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霜霉病!辣椒白粉病详解!

2016-09-30 张光华 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

辣椒白粉病是辣椒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一般辣椒叶部病害发生较严重,病斑看上去像白粉病,但是有人认为白粉病的白色霉层应该在叶片正面,发病叶片的白色霉层却在叶片背面,因此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不是白粉病,而是霜霉病。引起很多种植高手的讨论,大部分认为白粉病的白色霉层应该是在正面,在叶背的肯定不是白粉病。


在诊断病害过程中千万不要被一些因素给误导,不同作物上的病害是不能一概而论的,黄瓜白粉病(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单丝壳属)跟辣椒白粉病虽然都叫白粉病,但是病原菌是不同的,其发病症状也相差甚远。很多人对黄瓜白粉病比较了解,那么这里就向大家细说一下辣椒白粉病的发病症状、高发原因及预防措施。

辣椒白粉病的致病菌是辣椒拟粉孢,主要为害叶片,不仅为害老叶还为害嫩叶、茎和果实,叶片发病后先在叶片正面开始产生褪绿或淡黄色的小斑点,后逐渐发展成为边缘不明显、较大块的淡黄色斑块,叶片背面密生白色粉状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随着病情发展,病斑覆盖整片叶,导致全叶变黄,容易脱落。


【发病症状】

辣椒白粉病发病时叶片会表现出明显的两大特征。一是发病初期叶面出现出现数量不等、形状大小不规则的较小褪绿斑,叶背出现稀疏霉层,褪绿斑向四周扩展导致叶面大部分褪绿,叶背白色霉层增多;二是叶面出现黑褐色坏死斑,并且该病斑在叶正、叶背均可出现。病斑一般呈现浸润状延伸扩展,表现为黑褐色坏死斑。辣椒白粉病发病初期叶背容易出现白色霉层,后期出现霉层较稀薄,发病症状也和不同品种的抗性相关。

【发病规律】

辣椒白粉病的发生于湿度、温度、管理等因素相关。白粉病孢子萌发需要有水的环境,而在干燥条件下容易传播并流行,忽干忽湿的环境为病原的萌发和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温室湿度大,菌丝生长缓慢,早晚结露多且时间长会导致分生孢子萌发,从而提高病菌侵染率。再一个就是长期大量使用单一类型药剂。目前在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等三唑类药剂在保护地蔬菜应用频繁,而治疗白粉病时农户一般也是使用这一类药剂,长期大量使用产生抗药性也是白粉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防治方法】

1、选育、利用抗病品种。

2、从定植前开始彻底清除病原菌。建议定植之前采用硫磺熏蒸的方式对全棚进行熏蒸,清除死角,减少初侵染源。

3、加强病情监测。辣椒白粉病病原菌通过气流即可传播,如果棚内有发病植株很容易就能全棚侵染,因此一定要仔细观察,早发现早处理。在清除病叶时,一定要将病叶包好后再进行清除,以免晃动分生孢子脱落到棚室内。

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走进商城或进入淘宝网搜索店铺【嘉美水溶肥】进行选购
4、根据发病情况正确选择药剂。在发病前期或发病初期,只有植株下部少数叶片出现褪绿症状,此时病原菌菌丝还处于叶片组织内部的萌发阶段,可用1%多抗霉素水剂300倍液,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施药间隔期为8—10天,连续施药2—3次。发病中期,植株的中上部叶片、嫩叶甚至叶柄也出现病斑时,菌丝由叶片内部组织发展到外部,此时在外界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扩展十分迅速,因此要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选择具有治疗性的杀菌剂喷雾防治。如40%氟硅唑乳油7500倍液或复配杀菌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或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6000倍液,或25%乙嘧酚悬浮剂1000倍液,用药间隔期7—10天 ,连续施药2—3次。注意不同类型的药剂交替使用,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本文章由国泰嘉美技术团队原创,有转载者请注明!

精彩内容

史上最全配药秘方!错过一定后悔!(经典收藏)

最全的植物病害口诀!

专家提醒:草莓这些都是土传病害!

西红柿细菌性病害图谱详解!

经典收藏!十大类杀虫剂详解不容错过!

最难缠的根部与维管束病害详解!

辣椒顶部卷叶小叶?啥毛病?

豆角锈病与炭疽病!认错可就损失大了!

茄子僵苗、黄叶、落花落果问题大汇总!

如何能让土壤变的绵软疏松?

详解土壤与植物病害的关系!

难治的黄瓜流胶病!

价值连城:番茄病害检索图谱!

六招大幅提高草莓坐果率! 

看看世界最前沿的肥料是什么样的!(经典好文)

猛戳“阅读原文”,直接进入商城选购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