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孔庆东《鲁迅》(三)家变情仇
【主讲人简介】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著作有《北大往事》《47楼207》《黑色的孤独》《口号万岁》《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等。
【专题简介】
鲁迅是一个伟人,同时也是一个凡人。
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令他痛苦的事情。
他的家庭究竟遭遇到怎样的变故?过早的生活重担,精神压迫对鲁迅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而令他终生痛苦的那场包办婚姻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鲁迅以他的弟弟周作人,曾经被人称为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为什么最后会发展到“老死不相往来”?
一对最亲近的兄弟变成冷漠宿敌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
导致鲁迅英年早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将为您讲述一个真实鲜活的鲁迅。
(三)家变情仇
讲述鲁迅的家变情仇,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鲁迅的家庭,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不错,应该说是中产阶级家庭,比一般的中产阶级家庭还好,书香门第。周氏大家族,本来家庭环境很好,但是不幸的是,就在鲁迅的幼年,他们家里糟糕了,一场大的灾难,这个大的灾难是由于他的祖父,参与了一个案子,是科举考试行贿的案子。我们今天全世界考试作弊成风,在很多著名的大学里,大学生都普遍地作弊,我本人也处理过很多作弊现象,我非常痛恨这种现象。但是很多学生,今天似乎习以为常了,考试作弊有什么了不起,说作弊我就不及格,不及格我下吃再补考,看得轻描淡写,但是我们知道,在古代考试作弊是大罪,是了不得的大罪,甚至要杀头的。为什么?因为考试作弊,就是欺骗最高领导人,国家为通过考试,在选拔人才,你考试作弊,不是欺骗国家吗。所以说考试作弊,其实应该是大罪,我们今天过于轻描淡写这个事情了。
鲁迅的祖父,因为科举考试行贿,就被判了死刑。我们知道,今天很多青少年朋友,可能不会理解,有这么夸张吗?考试作弊就判死刑,真没劲。其实这个事情,是很严肃的。他的祖父,就是被判了死刑,但是这个死刑很有意思,不是立即执行。我们今天知道,判死刑有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等等,缓期的一般就不会死了,你表现好一点,不再作恶,然后就改成无期徒刑了。可是,鲁迅祖父判了塑性,虽然不是立即执行,但是也没有缓期多长时间。当时有一个名词,叫斩监候,斩就是斩刑,斩首,但是不马上斩,先押起来候着,先关着,等着,等什么时候斩呢?那得看皇上高兴不高兴了,皇上一高兴,就赦了,不高兴,哪天就拉出去斩了。所以,这事是个悬念,它没准。而中国古代什么时候杀人呢?每年秋天,秋天草木凋零。我们中国一切,都是配合着自然界的节奏的,春天草木繁盛,那不应该杀人,百花盛开,杀人煞风景,秋天的时候杀人,所以一到秋天,他们就慌了,一到秋天,就要花很多钱,去上下打点,买通关系,希望把今年熬过去,那么今年熬过去,明年还得如法炮制一番,就这样年复一年,家里有多少钱,也得运出去了,这一场官司下来,他们家里就败落了。
由于这场官司,他父亲的秀才,也被革除了。到手的文凭给收回去了,不算数了,就在这个过程中,鲁迅一个小小的少年,切实地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鲁迅有一句很沉重的话:“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人生的真面目,是不容易看到的,不是说你努力就能看到的,你没有条件也看不到,鲁迅他就有一个条件,就是家到中落了,一个孩子,你家里条件不错,现在学习也很好,大家都说你好,一切绿灯都为你打开,你看不见人生的真面目,哪天你突然考个倒数第一,然后你拖着说你家交不起学费,这时候你看看,人生的真面目。少年鲁迅他是长子,所以,过早的生活的重担,精神的压迫,就撂到了这个少年的肩头。
因为鲁迅的爷爷,被判斩监候,所以牵连到鲁迅的父亲也被革除了秀才的功名。鲁迅的父亲,本身身体就不好,经过这么一折腾,病情更加重,这样一大家子的生活重担,就落到了少年鲁迅的肩上。俗话说:“国有大臣,家有长子”面对父亲病重,母亲忧愁,弟弟年幼,这样的生活重担,鲁迅将如何度过?少年鲁迅为什么会遭遇到,邻里的流言诽谤呢?而最终生活的苦难与磨砺,对鲁迅的人生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鲁迅在很长的时间里,干什么呢?频繁地出入于当铺与药铺之间。家里都没钱了,拿东西到当铺里去当了,当了,然后到药铺换了药,换了药回来治病。而去当铺的时候,遭受的那种精神压迫,有钱买东西,可能还是一种很畅快的心理,没有钱去当铺,受人家的白眼,明明很值钱的东西,值一百块钱的东西,他非说值五块钱,每天遭受这种白眼和奚落,这个给小孩的精神打击是非常大的。到了后来,他的父亲也病死了,家里边仅有的二三十亩水田也卖光了,也就是他家的成分等于改了,由地主变中农,变贫农了,自己把成分就给改了,所以说鲁迅他从小就知道,生活之艰辛,知道钱怎么来,东西怎么来。
我记得我的儿子很小的时候,我有一天问他,你知道咱们家的饭都是从哪儿来的吗?我想启发他说,这是爸爸挣来的,但是他说,我知道,都是从厨房端来的。我当时大吃一惊,后来我想,他说的有道理,因为他每天亲眼所见这个饭和菜就是从厨房端来的。所以,他觉得厨房是一个源源不断地,可以永远生产饭和菜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不是孩子无知,这是大人的教育没有到位。他怎么能想到,饭是我挣钱给他买来的,他不会想到的,他想到的就是从厨房端带的,所以我想,今天恐怕还有很多孩子,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意识到,钱是从哪儿来的,没有意识到劳动和生存的关系。这个是一个大问题。
鲁迅家里的钱花光了,田卖掉了,该值钱的,能当的东西也都当了,这个房子就显得越来越大了。鲁迅写那个时候的感觉,非常逼真。他每天在这个墙角落里面四处看,去看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没有,总觉得抽屉里面还什么东西,打开每个抽屉看看,看一遍,再看一遍,人就到了这个程度。而这个时候,亲戚朋友邻里对他们家的态度也都改变了,能欺负的欺负,能骗的能骗,还有的人就怂恿鲁迅,把家里的东西,偷出来卖。说你们家,还有什么什么东西,偷出来卖吧,鲁迅没有这样做。但是,已经有了这样的流言蜚语,邻里之间就传说,他已经把什么东西都偷出来卖了。所以,鲁迅不是说长大以后,成名以后,受到社会上流言蜚语的打击,鲁迅一生就是生活在流言蜚语之中,死了这么多年还没有很多人真正地理界他七十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受流言蜚语的打击了。用金庸笔下一个人物的话说,杨过说,我一生受人冤枉还少吗?大侠是怎么成长的,像杨过这样的大侠,小时候就受人冤枉,没有几天扬眉吐气过,鲁迅也是从小就受人冤枉,所以这样的一个压力,压在一般的少年人头上,恐怕会受不了的。
我是研究文学的,经常讲作家生平。我发现很多作家、艺术家,少年的时候,都经历过家庭的不幸。特别是什么父亲早逝、少年丧父,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规律,还有家道中落。其实从逻辑上推理,家到中落,一定是好事吗?一定能够让人奋起吗?不见得,很多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很多流氓歹徒,不也是家道中落产生的吗?这是没准的事,也许家道中落,就使人堕落,使人萎靡不振。但是,对于我们已经知道的那些杰出人物来说,似乎少年时代的不幸,是他们成就的一个最好的学校。那个时候他们,就比别人多学了,很多很多最有价值的东西,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因为要成就自己,故意搞得家破人亡的,那是不幸的,我们也没有那个条件,也不是那个时代,鲁迅那个时候的家道中落,也是有它时代的代表性的,因为那个时候,正是清王朝走向最后的没落的阶段,像鲁迅一样,当时中国有很多家庭,都家道中落了,当然原因不同,不一定像他家是由于祖父的原因,或者是因为生意没做好,亏本了,或者由于疾病,由于其他原因。
从整个中华民族来看,我们中华民族也是经历了一个家道中落的过程,以前很兴旺,中华民族有过光辉灿烂的过去,后来就家道中落了,中落得很苦,受人家耆儒,被人家看不起“东亚病夫”,然后自己再想办法,振兴,振作,奋起,整个中华民族也是有这样“马鞍型”的过程,所以鲁迅的家道中落,以及给他带来的痛苦,是很有代表性的,这是鲁迅人生中的第一个痛苦。
鲁迅人生的磨难,才刚刚开始,虽然他的爷爷后来被释放出狱,但是三年后,也就是鲁迅十六岁时,鲁迅的父亲,终因病重而去世。家道中落的鲁迅,义无反顾地背起行囊,踏上了外出求学之路,他先是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三年,后来又奔赴日本留学,正当二十六岁的鲁迅,踌躇满志在学习之时,一场由母亲,精心设计的包办婚姻,却再次打破了他的生活。那么,鲁迅的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鲁迅面对这场包办婚姻,又该怎么做呢?
对于鲁迅的婚姻,很多人不太了解。说鲁迅,他爱人不是许广平吗,他不是跟许广平很幸福吗?这是后来的事,鲁迅家道中落之后,他就不能像孩子那样正常地发展。什么叫正常发展?就是考科举,用我们今天的话说高考,通过高考谋一条生存之道,那时候考科举是条正路,但是他没有去走这个正路,就是学一些新新学,用当时的人的话来说,是迫不得已只好把灵魂卖给洋鬼子,去学一些“邪门歪道”的东西。今天我们看来,反而歪打正着学对了,由于学得好,后来又官费留学日本。可是就在留学日本期间,接到母亲的电报,母亲病危,就像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一样,催他马上回去,中国人都是孝子,母亲病危谁敢不回去,马上就回去。但是我们大家也都知道,母亲生病这样的电报,十个有五个有假的,一定是有别的事,我们上过大学的人,可能都有这个经历,说不定哪天哪个同学说,母亲病危就让他回去,回家结果没事。鲁迅回家之后一看,家里张灯结彩,马上就被簇拥着成亲了。家里给他包办了一门婚事,为什么家里这么急于给他包办婚事呢?因为他在日本留学,那时候观念很不开放,家乡德人就怕他,娶一个外国女人,如果说我们今天,一个留学生娶了一个日本夫人,大家都很理解,之没什么,促进中日友好嘛。可是那个时候,跟外国人通婚,大多数民众还不能理解,不能理解娶一个日本女人。特别是有一次,鲁迅走在日本街头,看见一个妇女,领着好几个孩子,前面一个,后面一个,还领着一个,鲁迅看她很辛苦,他跟同学一块儿散步,就帮她抱起一个孩子,学雷锋做好事,帮她抱了一段,结果恰好被别人看见了,于是这个话就传回中国来,说不得了,说周树人在日本已经娶了太太乐,已经生了好几个孩子了在街上逛马路呢,所以家里一听,非常着急,就马上给把包办了一门婚事。鲁迅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刚刚开始觉醒,从个人的思想上,他刚刚接受自由恋爱,民主自由这些思想,但是整个社会体制还是旧的,所以他们那一代人,普遍都遭遇到了这种矛盾,痛苦。怎么办?家里给你定下了亲事,你如果不答应,一个是不孝,同时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利益,面子。鲁迅迫不得已,他就提出了两个要求,他要求女方,第一要进学堂,第二要放足,就是不能在缠足,这是那个时代,很多的知识分子,觉醒了的知识分子起码的要求。其实就是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是文化,一个是观念,这个缠足代表旧的传统封建观念,妇女不解放,缠足是一个不解放的象征,进学堂,要求她有文化,可是鲁迅回来跟人家一拜天地一看,这个妇女既没有文化,而且还缠着小脚,所以鲁迅这个心一下子就凉了,等于是被绑架了一场婚姻。
鲁迅生长在清朝末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然主宰着男女的终身命运。二十六岁的鲁迅,在那个时代早已经算是一个大龄青年了,因此,母亲对他采取包办婚姻的初衷,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是,经历了多年新思想影响的鲁迅,面对母亲为他迎娶的这个叫朱安地地道的传统女性,他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吗?先结婚后恋爱的做法,在鲁迅这里行得通吗?
这位朱安夫人,远远不是鲁迅理想中的对象,可是,鲁迅他接受了。为什么接受?鲁迅他说,是为了母亲,他回到日本去,他的同学,他的朋友就问他,你母亲给你来电报,家有什么事吗?鲁迅回答了五个字:母亲娶媳妇。我们看这句话包含着多么复杂的痛苦,不是他娶媳妇,是母亲娶媳妇,婚姻是一个家族的事情,不是他的事情,跟他自己没有关系,他后来又说,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个礼物,我只好接受她,只能养着。他如果不接受她,这个女的跟他不结婚,不结婚在那个观念下,这就算休妻,你把她休过去,她就没人要了,她一辈子怎么办?所以说,他要为别人考虑。
我们看到,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他有一种矛盾,就是个性解放与人道主义的矛盾,五四时期,我们有很多口号,其中两个很响亮的口号,一个叫个性解放,一个叫人道主义。可是很多人没有想到,个人解放和人道主义,有时候是会冲突的,会矛盾的,你自己个性解放了,别人还没有解放,那怎么办?那么你的解放就会损害别人的利益,这个时候是个人利益为高,还是人道主义为高,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件事情,我们今天,也可以反思,就是鲁迅到底当时应该不应该接受,就不能反抗了吗?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因为我们知道,当时也有人逃掉了,有逃掉的。逃掉的人就不管这些,全抛弃了,我就个性解放了,但是鲁迅这种人,考虑问题方方面面,做统一打算的。所以,这个事情成为鲁迅一生的阴影,他被一些人,簇拥着成亲了,第二天早晨,他的母亲河周围德人,就发现鲁迅,眼睛是浮肿的,脸色是青的,枕巾都是湿的,他哭了一夜,他的洞房花烛夜就是这样过的,然后他就搬到书房里去睡,第四天,他就回日本了。娶来的朱安夫人,一辈子就陪着鲁迅的母亲,等于是成了他母亲的一个助手,真是“母亲娶媳妇”了,所以鲁迅跟这个朱安夫人,虽然说婚姻上是保持着,但是是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的,这样一对夫妻。
我们可以看,这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很多当时的这些名流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家里包办婚姻,多数都接受了,没有办法。除非他以后又遇到别的机会,所以我们看,鲁迅他是最激烈地反对包办婚姻,反对没有爱情的婚姻,自由恋爱,当然不一定就是幸福的,自由恋爱不见得就保证幸福,但是起码他是自己选择的,是你自己选择的,这个过程,虽然说总体上胜利了,可是还是很漫长,不时有倒退。其实我看一直到现在,很多中国的家庭,中国的青年,他的婚姻大事,还是靠包办,不仅是在农村,在城市也有很多人,甚至一些博士,博士后,他的婚姻都是靠父母包办的,靠长辈介绍的,这倒退了不止一百年,想起来,还是稍微有点羞耻的。还有一些父母,是打着关心爱护子女的旗号,来干涉子女的婚姻,这种情况今天仍然很多,这个东西为什么不好反抗呢?因为它并不是以专职的面目出现的,而是以爱的面目出现的,所以它很难反掉,他们总说我们是过来人你容易吃亏上当,还是父母介绍的好。软刀子杀人,是看不见的。鲁迅就得咽下自己得到的这枚苦果,当然后来鲁迅,他人生有了转折,他在40多岁的时候,他找到了精神上的知音,许广平这样一个他理想中的新女性,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爱情,但是尽管这样,他的这一次婚姻,仍然给他们几个人,都造成了一辈子的心灵上的苦痛。我们可以说这是鲁迅的苦痛,对于朱安夫人来讲,也是不公平的,也是更大的苦痛,你想她一个没有文化的旧式妇女,命运把她嫁给这么一个人,可是这个人不喜欢她,对她毫不感兴趣,把她常年地抛在家里,陪伴着老太太。朱安夫人她也表示过,说我跟不上,但是我愿意与时俱进,她也愿意找点儿书看看,去认字,接受新思想,有一次他看鲁迅和他的朋友,学生们一块儿做体操,她觉得这个很时髦,她也在后面,跟人家做体操,但是她又做不好,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妇女,她艰难地努力,但是她就说,我就像一个蜗牛一样,沿着这个树,慢慢地往上爬,但是终于没有爬上去。所以我们从妇女的角度来讲,旧式妇女的悲剧,也在朱安夫人身上,体现得很鲜明,有千千万万像她一样的妇女,在时代的转折当中,就被牺牲掉了。像鲁迅,他还在别的方面取得成就,我们知道鲁迅是个伟人,那有多少像朱安夫人这样的人,就在历史上轻轻地摸过去了,无声无息地过去了,一辈子精神上的成就也没有,生活上的幸福也没有,所以生活,真是很残酷无情的,所以这次包办婚姻,也是鲁迅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场痛苦。
鲁迅是家中的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二弟周作人,比他小四岁,三弟周建人,比他小七岁。从1919年起,收入丰厚的鲁迅将母亲、二弟全家与三弟全家,都接到了他在北京八道湾购买的一所大宅院,一大家子人开始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四年之后的1923年,鲁迅与二弟周作人,却意外地断了交,绝了情搬出了八道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国文化史上,有名的周氏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与之相媲美的是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你看人家孩子怎么养的?真是了不起。周氏三兄弟是很了不起的,特别是鲁迅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年纪差得不是太大,周作人的成长,都是他的兄长鲁迅一路引导。鲁迅不但负责家庭的物质生活,还负责引导弟弟的精神方向,鲁迅到南京上学,也把他的弟弟接到南京去上学,鲁迅到日本去留学,后来也把他的弟弟带到日本留学,在这个留学的过程中,以及回国之后,兄弟两个人并肩战斗,一块儿写文章,一块儿做学问,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名的先锋人物,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早期,他的兄弟周作人,还比鲁迅名气更大一点,那个时候因为周作人,在北京大学当教授,所以他的名气还更大,很多人知道周作人,后来才知道有个叫鲁迅的,听说是周作人的哥哥,学问也不错的,是这样认为的。
比如当时有一个,后来成为著名武侠小说家的白羽,白羽年轻的时候就仰慕周作人,就给周作任先生写信,要求拜见他。有一天他就到府上去拜见周作人,周作人不在家,结果鲁迅出来接见他,鲁迅说,周作人先生不在家,我是他的哥哥,我跟你谈谈吧,白羽说既然他不在家,跟你谈谈也凑合吧,也可以。就跟周作人的哥哥谈谈,然后鲁迅就问他,你喜欢读谁的小说啊,他说,我喜欢读两个人的小说,一个是冰心,还有一个是鲁迅。周树人说,鲁迅就是在下。他说,原来你就是鲁迅,这才对他很尊重。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周作人的名气更大,谁也不会想到,这样好的兄弟,思想感情这么接近的兄弟,会分裂、分手,会绝交。所以,我想是不是太好了,感情太好,上天忌妒,也许这是命里注定,结果他们由不分彼此,发展为终身不再来往。
鲁迅与周作人,为什么失和?这已经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历史伤的一大悬案和鲁迅研究的一大谜团,人们想象不出,本来最为亲近的兄弟俩,最终会绝交,终身不再往来。更为不解的是,两人绝交之后,绝口不提此事,怨恨之深,难以自拔,切肤之痛难以忘怀,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兄弟失和的真相,至今还是一个谜,至今还没有人能够完全搞清楚,尽管很多人,搜集了很多材料,努力想搞清楚,因为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但是由于它涉及到个人隐私,很多材料不完整,我们没有办法彻底把它查个水落石出,表面上看来,它是家庭纠纷,家务纠纷,因为大家庭,我们知道他们用今天的话说,经济和三是一笔糊涂账,鲁迅收入很高,把这个钱都交到家里,但是鲁迅自己的婚姻是痛苦的,他的兄弟周作人,娶了一位日本夫人,羽太信子夫人,这个夫人在中国,生活用今天的话讲,叫做高消费,是非常高消费的生活,家里的一切用品,都要到日本商店去买,就是说喜欢日货,人家也是爱国主义者,非常爱国的。家里大人孩子生病了,要请日本大夫,东西要买日本的,做好了满满一桌子菜,说不好吃,就全部倒掉,然后再重做一桌子,家里的被子褥子说是不新了,重做一套新的,出门要坐汽车,我想20年代,出门就坐汽车,是不得了的。当然鲁迅是原以为这个家庭做奉献的,他是长子,其实是这个家里的家长,他只要这个家庭和睦,心里就感到高兴,但是这个经济负担也是倍感沉重的,鲁迅曾经说过:“我的钱,是用黄包车拉进来的,但是,人家是坐汽车虽出去的,所以黄包车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汽车的速度”。他总是觉得,我自己拼命地做,但是总是不能满足要求,所以,这个方面的材料,我们可以知道,家务上、经济生活上的纠纷。
这个时候,其实他跟周作人,1923年到1924年思想上的分歧还不是很大,结果有一天,别人就发现,兄弟俩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以至于动手打了起来。我们想,我们如果看到,街坊邻居兄弟两个大家,这也是平常的事,但是说鲁迅兄弟两个打起来了,这是让人感到很惊讶的,很吃惊的,当时他们的朋友都不是能够很好地理解,结果,鲁迅住在前面,周作人住在后面,本来是一家和睦地来往,周作人亲自送了一封绝交信来,信的开头,称他为“鲁迅先生”。我们今天称“鲁迅先生”是怀着尊敬的心情说,但是他的亲弟弟,写了一封信,称他为“鲁迅先生”,下面的内容我们不看,也知道他的态度了,也就是一刀两断了。其追有一句话说“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话说得很客气,我们知道知识分子讲话是很客气的,但是这个客气后面有着十二万分的刻毒。其实普通老百姓,你看他吵架吵得很激烈,第二天就好了,第二天就算了,到我们家吃饺子去吧,这是老百姓,知识分子看着客客气气,心里怀着深仇大恨,后来鲁迅很快就把出了这个八道湾,另外买了一所房子住,从此不再和他的兄弟来往。
曾经是手足情深兄弟俩人,最终成了陌生人这确实令人瞠目结舌,众说纷纭。而经历了这种刻骨铭心痛苦的鲁迅与周作人,又将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呢?这种断交决裂对他们兄弟二人的人生道路,到底会产生怎样特殊的影响呢?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个家务事,我们不好评价,我们也不敢说,谁对谁错,我们不去管谁对谁错吧。这个事的结果,它对双方的打击都非常大,尽管知识分子可以装作若无其事,没事,没事。但是越说没事,心里那个伤痛,可能是越巨大,他们这样的兄弟分离,兄弟失和,等于是骨肉分离,而且这件事,对中国文坛,也是极大的打击。因为当时他们兄弟二人是中国青年的精神导师,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名满天下,全国的青年都认为,周氏兄弟,那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的领袖,没有想到他们会分道扬镳。此后兄弟二人的思想,慢慢就不同了,以至于发展得越来越远。一个经过痛苦的思索、彷徨之后继续战斗,选择战斗终生的道路。另外一个,慢慢地就远离世俗的社会,远离人生风云,做一些象牙之塔里面的工作。周作人他想不关心政治,不关心社会,只关心自己,只求自己生活安定,住在象牙唐里面,但是人越这样想越做不到,你不关心政治,政治要来关心你,最后就在日本人占领北京的时候,他半被迫半自愿地就出来为日本人做事。人的别的方面都可以犯错误,就这个方面上,是不能犯错误的,这个叫大节,我们中国人对人是很宽容的,小节上是无所谓的,但是大节不能有亏,因为周作人大节上有亏,别的方面我们都可以喜欢他,但是这个事情是无可辩驳的,因为从法律上,他就犯了罪了,所以抗战胜利之后,被国民政府处以汉奸罪,就关起来了,后来还是我们**宽大,把他放出来了。
周作人与鲁迅绝交之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从事温课教学工作,思想渐渐脱离了时代主流,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周作人担任日伪政府教育总数督办,为日本人做事。抗争胜利后的1946年,周作人以叛国罪被判入狱,1949年出狱,后定居北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1947年病逝,终年82岁。鲁迅的三弟周建人,与鲁迅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于周作人1923年之后,也基本断交,建国后,周建人历任全国**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4年病逝,终年96岁。
我们想假如周氏兄弟不失和的话,我想以后周作人的思想,不论怎么发展,恐怕这个错误是不会犯的,不会走到这一步的。而这个事情反过来,也使鲁迅更加孤独,鲁迅更加缺乏知音,像他这样高层次的人,能够理解他的人很少,而他们兄弟二人一块长大的,彼此的思想清清楚楚,周作人晚年做了一些回忆鲁迅的工作,还是对鲁迅的研究提供了很宝贵的材料,其实他还是很鲁迅的内心的。而周氏兄弟不同的发展,也恰好代表了现代中国两种知识分子的不同的人生道路。正好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就是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战斗,一种选择做隐士,做隐士也未必能做好,所以兄弟失和,既是他们家庭的悲剧,同时又含有象征意义,它代表中国两类知识分子的失和,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的内部矛盾,都从这里面能够找到一个缩影。所以,这是鲁迅的又一大痛苦,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每一节课程都是精心挑选
每一天的努力都是
想让你过得更好
请加微信进群:996793368
(查看合集请在公众号中回复: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