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秀水泱泱,悠悠红船开新篇

学党史的 浙大微学工 2022-05-15


红船

精神


贫富阶级见疆场,

尽善尽美唯解放。

潍水泥沙统入海,

乔有麓下看沧桑。


一首《肇在造化——赠友人》视野开阔、格局宏大,更饱含战斗豪情,满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这首诗,正是被毛主席亲切地称作“王大耳”的王尽美同志在中共一大后所作,而他本人也在那时,将自己的名字由王瑞俊改为王尽美,以表心志。


一百年前,包括毛泽东、王尽美等在内的一群有识之士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雕饰精美的丝网船上,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就是红船精神。


今天,王尽美同志长孙、浙江大学信电学院教授王明华老师将为我们讲述红船精神的故事,带领我们穿越百年风雨,重游南湖,在烟雨楼下、芦苇丛边,回望红船来时路,观万顷碧波,再寻红烛初心。




长夜曙光


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漫漫长夜中,也有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探寻国家与民族的出路,遗憾的是,或是“千村万落尽焦土,宫中尚挂珠灯红”,或是“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或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或是“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所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救国方案,正如毛泽东所总结:“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


茫茫神州,路在何方?失败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就是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武器,没有一个先进的组织作统领。


风云际会之时,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为迎接崭新的理论创造了思想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又让国人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并在鲜明对比中看到了新的希望。马克思主义,如涓涓细流传入中国,随即兴起潮流,浩浩汤汤,势不可挡。


思想上的交流碰撞,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走到了一起;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陈独秀、李汉俊的提议下,1920年8月上海中共早期组织宣告成立,随后李大钊于北京,王尽美、邓恩铭于济南,董必武、陈潭秋于武汉,毛泽东、何叔衡于长沙均建立了中共早期组织,1921年春,在陈独秀主持下,广州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也宣告成立。


各地党组织积极开展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以及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等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也遇到不少困难。联合起来组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日渐成为他们的共识。于是,1921年7月,五湖四海的代表相聚上海,最后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曙光降临,开启百年征程,同时也为后人留下红船精神这笔宝贵的财富。




嘉兴南湖红船内景旧貌与新颜




红色根脉


1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党课中王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他的祖父王尽美。出身鲁东南佃农家庭的王尽美,少年立志,砥砺学行,在前辈的指引与帮助下投身革命事业,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优秀领导者和开拓者,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全部力量和年轻的生命。


“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首创精神是当年那批共产主义者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航向。



王尽美在《励新》上发表

《山东的师范教育与乡村教育》


2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

“当年长夜如磐,红烛此处破黑暗,更燃火炬上井冈。”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中共一大会议只持续了短短数天,但先辈们燃烧自己点燃的共产主义理想却烛照人间,燎原万顷。


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正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指引后人一路风帆高举,飞舟破浪,驶过奇崛激流。



王尽美讲演过的地方

——枳沟大集旧址


3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这首与《肇在造化——赠友人》颇为相似的诗是王尽美在即将离开家乡,前往山东第一师范求学之时所写。怀着救亡图存的远大抱负,少年王尽美豪情满腔,发出“沉浮谁主问苍茫”之问。


省府求学、研习马列、创办新刊、领航学潮,始终站在进步潮头的王尽美于23岁时参加中共一大,终于找到了答案:“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


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王尽美同志的回答,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所贯穿的红线。



王尽美(左二)参加远东代表大会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更是一份赓续百年、时至今日必须珍藏的眷眷深情。




不忘初心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习总书记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精神已铸成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文军西征、于子三学长、林俊德将军、李兰娟院士,党课中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浙大故事与浙大人,也昭示着红船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求是魂之中。正如王老师所说,一百年前,他的爷爷王尽美在为民族的独立而奋斗,一百年后的今天,他作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人为大家讲述红船精神,就是想要将骨子里的红色带给我们,希望青年们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相信我们也将不负时代嘱托,能够真正铭记、传承、发扬红船精神,敢于首创、勇于奋斗、乐于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境界、有品格、有才华的人。






内容转载自“信电青年”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奋斗有我”建党百年“十个一”献礼系列活动成果展(一)

 文宣讲校史 | 调整发展

 党史“云”答题 | 重温百年党史,邀您来答题(第5期)

 预告 | 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展播第1讲

 素说心语 | 克服考前焦虑,不做期末失眠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