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医问药和第二诊疗意见
当我们有病患时,都会有意无意中去咨询旁人特别是有医学知识的人士,希望他们能够给出意见和建议,通常称为“寻医问药”。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很有帮助,时常会因为信息的片面而导致错误的判断。即使在医生之间,我们往往也不建议这样的“非正式医疗咨询(Curbside consult)”。请参考以前的文章“为什么医生不愿意做路边咨询?”。
现代医学看待一名患者时,是考量他或她的全面信息,视为一个整体来医治,而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三言两语,或一张心电图,或一张胸片,不能很好的来说明患者的具体情况。拿我来说,作为心脏科医生经常看会诊,在看一个新病人之前,我通常需要花费20-3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我们的电子病历上浏览患者的全部信息,包括心脏科会诊的目的,家庭医生的就病记录,其他专科医生的记录,患者的血液检查,心电图,放射科检查等等资料。在诊所看到病人时,一般10-15分钟的问诊,尽量让病人自由表述症状,我会做一些引导,期间会询问家族病史,个人嗜好(吸烟喝酒等),平时用药情况和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等。然后,5分钟的体格检查。之后,用5-10分钟总结概括并做出自己的诊疗判断和解释。最后给患者5-10分钟的答疑,并做相应的预防科普教育。一个新病人的会诊,在诊所的时间大致需要40分钟左右。如果是疑难病例,需要的时间会更多。
所以,在我遇到“寻医问药“的咨询时,我都是建议,信任医生,和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途径,如果实在有不确定问题,考虑”第二诊疗意见“。
第二诊疗意见是指从患者的当值医生以外寻求另一位医生的意见,第二诊疗医生阅览患者的全部医疗记录后给出有关患者疾病诊疗的建议。当患者得到一个新的诊断或者疾患严重甚至威胁生命时(如癌症,心脏疾病),寻求第二诊疗意见是合情合理的。
在美国,绝大多数的医生支持病人在做决定困难或有疑虑时寻求第二诊疗意见,并且会积极配合。当值医生不会因为第二诊疗而感到被得罪。第二诊疗意见的使用一方面保护了病人的健康利益,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医生可能的医疗差错。病人寻求第二意见很多时候不是不信任医生,而是需要多一个方位看问题。我曾经有个病人,先前在不同医院看过两个心脏科医生,一个说要做冠脉搭桥,一个说可以做支架,我是他的第三诊疗意见。他带来了全套的检查结果。我询问他的病史看过他的冠脉造影CD后跟他说,我的意见是冠脉搭桥。他很欣然的接受了我的意见,说现在是2比1,他自己终于可以做出决定了。后来这个病人回到他看的第一个医院做了搭桥手术。
我们的公众号“第二诊疗意见”源于先前创办的网站www.usayisheng.com。我们有一帮在美行医的华人医生,覆盖各个专科,都有一颗赤诚之心,愿意报效国内乡亲父老。在多年前自费开办了面向国内患者的网站,做免费的第二诊疗意见。结果效果很差,差的不是我们第二诊疗的水平,而是国内大众不能接受这个新鲜事物,当然也存在宣传不够,而且据说国内俗话“免费的服务就是最差的服务”,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我们的初心犹在,为便于国内朋友的访问,从去年开始我们与江苏同步医疗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将域名转移至中国国内,并由同步医疗重新开发网站,推荐给更多需要的人使用。我们团队将一如既往地为大家提供美国标准的医疗健康咨询,宣传科学的医疗理念,随时更新最新的医学进展,共同探讨大家关心的热点医疗话题,不定期发起公益诊疗活动。
请大家关注,美国医生在线,www.usayi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