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歌德”特辑
文研
青年
“以文会友,研途相伴”
您的好友【真题解析特辑】已经上线!内含最新真题解析,文研青年倾情献上!18年考研的基础复习已经开始,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哦!
2275828991欢迎调戏~
文研青年小贴士:歌德是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其作品《浮士德》是武大历年文学类考研常考的对象,此外他的文论观点在《歌德谈话录》中多有收录,学有余力者可作大致了解。
如何理解浮士德与靡菲斯特的关系?
解析:歌德创作的诗剧《浮士德》中的浮士德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象征形象:一方面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著探索者的形象。作者让他经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这些构成了他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 另一方面,他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这种“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的复杂性和真实性。而魔鬼靡非斯特是一个魔鬼的形象,反面的形象,利用引诱而屡犯错误,屡陷迷津。
两者的个性和人生追求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一个代表善,一个代表恶,一个代表肯定,一个代表否定,一个要追求灵的境界,一个要沉湎于物欲之中。两者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靡非斯特是浮士德前进的外在动力,靡非斯特的存在从反面激发了浮士德。 因此,两者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小结:文研青年(微信公号:ddxsmax)提醒各位考生,对于《浮士德》需要掌握《浮士德》的思想内容,分析其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歌德的文学贡献,歌德在文论方面的理论观点,浮士德精神是如何体现的等考点。
真题链接:1、简析歌德《浮士德》中的浮士德形象。(北师大2004)2、簡述歌德的浮士德的藝術特色。(北师大2009)3、分析《浮士德》中的浮士德和梅非斯特两个形象,并论述这两个形象反映了近代西方社会怎样的思想精神和价值观念。中国文学中有没有类似的作品和人物?(最少用两部作品分析)作家表达的价值判断是否与西方相同?(复旦大学2003)4、试分析歌德、席勒在艺术分析上的不同理论取向。(北京大学2010)5、简述歌德的《浮士德》对人性的辩证思考。(武汉大学2012)
简述歌德的《浮士德》对人性的辩证思考
解析:德国人素以善思辩而著称于世, 这不仅见之于康德、黑格尔等几位天才哲学家的著作中,而且也表现在以富有深奥哲理思想而闻名世界的歌德的《浮士德》诗剧里。这部作品以它斑驳神奇的内容和博大精深的哲理而被列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作品用极其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人性,主要体现浮士德和靡非斯特两个人物的塑造及两者形象的关系中。
浮士德是灵与肉、善与恶的辩证统一。在《浮士德》这部作品中,浮士德如是说:“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胸中,一个想要同别一个分离。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世,别一个猛烈地要离去凡尘,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升。”作品中的浮士德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于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是王权的支持者,这种“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的复杂性和真实性,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
靡非斯特:作恶造善力之一体。首先,他是作为浮士德形象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他不相信历史会前进,仇视人类,轻视嘲笑一切,体现了否定精神,如他的自白:“犯罪、毁灭、更简单的一个字恶,这便是我的本质。”其次,他是激发服饰的不断进取的动力。恶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可以从反面推动事物的发展,人类也正是在战胜恶的过程中趋于完善。正是因为靡非斯特的诱惑,浮士德才得以走出书斋,尝试新的生活。靡非斯特阻碍浮士德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客观上却使浮士德从错误中摸索到正途,从而不断推进浮士德前进,促成浮士德在生活实践中向善转化。所以,在他身上也体现了歌德对人性的辩证思考。
浮士德和靡非斯特者形象的关系:两个人物形象在作品中是一种辩证关系。首先,两者是对立的。浮士德代表善和肯定,靡非斯特代表恶与否定。其次,两者又是统一的。正是在靡非斯特的推动下,浮士德才得以走出书斋,不断探索,走向至善。所以,两者体现了善恶相反相成的关系。此外,两人的精神存在相通之处。在对待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方面,两者都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而在兼并土地和扩大资本原始积累方面,浮士德的贪婪也不亚于靡非斯特,所以,两者的思想和性格实际上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精神特征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对于新兴资产阶级来说是不可分割的。
小结:文研青年(微信公号:ddxsmax)提醒各位考生,歌德是武大文学重要考点,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德国文学的主要代表。他启发了德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德国文学列入世界文学宝库,成为欧洲有代表性的诗人。《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大作,作品通过浮士德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追求,探索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另外《少年维特之烦恼》也值得一看,并注意与其他描写青少年的作品对比,如高尔基,村上春树。对于歌德掌握狂飙突进运动,两部作品,重要文论(散见于《歌德谈话录》),如世界文学的提出,浪漫主义的提出,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天才论”、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对于“古典诗”和“浪漫诗”风格的提出,等等。
真题链接:1、简析歌德《浮士德》中的浮士德形象。(北师大2004)2、簡述歌德的浮士德的藝術特色。(北师大2009)3、分析《浮士德》中的浮士德和梅非斯特两个形象,并论述这两个形象反映了近代西方社会怎样的思想精神和价值观念。中国文学中有没有类似的作品和人物?(最少用两部作品分析)作家表达的价值判断是否与西方相同?(复旦大学2003)4、试分析歌德、席勒在艺术分析上的不同理论取向。(北京大学2010)5、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浮士德》)经历了哪些“人生阶段”的悲剧,结局如何?(华中师大1998)6、下面的话阐明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请予以分析和评价。歌德说:“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显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产生出了比喻的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者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的真正本性,即是说,只表达个别而毫不想到,或者说提到一般。”(华中师大2000)7、分析并评价下面的言论所阐述的文学观点。歌德:“绘画是将形象置于眼前,而诗则将形象置于想像力之前。”(华中师大2008)8、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博士曾以灵肉的分离说明自己的二重人格,一个沉溺在爱欲中,一个追求崇高的灵的境界。重诗剧《浮士德》来看,作品的描写是否符合主人公的这一表白?刻划这样的自我分裂的个性有什么意义?(华东师大2002)9、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说:“有两个灵魂居住在我心胸,一个要和另一个分离”。对此你如何理解?(华东师大1999)
歌德认为绘画是“直接将形象置于眼前” ,而“诗的形象置于想象力之前”。请用相关的文艺学知识对产生两者审美差异的原因及其特点进行辨析。
解析:对于同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人类社会活动,诗和画表现方式截然不同,诗有诗的语言,画有画的语言。诗用文字来表达社会和人类的活动,画用笔墨来再现或升华物象给予艺术家的感受,诗人和读者的交流是在一个意象的空间里完成的。诗人描绘的是一个说设计的世界,但是读者感受到的分明是一次似曾相识的心灵律动。也许诗人描述的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隐隐夏目转黄鹂。”但给予读者的也许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受。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十分注重绘画与诗歌的特征,并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诗用语言把事物陈列在想象之前,而绘画把物象直接呈现与眼前。在表现言词上,诗歌胜于绘画。在表现事实上,绘画胜于诗歌。事实和言词之间的关系,与绘画和诗歌之间的关系关系相同。事实归眼睛管辖,而言词归耳朵管辖。达芬奇认为在人的所有器官中,研究最重要,绘画是眼睛的艺术。由此他断定,绘画胜于诗歌。仔细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达芬奇是古希腊柏拉图模仿论的推崇者,把绘画当成自然的女儿,他强调绘画高于诗,是因为绘画能直接类比自然物件,“当眼睛见到画上的美的时候,将和看到真美一样愉快”,他认为诗歌提供的东西就缺少这种形似,并不依靠视觉产生印象,而是由于文字引起诗人和读者在心中和想象中产生印象,“绘画与诗的关系正和物体与物体的影子的关系相似的”。绘画是空间艺术,能把空间美的事物,将其构成整体的各部分之间和谐匀称地表现出来,而诗歌只能把构成整个画面协调的各部分分别论述,类似于柏拉图观点中诗歌表现的是“影子的影子”。
对于绘画和诗歌的优劣,这是西方文论中比较传统的观点,我们在辨析的时候,应该需要更加辩证地区看待这个问题。诗歌虽如同达芬奇所说,只能表现部分,但诗歌却能通过表现部分去发现真理。绘画表现事物虽然直观,却只能是对物象实实在在地反映,并不能道出普遍的真理。
诗歌有音韵美,而绘画有笔墨美。这只是技巧的差别,形式的不同,诗歌表现的物象不是直观的生活之境,但是表达的感情又是相对直观的。这一点与绘画恰好相殊异。绘画所展现的内容可能是一目了然的,然而对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说却需要进行揣度推理,作为诗歌与绘画的链接点,意境的营造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题注:本题观点的较早提出者(不能确定是不是最早)应该是达芬奇,达芬奇直接说过这句话,而其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这句话又出现在歌德《诗与真》第二部分第七卷,应该是对两位老前辈观点的继承。(个人观点,欢迎商榷)
小结:文研青年(微信公号ddxsmax)提醒考生,西方与中国在很长时间里对诗画关系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西方的美学基础是摹仿论,强调诗与画的不同。中国的美学基础是表情论,强调诗画一律。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较注重研究诗与画的相同之处,早在古希腊时期,抒情诗人西蒙尼德斯就提出“绘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绘画”开了研究诗画关系的先河。
但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更多的是探讨诗画的不同处,出现了三个高峰期,即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启蒙运动时期的莱辛,古典美学时期的黑格尔。达芬奇提出绘画的“镜子论”,其美学基础仍是“摹仿自然论”,在此基础上必然产生诗与画的区别,他认为绘画是视觉艺术,而诗歌是听觉艺术,视觉高于听觉,因此绘画高于诗歌,这一切都是从他的“形似”(摹仿自然)角度出发的。莱辛从美学高度对诗与画的界限做了更细致的探讨,他的著名著作《拉奥孔》就是对古希腊的拉奥孔雕像群(他所说的“画”是包括雕塑等造型艺术)研究得来的。他以《伊里亚特》里描写海伦的美丽作为例子,指出绘画是“自然的符号”,是空间上的艺术,而诗歌是“人为的符号”,是时间上发出声音。黑格尔也继承了达芬奇的“摹仿论”,提出了诗歌与绘画的不同,但他认为诗是艺术的最高形式,他从精神观念的角度出发,得出了诗歌胜于绘画的结论。
虽然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关于诗画问题都是探讨它们的异质,但不等于说没有艺术家强调二者的相似处。我们说西方的诗画关系的美学基础是摹仿论,这就其主流而言的,其实,在后来许多西方现代派艺术家大多抛弃了摹仿论。
诗情画意是中国这个民族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此思想上必然产生诗画一律的观点。中国艺术家不是不懂诗与画存在差异,陆机的“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很好地说明了这点,他们考虑的是如何让诗与画互相吸收优点,彼此渗透。
诗与画关系的问题,较有影响的应该首推苏轼,苏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条艺术评论的标准风靡古今,成为艺术家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所以,中国绘画不注重外形的酷似上,注重以形写神,表情达意,欧阳修在《盘车图》中写道:“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强调就是以形达意。
表达情感是中国诗画一律的美学基础,创造意境是诗画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无论从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他们追求的都不是自然的再现,而是带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所以,中国是以情感为中心的艺术美学,在艺术创作上必然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而西方以摹仿论为中心的艺术美学,在艺术创作上追求物体描绘的酷似与对象的质感,从而形成不同的艺术体系。
写出下面这句话的出处,并简述它的文学理论内涵:
“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
解析:以上出自《歌德谈话录》,是歌德文艺思想中的整体观。整体概念是歌德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特别是生物学的发展,在歌德的时代,有机统一的整体逐渐取代了机械观。这种整体观强调事物的有机性和完整性,注意事物本身各部分互相依存、相反相成的内在规律。歌德本身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对自然科学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整体观念含有丰富的内容和辩证法的因素。他说:“法国用Komposition来表达自然界的产品,也不恰当。我用一些零件来构成一部机器,对这样一种活动及其结果,我当然可以用Komposition这个词了。”对于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入莫扎特的乐曲《唐•璜》,绝不像一块糕点饼干,用鸡子、面粉和糖掺合而成,“它是一件精神创作,其中部分和整体都是从同一精神熔炉中熔铸出来的,是由一种生命气息吹嘘而过的。”最能体现歌德的整体观的是他对艺术描写的对象——人的看法。他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能力的统一体。艺术作品必须向人的这个整体说话,必须适应人的这种丰富的统一体,这种单一的杂多”。 在文艺理论发展史上,歌德将艺术的整体概念同现实生活中有生命的个人结合起来,加以论述,这是具有独创性的。
显出特征的整体,是一个生气灌注的活的整体,它是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歌德多次指出,艺术家所塑造的人物,应是一个活的整体,他虽然来自现实,但又不是现实中所能找到的,它是艺术家自己心智的果实,是艺术家求助于虚构,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出来的。他说:“一个伟大的戏剧体诗人如果同时具有创造才能和内在的强烈而高尚的思想情感,并把它渗透到他的全部作品里,就可以使他的剧中所表现的灵魂变成民族的灵魂。”歌德特别推荐莎士比亚,在他的心目中,哈姆雷特就是莎士比亚笔下诞生的一个显出特征的有生命的整体。歌德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作家要创作出反映时代的显示特征的整体,就必须面向现实世界,投身于发展的时代洪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创造。
以上资料来源于《武汉大学文学类考研真题详解与复习指南》(“文研青年”出品,2018版),欲了解更多“歌德”真题合集内容,逢考必赢的筒子已经在阅读原文获取《真题详解与复习指南》啦!
总策划:Colin
排版:见素
内容:老马,Colin
审核:Robin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学研究、文学研究生、文学考研
扫描左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