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意见视点 | 新华社:塑造人格化的新媒体

媒意见 2020-09-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青年记者 Author 王朝


新华社,你年轻了!——最近,我出去参加座谈,总听到有人这样评价新华社。真不是因为我长得年轻,而是新华社的确没有走失在88年的历史岁月中,反而在新媒体时代洗炼出了青春的色彩。
 
这就是新媒体人格化塑造:原本以为我们一本正经,后来发现也有可爱幽默调皮。年轻的我们,就在你身边。


2014年,我来到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工作。五年时间里,我运营新华社中国网事微博,主抓新华社微信整体改版,主创了“刚刚体”,打造了独特的留言互动风格,粉丝突破2000万。那时,我是大家眼中的国社网红,现在,是过气网红……
 
玩笑归玩笑。在不同平台的运营实践中,我有一点深刻的体会:人格化,才是推进媒体融合和新媒体战略转型的关键所在;人格化,是网友关注媒体的根本动力;人格化,是区分自己和他人的真正标志。人格化了,影响力才会最大化。

换句话说,别人可以转载我们内容,借鉴标题,照搬技术,模仿产品,但拿不走的,是我们不可替代的的人格化特征。稿子好不好,网上见分晓。在信息不对称性日渐消除的今天,传统媒体的品牌效应,并不能完全转化为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力,发稿量不等于阅读量。人们“粉”哪一家新媒体,是有选择余地的,不再是盲目的,看这家媒体是什么样的人格和价值观,是否真的值得追随。
 
可喜的是,媒体在人格化塑造的尝试,很见成效。


对于新华社,从前的新华体,给人的感觉是大气磅礴,而现在的新华体,则是诗意文字、极简标题、精彩互动。“国家相册”“刚刚体”……字里行间藏着大好山河、岁月静好、挚爱亲情。嬉笑怒骂间,传递的都是邪不压正。在微博舆论纷繁复杂的日子,人民日报像一个睿智的朋友,语重心长地道出“晚安中国”“你好明天”,抚慰了多少躁动的心——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依然值得相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然吸引我们的系列节目是“中国诗词大会”“舌尖上的中国”……央视像一个腹有气自华的学者,愉悦精神,激活味蕾。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由衷致敬,彰显的是对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不断追求。


当然,新媒体的人格化塑造,离不开优质内容的支撑,否则就是昙花一现。“内容为王”这句话永远不过时,但内容形式要有变化,需要大量生产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产品。而且,那些“星光不问赶路人”的年轻人,才是人格化塑造的主力,要在确保审核流程的前提下,鼓励年轻人“勤于、敢于、善于”。因为,网友更愿意与一个有态度、有个性的小编互动,而很难认同一味居高临下、一本正经的形象。这就是新媒体人格化的魅力。


我们也要向政务新媒体学习。人们提到共青团,想到的是团团;提到国资委,想到的是国资小新。如果有一天,人们提到我们所供职的单位,想到的是一个阳光、正面的形象,我们的事业就成功了。
 
让我们一起沉稳中带着朝气,严肃中带着活泼,踏踏实实地搞笑,一本正经接地气!

来源:青年记者

延伸阅读

媒意见视点 | 周杰伦现象:12小时突破1500万,《说好不哭》开启了音乐付费元年?

媒意见视点 |《老酒馆》编剧高满堂:写父辈故事,越写越有精神头

媒意见视点 | 王明轩:互联网正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复兴的首选工具

媒意见视点 | 梨视频的突围与进阶


媒意见编辑:杨春雨

媒意见美编:严汉钦

南方电视学刊公众微信号 | 媒意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投稿邮箱:nfdsxk@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