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TOP10!他们,让雷锋精神绽放新时代光芒
传承雷锋精神,做时代追梦人。
他们是实干拼搏的“急先锋”,
他们是爱岗奉献的“螺丝钉”,
他们是创新钻研的“巧工匠”,
他们让雷锋精神绽放新时代光芒!
在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
永恒的雷锋精神
在这个春天激发着向上向善的力量。
新时代的“雷锋”是什么样的?
今天,在2021年江苏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启动仪式上,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焦建俊
为“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中建安装南京华建无损检测员王海浪颁奖。
此前,中建安装石化工程公司“工匠兄弟连”
已荣获第六批江苏省“学雷锋示范点”称号。
新华社全媒平台报道“工匠兄弟连”先进事迹,
并荣登新华社今日TOP10;
江苏卫视、南京发布、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
相继报道王海浪先进事迹。
平凡孕育伟大,匠心成就品质。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共同感受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力量......
工匠兄弟连:“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新华社全媒头条
雷锋曾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像一台机器上的螺丝钉,螺丝钉虽然小,其作用不可估量,中建安装“工匠兄弟连”就像这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从东北到沿海,从冰天雪地到烈日炎炎,从石化工地到抗疫建设前线,雷锋精神激励着他们一路向前。
作为江苏省“学雷锋示范点”,这是一支由40多名80后组成的农民工队伍,是有名的“冲锋队”“救火队”,他们覆盖了石化全产业链作业所需的各类工种,先后参与建设了河北海伟5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安装工程、大连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黑龙江大庆龙油石化项目等多个国家重大石化项目。
自2006年创建以来,他们传扬雷锋“钉钉子精神”和“军魂匠心”企业品格,爱国爱企、爱岗敬业,刻苦钻研、自主创新,持续提高自身能力素养、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不断创造社会价值。这批“农村娃”逐渐从最普通、最基层的电焊工、管道工、铆工,成长为业务精湛、拥有发明专利的技术工人,把“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大庆的蓝天原野间,油机遍地、管廊纵横。大庆龙油石化由于受零下30度的严寒气候影响,冬季施工困难,中建安装承建的全场三大核心装置之一——45万吨/年轻烃裂解装置需在4个月内完成全部施工。作为目前国内首批在建以纯气相轻烃为原料的装置,“工匠兄弟连”承担该装置17万米的管线建设任务,不仅线路长,且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由于管线口径大,最大壁厚达46毫米,焊接时必须升温3小时到350度高温才能进行焊接,耗时久,同时超高压管线对焊接的技术要求很高。“工匠兄弟连”严把质量关,对每位焊工进行进场考核。焊接开始后,全体成员一天未休,实现了每天4500吋的“超高速度”,同时焊接合格率达到98%上,高质高效的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施工高峰期,项目18个班组、近2000名施工人员同时作业,“工匠兄弟连”通过对施工工艺革新,在管道安装的同时,做好管道试压准备,提前安装试压盲板,以试压推进安装,确保在冬季施工前,完成管道试压工作,做到了管道安装完成试压结束,缩短管道试压周期近3个月,实现降本增效。
“雷锋精神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钉子精神’,在工作上、学习上,我们要挤、要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创新能力,来实现个人的价值,创造社会的价值。”连长刘金路说。2006年,这个来自山东潍坊的农村娃进入中建安装,成为一名普通的管道工。在工地上,重活、累活、脏活他抢着干,平时还爱琢磨,想方设法节约成本、创新工艺。十多年间,他带头研发应用了10多项技术专利,也成为企业中第一个被送进高校培养的农民工大学生、第一个农民工党员。
在辽宁省“一号工程”——恒力石化年产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大干期间,刘金路带领队员连续奋战了16个月,腮腺炎发作也拖着不去就医。“当时正处项目大干,现场500余人等着我统筹安排,不能因为我个人原因,影响整个项目进度。”由于时间太长,只能手术切除,刘金路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伤疤,可出院第二天,他又出现在了施工现场。焊工韩钦林个子瘦小,一次在高温下持续工作,突然晕倒,醒来的第一句话却是:“我的那道管口焊完了没有?”管道工郭朋朋在新婚第二天,就把自己的“蜜月旅行”搬到了黄沙飞扬的项目工地上……
坚守岗位、忘我工作是“工匠兄弟连”的本色,目前,工匠兄弟连多名队员被送入大学培养,凭借自身努力取得了高级管道工、起重工、架子工等国家级证书。在一次又一次大战大考中,工匠兄弟连传承“过得硬、拉得出、顶得住”的雷锋精神,成为一支一专多能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
钻一行、精一行的“钢铁医生”
戴着安全帽、系上安全带,骑坐在离地10多米甚至数十米高的钢管上,手持检测仪器在焊缝上左右滑动……这是中建安装南京华建无损检测员王海浪的日常工作。在杭州G20峰会主场馆、南京青奥会议中心、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大庆龙油石化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现场,面对成千上万的细小角落,只要有焊缝的地方,总有这名90后“钢铁医生”一丝不苟的“把脉”勘查,确保质量安全。
“雷锋在多个岗位上奋斗过,不论做什么工作他总能干一行热爱一行、干一行精通一行,这种工匠精神和职业品德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必要的,我要立足岗位,以‘钉钉子’的精神不断锤炼技艺。”王海浪说道。
2013年,王海浪加入中建安装无损检测团队。面对3.5万米的检测量、行业最高标准的工程质量要求,他选择在实践中提升岗位技能,用宽约 1.5 厘米的探头,一点一点地划过 3.5 万米长的焊缝,一边滑动探头,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超声检测仪上的波动,检测焊缝质量是否合格。踏实勤奋的努力让王海浪在短短三个月内就成为项目无损检测的中坚力量,能够独立完成所有工作任务。
在挑战中,王海浪迅速成长起来。2014年10月,王海浪被派到中建安装集团制造厂负责钢结构、压力容器等设备的无损检测工作,他借着这里检测对象焊缝结构复杂、种类多、检测方法多样,不断潜心钻研无损检测技术,取得了UT-Ⅱ(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RT-Ⅱ(射线胶片照相检测)检测技术等四项资格证书,大大提升了业务技能。
在参与牛首山佛顶宫建设时,恰逢炎热夏季,王海浪每天要顺着脚手架爬上几十米高的钢管上进行高空作业,被晒得滚烫的钢管,让骑坐在上面的王海浪顿感一阵酸爽,好不容易适应一处后又要“挪窝”,重新迎接挑战。钢结构焊缝的无损检测必须100%覆盖,确保整个工程没有一处缺陷,不管多晚,王海浪都坚持完成每日检测量,保证不耽误工期。从初入行业时的“理论型”选手,王海浪一路摸爬滚打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当时为参加全国竞赛,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训练。抓理论、看胶片、调试仪器、练习试板,看了多少张片子、测了多少条焊缝早就数不清了。”王海浪说,通过不断的学习磨练,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缺陷检出率。
9年间,他从一名职场新手,成长为“全国工程建设系统技术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荣获“ 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奋斗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作为新时代的先锋产业工人,王海浪精益求精地为项目“把脉问诊”“对症开方”,用精湛的技术擦亮中建安装“检测调试”名片。
如今,焊缝处一个微小的气泡、一条细微的缝隙,都逃不过他的 “火眼金睛”。目前,他正负责山东一个化工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该容器为圆柱形,高近百米,每次爬上作业点,都要几十分钟。虽已是项目带头人,但王海浪大多时间都坚守一线。他常说:" 技术是根本,不能脱离一线。"从未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勤奋刻苦的王海浪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以“钉钉子”的精神不断锤炼技艺,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弘扬雷锋精神,践行时代新风。
螺丝钉不锈,历史色常新,
让我们一起让雷锋精神
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媒体聚焦
新华社全媒头条
南京发布
江苏卫视
南京日报
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官网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素材来源:企业文化部,石化工程公司、南京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