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海检 | 一个人一本书:《审判》
推荐人:
孔 涵
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第二检察部
检察官助理
推荐语:
我们无法比卡夫卡的《审判》写得更深入了,他为一个极无诗意的世界创造了极有诗意的意象。
——米兰·昆德拉
卡夫卡的这部作品创作于1912年至1914年间,是他的三大长篇小说之一,从出版之日起就受到各界的关注,也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审判》就创作于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作品暴露了奥匈帝国一系列的社会弊端:压抑的官僚制度,神秘的司法体系,深刻展现了个人在面临社会时的绝望和无力感。
小说的主人公K是银行的高级职员,在他30岁生日那天突然被捕,但却可以自由行动。没任何人告知他被捕的理由,也没有人告诉他被何人逮捕。K自知无罪但却申诉无果,极力想要证明却都是徒劳。没有人证明他无罪,他寻求各种帮助,但不仅没有为他带来自由,反而让他顺从。可怕的是,他所面临的法庭并不是国家的正式法庭,但却拥有更加超然的权力,所有人都在它的监管之下。审判一旦开始,就意味着有罪,K痛陈这个神秘机构的腐朽和愚蠢、污人清白,但一切都是徒劳,K最终也没有明白自己到底触犯了什么罪名。最终,在31岁生日当天的夜里,他被秘密处决了。临终前的最后一刻,他还在想,他从没见过的法官在哪?他一直到最后也没走到的最高法院在哪?
发生在K身上的一切都充满了荒诞。《纽约时报书评》评价这部作品时说,《审判》不属于许许多多的让人毛骨悚然的惊险小说,而属于那为数不多的真正使人胆战心惊的作品。在作品开头描述的一个有着正式宪法的国家里,所有法律都在起作用的社会里,这样的“审判”发生了。主人公甚至没有经过法庭的审判,就被社会舆论审判了。在这场审判中,主人公发现了这个国家司法制度的荒唐,发现了社会的非理性和个人的无能为力。这部经典著作的解读很多,尤其是法律背景的读者从关于司法制度、程序正义、法的价值等不同方面的解读,各自有各自的视角和切入点。
我是偶然读到的这部小说,初读的时候还没有系统进行法律学习,当时更关注的是卡夫卡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和个人背景,去体会主人公自传式代入感的心路历程和对社会的抨击。成为一名司法工作者之后再读,更关注的是作者作为一名法学博士,他在作品中展现的对社会法律制度的反思:法为立法者制定,而且不是广为人知的。相信这部作品会让每个司法工作者都产生不同的思考,K和卡夫卡的疑问需要社会和司法制度来解答,但却需要从业者来进行详陈。
供稿 | 孔涵
编辑 | 卢雨非、单凯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