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验漫谈 |武大语言学二战成功经验贴,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L 文研青年 2022-12-22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 。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客服QQ/wechat↓

2275828991欢迎咨询

本文是文研青年独家约稿的第19篇经验贴。感谢L同学供稿并授权发布。 

文研青年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平台,历届学长学姐们都曾在这条难忘的考研路上留下他们的足迹,为下一级学员分享他们宝贵的故事和经验。

2018年考研结束,在文研青年的带领下,共有14名会员录取为文学类研究生(占比14/18),5名会员录取为语言学类研究生(占比5/9)。

文研青年将陆续邀请这些录取学员和调剂成功的学员为大家分享考研经验和备考体会,也欢迎其他有经验有故事的同学为我们投稿,期待你的分享。来搞请投:2275828991@qq.com。


时间嗖嗖过,不知不觉顶着一名准武大人的身份已经过了两个星期。


这两个星期我的生活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依旧是每天七点十分起床,匆匆忙忙地解决早餐,赶八点十分的上班卡,晚上偶尔加班,有时也不加班,不加班时,我会骑着小黄车去公司附近的菜市场买点菜,虽然厨艺不精,却乐此不疲,然后慢慢悠悠的骑回家。


当然,要说被武大录取之后生活没有发生一点变化也不尽然,最起码心态由之前的惶惶不可终日转变为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切都要从那一天说起。3月30日,星期五,一个礼拜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三月的倒数第二天,很平常的日子,我像往常一样上班,对同事客户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恭谦有礼的笑容,虽说脸上依旧是笑意盈盈,但心里到底是存着一丝不安和疑惑。那个下午,上班间隙,我掰着手指头数日子,一二三四五六七,不曾想原来距离3月23日复试完已经过了整整一个礼拜,复试结果却音信全无。


我有些失神地看了一眼时间,发现是下午15点半,脑袋里忍不住放电影般重现初试复试的种种情形。记忆总是喜欢添油加醋朝着人们期待的方向修改,这一回忆,让我再一次确认了我复试表现的并没有那么糟,还是存在可圈可点之处,对自己的肯定,让我变得高兴并且自信,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阴霾已经一扫而空,只留下一种强烈的感觉,我预计复试结果即将揭晓,而我也将被录取!果然,16时30分左右,我看到拟录取名单上面赫然写着我的名字,那一刻,我开心的像只小兔子。


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被录取后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直到它到来时,才明白过来,其实每一个当下,无论是穷途之哭、黯然销魂还是欣喜若狂、手舞足蹈,都是我最好最真实的模样,正是因为经历的或者是即将迎接的这些,才塑造了如今棱角分明的我,让我变得越发坚韧勇敢!

关于初试

作为一个考研党,有一份不得不提的悲伤回忆。2016年备战武大,我最终以两分之差惜败,阻挡在复试大门之外。复试线出来的时候,我和朋友正在庐山上旅游,那天天气很冷,下着大雨,天空雾蒙蒙的没有一丝光亮,十米之内不辩人畜。我穿着雨衣,拿着伞,笨拙地走在石子路上,旁边是毛主席故居,里面有一个很宽大的亭子,我们打算去避避雨,突然间手机疯狂的震动起来,屏幕不断的滚动着新消息,我仔细一看原来复试线出来了,竟是390!仓颉也无法造出能够精准描述我那刻心情的文字,杨过以为小龙女死了而绝望跳崖,白子画抱着为天下苍生牺牲的花千骨嚎啕大哭,等等,等等,诸如此类,也不过尔尔,我的惨烈程度虽不及他们这般田地,但内心所受的煎熬痛苦和他们并无二致,我站在亭子旁边的大树下静默着,听着风很大雨很大,簌簌吹过浇过头顶繁茂的树阴,那种雨水拍打树叶发出的“啪嗒”音恍然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声音。我只觉肝肠寸断,当场掩面痛哭流涕。


2016年考研失败之后,我没有选择调剂,而是转身投入了就业的大军,成为了千千万万白领中的一员。按照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说法,武大依旧是我心口上的一颗滚烫的朱砂痣。我想珍惜这份回忆勇敢的活下去,即使那是一个令人哀伤的记忆,一个让我痛苦的回忆,但我坚信,只要我面对它,不逃避,终有一天,我将战胜它。抱着这份信念,2017年10月20日,我重整旗鼓开始踏上属于我的又一次武大征途。


只剩最后两个月的时间,我不得不拼劲全力,像个陀螺一样疯狂的转动,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看专业一,中午休息时间刷专业二练习题和背单词,下午下了班之后看政治做英语真题和看专业二,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开始背诵一些专业一的知识点,基本上把这些忙完,已经是凌晨十二点半了。时间虽然紧迫,每日忙碌劳累,内心却有种谜一样的信心,大概正是这种信心让我在最后两个月稳住脚步,耐心复习,并成功杀出重围,进入复试!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关于复试

初试成绩出来之后,有两大原因使我没有第一时间开始准备复试:一是现实原因,基于文研青年语言学初试成绩统计表;二是历史原因,未达到我预期理想的分数。前者让我目睹了众多优秀的竞争者,比较之下,觉得希望渺茫;后者使我内心产生心理压力,因16年388分未进入复试,此次目标为400分,结果却比16年分数还少两分。在这两种情形的作用下,我一直认为自己进不了复试,因此一直在寻找调剂的机会,故迟迟没有准备武大复试,直到3月5日复试线正式公布,我才惊觉我竟进了复试,仔细一看,原来我比复试线高了整整21分。


得知我进入了复试,我是狂喜的,同时也是焦虑的,因为我又只剩下15天的时间准备复试。我联系了文研青年的师兄师姐了解了复试的大致详情和参考书目之后,就开始规划复习路径。


复试分为笔试、英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3月22日上午是资格审查和体检,下午是两个小时的笔试。笔试主要考的《应用语言学概论》。题型分为简答题和论述题。简答题考察了应用语言学的定义和人文性理论的基本内容。论述题则考察了我们对时下语言现象的认知。笔试考完,我大体满意,心情很好,虽然后面发现分数并不高,但这种谜一样的自信及由此带来的自我感觉良好为我复试后期的良好表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月23日上午英语面试,英语面试不难,但流利很关键。在走廊里等待英语面试时的这个过程我表现的过于心切:每当有人面试完,我都会随着大家凑上去问问、听听,虽然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但是与我而言,在听完并讨论大家遇到的五花八门的面试问题这个过程,让我变得焦虑和忐忑,心“砰砰砰”越跳越快,原本准备好的自我介绍和一些答题点在我脑袋里面分崩离析,所幸英语面试没有出现很大的纰漏,感恩!下午专业课面试主要考察一些初试知识,抽题三选二,我回答的问题是zhi zi ji 中为什么用同一个i以及如何理解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现场的老师们都很亲切随和。

圆梦珞珈

     3月30日下午公布了拟录取名单,那时我还在上班,得知录取结果之后我很高兴,第一时间和亲朋好友及以往的老师报告了这一喜讯。这一路走来,很感激所有帮助支持过我的人!


     感谢我的父母,去年1111日,现场确认的倒数第二天,我打电话告诉父母我要再努力一次,感谢妈妈一如既往用很温暖的话语鼓励我支持我,感谢父母一直坚定的认为他们的女儿是个栋梁之才,虽然我本人很平庸,父母的爱和期望让我一直在努力;


     感谢我的男朋友,初试提前帮我订好酒店,初试那两天接送我去考场并准备好可口的美食并在复试时候不辞辛苦陪我去武汉,在我疲惫失意怀疑人生的时候一直激励我,让我坚韧; 


     最后还要感谢一下亲爱的自己,初试不到两个月的准备时间,一边上班一边备考,很累很慌,感谢一直咬紧牙关坚持努力的自己!

     

     愿我们人生即使疲惫,也依旧对自我满怀期待。


     有志者,天不负,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


总策划:文研青年

排版:竹溪

内容:编辑部

修改:Colin

审核:北辰

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往期精彩推荐


推荐书目 |文研青年2019年武汉大学中文专业考研推荐书目及真题解析简介

导读盘点 |文研青年中文考研经典教材导读系列课程汇总

经验漫谈 |2017年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

文研青年 |武汉大学语言学类专业考研导师介绍

听课通告|2019年武汉大学语言学类考研之语言学理论复习指导课

听课通告 | 语言学理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考研复习公开课听课通知

文研青年 |读书会09期:研读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免费赠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