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上热搜:940年了,我最火的作品,还是那碗东坡肉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常州城里有一户地主乡绅,家里的厨子特别擅长做河豚汤。
一日,他听闻文坛大咖苏轼路经此处,特邀其上门品鉴此汤。
苏轼登门时,乡绅家中的男女老少齐齐躲身于屏风背后,希望能听得其在品汤期间的言语反馈。
一屏之隔外,苏轼在主人的陪伴下落座,端起碗,拿起筷子和勺儿。
众人屏息竖耳。
可谁知过了半晌,他们听到的却只有苏轼牙齿、舌头和嘴唇高速运动的声音:餐桌上,苏轼一言不发,只顾将手中的筷子舞得像飞车一样。
众人听不到只言片语,不觉一阵失望。
正此时,忽然“啪”得一声响,那双筷子被撂在桌上。
苏轼仰天长叹:“太棒了!今天就算毒死在这也值了。”
随后不久,苏轼作诗一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为了尝一口鲜,他不但将时人认为“河豚是贤臣孝子不能吃的不正经食物”这一理念抛诸脑后,还对河豚含有剧毒的风险进行了选择性无视,向同事们极力夸耀河豚的美味。
正有一种为了美食不怕牺牲的敢死队精神。
林语堂曾说过:
未能道出其全部,也许恰恰是因为漏掉了苏轼最重要的特质之一:
吃货。
苏轼曾在《老饕赋》中调侃“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也曾于《初到黄州》中自嘲“自笑平生为口忙”。
乍看之下,相较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等光辉头衔,他自诩的“老饕”身份虽然没有那么醒目;
但细观之后不难发现,这看似难登大雅之堂的“吃货”特质,其实才蕴藏着苏轼对生活、对人生的核心态度。
何谓“吃货”的最高境界?
——连菜根都没有,却依然能够保有食客的风范。
事实上,在苏轼屡遭贬谪的一生中,常常会面临食物奇缺的境况,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也并不少见。
回首看来,到底是怎样的精神理念,支撑着他在种种逆境下成为千古第一乐天派的呢?
也许正是他作为“吃货”独有的思维方式。
比如说,当他为自己开垦的土地作规划时,绝不忘从朋友处要点茶树种子,在小麦、瓜果之外种上几颗茶树。
因为他担心自己在饱腹以后会消化不良。
“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
——虽然还不知道能不能吃上饭,但我已经按照会吃的太饱来准备了。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太饱”的场景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然而纵使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他也依然有着自己对“吃”的道理——“节食”。
具体的表现,就是每天早晚只吃一块肉和一杯酒,并为此总结出了三大好处:
安分养福气、宽胃养神气、省钱养财气。
将道家“辟谷”修行的那套说辞拿来偷换概念,即使挨饿,也饿得很有道理、很有神采。
苏轼的66年人生,有12年在流放中度过,可他不论身居何境,始终都怀有一种乐观与无畏的精神。
反正在他眼中,人间时时有美食、处处有美食,不论遇见何种艰难困苦,都可以在美食的陪伴与慰藉下走过去。
而这美食的范畴包罗万象,既有粗茶淡饭,也有山珍海味。只要用心品尝,再普通的饭里也有美味,可如若麻木不仁,再美的饭也寡淡无味。
即使生活再难,如果能够用心吃饭、用心做人,人活的就有味道;反而观之,如若天天活的了无乐趣,那么饭和人,也都没了意思。
作为千古第一“吃货”,苏轼用自己的一生告诉了我们:只要能够珍惜每天的口福、珍惜每顿饭带来的心情,那么每一餐饭都可以是美味、每一天都可以是美味的时光、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美食家。
这一天,苏轼闲来无事,与好友刘贡父贫嘴。
刘贡父听了,暗暗一笑,说:“明天我请你吃饭。”
第二天,苏轼兴冲冲来到刘家,赫然发现桌上摆着的正是三白饭。
苏轼大失所望,问道:“这是什么呀?”
苏轼呵呵一笑。
“呵呵”确是苏轼用法
第二天,苏轼也请刘贡父来家里吃饭。可他拉着刘贡父从早聊到晚,愣是没端出一粥一饭。
刘贡父实在扛不住了,开口问道:“咱们什么时候吃饭呀?”
苏轼拉开帘子,只见整齐的餐桌上空空如也。
刘贡父哈哈大笑:好小子,你行。
吃中自有学问,吃中自有趣味。
吃货的世界里,没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人生苦短,其实当个吃货也挺好。
人民日报总结出经常读错的116个汉字,快把正确读音告诉孩子!
每一节课程都是精心挑选
每一天的努力都是
想让你过得更好
请加微信进群:996793368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