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验漫谈】Vol.06 || 2015年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历,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DD 文研青年 2022-12-22

文研

青年

“以文会友,研途相伴”


中文考研课堂(文研青年ID:ddxsmax)已经伴随广大文学考研党走过了许多年头,历届学长学姐都曾在这条难忘的考研路上留下他们的足迹,感谢愿意分享经验的他们!虽然是2015年的经验,但也会对你的考研带来帮助和启发。

客服QQ/wechat ↓

2275828991欢迎调戏~


面试已经过去有半个月了,今天不用加班,终于是有时间来写写这些琐碎了。在这里我只是说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和经验,能帮到志同道合的学弟学妹们那就是好的。


二战背后也是有一个很实际的目标,那就是考上。对于我这个二战后能有幸考上的人儿而言,大致是知道了什么是满足,能在自己努力之后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大概就是那种滋味了,反而言之呢,也许就是失望了。第一次,我也是能够参加复试,没出校线之前我心里还是蛮开心的,但终究还是因为分数刚踩线而在复试中遭到淘汰。知道结果后,有一段时间还的确是有些心灰意冷,但还是比较现实地给自己找了份工作。直到那天在外面跑市场,我看到我高中的同学晒自己武大研究生的通知书鼻子发酸时,我决定再试一次,我对自己说,也就那么几个月。


而实际上这几个月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我完全是一个人过来的。我没有听老妈的话待在家中复习,而是到我工作时在荆州租的房子。因为租的房子离学校有点儿距离,周围没有熟人,只有一个因怀孕回老家的住在我旁边的大姐,在中午或者是傍晚要吃饭时她会过来跟我聊聊天,其余的时间好像就是看书看过来的。到后来,因为小孩的原因,她搬到了别的地方,于是我经历了到目前为止说话最少的一段日子。我记得,在那最后考前近半个月的日子里,我和人面对面说话的时间是不超过一个小时的。所以,不管是否二战,周围能有个人陪着说说话,出门能有人陪着转一转也是不错的,不至于像我这样孤独到会一个人到荆州的地下商业街的板凳上坐着,就是为了看一下鲜活的人们,感受一下久违的社交。很多时候,考研当中的压力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觉得累,觉得坚持很难,然后想放弃,这个时候有个志同道合的研友、同学在身边互相鼓励,想想都会让人暂时地放松一下。


然后,再认真还是好好地调整生活节奏,注意身体健康。第一次准备考研的那年,我经常去校医院,虽说是些小毛病,但既影响心情,又耽误时间。以至于在距离考研只有三十天时眼睛发炎,不得不强迫自己安心休息四五天,损失是有多大,自不待言。也许,对很多第一次考研的同学而言,时间珍贵到不允许去操场上跑那么几圈,但那么几十分钟的时间,不仅会我们放松,也会提高休息的质量,提高效率。


把自己安顿好了,学习就该提上日程了。

专业课的复习必须得扎实。

首先是文学史的复习,既可以几本同时看,在复习时不断的换一下口味,也可以一本一本地啃完,但要记得是每天要完成自己给自己定下的任务。举个例子,我喜欢几本书换着看,当时看陈思和的那本现当代教材时,规定自己每天不用看很多,就两章,然后能做的就是坚持,也就是不知不觉地,一本书就轻松地看完了。对于哪些重点教材,先要将所有的全部都看一遍,然后以目录为纲在看的过程当中整理笔记,整理完笔记的同时尽量在第二天早晨晨读时巩固下。笔记很重要,体现的是一种思路,也是对重要知识点的一种巩固。


其次是文学理论的复习。理论除了理解,记忆也是避免不了的,很多的理论就是在读的过程当中慢慢吸收,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相对于古典文论而言,西方文论的考试还是有重点可寻的,复习时不用花很长的时间,但一定要把雷哥划出的重点中的重点记住。至于古典文论,从点到线都要仔细把握,而且对于相关的文论一定要熟记于心。像《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中几个重点篇目诸如《原道》《神思》《体性》以及《时序》《物色》,《诗品》中的经典段落,以及论诗绝句等等最好是烂熟于心,即便不能全部背下来,但最起码要做到当你看到摘选的那段话时,你可以有逻辑地说出它想表达的意思,毫不含糊。


最后就是作品。文学史也好,理论也好,都离不开作品。看作品不仅仅是加深理解,也能够帮助充盈语言文字,不至于在答题时全部用干巴巴的理论。古代文学中的唐诗宋词可以背一些,个别作品最好是做一个全面深入地了解。现当代,外国文学因为都是白话文,平时看书累了,或者有些碎片时间时都可以充分利用,尽量多看一些中短篇。之前我就是这样看了好多卡夫卡的中短篇,王蒙的意识流,张爱玲还有别的一些作品,只要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当你再一次看文学史时会有不同的感受。另外,平时复习时,偶尔放纵一下自己,看看小说真的是一种享受。


另外一点,可能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大学时受同学的影响,我开始写日记。不得不承认这个习惯帮了我很多,最起码当我看到一道题目时,只要我有思路,就不会担心该怎么去组织语言,很轻松地就能写下来。对于我个人而言,写日记也是一种很不错的发泄方式,不用把负面情绪带给别人,在开始动笔的那一刻,所有的不快都慢慢飘散。我想如果可以,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下。


至于英语,不要盲目重视单词,更应该将重点放在晨读文章上面,大学课程里有四本新视野大学英语,几乎是涵盖所有的单词,读这几本并坚持下去,然后做真题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第一本和第二本之前老师都讲过,也学得比较认真,我是从第三册开始的,第四册很少见,但可以到二手书店或网上找一下。这几本真的是很不错,前前后后读了两遍,语感回来了,单词也巩固了。如果坚持读完你会发现其实考研的英语没那么变态,就是大学英语好好学习之后该达到的标准。真题的话,我只做了三遍。答案是写在另外的本子上,做完后核对答案,做错了重点看,重点分析。作文,我没有找模板,因为平时练过。对于应试而言,那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政治的话,十月复习也来得及,有大纲,有真题,最后是肖秀荣四套题就可以了,像什么风中劲草,我个人觉得只是买来安心的。看大纲时做下1000题,巩固下也不错。大纲复习到一半时可以开始做真题,答案写在本子上,做完第一遍做第二遍,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进步,查漏补缺就行。刚开始可能正确率会比较低,但也是正常现象,只要把做错了纠正、理解了就行。时政的话还是平时多留心一点。到最后的三四天,敞开了读最后四套题,主观题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在时间安排上,按部就班挺不错。可以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读《新视野大学英语》,在读文章的同时熟记单词,如果英语的晨读开始得早的话,之后应该会稍微轻松一些。暑假中可以拿出古代文学作品选,背唐诗和宋词。我记得我在第一个暑假里,每一天都会背一些,后来差不多记下来近两百来首诗,最后惊喜地发现唐诗的复习好容易,还有就是自己喜欢上了古诗词。同时古代文论在八月份就应该开始准备,一遍看理论,一遍背经典,因为古代文论的确是有好多要背诵的部分,所以强调一下,即便不能理解也要坚持读坚持背。其他的文学史部分应该会比古代文论容易一些,但分量又很大,整理完笔记一定要读一读,巩固一下。


如果时间利用得很充分的话看些其他学校的教材,其他理论方面的书都是可以的。现当代,北大的,复旦的都可以看一下。另外平时有什么问题可以多跟老师沟通下,武大很多外国文学的题目出得都比较特别,如果没有思路,可以请教下老师;做了真题也可以让老师看下,指出不足。


二战的过程可能还是会辛苦一些,但也许是经历过一次,心里还是会多几分淡定,自己在一战的复习好像都在慢慢的模糊,可能在经验上说得很笼统,也许这所有的都是可以用两个字来阐述:坚持。我相信接下来的你们可以做的更好,毕竟在我大学的课程中,像西方文论,古代文论,二十世纪西方文学都没有上过系统的课程,可以说是自学过来的,所以对于有资源的同学而言路会好走一些。

也就到这儿了,祝各位好运!

                                                                        DD

                                                              15.04.11


DD同学为武汉大学文学院考研冲刺群2015年成员;

感谢DD同学授权文研青年发布。


以上内容是多年前的考研经验,也许部分内容已不能满足当下的应试需求,如需最新经验请点击下方“文研青年”微信公众号历史消息!

总策划:Colin

排版:见素

内容:D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1. 考研问答集锦 || 武大文学类上篇,文研青年独家整理

  2. 考研问答集锦 || 武大文学类下篇,文研青年独家整理

  3. 【经验漫谈】Vol.01 || 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历,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4. 【经验漫谈】Vol.02 || 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历,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5. 【经验漫谈】Vol.03 || 武汉大学2017年文艺学初试复试经验浅谈,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6. 【经验漫谈】Vol.04 || 武汉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经历,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7. 【经验漫谈】Vol.05 || 2017年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8. 资料推介||文研青年独家编写的《真题解析》(2018版)是一本什么样的考研资料书?




文学研究、文学研究生、文学考研


扫描左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