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推荐 |文艺理论论文20篇及食用方法
写在前面
by星帆学长
文学理论尤以内容庞杂、思想精深著称,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理论、哲学美学纷然杂呈,相互建构、往复渗透,教材虽多也有不能尽言之处,因此读论文既是学习的消食片,也是扩充学术视野、锻炼表达能力、针对院校考察偏好精准补强的必要环节。
本期我们就盘点一下二十篇知名学者在重要领域发表的高被引量文章,并附上摘要和网址。
”
Perseverance Prevails
按:对西方文论而言,论文的主要作用是为考生建立一定的理论框架、思想史视野,具体地说,很多西文论教材都会提到意向性、主体间性、现代性、语言学转向(以及五花八门的转向)、话语,这些概念,教材通常不做详细说明,而成为默认的理论背景,这个背景过于宏大也超过了教材的容量,只能由考生自己寻找解释;其次,具体理论的阐释以教材为主,但也有个别的知识点可以读文论加以深化。
01
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
摘要:现代性是促使社会不断走向科学、进步的一种理性精神、启蒙精神,一种高度发展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影响着我国物质、精神文明的建设。当今体现现代性的思维不应是非此即彼的思维,而应是走向宽容、对话、综合、创新同时也包含非此即彼的亦此亦彼的思维。新时期文学思想、理论的进展是在现代性的策动下,不断区分政策与理论、初步确立自身学理、获得自主性意识的过程,是在文艺中初步摆脱政治群体意识之后,审美意识发生激变、现代审美意识包括大众审美群体意识不断生成的过程;文艺中出现的反现代性现象以及对其所作的批判,正是现代性自身的悖论及其潜力的反映。
按:这篇论文对现代性基本上持赞许的态度,主要指启蒙现代性及其人文理想;认为现代性在文学理论中主要是指理论场域的独立,尤其是与政治分离;也看到了现代性自身的悖论,无限扩张的现代性会走向自己的反面。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9899&filename=WXPL199902000&v=m3tgtdGtV%25mmd2BGEc%25mmd2B8rjUgS7bKcUN9A9aOBLGUT15wrgeRzIvlCLGKwjT950nbQ%25mmd2F6kM
02
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摘要: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征服,而是看作主体间的共在,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因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对生存意义的体验。
按:从“主体”的角度梳理了西方文论的变迁,是考生有必要具备的理论视野。“主体间性”在哲学上是比较复杂的概念,这篇论文提取其作用于文学的部分,可节省考生的精力。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2&filename=XMDS200201002&v=KP8bqnGGc9CL9VJ%25mmd2Fra%25mmd2FwUec7%25mmd2BYngAkKDqMhJR7gV1nol8ERYMW3rCL03%25mmd2BTwLnRd5
03
陈嘉映:《索绪尔的几组基本概念》
摘要:索绪尔最有影响的一组概念是施指(或译“能指”)和所指,施指/所指不是名实关系,所指不是实物,而是概念。为了更明确地理解施指/所指,就必须了解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如此这般的施指和如此这般的所指结合而成一个符号,是任意的。他的任意性原则有助于我们看到在语词之外并没有一个已经切分好了的现实,现以施指/所指和任意性原则为基础,进一步阐述索绪尔的另一些主要概念如语言/言语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以及索绪尔结构主义的基本思想。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2&filename=HSXX200202009&v=Z0FJ6Jr0YphU32k1FRFwpGWDgJPzCVWd%25mmd2FA93F8zjjb4SKerb%25mmd2BrxpTDiF3lBGm5lj
04
周宪《文学理论:从语言到话语》
摘要:20世纪是一个“语言学的世纪”,从哲学到文学理论,“语言学转向”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着重分析文学理论这一时期先后发生的两次方向各异的“语言学转向”。第一次转向以索绪尔的语言观为核心,贯穿在从俄国形式主义、捷克布拉格学派到英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的发展脉络中,建构了以语言为基本范式的现代文学理论,它着力于自主文学系统的语言规律探究。第二次转向呈现为后结构主义的思潮,以本维尼斯特和福柯等人的理论为代表,从语言向话语的转变,凸显了话语主体行为、表意实践和话语规训等问题。这一转变是60年左派激进思潮的反映,它越出了第一次转向区分性的语言学边界,建构了某种跨学科和带有文化政治色彩的“大理论”。本文将两次转向视为文学理论现代范式与后现代范式的转换,并提出如何超越两种范式的张力达到新的理论建构的问题。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8&filename=WYYJ200811003&v=3sF%25mmd2BNNGvOdHj7cLU39ReWbcEjdTcKGwfJP94%25mmd2BXU%25mmd2BjsgNOQlNEw16RIIcAQeME1PT
05
钱翰《从作品到文本:
对“文本”概念的梳理》
摘要: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话语中有一徘常重要的现象就是“作品”概念消失,而“丈本”概念则无所不在。这个语转换的背后隐藏着文学范式的转换同时也是对文学制度的质疑。在传统观念中,文本是与作品相互关联和对立的观念文本要走向作品,后者是前者的归宿,然而,在结构主义文论兴起之后,由于研究兴趣和科学客现性的追求,代表价值体系的作品被置子边练,而原来处于边练的丈本成为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后结构主义则重新强调文学实践和价值,但是他们把传统的价值观恰好频覆过来,从作品走向文本,此时的文本不是具体的书写严物而是一种新的文学观念和意指实践方式。在新的空间分配语义,拒绝任何固定的话语秩序。中国的文论界对西方六七十年代的理论话语进一步研究和反思,梳理文本概念是必须的工作。
按:第四、五篇文章讨论的“话语”、“文本”都是非常基础的概念,考生不可对它们习焉不察而导致滥用,必须要返回这些概念所属的知识谱系。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10&filename=GSSH201001010&v=HFy5ndovcXqeSZeqrlvx7kB8VWzLQ8OuD43AXo0Bx9qzPSbFc1Z1AsM61s%25mmd2FYlYTm
06
周小仪《文学性》
摘要:“文学性”(literariness)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题目。早在20世纪初,这个问题就开始灸手可热;而时至今日,学界对此仍然争论不休。在中国,倡导文学性的文章几乎覆盖了文学研究的所有领域:文艺理论、西方文论、外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现在的学者对文学性的光彩内涵拥抱者多,赞誉者多,批判者寥寥。本文追溯了历史上有关文学性的诸种观念,从3个方面概括了文学性的主要内容:一,作为文学的客观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文学性;二,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的文学性;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实践活动和主体建构的文学性。本文认为,没有一个抽象的、永恒的、客观的文学性,只有具体的、历史的、实践中的文学性。在中国,文学性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关系的集中体现,是生活实践中飘浮的能指,是东西方文化关系结构的转喻。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3&filename=GHJK200305012&v=QBt51jQ2dgBoQZQP8fbk2%25mmd2BTwVmPLMSRjcO1ZZPMiH0DJmUWq8s0px8SNUEmvxCqv
07
申丹:《何为叙事的“隐性进程”?
如何发现这股叙事暗流?》
摘要:从亚里士多德对情节的关注到当代学者对叙事进程的探讨,批评家们往往聚焦于以情节中不稳定因素为基础的单一叙事运动。然而,在不少叙事作品中,在情节发展的后面,还存在一个隐性的叙事进程,它与情节发展呈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走向,在主题意义上与情节发展形成一种补充性或颠覆性的关系。这种“隐形进程”不同于以往批评家所探讨的情节本身的深层意义——既有别于莫蒂默所说的表层故事之下的“第二故事”,又有别于罗尔伯杰所说的“短篇小说”的象征意义,与马什所说的“隐匿情节”也有本质不同。“隐性进程”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反讽性,这种反讽是作品从头到尾的一股反讽性潜流,不同于以往批评家所关注的反讽类型。本文首先通过与以往的批评关注相比较,并结合读者反应,说明什么是叙事的“隐性进程”,然后探讨如何才能成功地发现叙事的“隐性进程”。
按:如果觉得读理论有些晦涩,可以阅读申丹教授利用这个理论分析卡夫卡《判决》的论文:《情节冲突背后隐藏的冲突:卡夫卡<判决>中的双重叙事运动》,《外国文学评论》2016年第1期。这个理论对文学评论写作很有启发性。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13&filename=WLXY201305007&v=KI49JmugUm07GGUgmkgRqA371YgzBPc%25mmd2FsvrU9uxCTpKGRcy5FsZ4S49AtL%25mmd2BRuk0F
08
冯宪光《论“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的四种模式》
概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核心在于文艺-历史-意识形态三者的关系。第一,卢卡契主张文艺作品客观反映现实,即“现实主义的胜利”,文艺摆脱政治、哲学等其他意识形态的干扰,坚守艺术自律,客观反映现实,甚至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那里,现实会压倒作家本人的意识形态;第二,法兰克福学派主张艺术是对现实的批判、否定的认识,例如本雅明的“光晕”、马尔库塞的“单向的人”、阿多诺的“文化工业”都反映了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和对高雅艺术寄托的拯救希望;第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作品、现实、意识形态同构,例如戈德曼借鉴遗传结构说,认为伟大的文艺作品在于它与社会特定集团的意识形态相同的内在结构相契合,又恰好反映了现实社会内在结构的平衡;第四,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例如马歇雷认为文本结构是意识形态含义不断冲突的离心结构。(本文无摘要,以上为编者总结)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8589&filename=SCDZ198502006&v=6edZmhvMO8Li%25mmd2BKyAwvFi75FujBAqJAk6D%25mmd2BmBmKAy9lkCcDvF3BlAnGvZ7gPqNmW
09
陈太胜《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文精神》
摘要:本文企图在更为广阔和统一的思想语境里对话性地诠释巴赫金思想的精髓。多样性的巴赫金思想并非散沙一盘,对话理论及其人文精神是它的精髓。巴赫金终生徜徉在哲学、语言学、社会学和诗学各人文学科领域,而其中心工作就是建构自身的对话理论,他以之贯串于所有的人文学科各领域的研究中,而人文精神是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体现出的核心精神,对话理论在其根底上是关于人的理论,是巴赫金终生为人而斗争的理论结晶,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它以人为对象,关心人的主体建构,关心人的存在和命运,关心人的平等和自由。就诗学来说,巴赫金的杰出之处在于,在20世纪“语言论转向”的文化语境里,他既能以复调小说理论这种对话理论的变体来阐释陀思妥夫斯基小说的艺术形式,又能在这种形式的阐释里以自己的人文精神深刻地理解这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0&filename=XSJL200001029&v=67eRrySaV94WvXPKCVHHbYtMHAaADXzVjKFe82YVeVZc%25mmd2BinLM6DcSjjduzFZoMqc
10
张汝伦《解释学在二十世纪》
摘要:作者在文中通过勾勒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利科的解释学理论而回顾了解释学在本世纪的突破性发展。作者认为,二十世纪是解释学繁荣与发展的决定性时期。而海德恪尔的解释学则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它将方法论的解释学理论发展为一个基础的存在论问题,第一次将解释看作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伽达默尔关于解释学的语言性和历史性的思想则使解释学最终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实践哲学。利科的解释学则通过揭示理解的中介性和理解对象的文本性,使得方法论完全合法地成为哲学解释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按:利科的部分或许有些超纲,但是想理解文论重点之一的伽达默尔,则最好是在海德格尔的思想背景之下。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9697&filename=GWSH605.004&v=EkXuVT%25mmd2FIW4bDA%25mmd2FO1qNY7NbRRaO5MM%25mmd2BWt8Opiykskzn6u2Bu6shfKgqKEk3nLTSTQ
Perseverance Prevails
按:学术论文首先有助于大家理解古代文论的具体知识点、思维方法和特质,其次,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本身的建构也是与中国的现代性相伴相生的,受到西方话语和民族命运的剧烈影响,这一层体现在“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相关问题的争论中。
11
李建中《文备众体:
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
摘要: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有着多元和开放的特征,其批评文体(体制、体势、体貌)采百家之长,兼众体之优,在文学理论批评中既逻辑地说,又诗意地说和叙事地说,从而形成诗性与逻辑性、片断性与整体性以及叙事性与抒情性相生相济的言说方式。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6&filename=WYYJ200603006&v=7YrD7S9V3mXs9pasWLORIFeckFmpyQfQaoWhr2lCkjco03xD09MZ8ZlCAzowmDWs
12
李建中《辨体明性:
关于古代文论诗性特质的现代思考》
摘要:中国古代文论以论说之体而具诗赋之性,其批评文体的文学化、语言风格的美文化和理论形态的艺术化,共同铸成文论之“体”的诗性特质。而导致批评文本“破体”的主体性缘由,则是文论家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的诗意化。本文辨体明性,清理古代文论的诗性传统,意在抉摘20世纪中国文论的“失体”、“失性”之弊,并为中国文论走出世纪困境寻求一条可行性路径。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1&filename=HZSD200102012&v=k3tiLfXClM%25mmd2FwEapffc6OKL9LxdqEzx8fqoEIfqcuXZ%25mmd2BvhJKTBt1jHpSrN%25mmd2Bi6V3Sx
13
陈伯海《释“诗言志”——
兼论中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摘要:本文就“诗言志”这一古老的诗学命题加以逐层分疏,不仅对“志”的确切内涵、“言”与“志”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诗盲志”观念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有一具体的把握,更着眼于揭示中国诗学的这一原生细胞中所蕴含着的整个诗学传统的逻辑建构, 由此而重新闻发了其作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的深远历史意义。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5&filename=WXYC200503009&v=V6Pl7SQrr%25mmd2BPEwf2nDE8%25mmd2BmH7RMRvsD33DwRC%25mmd2FUJ%25mmd2F9IH2FjsAJ8d8KYagklqYFekNx
14
叶嘉莹《中西文论视域中的
“赋、比、兴”》
摘要:“赋、比、兴”乃《诗经》和中国古代诗歌借物象与事象传达感动并引起读者感动的三种表达方式,是心物之间互动关系的反映。“兴”是由物及心,“比”是由心及物,“赋”是即物即心。它与西方在“形象与情志关系”上的最大不同在于,西方的诗歌创作多出于理性的安排,从而降低了“兴”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而成为不重要的一环,其八种“情志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仅类于中国诗歌创作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中的 “比”的手法。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4&filename=HEAR200403021&v=XrxSnmkKD9fkXrgsL0rdDqead6LkpWAGS7sHZ99VSSHPjmhA1DNNbk6HyZr%25mmd2FXNGn
15
李春青《“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
──论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的
两种基本倾向》
摘要:以往论者大都以“言志”与“缘情”二说为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之基本观念,认为“志”即是指“思想”、“志向”,“情”是指“情绪”、“情感”,也有人指出“志”与“情”原本相通。总之是认为在中国古代诗学观念中,诗的本体或者是“志”,或者是“情”,最多再加上“志”与“情”相混合。这种根深蒂固的观点其实是很不确切的。在这里我们试图通过对“吟咏情性” ( “情性”不等于“情感”、“情绪")与“以意为主” (“意”不等于 “志向”、“思想”)这两个命题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的深入剖析,力求在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的问题上有新的认识,希望能将研究引向深入。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9899&filename=WXPL199902003&v=m3tgtdGtV%25mmd2BGpHXji9osutx6bRB2Cdhlo9O3QRWR2%25mmd2FPpp%25mmd2FRYReL%25mmd2FFtX%25mmd2BU5y5VisyS
16
蒋寅《古典诗学中“清”的概念》
摘要:本文侧重于阐释“清”的诗学内涵,同时对于“清”在诗学中的特殊位置、确立以及展开进行了分析和勾勒。作者认为,“清”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既是构成性的概念,与诗的本质论、创作论相关,又是审美性的概念,与诗的风格论、鉴赏论相联系;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倾向,并在某种程度上与古典艺术的终极审美理想相联系;“清”在其形成和确立的过程中分别被注入和赋予了各个时代的美学精神,具有由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基本内涵,就其正价部分而言,是诗歌语言的明晰省净,诗人气质的超脱尘俗,立意与艺术表现的新颖,此外还有意境和情趣的凄冽和古雅等,而其负价部分,则是单薄浮弱;“清”在诗学史上是一个相当开放的审美概念,有广泛的包容性,其派生能力极强,进一步整理和研究这一概念的衍变和内涵,是今后古典诗学的一个课题。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0&filename=ZSHK200001025&v=A89MiYmJiYn%25mmd2BtgYsveDMeJ5QZaquhylZv5a8hTn5egnF1nvpBWpGw2bE5dNqUIG7
17
王运熙《<文心雕龙>风骨论诠释》
概要:这篇文章的结论是:《文心雕龙》语境下的“风”是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爽朗,“骨”是指作品的语言精炼而劲健有力,风骨合称则是作品具有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尤其强调“风骨”是作品语言形式层面的范畴,而绝不是内容层面的。和《体性》之八体相比,风骨是一个普遍要求;在文与质的问题上,风骨是作为文采的对立面提出的,风骨文采相济,文章才会辞采熠熠又健举高飞;在简与繁(也是通与变)的问题上,刘勰标举“体要”,繁冗的文辞是无骨之征。文本典范性地展现了文本内证的研究方法,析理精微又言必有据。(本文没有摘要,以上为编者总结)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7984&filename=XSYK196302009&v=9KTIOD7FSVxznaLbssEf330lV6QzeqL4BRVD1KAa5XJxgktWcJxsig7%25mmd2Fr8DOcrL%25mmd2B
18
钱志熙《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
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摘要:近年来学术界普遍关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文体学问题,但对文体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探讨还很不够。从侧重于语体功能的语言学的文体学与侧重于体裁功能的文学文体学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来看,目前古代文学研究将文体问题简单化为体裁问题有其不足之处,中国古代存在着丰富的文体学传统,文体学是整个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核心,传统的文体学内涵与方法,正是包括了目前学术界使用的语言学的文体学与文学文体学两方面的内涵,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文体学。古代文学的文体学研究应该充分汲取这一传统与方法。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4&filename=BDZK200405014&v=gGnrK3Iu713trGkQTpo0ZLNEtS7mFudd%25mmd2BBwwQrvz30Mp0V%25mmd2Bl0%25mmd2FN8KGGjrB%25mmd2BzQRpP
19
罗钢《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
摘要:由王国维奠基,经由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20世纪中国美学家深化和完善的"意境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学的核心范畴",甚至被标举为"中华民族最高艺术审美理想"。然而,这种"意境说"并不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诗学所固有的,而是上述学者依据德国美学传统所提供的思想资源建构起来的。"意境说"的发展也基本上是沿着德国美学传统的轨辙运动的,德国美学的若干主题,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一般与特殊的统一,为"意境说"提供了统一的理论基础。从思想实质上说,"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一种中国变体。"意境说"的现代建构是中国学者为了重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而进行的"传统的现代化"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实践过程中,这种"传统的现代化"转化成了"自我的他者化",从而进一步深化了近代中国所遭遇的思想危机。
按:本文观点非常大胆,对中国学界某些久积的惯性思维和权威意识是重重的一击,但是随后也引起了一些争论,所以同学们请谨慎酌取其中的观点。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11&filename=NJDX201105007&v=wlvbOC02M0DF5RGVMEz43zYlAljepgPvNNC786x3q8t2eotFv7ESCnNhnWxznfbN
20
冯黎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一场现代性焦虑》
摘要: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问题已经讨论了十余年,这场学术讨论的出现实际上是遍布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现代性焦虑的结果。在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问题上,其现代性焦虑表现为:在追随西方现代理论话语以进入思想现代性殿堂与保持本土化的文化身份之间、在革故鼎新以张扬现代性的新异原则与辨析古代文论的历史原貌之间、在重构古代文论元话语以强化其阐释有效性与维持古代文论的典雅文化地位之间、在划定古代文论学科属性以赋予其现代知识类型与尊重古代文论的前学科性意义形态之间,我们难于抉择又急于抉择。我们越是接近现代性,我们就越发清晰地感受到现代性在文化功能上的两面性,所以当现代性在中国展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对它的既渴望又恐惧的心态便日益明显,这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论题之所以提出的文化心理原因。
文章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9&filename=HDZS200904012&v=x0MmQ4h5QeaUWYYygHNZoqGWBdONqzMaefEEE0A%25mmd2BRg2tgw9TszMgg8CzOQS3z76u
结/语
并非万能的论文
在盘点之后,我们必须说明论文的有限性。
首先不得不说,重要的、基础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已经有讲述,并且尤其适合答题,所以考生要先通读教材,不要好高骛远;其次很多出色的专著的学术含金量不比论文差,例如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第二章《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会通中西,张少康的《<文心雕龙>神思论》(出自《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往来发覆,都不是以论文形式发表的,但值得一读。
再次,学术论文的观点有一定的前沿性,未必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有的论文故意要当“搅局者”,极具先锋性和逆反性,有的论文则非常经典,其观点已被教材录入,大多数论文则介于二者之间,考生需要弃其偏颇,取其公义。对论文的学习,有学思想方法,学具体理论,和摘取理论语汇、理论表述三层,视论文特点而定,怎么“视”?
一言以蔽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往期回顾
文研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