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宣讲校史 | 邵飘萍:新闻救国终生许,乱世飘萍主浮沉

文宣讲校史 浙大微学工 2021-04-22


记者职业的神圣,或许就在于为民众捕捉真相琐碎又细微的信号,在混沌迷雾中,让真相显身。我国新闻事业的先驱者——邵飘萍先生,就是这样一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革命志士!


邵飘萍先生


邵飘萍先生在民国时期创办了著名的《京报》,揭露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爱国革命家。先生也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 “一代报人”。令人骄傲的是,如此优秀的邵飘萍先生是我们浙江大学的校友呢!


01

“新闻救国,终生以之”


邵飘萍,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人,原名振青,“飘萍”是后来取的笔名,意寓“人生如断梗飘萍”。14岁时,邵飘萍考中秀才,并在1903年进入浙江省立第七中学学习。在1904年,著名民主革命者张恭先生创办了金华历史上第一张报纸——《萃新报》。青年时代的邵飘萍正是因《萃新报》获得了对报业的最初印象。


在1906年,邵飘萍先生考入了浙江高等学堂师范科,浙江高等学堂(1904~1912)就是浙江大学的前身。三年里,先生涉猎了大量激荡风气的改良维新书报,如《民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深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文以载道”的精神所感染,萌发了“新闻救国”的理想,并“愿终生以之”。


1911年辛亥革命后杭州光复,邵飘萍受聘为《汉民日报》的主笔,以此正式进入了新闻界,开始了他十五年的报业生涯。 当时上海滩资格最老、销路最广的第一大报非《申报》莫属。邵飘萍在1916年被《申报》社长史量才先生聘请为驻京特派记者,成为了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享有特派员称号的记者。先生不惜冒生命危险把真实的情况告诉读者,以一个真正的新闻记者的面貌出现在民众面前。


左起为林白水、史量才、邵飘萍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了《申报》驻京记者一职,走上了自资独立办报的艰辛道路,创办了著名的《京报》,开创了20世纪中国的独立新闻事业。创刊词《本报因何而出世乎》中写道,“本报必从政治教育入手,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京报》不以外国通讯社与军阀等特殊的权力集团为后盾,排除各种干扰,主张言论自由,自我定位为民众发表意见的媒介,很快就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声望倾动一时。


邵飘萍主张新闻记者是“社会之公人,是居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者”,报纸应该监督政府,还应该教育民众、唤醒民众。百年前,他就是在这些思想支持下,把《京报》真正办成了人民大众自己的喉舌!


邵飘萍创办的《京报》


02

时局动荡,以笔为刀


辛亥革命后,时局朝夕变幻,邵飘萍对此洞若观火。就孙中山与袁世凯私下转让总统一职,邵飘萍抨击道,“总统非皇帝。孙总统有辞去总统之权,无以总统让与他人之权。袁世凯可要求孙总统辞职,不能要求总统与己”。随后不久,民国元勋宋教仁先生就在上海火车站被刺客暗杀。邵飘萍撰文犀利指出“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其矛头直指袁世凯。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邵飘萍密切关注着巴黎和会中废除“二十一条”以及中国收回山东问题的讨论进程。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邵飘萍立即在《京报》上撰文疾呼:“山东存亡的问题,就是全国存亡的问题……这不是晴天霹雳,同胞应该一齐惊醒的么?”


五四运动前夕,在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各高校学生的集会上,邵飘萍先生也是首先发表演说,呼吁学生们停止缄默等待,救亡图存,奋起抗争。其慷慨激昂的陈词,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种。


五四运动


不幸的是,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却成为邵飘萍先生新闻事业与热血人生的终点。在这死47人,伤150余人的大惨案之后,邵飘萍急赴各地采访,用辛辣言辞列出段祺瑞执政府显赫的“战绩单”:以国务院为小沙场,弹无虚发,尸横满院。先生更是发出的“缉拿要犯,公开审判,使犯罪者伏法”的呼吁,实际上是指出祸首段祺瑞。


在强大的民意压力下,段祺瑞执政府迅速倒台,张作霖却趁机率领奉系军阀占领北京。张作霖一直视不畏强权,多次揭露其丑闻的邵飘萍先生为眼中钉、肉中刺,就4月26日凌晨1时许,命令警厅把邵飘萍秘密判处死刑。临刑前,先生向监刑官拱手说:“诸位免送。”然后面向尚未露出曙光的天空,哈哈大笑,从容就义,年仅40岁。


03

乱世伉俪,携手扶将


邵飘萍与第一任妻子沈小仍属于旧时代的包办婚姻,邵飘萍先生与目不识丁的沈小仍虽相敬相合,彼此体谅,但思想开化、年轻风华的他也渴望着男女真爱。一次机缘巧合,邵飘萍认识了漂亮能干、多才多艺的汤修慧,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碰撞出爱情的火花。


在交往期间,视野开阔的邵飘萍经常向汤修慧传输新思想,勉励她追求自己的理想与人生。当邵飘萍得知能干聪慧的汤修慧并没接受过太多的正规教育时,便立马劝说汤父,并自行出资把汤修慧送到了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进行深造。这也成为汤修慧这个中国传统女子日后冲出封建藩篱的萌芽。在汤念书期间,两人经常鸿雁传情,相互慰藉,感情也日益深厚。


邵飘萍与汤修慧


在邵飘萍的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汤修慧也成长为他的左膀右臂。她所写的时务评论,辛辣有力,读者赞扬不绝;且她聪明能干、大胆果断的作风,更是助邵飘萍将报社事务、家务生活处理得井井有条。夫妻协力,堪称完美。


在京期间,邵飘萍工作繁忙,常无暇陪家人。每次汤修慧的生日来临之际,都不见邵飘萍有任何提及。她以为是他忙于工作忘记了,可总在生日当天,就会在桌子上或枕头边发现他送的生日礼物:或是一件珍贵华丽的裘皮大衣,或是一只精美无比的女式手表……邵飘萍一生以“怪才”闻名,连制造浪漫都别具一格。



“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

曾如此盛赞邵飘萍先生

在先生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浙大人

热烈的理想与优良的品质

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的无缝连接

时代青年当如是


文字来源:

《邵飘萍与<京报>》,中华书局

《乱世飘萍:邵飘萍和他的时代》,南方日报出版社


图片源自网络



邵飘萍



飘萍一支笔


抵过十万














求是文化宣讲队




咨询电话:88981156

微博号:浙大求是文化宣讲队

天涯不忘,求是宣讲


推荐阅读:


1.文宣讲校史 | 来自中国的哨声——中国裁判之父舒鸿

2.文宣讲校史 | 程开甲: 一生为国铸核盾,两弹元勋男儿魂

3.文宣讲校史 | 浙里爱情: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

4.文宣讲校史 | 路老校长教你走学霸之“路”

5.文宣讲校史 | 土学泰斗朱祖祥:一代宗师,满园桃李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求是文化宣讲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