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子路学长:武大古代文学七千字“研袭攻略”,拯救你的跨考焦虑

子路学长 文研青年 2022-12-22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这篇文章侧重应试方面,其实,要取得考研成功,只靠应试是不行的,平时的积累尤为关键,这一点于文科类专业特别典型。由于我是根据自己或者朋友们经历所写的文章,不少地方似乎不够辩证,但更显其真实,且更能够突出重点。希望对准备考研的你有所帮助。

From子路 

阅读提示:本文成稿于2011年,随着研招形势的不断变化,部分参考书目与具体考情与当下有些微差别,前辈经验仅供参考。欲知武汉大学文学院最新考情,请仔细阅读:推荐书目 |文研青年2019年武汉大学中文专业考研推荐书目及真题解析简介



考了两年多,最后我终以比较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我的成绩是379,其中政治83,英语69,文论和现当代文学118,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109。


有些朋友希望我把考研的经验写下来,对此我是欣然允诺的。但是自己心中仍有不少疑虑,我个人的经验对别人到底有多大参考价值,会不会给他人造成误导,因此我特别将之称为“妄谈”,也算是对朋友们的提醒——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首先说说总体上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按照政治、英语和专业课的顺序谈谈自己考研的感想。

状态准备

关于选择学校的事情,我就不说了。下面直奔主题:      

1.全面而高效地收集信息

无论哪一科,都得高效而全面的收集信息,收集信息主要在初始阶段,但伴随着整个考研过程。资料的选择尤其重要,选对了则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收集信息的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逛书店,上网查询,直接咨询报考单位,向考取的同学求教,报培训班等等。下面我会把各科我认为极佳的资料列出来。

2.复习必须有计划性

对自己的复习状况要不断反思,改进,切忌闷头苦干,闭门造车,不知变通。

3.明确考核目标

对于考试的考核目标要有明确的认识,然后培养相应的应试技巧。考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件技术活,很多知识颇丰,专业素养很好的同学之所以没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就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应的应试技巧。  

4.劳逸结合

注重身体健康,学习时间当然要保证,但效率可能更重要,复习要有节奏,劳逸结合往往能收获惊喜。

5.排除干扰,稳定心态

考研属于非常状态,偶尔走下神是正常的,但必须及时把自己拉回来。考研过程中容易出现暧昧的感情,如果能共同进步,绝对最好。最终皆大欢喜的有,不过更多的是只留下了遗憾和悔恨。所以,得理性点,不要自以为自己属于那幸运的少数,感情这玩意是最难以掌控的。

6.扬长补短

尤其要重视政治和英语这两门公共课,真正能拉开差距的就是这两科(当然,数学也是,只是我们不考,姑且不论)。 

7.注意方法

每门课程都应有相应的复习方法,在进行学科间方法技巧的移植时,特别要注意可行性。不然,可能会拿抓耗子的方法去逮鳄鱼,后果将惨不忍睹。

政治复习

考查内容:
政治立场,一定的相关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步骤:
政治较差的可在9月之前准备,较好的可在9月甚至更晚时准备。12月底和1月初,要以它为主,最后阶段只有政治的突入产出比最大。

最佳资料及其使用:
1.红宝书。全名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这是教材,是最权威的资料。每年八九月份出来。最好把它翻得很熟,但千万不要试图背下整本书,有些知识点是从来不考察的。要以风中劲草和徐之明、张俊芳们所划的重点背诵。

2.风中劲草主编的资料  (唯一官网http://shop36306703.taobao.com/)这是近两年杀出的经典资料!它和红宝书是考研学子政治课胜利的最重要的法宝。(哈哈,我不是托,只是把自认为最好的资料介绍给朋友们。)这个资料最好买红宝书出来之后的版本,当然,政治较差的,可以买较早的版本。关于怎样复习政治,它更专业,更具体!朋友们看到它的资料后就知道我的话是不是客观了。它的题出的很不错,尤其是马基部分。有了它的题,其他的真题和模拟题都该扔到太平洋里喂鱼。

3.徐之明和张俊芳的课程  (可以从网上下载视频,最好不要报班,培训班授课太密集,不利于消化,而且不能反复听)这两个老师以往是启航和文都培训班的,现在不知道有没有换地方。他们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清楚,解决掉重点难点易出题点的问题。当然,因为培训班按课时收费,他们课程中不免有些废话,但你能抓住你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行了。
4.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  这是最后唯一要做的模拟题。任汝芬老人家的资料现在不能相信了,看看去年的资料就明白了。

5.启航20天20题 这个可做最后的参考。其实,若是把风中劲草所划的重点搞定,这个资料只翻翻就好了。
6.时政。这个市面上常见的就行,风中劲草也会推荐。这块只占6分左右,平时多关注下时事,其实就OK。


其他:    

1.平时自习回来后,可听听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和“经济之声”的节目;这既是一种休息,也在无形中提高你的政治觉悟和素养。特别是经济之声的财经记者的辩论节目,有深度,有针对性,比所谓专家的坐而论道要好上千倍。


2.你可以不同意教材里面的观点,但别较真,政治是较不得真的。你要考试,别老是浪费时间挑别人的破绽,那是跟自己过不去,是不想读研的表现。    


3.若是一个题不知该如何判断,就站政府立场上考虑问题,或许结果就出来了。

英语复习

考查内容:
对学术型英文的理解把握能力,主要是阅读和写作。其实考的最重要的是应试技巧和语感。


复习步骤:
这个因人而异。前期主要是增加词汇量,培养语感,后期主要是熟悉真题,尤其是要在研究真题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应试套路。英语是最恶毒的刷人科目,它并不是以考察考生的英语水平为第一目标,它是以维持研究生较低入学率的杀威棒。因此,应早点干掉它。无论水平高低,千万不能忽视它。

最佳资料及其使用:
1.张剑主编的黄宝书  全名“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这是英语真题的圣经版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朋友们自可比较。关于怎样使用该书,扉页中自有介绍,大家可以参考。真题是制胜法宝,尤其是05年以来的真题(主要是阅读和完形),应该熟悉至基本能背诵的程度。十年真题,必须至少认真做三遍方能保险。

2.张剑主编的150篇  全名“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分基础和提高两篇。这是最接近于真题的阅读模拟题。在前期可以作为保证手感的资料。它是黄宝书之外的第二号资料。
3.张剑主编写作书  全名“考研英语写作高分突破(热点话题100篇)”。真题的作文当然重要,但是这本书可能更具有操作性。英语写作不能偷懒,光背不行,必须自己先写,然后再背范文。而且,写作的练习要趁早,最好在9月份之前就开始。考研中常出现的话题实际上很有限,所以每写背一篇作文时,要把相关的词汇和表达都收集整理过来,坚持下去,写背文章不到15篇,基本的话题和表达就都比较熟悉了。另外,重点练习大作文,熟练后,稍微简化下,就是小作文了,到时再看看小作文部分,也就水到渠成了。


我练习作文的步骤大致如下:
第一.看作文要求,自己写作。每天一篇。(有时,特别是刚开始时,写的自己都想死,太难了,但坚持了一周后,感觉就来了,用时也由一个多小时降至半小时左右)写完后,自己修改。把不会的词汇和表达掌握牢靠。

第二.浏览一遍范文,把生词和不太熟悉的表达划出,并查资料解决。


第三.看一个句子,然后在草稿纸上默写。默写不出的,强化对有关词汇和表达的记忆。一句句往下面推进。每段默写完后,再默背一下,如此,将全文默写完毕。


第四.直接默写全文,强化对有问题处的记忆。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文章。


第五.查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可在这本书里面找相关的话题,也可以参考其他的资料。要尽量的全面,同时注意梳理资料的条理。


第六.在当天的晚些时候,再背诵文章,对于有问题处,依旧加强记忆。第二天,要把前一天的文章背诵下,周末时,不进行新的内容,复习背诵本周的文章。


4.星火或者新东方等的词汇书 关于词汇,最好能在张剑真题里面记忆,那样效果更佳,一箭N雕。但是,手头应该至少有一两套词汇书,平时多翻翻,拓展一下词汇。星火的三册一套的词汇书相对较好,不过各个词汇书之间的差距不太大,不一定非选择星火的不可。


其他:

1.近年出题有反培训的倾向,不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阅读和写作上,要采取系统的复习方法。即在搞阅读和写作的同时,有意识的进行翻译和完形等题型的训练。那种,放弃完形和新题型的做法是极为愚蠢的。11年的真题就是教训。完形和新题型及其简单,阅读死难死难,把大量时间放在得不了分的阅读上,而又放弃了能轻松得分的其他题型,结果只有一个——落榜!

2.真题阅读文章和完形文章最好能背诵(特别是05年以后的)。网上有音频,最好能下载下来,平时多熟悉下文章。当背诵到一定量的时候,你的完形就可以直接看答案选择了。我就是这么干的,命中率不低,一般都能保证在5.5分以上,11年真题大概是8、9分吧。而且在背诵的过程中,你的翻译和新题型也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提高。
3.资料不在多,上面的基本足矣。最忌讳,没头没脑的乱作模拟题。
4.英语当是复习前期的大头,它的复习效果往往不明显,放在后面容易使人紧张,影响大局。
5.培训班的信息可以搜集,甚至可以去报班。但自己的踏踏实实努力是最重要的。培训班的最重要作用,在于消除那些英语不佳者的畏惧心理。不要把赌注压在那上面。押题当然可以,但不能把自己的希望都押上去。

专业课复习

我今年初试的专业课考得不好,这一方面是因为我是跨专业考生,另一方面是我10年的下半年几乎很少看专业课,都把时间放在英语和政治上了。所以,如果,你想要做专业课上有个出色的表现,一定要先把公共课(主要是英语)干掉。

关于专业课,我不打算说很多,因为它的个人性更强,可借鉴性更小,需要个人去摸索。我先在总体上说下应该注意的地方,然后把各科必读书列出来。这些书目都是久经淘洗后确定的。


1.必须多读作品,而且要先读作品,后看文论,否则事倍功半。我个人认为第一遍可以以这样的顺序来复习:先看中国古代文学史,其后看古代文论;然后看外国文学史,其后看西方文论;接着看中国现当代文学;最后看文学理论。这样既有一种史的梳理,作品和理论又能互相促进,效果非同一般。


2.对于自己较差的课程,最好能够听些课程,即使是网上的也行。若是自己摸索,耗时很长,会挤压其他部分的学习时间。


3.可多关注教辅书,要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再决定是否使用它。否则,最后会后悔的直拍大腿的。不过教辅书终究无法取代教材,更无法替代对作品的阅读。





4.应该读一些专著,尤其是自己所报考方向的和所报院校的。不过,这一步不应影响其他部分的复习。

5.武大11年真题变化较大,后面可能会延续这个趋势。不过,真题依旧得认真分析。虽然武大考的范围很广,其实,经常考察的文学现象很有限。


6.必须注重构建知识框架,学会融会贯通。背诵是必要的,尤其是诗词,不过背诵也只是低级阶段。要学会自己梳理知识点,纵向的,横向的都应打通。如此,你的专业课应当无忧。


7.教材上面的观点很重要,不过无需亦步亦趋,应该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武大文学院老师基本没有门户之见,只要你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就会给你分,往往还是高分。死背教材的,得分不会太低,但绝对高不了。


8.必须得学会搜集资料,如果连基本的参考书目都要向人询问的话,那么这个学生的学术研究的潜力肯定值得怀疑。刚开始比较困难,慢慢摸索就好了。


9.武大公布的文学类参考书目大部分都已出新版,最好能够用最新版的教材

专业课一: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定参考书目: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论》李建中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西方文论史》(修订版)马新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修订版)於可训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说明:上述书目除了最后两本都出了新版本。特别是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教材有较大变动。


推荐书目及其他:
1.《文学理论教程学习辅导与习题集》(有崇文书局版,齐鲁书社版,前者为武大老师挂名主编)
选读: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2.《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编,上海古籍版;

李建中《文心雕龙讲演录》,广西师大版;
选读:陈延杰的《诗品注》;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郭绍虞《诗品集注》(其实是《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校释》;

霍松林校注的《原诗》;

况周颐的《蕙风词话》;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3.西方文论可参北大出版的几本西方文论(或称文学批评)的教材;

伍蠡甫主编的《西方文论选》;
注意:武大的西方文论往往考古希腊到德国古典美学部分,所以这段是重点。


4.《〈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二者均为温儒敏主编编,北大版。
洪子诚、陈思和与王庆生那三本当代文学史教材了。另外,武大出版的由文学院老师主编的高校通识教材应多加注意。

专业课二 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指定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五版,朱维之等主编,人大社04年版;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第三版,梁立基等主编,人大社04年版。


推荐书目及其他:
1.陈文新《中国古代文学》,北大版;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版;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版;(这个好像参考书目里有);

陈文新《明清小说名著导读》,武大版;
注意:陈文新老师的这两套书非常重要,对于应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南开版外国文学史;高教版外国文学史。赵小琪《比较文学》,北大版;《20世纪欧美文学史》,武大版。
注意:赵小琪老师这本书在应试方面具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

复试经历

文学院复试就这么几个步骤:报道;体检;专业笔试;英语口语;专业面试。重点在笔试和面试。它们分别占总成绩的10%和15%。所以进入复试阶段,依旧不能放松,尤其是这两块。


我在初试阶段并未进入前三名,正是因为复试阶段准备的较为充分,笔试考了我们专业的最高分,面试也比较靠前,所以最终进入了前三名。    


我们今年笔试的仅有两道题,每题50分。


第一题:默写一首近体诗(五律或者七律)或词,标出其格律,然后根据其创作背景,分析其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    


我写的是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我在武大这边听过两年的课,这首诗,是有位先生最喜欢的唐诗,有点投其所好的意思。


第二题:结合《水浒传》的文本属性,分析下面一段话所反映的文学现象。下面的文字大概引自袁中道的笔记吧。大致意思是李贽很喜欢水浒传,就让一个字写得很好的小和尚帮他抄写水浒传。那个和尚特别欣赏鲁智深,以致不知不觉的效仿鲁达的行藏,而且越来越严重。结果让人无法忍受,以致远走死于他方的事。李贽无法忍受小和尚的疯狂作为,袁氏也嘲笑他为痴人。……      


我个人以为,这反映的是文学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问题。文艺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加上接受者(或云读者)身份与作品中的人物相似,接受者常常会以作品里的人物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等等,由于现实毕竟不同于艺术,这类接受者要么幡然醒悟,要么一直疯狂下去,直至死掉……  

    

再说说面试。我的面试进行的不太好。主要是太紧张,而且有时言谈不够有序,也不够谦逊。

我自己上去就把自己的不足说出来,坦陈自己书读得不多,尤其是在理论方面素养较差。不过,我兴趣比较广泛,读书很有感觉,而且背了不少诗词,目前还能够背诵《离骚》。于是老师就让我背诵《离骚》,我背了一二十句后,老师就让我停下来了,大概是他已看出我背得很熟了吧。


当我背完离骚后,老师问我报考的是先秦文学吗?我说不是,我以宋元文学为切入点,我自己很喜欢诗歌,无论中外古今,都很喜欢……


另外,我喜欢文学,文学是人学,是关于社会人生的学问,我平时一直很关注时事,很少看教材。坦白的说,除了英语外,其他的考试内容多半是我自己所关注的。……  

当老师问我政治考那么多分,是不是因为考了几年,背教材的结果?不知为何自己当时竟然是以一种很自负且愤慨的口气答道我本来能够考到90分以上,我的选择题全对,后面的大题不可能只得33分,我怀疑阅卷老师因为今年政治分数普遍较高,而压低了分数。


然后老师问我有没有读什么著作,我说自己读了王兆鹏老师的《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主考老师便点点头,让我下去了。


在这个面试中,我拿出了老师很看重的自信和热情,但是我应该更谦逊些,更加有礼貌些;我也表现了老师们很看重的“背功”,不过,它(指《离骚》)却与自己所报的小方向不一致,这是不够明智的。

另外,口语很简单,说是要进行5分钟以上什么的,其实很快就搞定了。自我介绍都省过,考察的内容类似于考研的大作文。口语老师提问大致有两种方式:一是提出一种社会现象,让你评论下,或者分析下它的成因;二是给你一幅图画,让你描述它。老师的语速很慢,不要担心听不懂;大家的口语都很差,只要张口说话,一般都会给你70分以上。我当时基本上没有说一句完整的英语,最后还得了80分。而且,口语只占总成绩的5%,所以不用太担心。不过事前,一定得准备。具体给怎么准备,那就要看所报院校专业的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了。


子路学长,文研青年金牌讲师&资深顾问,从财经院校跨学校跨专业考入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参与编写和修订《文学类考研复习指南与真题解析》,授课风趣幽默,寓教于乐,富于激情,广受学员欢迎。


|子路学长

|网络

编辑|Sound

审核|青  竹


往期精彩


以文会友,研途相伴

微信公众号:文研青年(ddxsmax)

新浪微博:@文研青年

新浪博客:@文研青年中文考研圈

客服QQ/Wechat:227582899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