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日益丰富,财富不断积累的创富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智慧决定道德素养,文化决定价值取向。 一个有大格局的人是有智慧的,“智”,始于此;“慧”,达于官。 辣手咯!有一种修炼叫装糊涂,请往下看:不和小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社会较真,因为较不起;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价值;不和现实较真,因为要继续。 下面,我们把孔圣人请出来,看看他的格局,论语篇“樊迟请学稼”。孔子有个弟子叫樊迟,不知道为什么,拜孔子为师以后就问孔子怎么样中庄稼。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个小人不是骂人的,说樊迟,你的格局小了,你跟着我学习,怎么会问我种庄稼呢,小人哉,樊迟也。 孔子的教育是仁德教育、政治教育,是为了从政、做官或成为道德崇高之人,而不是职业教育,教人谋生技艺。“君子不器”,孔子反对人仅仅成为有专用的工具。樊须悟性差,背离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志则陋矣”。志向陋,而且不晓事,要“学稼”,孔子已答“吾不如老农”;继而又问“为圃”,顶风而上,孔子为性情中人,不得不烦。 上好礼,我们作为一个人居于人上懂得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古代都喜欢讲一个”礼“字,有礼貌的人给人感觉没道理都会变得有道理,而一个没礼貌的人他说的话,他有道理大家也会觉得他是没道理,所以第一个是“礼”。我们想让自己的事变得更轻松,低下你高贵的头更容易建立团队的信心。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所以我们做一个人讲究“信”,到今天为止我们都通常讲诚信危机。可是我要请问各位什么叫做“信”,信的前面是诚,诚信的“诚”更大的程度上是对我们自己,我们能够对自己真诚。把那个言字旁化言为行,不要说了做到了,我觉得这就是成功了,所以化言为行以至于无形,诚者成也,这个就是成功了。 而“信”是对外的,我们做到什么程度才叫做有信用的人呢。古代的人说讲信用,用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明天的太阳大概会从哪里升起来?东边。明天的太阳大概会从哪边落下去?西边。这个就叫做“信”。所以做一个人,做一个领导,如果你能做到让你的百姓一直明白太阳明天一定还是从东边升起来,下午一定是从西边下去。那么老百姓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规划他自己的人生,剩下你的那个事他就会有心思来做,试想一下,到明天老百姓不知道这个太阳是中午起来,也不知道是下午起来,也不知道从哪边起来,你觉得老百姓还有心思给你干活吗,他考虑自己都来不及。所以这个叫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信”你要做到让老百姓相信太阳明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老百姓会把他的全部精神都给你。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假如你要做到这个样子,四方的老百姓背着孩子来投奔你,哪还用得着自己种庄稼,这是一个孔子的格局。 所以孔子的结论就是,人生最有效率的事就是提高自己的修养,通过提高自己修养境界以吸引能人的追随,所以自己根本不需要种庄稼,这也是一种境界。 问一个非常老套的话,你是觉得内行领导内行比较好,还是外行领导内行比较好?好像外行领导内行会比较好一点。如果内行领导内行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做领导的虽然是内行,但一定要装作外行。郑板桥说得好:难得糊涂。但是不能真糊涂,是你装的糊涂那才显水平,如果是真的糊涂的话那不叫水平。也有说真糊涂的人可以长寿,装糊涂的人可以不可以长寿?依我看那要靠人生的修为了,这又是人生的另外一个境界,如果你装糊涂以后还能长寿那个境界就更高了。 各位都需要一个修炼就是“装糊涂”。
木纳这事,如果干的好,叫深沉 ;到位这事,如果干的好,叫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