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聊聊这本超火的育儿书

小舒 夏天的陈小舒 2020-04-01

有一段时间我很排斥育儿书。原因是市面上很多育儿理论都是用恍然大悟的手法写常识,把常识复杂化,或者用震惊体写一些或理论化或偏激的观点,成功引发为人父母的焦虑感。

 

去年夏天朋友在上海逛书展,寄了一本育儿书送我,名字叫做《孩子:挑战》。这不是一本新出版的书,我拿到后拖了很久才拆封,但没想到打开后竟一气呵成的看完了。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以育儿理论缕清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这当然不是一篇育儿书的软文。事实上我很赞同水木社区上关于这本书的观点:

 

“教育学和心理学除了一些跟生理相关的部分外,其余的大部分都是基于个体统计、观察和经验得出的结论,远远达不到自然科学对于理论的标准。”

 

“像美儿学会医学百科上关于健康疾病的指导,我是非常相信,并作为指导的。但这种有关教导的书,仅可作参考,了解一下别人别的国家的人是怎么带孩子的,有没有可借鉴可启发之处。不可能把他的理论奉为完全正确的指南。”

  

我喜欢并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这不是一本“家长行为指南”或“家长说话艺术指南”。它为孩子和父母的失当行为找到了心理学的深层原因。(作者在家长咨询中心有二十余年工作经验,积攒了各种问询案例及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书中有一些观点带给了我崭新的思考。

 

这本书尤其适合有两个或更多孩子的父母阅读,因为几乎各个章节的内容都涉及到了手足关系,探讨了兄弟姐妹间不同的关系模式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

 


01

 在教养行为中,

 缕清家人之间的关系 

 

以前我一直认为,父母双方应该对于养育达成相同的目标和观点。比如妈妈在“鸡娃”,爸爸非要去放养,就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氛围。

 

但是这本书举了一个例子,说的是爸爸打了儿子,儿子找妈妈告状,然后妈妈和爸爸吵架,循环往复,每个环节都愈发恶化,家庭关系因此而鸡飞狗跳。

 

书中的观点是这样的:


两个人的关系是这两个人的事,亚瑟和爸爸的关系是他们俩的事、妈妈没有权利控制他们俩的关系。当亚瑟找妈妈告状时,妈妈可以说:“宝贝,我也感到难过。你不喜欢爸爸打你,那你能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父母两人性格不同、想法和意见不同,这很正常。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当然最好。但意见一致不是必须的。孩子会观察和感受自己周围的人,他能够自行决定接受什么,拒绝什么。

 

妈妈对自己育儿能力的信心,和她在乎其他人的育儿方式这两者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妈妈越在乎别人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对”的地方,孩子就越容易在这个地方出现问题。如果妈妈能够激发孩子的行为越来越好,妈妈就不会在乎其他人的方式。其他人只不过是环境中的事实情况而已。

 

这个观点让我回想起一场“车祸型”婚礼。我有一位朋友是业界翘楚,待人友善,性格也很好,属于那种在整个行业内都自带光环的明星型人物。很多年前我参加了他的婚宴,酒席很隆重,亲戚朋友同事同行客户全都来了。但是他爸爸却全程耍酒疯,拿着麦克风絮絮叨叨抖落家族内丑闻,感叹自己一生不顺,最后竟然哭了起来……回想当时的观礼感受,只能用大写的奇葩+尴尬来形容。

 

后来有一次这个朋友主动聊起了自己的家庭,他说父亲因为童年不幸,一生都性格乖戾,酒后情绪很容易失控,身边只有家人没有朋友。但是他的母亲为人谦和而善良,对父亲能做到包容理解,自己的事业也很成功。他从小一直以妈妈为榜样,也全然接受了爸爸是这样的为人。

 

他的故事结合书中的观点,阐述了相同的道理:没有人在亲密关系中需要掌握真理,和谐的关系比谁掌握话语权更重要,对孩子更有益。(我想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与祖辈教养观点不一致的家庭。)

 

 

02

 孩提时对“归属感”的理解和决定, 

会影响孩子终生。

 

虽然我很清楚地知道,在教育方式上,鼓励远比打击有效,称赞“勤奋”要比称赞“聪明”对孩子的进步更有益;我也模模糊糊的了解,强烈的内在动力要比智商、性格等,更容易引领一个人走向成功。


但是,这些信息全部都是由碎片化阅读而得到的,对于如何激发和引导孩子的内在动力,我并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论依据。

 

书中以下内容给了我启发:

 

从婴儿时起,孩子们就开始了探索自己个人价值的旅程。一旦他们发现了找到个人价值的方法,不论被责备或惩罚多少次,他们都不会放弃。只要他们的方法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他们就会继续坚持,不会因为父母不高兴而减弱或消失。用这些方法,孩子们取得他们想要的关注或权利。

 

孩子是天生的演员,只要有观众,他们就会不断表演。因为不能理智地预知自己的行为结果,所以他们反而不给自己任何限制。孩子从一次一次的经历中发展成表演模式,最后渐渐演变成成年人的行为习惯。


替孩子难过,是大人所有态度中对孩子伤害最严重的态度之一,这种态度传递出的是大人对孩子以及他克服困难的能力缺乏信心。

 

把理论翻译成案例,这几段话说的是,顽劣的孩子用激怒父母换取关注、换取自己在家中的价值,沉默害羞的孩子被贴了标签后,也更容易顺着这条路“坐实”自己在父母眼中的定位。这也是为什么,强势强权的父母,容易养育出懦弱顺从的孩子;而习惯于自我牺牲、不断修改底线的父母,则容易养育出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孩子天生性格不同。有的生来就高需求、不达目的不罢休;有的天生很随和,爱吃爱睡易满足。但是决定孩子在三岁时是否好斗、九岁时是否能按时起床上学、十八岁时是否能考上好大学、三十五岁时财务状况是否体面的,往往不是性格,甚至也不是智商,而是孩子幼年时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而这种“角色扮演”,很可能从婴儿期就已经开始了。如果家里有不止一个孩子,在兄弟姐妹中扮演的角色,则更容易决定孩子人生的走向。

 

对于多子女家庭,书中是这样写的:

 

童年的理解和决定,会留下终生印象。通常,大多数家庭都存在明显的竞争现象,尤其是老大和老二之间,他们会刺激对方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如果父母常用两个孩子作对比,误以为这个方法可以刺激孩子们更加努力,实际上会更糟糕。孩子们会背道而驰:他们会很气馁地将这个对比的领域割让给较成功的一方,自己选择相反的方向。老大在某个方面成功,老二就会把这个领域视为“被占领区”,转而发展相反的方面。

 

当家里孩子增加时,家长容易忽视对幼儿的训练。这样年龄较大的孩子可能会替幼儿做事情。父母需要观察、看较大的孩子是否在利用这个机会建立自己对幼儿的权威控制。每个孩子都应享有平等的训练时间,以发展个人技能和价值感。

 

这是父母对孩子“贴标签”行为的另一种解读,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两个孩子的家庭,物质条件相同且基因相似,却常常会有一个较为成功,而另一个较为平庸。

 


03

 退出和孩子的战争,

“让他的帆,无风可吹。”

 

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朋友,说她从书中受益最大的部分,就是解决了孩子经常性“哼哼唧唧”的烦恼。

 

很多两三岁的孩子,都曾经用过“哼哼唧唧(或者说,哭哭唧唧)”来表达负面情绪。这一招非常容易让人失去耐心,父母因此而情绪失控,与孩子发生情绪对立。作者给的建议是:先躲去卫生间——“卫生间是家里最私密的地方,是一个让自己撤出冲突的绝佳之地。

 

书中的观点是:

 

我们需要给孩子关注,但我们也需要察觉适当关注和过度关注之间有何不同。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没有什么正当理由而让我们不停地为他们忙碌,并且我们觉得不高兴或者烦躁时,我们可以确定自己正面临孩子要求过度关注的情况。

 

当我们对孩子溺爱,试图保护他们一辈子的时候,我们其实在送给他们一件“性格礼物”:认为生活令人愤怒,而自己只能无助地暴躁。

 

父母的爱最好通过不断鼓励孩子学习独立来表现。我们需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并贯穿整个童年。我们需要对孩子表达出不间断的信心和信任,这是一种能够帮助孩子克服任何问题的态度。孩子需要发自内心的勇气,让我们帮助孩子们发展这种勇气,并保持终生。

 

换句话说,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定义为“永远都以无比的耐心留在孩子身边帮他解决问题的人”。这样做的后果,并不是成为完美妈妈,而是令孩子永远只关注自己以及自己的欲望,她本应被培养的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也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退出战争,找借口短暂离开,除了给孩子冷静的机会之外,最最重要的是,表明自己“对事不对人”的立场,也就是正面管教中强调的“让孩子承担事情的自然后果”。

 

为人父母有时候很像接投诉热线,要胜任这项工作,就得理解“我的工作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要在争执中获胜、获得优越感”,即,把自己从矛盾中摘出来,不带入个人情绪的、职业化的解决问题。

 

书中总结道,当父母和孩子对峙,如果满足这三点:大人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威望、大人语气愤怒而强硬、孩子选择反抗,那其实就是陷入了“权利之争”。

 

当父母恼羞成怒开始动手时,就像在说:“除了比你个子大、力气大这个优势,我什么优势都没有了。”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情绪,并加以利用。

 

孩子们在斗争中灵活无比,他们才不会去想面子问题,或者自己的行为会有什么危险后果。就这样,家庭变成了一个战场,没有合作,没有和谐,只有怒气和争斗。

 

没有哪种惩罚能得到持久的服从。现在的孩子宁可受到惩罚,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

 

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因为被暴打了一顿,或者被侮辱恐吓了一番,就真的改掉了自己的“劣性”。但是有无数个例子证明,如果父母用暴力树立权威,则会把孩子朝着自己期待的反方向推到更远处。

 

 

书摘

 

其实这本书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下面这个表格来阐述的。主旨就是帮助父母从内在原因来分析如何建立一个“民主”的家庭关系。

 


书中还有很多不错的观点,摘抄如下:

 

关于吃饭:

表面看起来,父母深信给孩子提供食物是自己的重大责任,看着孩子挨饿而什么都不做,这就不是好父母。然而,我们对吃过分注重,对孩子瘦弱和健康焦虑不安,通常都是面具。父母可能选择相信自己这么做是责任感,而事实上这是在掩饰控制孩子的想法。

 

关于平等:

“真可笑,我比我的孩子懂得多,他怎么可能跟我相等?”当然不是相等,不是在知识、经验或者技巧方面的相等,即使成人相互之间也没有在这些方面相等。平等,并不是相同一致。平等,是虽然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性格上的差异,却又权利享受同样的尊敬和尊重。

 

关于恐惧:

我们通常认为,当孩子经受苦难时,我们必须去安慰他。但实际上,我们这样做是在增加孩子的痛苦,孩子将继续保持自己的恐惧,以得到我们的同情和关注。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有效地不让孩子再恐惧。

 

事实上,勇敢的孩子所受的痛苦会更少。恐惧让痛苦增加、扩大,恐惧让当事人实际遭受的痛苦更加严重和剧烈。

 

关于失败:

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每次的“失败”,只是孩子的经验和技巧还不够,完全与孩子的个人价值无关。真正有勇气的人,不怕犯错误或有缺点,并且他的勇气不会因为错误和缺点而减少。这种“能够接受缺点的勇气”,大人和孩子都需要。没有这样的勇气,就会受挫和气馁。

 

关于惩罚:

父母越少提到“后果”这个词,惩罚的感觉越小。

 

我们需要经常提醒自己:“我没有权利惩罚一个和我享有同等地位的人,我有责任引导我的孩子。我没有权利强迫他们接受我的意愿,我有义务不对他人的过分要求妥协。”

 

关于失控打了孩子:

当自己犯错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一笑了之,然后继续向前,继续更好地充实自己。


当我们内疚的那一刻,我们的感觉像是在辩解。“是的,我打了他,这是他自找的。我知道这样的方式对教育他没有用处,但至少现在让我感觉舒服点。现在,我能够收拾残局,找到方法继续向前。”——这样的想法能够立刻为我们自己鼓气,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可以应付孩子的各种情形。

 

关于引导与树立规则:

有位妈妈在讨论小组中提到:“当我对自己的行为和规定不确定时,芭芭拉通常就能得到她想要的。而当我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很确定时,芭芭拉通常反而不会百般乞求和耍赖,她就不再提了,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我们想让一个人克服他的缺点,我们必须发现他行为背后的目的。然后,对这个目的只字不提,只是通过我们的行为让这个目的失效。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就是避免冲动地对孩子做出反应,应该什么都不做,没有反应。

 

 结语 

 

《孩子:挑战》这本书翻译自美国的《Children:The Challenge》,被誉为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



和很多畅销书的写法一样,书中的观点很强势,美国亚马逊有书评说有一些内容“需要牺牲一点尊严才能接受”。书中还有很多自圆其说的例证,但其中的一些的解决方案很明显不具有普适性。

 

其实对待所有的育儿书包括很多公众号的育儿观点,做父母的都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就是为什么,了解各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理,要比找到一个“父母行为规范”更重要。

 


推荐阅读:书单| “如果你不首先培养活泼的儿童,你就绝不能教出聪明的人来。”

读书笔记| 孩子比牛还倔,怎么养?


THE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