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olin专辑 |文学类考研参考书三级分类法与初复试现场图鉴

Colin 文研青年 2022-12-22

研途相伴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考研经验来自武汉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文研青年人气讲师Colin学长。Colin学长根据自身考研情况,为同学们推荐了大量参考书目,并记录下完整复试经历,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值得认真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成稿于2014年,随着研招形势的不断变化,部分参考书目与具体考情与当下有些微差别,前辈经验仅供参考。欲知武汉大学文学院最新考情,请仔细阅读:推荐书目 |文研青年2019年武汉大学中文专业考研推荐书目及真题解析简介


考研已落幕,一路走来,既有找不到办法和方向的彷徨迷茫,也有得到朋友前辈指导的欢欣愉悦。现想把前辈们的经验结合我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技巧门路略说一二,下面就如何使用参考书目来谈谈我的看法。


我把文学的考研看做一个读书的过程,他不像理工类那样需要大量做题演算和实验操作,只需要不停阅读和总结,从薄到厚,从厚到薄,只要功夫到家,不会有太大问题。


我把参考书目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指导教材,指一般意义上学校指定或比较通行的教材。第二级为作品选,选择一部分比较好的选本至关重要,因为要长期用它。第三级为相关学科研究内容的理论专著。


当然,这个分级不够严谨,有些也有交叉,姑且做个类型学上的分类而已。


其中,教材是框架,作品是基础,理论专著是专业性、权威性和深度性的保障,下面就是我对参考书目的分级,按初试科目分。


以下书目是针对一二轮复习使用,如果同学学有余力可就本专业理论书目有所拓展,但针对应试而言,本人觉得能把下面书目吃透就很棒了,相关书目可能有遗漏,时间仓促,望大家补充。


1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理论

 


(一)一级参考书

1.《新编文学理论》 童庆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该书为童老最新专著,既有按照作者、世界、作品、读者为体例的历时性脉络梳理,又有以中西对照为切入的共时性内容比较,还有各个章节的自主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有武大近年来文论真题的直接出处,个人非常推荐。

2.《文学理论新编》 童庆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与上书殊途同归。


3.《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高教版

传统文学理论教材的内容不可丢,适合一轮复习使用,之后可以丢掉。


(二)次级参考书

1.《文学理论》 韦勒克、沃伦

经典著作,14年直接命中大题。非中文专业初读困难一些,建议二轮使用。


2.《文学理论教程》南帆

本人本科教材。一本读了四年的教材,到快毕业才读出点新意。有别于传统教材,可以翻看,没空可略过。

  古代文论

 


(一)一级参考书

1.《中国文学批评史》 李建中 北大版


2.《中国文化与文论讲演录》李建中 广西师大版


3.《文心雕龙讲演录》李建中 广西师大版


古代文论的“三驾马车”,学好老三套,文论不怕了。反反复复的考题印证了他的权威性,我一直在想李老师要是从武大调走了,古代文论还考啥?(小研提示:近年出版的文化关键词研究也需重点关注哟)


(二)二级参考书

1.《古文论译释》 上下 夏传才 清华版


2.《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学习指导》韩传达 北大版


3.《中国文学批评史资料选注》 张少康 北大版


4.《文心雕龙》 王运熙 上海古籍出版社


5.《二十四诗品详解》 任意版本,最好背诵。


文论的重点在于对经典文论家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对文论原典的记忆背诵,选好本子,至关重要。推荐夏传才本,一是较为全面,二是体例好,有注释译文,也有简析精括。结合韩传达的学习指导,能比较深入理解一些文论难点。本人本科未学古代文论,参考书选择相对基础点,贻笑方家了。

 

(三)三级参考书

1.《古代文论》郭绍虞


2.《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


3.《中国文学批评史》张少康


如果不是考文艺学专业,以上三本书不建议看,一来费时间,划不来。二来该科目考试很“武大”,你懂得。但学有余力,时间充裕,可看郭老的。

  西方文论

 


(一)一级参考书

1.《西方文论史》 马新国  高教版


2.《新编西方文论教程》 杨守森 人大版

如嫌马本太厚,可先从第二本书入手,有图有画,比较简洁、有趣,易入门。但马本无论如何也逃不了,务必结合童庆炳版《新编文学理论》。


(二)二级参考书

1.《西方文论选》上中下   胡经之 北大版

经典文论篇章段落的集结。


2.各章节重点内容单行本。

如《诗艺》《理想国》《批评的解剖》等,如想重点把握看胡经之本,如想系统研究看本条。

  现代文学

 


(一)一级参考书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 北大版

绝对经典的权威教材,无需赘言。


2.《中国现代文学史》  朱栋霖 高教版

本人的本科教材,非常适合考试的一本书。经典作家章节简直就是习题集答案,但缺点是相当部分章节过于简洁,不如钱本面面俱到,学术性稍逊(个人陋见)。


(二)二级书目

作品存目。


(三)三级书目

1.《问题与方法》 洪子诚

2.《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 温儒敏 北大版

3.《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钱理群 北大版

4.《铁屋中的呐喊》李欧梵

5.《反抗绝望》汪晖

6.《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严家炎

7.《心灵的探寻》钱理群

点击放大,查看目录


关于鲁迅研究的著作一定多看(至少也得看两本)最次也得看看钱理群的《鲁迅十五讲》,往年现当代鲁迅是绝对重点和高频考点,著作以北大为主。现当代专业的考生务必重视。


本人以为,现当代文学的理论专著,请以北大教授著作为方向标,具体不举,图书馆搜钱理群、洪子诚、严家炎等人。其他学科也可参照。若是考现当代的话,专著还得有所拓展。

  当代文学

 


(一)一级书目

1.《中国当代文学概论》 於可训 武大版

很“武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本身就蕴含着相当多的真题。就书而言,体例相当清晰明了,善于从宏观切入,这点胜于洪子诚版本。但缺点是过于琐碎,一些时代背景介绍太多,对作品介绍太少。因而建议先看作品和陈本,再从宏观把握。


2.《中国当代文学教程》陈思和  复旦版

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教材。我更愿意叫它学术专著,从作品切入文学史,体例章节的划分,对一些文学史现象的精到分析都有别于传统文学史观点,陈思和更是学术大牛,曾因膜拜他而对复旦动过心思。


(二)二级书目

1.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六十年中短篇小说典藏

《站起来的声音》1949~1956

《篱下百花》1956~1966

《丰盈的激情》(上下)1976~1984

《归去来兮》1985~1989

《芳菲遍野》1990~1995

《沉静的风景》1996~1999

《山外青山》2000~


数目虽多,但是看起来很快,而且也不需全看,易考的作品均收入其中。当代文学的学习个人认为看作品胜过看专著,与现代文学的联系性复习更适合武大应试。(参看近三年考题)欢迎现当代专业朋友添加吧。

2

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古代文学史

 


(一)一级参考书

1.《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 高教版

经典窖藏,千年陈酿。(本人家乡盛产白酒,所以……)


(二)二级参考书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高教版


2.《古典文学三百题》

工具书似的东东,我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发现的,个人觉得对考试用处不是很大,姑且放上吧。


(三)三级参考书

1.《中国古代文学史》 郭预衡 山东教育版

非常非常不一般的一部教材。体例简洁明了,观点清晰,令人耳目一新,绝对适合一看。本人觉得对于考试而言,他可补袁行霈本之不完善处。古代文学专业的同学可以参考。


2.《中国文学精神》  郭延礼  山东教育出版社

对文学史精神维度解读,可以宏观把握整个古代文学史。这个可以作为一轮时候的消遣读物。


3.《中国诗歌艺术》 袁行霈

对其教材的深化研究,可看部分章节。


4.《八代诗史》葛晓音 中华书局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研究专著,葛教授的第一本学术专著。


5.《红楼梦评论》 王国维


6.《人间词话》 王国维


7.《唐诗艺术讲演录》 尚永亮 广西师大版


8.《唐宋词名篇导读》王兆鹏 广西师大版


9.《明清小说导读》陈文新 武大版


7、8、9均为武大老师著作,考古代文学的同学还需多看老师的其他专著。

  外国文学

 


(一)一级教材

1.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第六版 朱维之 人大版

经典教材,宏观把握到位,但具体作品赏析稍逊,且失之简略,部分观点稍微老旧。


2.《外国文学史教程》 吴舜立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人本科教材,非常有特色,看了就知道。尤其是对作品的多维度分析,但过于详尽,过于现成,给人一种习题集的感觉,不利于思考,部分重点作品未作分析。


3.《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吴晓东 北大版

很好的一部专著,可做教材,有补1、2之不足


4.《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学习指导 程陵 北大版

上书的学习指导用书。


(二)二级教材

1.《西方现代文学名著选读》上下  王毅

对于西方文学而言,作品是关键,从古希腊神话悲剧到爱丽丝·门罗,经典作家看起来吧,同时要与西方文论结合起来学习,注意对比分析。


(三)三级参考书

 1.《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吴晓东 北大版

适于三轮提高以及复试时使用。


2.《西方正典》哈罗德·布鲁姆

同上。


3.《西方文学十五讲》徐葆耕 北大版

适于一二轮复习。


4.《比较文学教程》赵小琪 北大版

看样子比较文学要纳入出题轨道了,本专业课复习另外再谈。

2014年5月


复试结果已出,确定被录取,没有太多激动。相比最后的结果,我倒觉得整个考研学习的过程更让人回味。下面说说复试的过程。琐碎细节跳过,直陈三大部分。

 

首先是笔试。

 

笔试统一被安排在26号早上7:40~9:40,时间很紧,共四道论述大题。

 

(1)比较米彻尔的《飘》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2)比较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莫言的《丰乳肥臀》的叙事艺术。

 

(3)谈谈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精神,试与中国神话略作比较。

 

(4)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中讲到:“莎士比亚和但丁是经典的中心,因为他们在认知的敏锐、语言的活力和创造的才情上都超过所有其他西方作者。”如何看待这句话,说说你的见解。

只有一张8开的横格正反面答题纸,两个小时基本写满。说句实话,我对现当代的作品看的不多,莫言虽然获得诺奖,《丰乳肥臀》我没有看过,只是先前看过一些相关评论,只能结合着说一说。第三、四两题是我重点答的,因为先前知道武大比较文学专业用《西方正典》(第四题见该书“贵族时代”第一章节“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作为研究生教材,所以一直对这本书有关注,复试时候也带着该书,这道题答得还不错。

 

其次是英语面试。

 

面试分两拨,上午一拨48人,下午又一拨。我是上午拨第45个。先前有准备过自我介绍的内容,但是听前面同学出来说问到什么互联网、区域性贫困等问题,有的根本无自我介绍,直接就把自己准备的本子扔了和周围同学聊天缓解压力,轮到我进去,屋里坐着一位老师,一位研究生助理书记员,“good morning,sir。”鞠躬坐下,老师开始发问: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ajor you chose?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ible?

 

What do you think of philosophy?

 

看起来是不是很坑爹?什么家乡、家庭、学校、爱好、读研原因计划都没问到。其实,这跟我回答的内容有关。第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首先我对比较文学感兴趣,原因之于我的本科专业——对外汉语,在和外国学生和朋友的交流中,我发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因此想做深入研究,研究不同国家、文化、文明之间的差异性。后来我才知道面试的老师是搞对外汉语研究的,在国外当了一年孔子学院院长,本专业嘛,固然要多问问,从而引出第二、三个问题。我的回答总体还算流畅,因而成绩也不错。

第三部分是面试。

 

面试首先是抽签排序,剩给我的是第一号,我很满意(早死早超生)。然后,我们参加复试的五个人进去和每位老师见个面,主持的老师分别介绍其他四位老师,五位老师围坐一张四方桌的三边,考生坐在背对门的剩下一边,面对录像镜头。

 

接着抽题。比较文学、外国文学各一道。我的题目是:

 

1、谈谈比较文学媒介学的研究方法。

 

2、关于诗人里尔克

 

(1)谈谈其人其诗。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或者一篇赏析之。

 

我点儿比较背:里尔克是谁,天知道,当时面试直陈不知道,没看过。我是第一个答题,因此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准备(后面的人都是在前一个进去答题的时候抽题准备,其准备时间就是前一个人答题的时间,二十分钟左右,可翻书查阅),我只好启动我的第一套应急预案:重点答比较文学题目,再使出我的杀手锏——本科期间发表的论文。这里牵扯到我的本科经历。本人本科就读于某部属211高校,本科期间曾主持申请过两次校级本科生科研项目,是有关比较文学的,这也是我选择其作为考研专业的原因之一,有一篇重要期刊的第一作者论文发表。我先期做好了准备,打印数分。

 

一进去先是鞠躬,自我介绍,讲本科科研经历,分发论文。这时我发现,两位老师在比较仔细地看论文,另两位老师则在认真听我回答第一道题。我答完后,一位老师先是发话,说你答的很全面很详细,随后揪出了我表述不严谨的一个关于浮士德的问题,紧接着一言不发的另一位老师问我20世纪还有一部关于浮士德的著作请问是什么,我说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老师回答,嗯,对。

 

当下老师看罢论文,另两位老师拿起论文翻看。一位问了我一个文中的引用文献,是一部英文文献(当时引用是为装×,不想此时却露了馅),问我是否读过其他的相关书。这时,另一位老师看罢我的论文问我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我详述本科科研经历,他未发言,旁边的老师则说这个选题非常不错。最后,老师问大家还有问题否,没有,结束,鞠躬退场。

 

以上是我面试的整个过程。有几个问题值得深究。第一、扎实的基础是及其重要的,这是你应付老师狂轰滥炸的根本,此取决于你的初试准备和复试冲刺以及平时积累。第二、不会就直说不会,千万不可不懂装懂,这样的好处是老师觉得你很诚实,坏处是影响你的得分。很无奈吧,点背怪谁。第三,有科研经历的本科相当有用,但是前提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些算不得真理性的认识,代写代发就免了,后两位老师的问题某种程度其实就是在检验我论文的真伪。其他细节不再赘述。

 

总体而言,复试算不得走过场,既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又需要相当的运气。要问我运气如何,我只能说我最大的运气是初试分高,即便面试欠佳,我也能稳居总评第一,这也是我三个过程下来从容自信,一点也不紧张的根本保证。

 

最后,感谢给我学术支持和方向的文研青年!感谢一直陪伴在我考研过程中的亲人和朋友!


end


往期精彩推荐


浙江大学201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

“颁奖大会”|文研青年考研求学经验合辑

“诗歌与哲学是近邻”:郑敏及其诗艺探索

“谁解其中味”:浅论清代自况式章回体小说

超性价比理论专题课,等你来学

吐槽大会 |扶朕起来,朕还能复习!


策 划:文研青年

内 容: 编辑部 

编 辑:Sound

审 核:青  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