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素说心语 | 追寻目标的路途,也在努力活出自己

随时更新的 浙大微学工 2022-05-15


卷首语

为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素说心语”版块推出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和大学生心理素养发展中心共同打造“聚力同心”系列心理微课,倾心推出“自我探索与自我悦纳”、“自我调节与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与积极成长”三大版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理念,实施心理素质教育。


你还记得学生时代的梦想目标吗?


可能幼儿园的目标是“快点长大”,所以我们在努力干饭;

可能中学的目标是“考上一个好大学”,所以我们在努力学习;

可能大学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律师/医生/记者/学者”,所以我们在努力实习科研;


目标在成长的路上一直在变,如同曾经梦想成为拾荒者的三毛成为了旅行家、作家,想要成为大科学家的你可能现在也有了更为现实的目标。



但好像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试图让自己去找到自己的目标,有时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陷入迷茫,“它究竟是我想要的吗?”“为什么我没有动力去实现我的目标?”。迷茫正好提供一个探索自己的机会,问问自己内心的渴望和需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想要成为/达到……”

 

德西(Deci)和瑞安(Ryan)在1971年提出了一种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行动的自我决定维度,可以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即我们因为目标本身而去行动,而非目标所指向的外在价值等,如热爱探索、实现自我等;外在动机,即我们因为目标所附属的外在价值,如为获得奖励、逃避惩罚等去做出行动。

 

根据内外在驱动程度,可将目标背后的动机可以串成一个连续谱且划分为不同的动机调节类型(见图1),分别为:无动机、外部调节动机、内投调节动机、认同调节动机、整合动机以及内在动机。



不同动机类型的目标往往给个体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以及感受,小A是一名法学院的学生,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律师”。当问到小A成为律师的动机,如果他回答“我没有想成为一个律师,是父母让我选的,我都不想上课。”小A的目标属于无动机,个体通常为无意向且认为目标无价值,在“实现”目标时个体往往不投入或是走个过场。

同一个问题,若小A回答“我想成为一名律师,因为父母觉得律师工资高是个好职业”。她的目标动机属于外部调节动机,即选择这个目标是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当外部奖励或惩罚被转化为内部奖赏和惩罚时,我们则处于内投调节外在动机。当然小A还可能回答:“我想成为一名律师,得到别人的认同让我感到快乐。”无论是外部调节或是内投调节动机,都将人的关注点和能量源放在了外部。那么我们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引起自我耗竭,使得为目标奋斗的能量难以维持,自主性较低。



如果小A认为“律师是个有意义的职业,它可以帮助到他人”,则处于认同调节中,虽然此时行为仍然由外部因素驱动,但个体会产生更多的自主性。如果小A不仅仅从律师职业出发,还将其整合到自我感受及生命价值中,那小A就迈入了整合调节动机中。在这个目标动力下,人们不仅觉得目标是有意义的,还将它作为人生使命的一部分,会产生更多的自主性以及源动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内在动机虽与整合调节动机相似,但处于内在动机的个体是为了活动本身内在满足感而去完成一项行为,而处于整合调节动机的个体不是出于目标本身而做出行动。当小A纯粹因为“为人辩护”而感到快乐选择去成为一名律师时,她才真正受到了内在动机的驱动。在从“外在”向“内在”迈进的过程中,主体因为目标本身带来的感受性、价值性更强,从而引起个体更强的主动性以及产生持续不断的能量去朝着目标前进。


人的一生总有很多东西去追求,当不清楚为什么要去做,可能会缺乏动力,只有贴近自己真实需要,才会产生持续内驱动力去实现自己目标。


那么你现在的目标是什么呢,又是为了什么想要去追求呢?是时候与自己来一场真诚的谈话啦!



作者简介

陈依琳,深圳大学应用心理学理学学士,香港城市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实习咨询师。


文 | 陈依琳

图 | 来源于网络

美编 | 求是潮推广策划中心 咔叽

推荐阅读

“奋斗有我”建党百年“十个一”献礼系列活动成果展(一)

文宣讲校史 | 调整发展

党史“云”答题 | 重温百年党史,邀您来答题(第5期)

预告 | 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展播第1讲

素说心语 | 克服考前焦虑,不做期末失眠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