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晚报】妈妈打伤7岁的儿子之后

文章来源 | 北京晚报 | 2020年09月07日 第13版

审讯室里传来一个女人撕心裂肺的哭声,“儿子,是妈妈对不起你……”两个月前,海淀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收到一起涉嫌虐待儿童案件:一位单亲妈妈打伤了7岁的儿子。检察官立即联系司法社工提前介入案件,通过审讯和调查,从孩子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发,未对母亲批准逮捕,并帮助修复亲子关系。这起案件虽是极端化个案,但也给家长们敲响警钟,在面临巨大压力时,不能把最弱小的孩子当成“出气筒”。

事 发






父亲发现7岁儿子全身是伤

今年6月底,海淀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检察官李思瑶办案组收到公安机关移送的一起涉嫌虐待儿童案件。案卷照片里的男孩,背部、大腿上都是大面积淤青,据公安机关取证,这些伤都是孩子的母亲李敏(化名)打的。什么样的母亲,会对7岁的孩子下狠手?

李思瑶立即联系司法社工提前介入案件,查清案件缘由。

原来,被打的孩子小杰(化名)年仅7岁,他两岁时父母就协议离婚,抚养权归母亲李敏。最初,小杰和母亲一起住在父亲刘华(化名)分的房子里,刘华会回来探视。新冠疫情期间,刘华暂时搬回来居住。5月28日,刘华发现小杰身上都是伤,询问得知,是李敏用手机打的。刘华报警后,经鉴定,小杰构成轻伤二级。

检察官和司法社工走访了小杰的姥姥、姥爷。孩子的姥爷说,自打孩子出生,二老就帮着照料小杰。疫情期间,姥姥、姥爷回到自己的住所。李敏担心小杰学习不好,又怕孩子沉迷网络,对孩子玩手机管理很严格。李敏之前偶尔也会打孩子,但都是打打手心、屁股,没想到这次会打得这样重。女儿犯了错应该接受惩罚,但希望检察官能体谅李敏一个女人带孩子不容易,能“宽大处理”。


悔 恨






“我不配当一个妈妈”

  当检察官在审讯室里见到李敏时,她并不是一副“虎妈”的样子。43岁的李敏温文尔雅,说话很有条理。一说到小杰,李敏就开始哽咽。

  “被关了一个月,我反思了很多。”李敏说,之前也曾因小杰不听话而打过他,每次看到儿子被打留下的痕迹都很愧疚。疫情开始后,自己24小时带着孩子,所有家务都要自己干,经济收入也受到了影响,还总担心感染上新冠,心理压力一直很大。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刘华的回归。刘华回家后对她不理不睬,小杰不听劝阻玩手机,而且手机还是刘华买的。想到这些,自己的情绪就控制不住了。

  “我用手机打孩子,我不配当一个妈妈。”李敏意识到自己是把不满、怨恨,发泄到了无辜的儿子身上。“是我错了,我认罪。但是,检察官,您能不能帮我告诉儿子:妈妈是爱他的……”

  李思瑶和司法社工对小杰进行了心理疏导,目前来看并未给孩子留下太多心理阴影。但小杰说自己“怕妈妈”,当问到以后想和谁一起生活时,他的回答是“爸爸”。


转 机






取保候审让母子关系修复

  “从孩子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我觉得修复亲子关系,对于整个家庭都尤为重要。”在完成了所有工作后,检察机关已经基本掌握了案件事实,决定不予批准逮捕李敏,同日由公安机关对其取保候审。但这不意味着案件诉讼流程结束、李敏无罪释放,取保候审是一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需要遵守相应的取保候审规定。

  如今,李敏取保候审已近两个月,小杰也越来越频繁地“找妈妈”,亲子关系明显得到修复。

  李思瑶表示,李敏案只是一个极端的表现,但疫情期间不堪压力产生打孩子冲动的家长不在少数。很多家长把压力以教育孩子的名义发泄在了孩子身上。家长应该加强和孩子的互动,切实让孩子和自己在亲情中感受温暖。如果家长已经意识到自己心理压力较大,应该主动就医或通过其他方式排解压力。同时,李思瑶也呼吁,社会应该关注这一问题,当再次面对类似境遇时,能有一些渠道帮家长们“减负”。 



供稿 | 李思瑶、吴宜远

编辑 | 单凯群


推荐阅读

【北京晚报】图解 | 48小时全流程结案全市推广


【北京晚报】从“不良行为” 到严重犯罪有多远


【北京晚报】海淀检察院这一举动事关这名婴儿的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