。大学时代,接受了存在主义先驱、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的思想并受到中国老庄哲学的影响。
卡夫卡生活和创作活动的主要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家庭因素与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与社会与他人的多层隔绝,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而社会的腐败,奥匈帝国的强暴专制,政治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双重困扰,人民生活的贫穷困苦,经济的衰败,这一切更加深了敏感抑郁的卡夫卡内心的苦闷。于是,时时萦绕着他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无论主人公如何抗争努力,强大无形的外来力量始终控制着一切,使你身不由已地伴随着恐惧与不安,最终归于灭亡。在渗透着叛逆思想、倔强地表现了不甘放弃希望的同时,又表现出对一切都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式艺术内涵,这种艺术内涵就深刻地带有自我困惑的主题。
卡夫卡《判决》中儿子负罪感的根源(或《诉讼》中的约瑟夫K)
解析:在《判决》中年轻的商人格奥尔格·本德曼(儿子)想通过写信的方式,将自己将要订婚的消息告诉远在俄国的朋友。然而,当他带着写好的信来到父亲的房间,并征求父亲的意见的时候,发生了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他的父亲不相信他有这样的朋友,并与儿子发生争吵。格奥尔格在颇感尴尬的之后将话题转向关心父亲的身体上,同时,他帮父亲脱掉了身上的外衣,将他抱到床上,并帮他盖好了被子。谁知此时,他的父亲大怒,道出事情的真相,原来父亲对俄罗斯的朋友了如指掌,并且父亲就是他在这里的代表。在儿子即将崩溃的时候,他的父亲判决儿子投河淹死。儿子——格奥尔格无法忍受精神上的压力,立刻飞奔到河边投河而亡。这就是父亲对儿子的判决,儿子没有拒绝,而是直接投河。
小说中的父亲应该是卡夫卡自己父亲的写照。卡夫卡在《致父亲》的日记中第一句就说“你最近曾问过我,为什么我声称我在你面前感到畏惧。”父亲在卡夫卡心中极具支配力,是强权、命运的反映。卡夫卡的许多人物都无法反抗自己的命运与社会的不公平。儿子应对父亲无条件服从,父亲支配儿子的一切,当儿子有所反抗时,就要受到父亲的制裁。
然而,小说中父亲的行为有些不符合现实逻辑,明显父亲的多疑,支配欲,乖戾,无情的脾性都无限放大了。我们可以追究父亲这种行为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卡夫卡在创作这篇小说的心境和对于父亲这一形象的象征。
虽然小说中的父亲与卡夫卡的亲生父亲有着相同之处,但更重要的是,卡夫卡通过对小说中的父亲的描写,将父亲上升到了普遍的象征层面,那是压力子辈的传统和权力,是子辈自我困顿的根源,压得子辈喘不过气来,不得不服从,最终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诉讼》中,主人公约瑟夫K在30岁生日那天突然被捕,他自知无罪,找律师申诉,极力加以证明,然而一切努力均属徒劳,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他无罪,法院是藏污纳垢的肮脏地方,整个社会如同一张无形的法网笼罩着他,最后被杀死在采石场,这就是官僚制度下司法机构对他的“审判”。
然而,到小说的最后,我们也明白约瑟夫K是无罪的,但在小说中,约瑟夫K又无处不在地充满了负罪感,随着他对自我思考越来越深入,他的负罪感就越强烈,甚至要帮刽子手来更快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对约瑟夫K的罪恶感,可以有多重解读。在约瑟夫被捕以前,约瑟夫K过着衣食无忧地世俗生活,银行副经理的身份,使得他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但突然的被捕,使他走上了一条自我思考和困顿的道路。起初,他坚信自己是无罪的,但随着他与法律、律师甚至家人的周旋,他逐渐迷失了自我,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谁,到底有罪还是无罪。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上来理解,K是无罪的,但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和权力等级,让K无故被捕,因此是法律和制度是约瑟夫K罪恶的根源,由此小说抨击了代表正义的法庭制度。
然而,《诉讼》由于其情节离奇,同时背景不详,还有多种解读方式来解读。联系到《诉讼》的写作以卡夫卡与未婚妻婚约的解除为背景,卡夫卡在创作时就伴有强烈的负罪感,因此可以把法庭的审判当成是卡夫卡对自我的审判,而法庭是卡夫卡自我设置的法庭,约瑟夫K就是卡夫卡的代理人。正因为将法庭设置在自我之中,因此小说中一些具体细节变得离奇,自我的法庭无处不在,无法逃脱,造成了主人公的自我负罪感。如果联系到宗教意识,我们可以这样解读:人是有原罪的,因而渴望救赎,于是人们渴望上帝,而法庭就代表上帝,但约瑟夫K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无罪的,因为他不能受到上帝的宽恕,也正因此,约瑟夫K的罪恶就越来越深,最终也没有得到救赎,而是被刽子手刺死。
由此可以看出,《诉讼》充满了荒诞和悖论的色彩,无论是从结构上和内容上都体现了卡夫卡的风格特色。卡夫卡运用了象征和夸张地手法,寓言式地勾画出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世界。《诉讼》所描述的时间多重线索交织,时空倒错,不合逻辑,让人仿佛进入迷宫一般。作为受害者,K的反抗使得他越陷越深,最终不可抗拒地接受了宿命。他的罪恶感是审视自我的结果,虽是在外在法律、制度、宗教、父权的逼迫下产生,但终究发源于自我,是对现代复杂社会条件下人的存在的反思,正从这个层面来讲,卡夫卡的小说又可以被阐释为存在主义小说。
小结:由于武大2016年考研试题完整版需在2016年10月才能获得,因此本题只是根据研友回忆的,题目感觉存在出入,这里按照笔者所理解的题目答题。在卡夫卡有短篇小说《判决》,长篇小说《诉讼》,又译作《审判》,但在有的译作中,短篇小说《判决》也译作《审判》,同时,有的研友回忆中题目出现了儿子,那肯定指的是短篇《判决》中的儿子,而不是《诉讼》中的约瑟夫K,因此本题题目笔者认为应该是“试述卡夫卡《审判》中儿子负罪感的根源(或《诉讼》中的约瑟夫K)”,而不是有的版本单指《诉讼》主人公的负罪感。
评述卡夫卡对现代文化的批判
解析:卡夫卡说,“写作是一种祈祷的形式”“是砸碎我们心中的冰海的斧子”。卡夫卡通过他的创作,捏到了生命的痛处,那种对现代文化的深刻批判,不仅震撼了现代人的心灵,而且竭力拯救着那些失去了精神家园的人们的灵魂。卡卡夫对于现代文化的批判体现在对社会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对立统一之中。
第一,社会批判首先指的是卡夫卡小说通过一系列孤独、苦闷、恐惧的小人物形象,显示了挤压人、虐待人、折磨人的外在异已力量的强大和无情。这种异己力量往往显示为人类社会机器和制度。它们造成了生活于中的人自身处境的荒诞怪异和普遍的心灵畸变、精神漂零。
如《审判》中的约瑟夫始终逃不脱无妄之灾对自我的重击,最后无可奈何地被杀死。《城堡》中的K,始终无法与城堡官员取得直接的联系,因而确定不了自己的合法身份,在村子里流浪漂泊。《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既由于社会重压而失去了人的真实存在性,又被家庭、父母、姐妹视为烦恼的累赘,最后寂寞凄凉地死去了。
卡夫卡小说的社会批判,由于一种深沉的愧疚感和自觉的负罪意识而紧紧地与自我批判交织于一体。卡夫卡一方面在为主人公所遭受的迫害而对社会给予猛烈批判的同时,又为主人公自身所背负的罪孽而给予了自我的批判。
第二,卡夫卡小说对人类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这种社会异化的反动性质和可怕后果,其在《审判》中以小人物无端遭受的迫害、杀戮给予了猛烈地抨击。这种异化的残酷特征,卡夫卡在《城堡》中以老百姓的浑浑噩噩景状,给予了强烈的控诉。卡夫卡小说对社会异化的批判,出自一种深刻透彻的哲理意识和反思精神而密切地与自我批判交织于一体,体现出双重批判特征。虽然人类被社会所异化而痛苦不堪,但这异化恶果毕竟是源自人类自身,源自人类社会所不断培养出的无可救药的自私、怯懦。卡夫卡小说通过人类社会中人的这种受制于特定境遇,却又对特定境遇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双重性的沉思,流露出强烈无比的自我批判意识,同时又实现了社会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对立统一。
第三,这种批判性还体现在卡夫卡小说中主人公所特有的不甘被愚弄的反抗态度和对真理的勇敢追问精神。比如他的小说《审判》中的主人公,在被宣布逮捕后,就一直不懈地追问其缘由。他通过找律师、找法院、找谷物商,总之通过一切他可以作出的努力,去寻找相应的法律机构,为自己无须说明的清白无辜找出一个说明。虽然这种抗争是毫无意义的,但这个过程是坚定不移地追问真理的过程。
总结
又一次考察了卡夫卡小说。卡夫卡考点具有极强的生发性,对于其思想内容的考察明显多于对艺术技巧的考察,这一点需要考生提别注意。这道题的考察范围较大,但可以找到一个小的切入点,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可以落实到对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的批判上,本题参考答案的出发点即落脚于这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上。这样回答可以使得思路更清晰,论述更集中。当然这只是一种思路而已。
以上资料来源于《武汉大学文学类考研真题详解与复习指南》(“文研青年”出品,2018版),欲了解更多“卡夫卡”真题合集内容,逢考必赢的筒子已经找↓客服买书啦啦啦啦啦↓!!
总策划:Colin
排版:见素
内容:老马,Colin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学研究、文学研究生、文学考研
扫描左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