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经 |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点击关注 ☞ 每日解读诗词 2021-03-05


国风·曹风·下泉


先秦:佚名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

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

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注释】


下泉:地下涌出的泉水。

冽(liè):寒冷。

苞:丛生。稂(láng):一种莠一类的野草。毛传:“稂,童粱。非溉草,得水而病也。”也有人说稂是长穗而不饱实的禾。

忾:叹息。寤:醒。

周京:周朝的京都,天子所居,下文“京周”、“京师”同。

萧:一种蒿类野生植物,即艾蒿。

蓍(shī):一种用于占卦的草,蒿属。

芃(péng)芃:茂盛茁壮。毛传:“芃芃,美貌。”膏:滋润,润泽。

有王:郑笺:“有王,谓朝聘于天子也。”

郇(xún)伯:毛传:“郇伯,郇侯也。”郑笺:“郇侯,文王之子,为州伯,有治诸侯之功。”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则据齐诗之说以为是指晋大夫荀跞。盖郇、荀音同相通假。兹从齐诗说。劳:慰劳。



【译文】


下泉水呀寒又凉,淹的莠草难生长。睁眼醒来长叹息,不知京都怎么样。


下泉水呀寒又凉,淹的蒿草难生长。睁眼醒来长叹息,空念京城难回乡。


下泉水呀寒又凉,淹的蓍草难生长。睁眼醒来长叹息,京师惹人常怀想。


蓬勃一片黍苗壮,阴雨润泽助它长。各国诸侯终有主,护送敬王郇伯忙。



【浅赏】


  《毛诗序》说:“《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云:“此诗之作,所以念周衰伤晋霸也。使周而不衰,则‘四国有王’,彼晋虽强,敢擅征伐?”刘沅《诗经恒解》云:“周衰,大国侵陵,小国日削,王纲解而方伯无人,贤者伤之而作。”


     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据汉焦赣《易林·蛊之归妹》繇辞“下泉苞粮,十年无王;荀伯遇时,忧念周京”,认为“《下泉》,曹人美荀跞纳周敬王也”。《左传》记载,春秋末期的鲁昭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王子猛立,是为悼王,王子朝因未被立为王而起兵,周王室遂发生内乱。于是晋文公派大夫荀跞率军迎悼王,攻王子朝。不久悼王死,王子匄被拥立即位,是为敬王。何楷说:“今考诗与《春秋》事相符合。焦氏所传确矣。”诚然如此。又《春秋》记周敬王居于狄泉,又名翟泉,在今洛阳东郊,有人认为即《下泉》一诗中之“下泉”,如此说成立,又是“美晋大夫苟跞说”


    宋代朱熹《诗集传》:“比而兴也。王室陵夷,而小国困弊,故以寒泉下流,而苞稂见伤为比,遂兴其忾然,以念周京也。”(第四章)“言黍苗既芃芃,又有阴雨以膏之。四国既有王矣,而又有郇伯以劳之。伤今之不然也。”



点击下方,收听往期:


诗经 | 式微,式微,胡不归?


诗经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诗经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诗经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